《电表改装实验》word版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137005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表改装实验》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电表改装实验》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电表改装实验》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电表改装实验》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电表改装实验》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表改装实验》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表改装实验》word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报告姓名: 班级: 组别: 成绩: 合作者: 指导教师: 实验日期: 一、实验题目:改装电表二、实验目的: 1、了解电表改装、校准原理和方法。2、学会工程技术应用中理论值与实际值的联系。3、学会标定电表等级。 三、实验原理和线路: 1、测定待改装表的电阻Rg图1半偏法测待改装表内的电阻接线图 图2扩大量程接线图 图3扩大量程接线图用半偏法测定待改装表的电阻Rg如下图1,调节R1、Rw、电源电压,当标准表的读数为1mA且待改装表读数为0.5mA时,则Rg= R1.2、将量程为Ig,内阻为Rg的微安表的量程扩大为I10mA(图2)。首先计算分流电阻Rs=IgRg/(I-Ig)=Rg/(n-1)

2、, n=I/Ig为电流扩大倍数。其次校准分流电阻Rs,将校准表调到10mA,同时改装表应指向满刻度(这时可能需要改变分流电阻Rs),记下实际分流电阻,最后校准改装表的等级:分5段逐点校准,填入下表。“下行”指电表读数由高到低逐点进行校准,“上行”则相反。原电流表量程:Ig=_ mA 原电流表内阻:Rg=_ 改装后量程:I=_mA 理论分流电阻:Rs=_ 实际分流电阻:Rs=_表5-19改装表理论读数/mA2.0004.0006.0008.00010.000标准表读数/mA下行(读数减少)上行(读数增加)平均I=(I-I理论)/mA (3)将微安表改装成量程为U10V的电压表(图5-45)。首先

3、计算分压电阻Rm:Rm(U/Ig)-Rg,U为改装后电压表量程。再校准分压电阻Rm:将标准表调到10.00V,同时改装表则调到满刻度(可改变分压电阻Rm),同时记下实际分压电阻:最后按下表校准改装表的等级。原电流表的量程:Ig=_mA 原电流表内阻:Rg=_改装表量程:U=_V 理论分压电阻: 图5-45 改装电压表接线图Rm=_ 实际分压电阻:Rm=_改装表理论读数/V2.0004.0006.0008.00010.000标准表读数/V下行(读数减少)上行(读数增加)平均(3位小数)U=(U-U理论)/V(4)将1mA量程的待改装电流表按下图改装为串连分压式欧姆表(图4)。图4改装为串连分压式

4、欧姆表接线图取U1.5V,将Rx短路,调节Rw,使伏安表正好指1mA,这时,RwR3+Rg=1500 。当Rx=1500 时,毫安表读数为0.5mA,这一电阻称为“中值电阻”:R中Rw+R3+Rg=1500 。按下表给定的Rx值标定表面刻度:表Rx/0100200300400500700100015002000300040007000I/mA可见,欧姆表的刻度是反向的:1mA处为0;0mA处为。以I为纵坐标,Rx为横坐标作I-Rx图并连成光滑曲线。将数据按要求处理后,用坐标纸画出II校准曲线和UU校准曲线。并按下列公式确定改装表的等级: 和当为0.5级,0.5为1.0级,1.0为1.5级,1.

5、5为2.0级.五思考题:1校准电流表时,若标准表的指针满刻度而改装表达不到,应怎样调节分流电阻使两表同时满刻度?电压表呢?2如图,在量程分别为I1,I2,I3的三量程毫安表中,哪档量程电流最大?哪档量程最小?R2 V 3V R1 5V 3如右图,将内阻为50,最大量程刻度为50mV的磁电式电压表窜联两个电阻R1,R2,使之变成量程分别为3V和5V的双量程电压表,求R1,R2的数值。.4电流表中窜联适当的电阻即可用作电压表,试说明其理由。阅读材料智能式数字仪表的发展及应用在仪表行业迅猛发展的今天,数字式仪表显示直观,便于观察、无视差,具有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功耗低、无磁场干扰、抗震性强等优点,

6、这是动圈式指针仪表所不具有的.在数字式显示仪表中,采用了先进的CMOS大规模集成电路,A/D转换器等,完成了运算放大、非线性校正、温漂、零漂等关键性问题,A/ D转换电路实现了模拟量与数字量之间的转换,从而使仪表达到了较高的技术指标.在仪表显示上,采用LED数字显示.在智能配电系统中,智能多功能仪表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配电系统的各个配电回路都具有智能化功能,并使得配电系统和计算机连接成智能配电系统,从而实现四遥(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四集中(集中数据处理,集中监控、集中分析和集中调度),提高输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这是我国变电所的发展方向。 由新一代的车用计算机为核心组成的汽车运行控制与

7、显示系统,是多种专业技术的集成与系统设计的成果,它将构成新一代车用自动化仪表。在空间已出现“穿梭”式航行的今天,地面区间的行车自控定将指日可待。 主要参考书目 1 林抒, 龚镇雄. 普通物理实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p214-p217.2 杨述武. 普通物理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p104- 114.1、晶体二极管的导电特性晶体二极管无论加上正向电压或者反向电压,当电压小于一定数值时只能通过很小的电流,只有电压大于一定数值时,才有较大的电流出现,相应的电压可以称为导通电压。正向导通电压小(锗管约0.3V,硅管约0.5V),反向导通电压(又称“击穿电压”,“耐压

8、”)相差很大(几伏到几百伏)。当外加电压大于导通电压时,电流按指数规律迅速增大,此时,欧姆定律对二极管不成立。在这次实验中,就是要用伏安法测绘晶体二极管的正向、反向导电特性曲线。测量电路如下:图2二极管反向伏安特性测量线路mA限流电阻箱开始时处于5000位电源约1V图1二极管正向伏安特性测量线路mA限流电阻箱开始时处于5000位电源约1VVVmA限流电阻箱开始时处于5000位电源约1VVmA限流电阻箱开始时处于5000位电源约1VV(a) mA表外接(a) mA表内接(a) mA表外接(a) mA表内接2、Pn结正向压降随温度变化的变化。Pn结温度传感器相对于其他温度传感器说,具有灵敏度高、线

9、性好、热响应快、易于实现集成化等优点。Pn结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如下:Pn结正向压降(VF )是正向电流(IF)和温度(T)的函数:其中,e是电子电荷,k是波尔兹曼常数,B是与结面积、掺杂浓度有关与温度无关的常数,r是常数(),T是绝对温度,Vg(0) 是绝对零度时Pn结材料的导带底和价带顶的电势差。上式中有两项,线性项:非线性项:可以证明,在恒流供电情况下,当温度较高(室温)时,Pn结的VF 对T的依赖关系取决于线性项,即Pn结正向压降随温度升高而线性下降,这就是Pn结测温原理。在这次实验中,我们将测绘Pn结正向压降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四、实验仪器:1、仪器记录改装电表集成箱(电流表头, 标准电

10、流表、标准电压表、电阻箱,电源,单刀双置开关,导线等) 2、仪器使用实验注意事项:(一)、电阻元件V-A特性实验仪的使用:(1)、在测量中电流不得大于20(mA).(二)、Pn结正向压降特性实验仪的使用:(1)、仪器的连线较多,芯线较细,所以要注意使用,不可用力过猛。(2)、除加热线无极性区别外,其余都有极性区别,连接时不要接反。特别注意,加热线绝对不要接错位置,否则一定会损毁仪器的。(3)、加热装置温度不要超过100oC,长期过热使用,会造成连接线老化。(4)、使用完毕后切断电源。五、实验内容和步骤:.1、 测定正向特性曲线依照图1,正确连接线路后,打开电源开关,将电源电压调至最小,逐步减小

11、限流电阻,直到毫安表显示1.9999mA为止,记下相应的电流和电压。然后调节电源或限流电阻,将电压表最后一位读数调成0,记录电压,电流。以后按每降低0.010V测一次数据,直到伏特表的读数为0.5500V为止。正向电流不用修正。2、测定反向特性曲线依照图2,正确连接线路后,接通线路开关,将电源电压调至最大,逐步减小限流电阻,直到毫安表显示1.9999mA为止,记下相应的电流和电压。然后调节电源电压或者限流电阻,在将电流调节为1.8006,1.6006,1.4006、.mA的情况下,记录相应的电压;其中0.0006mA为伏特计的电流,记录电流时应该自行减去。3、测绘Pn结正向压降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12、。(1)加热装置上共有两组连接线,侧向引出一组线,是加热线,共有两根芯线,与Pn结正向压降特性实验仪面板上的“12”两端子相连(可以不计正负),另一组从顶部引出,共六根芯线,其中两根(其中一根是黄色)自成一组,是测温信号线,黄色为正,黑色为负,与面板的“5”端子的正负相连(正负不能接错),另外四根和“8” ,“9”端子的正负相连(正负不能接错)。(2)将控温电流旋钮旋到最小位置,打开测量仪的电源,记录室温TS ;(3)按下“IF”键,将IF调到50微安;按下“VF”键, 记录VF ,按下“V”键,将V调到零。(4)将加热电流调到350mA,观测V的变化,V每改变10 mv读取一组V、T值,直至

13、温度达到100 oC为止。六、数据记录:1、 二极管的正向特性端电压V/V 0.50.580.630.660.690.710.73I/mA(外接)0.00090.01590.08710.21930.52080.9121.5831I/mA(内接)0.01730.07650.15340.26640.31680.4671端电压V/V0.740.750.760.770.780.80.81I/mA(外接)2.1012.7723.654.8196.35510.87715.93I/mA(内接)0.52530.58910.65440.72020.78830.92911.0016端电压V/V0.820.83I/mA(外接)18.8723.43I/mA(内接)1.07591.1522、二极管的反向特性m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