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最不一样的生物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32368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上最不一样的生物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地球上最不一样的生物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地球上最不一样的生物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地球上最不一样的生物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地球上最不一样的生物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球上最不一样的生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上最不一样的生物(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球上最不一樣的生物其實根本不需要什麼科幻小說和外星人,因為我們的這個星球上已經有很多非常怪異的居民了。這裡就有一些長相超怪異的生物,也許你不曾見過,因為這中間有不少已經瀕臨滅絕。皇絹毛猴皇絹毛猴這種靈長類動物的得名,是因為鬍子酷似德國君主威廉二世。雖然名字來源於一個笑話,不過還是變成了官方名稱。這種絹毛猴在西南亞馬遜盆地、東秘魯、玻利維亞北部和巴西西部的阿克裡及亞馬孫州都有發現。他門生活在熱帶雨林的密林深處。白面粗尾猿白面粗尾猿生活在巴西、法屬蓋亞那、蓋亞那、蘇利南和委內瑞拉。它們採食幾乎所有的水果、堅果、種子和昆蟲,擁有無可匹敵的消化能力,能對付各種各樣的毒汁毒液。貘貘科是現存最原始的奇蹄

2、目,保持前肢4趾後肢3趾等原始特徵。貘體型似豬,有可以伸縮的短鼻,善於游泳和潛水。貘科現存僅貘屬的4個種,分別分佈於東南亞和拉丁美洲兩地。馬來貘分佈於東南亞從緬甸、泰國南部經馬來半島到蘇門達臘島,體型較大,身體黑白兩色,易於辨認。貘是食草動物,體形像豬,但比豬大,在距今100萬年到1萬年之間廣泛生存於溫暖潮濕的環境,在我國主要分佈於華南地區。但由於環境的變遷,巨貘在1萬年前滅絕。目前,除了東南亞尚存其近親馬來貘外,貘的其他物種已經全部滅絕。太陽熊太陽熊主要棲息在南亞的熱帶雨林中,它們站起來也僅僅大約1.2米高,是熊家族中最小的類型。一般而言,太陽熊的重量不會超過65公斤。作為一種夜行生物,太陽

3、熊白天大部分時間都待在距地面不高的樹枝上。盲鰻盲鰻屬圓口類動物,雌雄同體。在交配時它先充當雄體,一段時間以後,又充當雌體。受精卵不經變態可直接發育成小鰻。盲鰻身體象河鰻,但頭部無上下頜,口如吸盤,生著銳利的角質齒。鰓呈囊狀,內鰓孔與咽直接相連,外鰓孔在離口很遠的後面向外開口,使身體前部深入寄主組織而不影響呼吸。盲鰻憑借吸盤吸附在大魚身上,然後尋機從鰓鑽入魚腹。由於長期在魚體內過著寄生生活,眼睛已退化藏與皮下。它的嗅覺和口端4對鬚子的觸覺非常靈敏,能迅速感知大魚的到來。盲鰻口的周緣有三至四對鬚子,它採用孫行者鑽入鐵扇公主肚內的辦法,先在大魚身上咬個洞,或從大魚的鰓孔直接鑽進大魚腹中,先吃五內後吃

4、肉,吃得大魚只剩下皮和骨頭。人們曾在一條雪魚體內發現竟有123條盲鰻,人稱其為魚盜賊。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圓口綱。盲鰻目的代表,和七鰓鰻同屬於現生最原始的無頜類脊椎動物。成體營寄生生活,是脊椎動物中唯一的體內寄生動物。均為海產。以魚為食,常由魚的鰓部鑽入魚體內,吸食血肉及五內,最後魚被吃成只剩下骨架和空的皮囊,是漁業上的一大害。無口漏斗,口在最前端圍以軟唇,有4對口須。鰓囊6對,多數種類外鰓裂不直接通體外,而通入一長管,以一共同的開口通體外。眼退化隱於皮下,不具晶體,故名盲鰻。生殖腺單個,雌雄同體,但在生理功能上兩性仍是分開的,在盲鰻幼體中,生殖腺的前部是卵巢,後部為精巢,如前端發達後端

5、退化,則為雌性;反之,則為雄性。分佈於印度洋、太平洋及大西洋的溫帶及亞熱帶水域。常見的種類有大西洋盲鰻(Myxinegluti-nosa),分佈於大西洋沿岸海中,我國產的蒲氏粘盲鰻(Eptatretusburgeri),外鰓孔6對,分佈於東海、黃海等海域。星鼻鼴星鼻鼴是小型動物,只能讓磅因秤的指標傾斜為50公克,大約是小鼠的兩倍。它們生活在濕地的淺層地道中,遍及美國東北與加拿大東部,獵食的環境涵蓋地下及水下。如同鼴鼠科其它30種左右的成員,星鼻鼴屬於哺乳動物的食虫目,這類生物新陳代謝極快,隨時飢腸轆轆,所以這胃口奇大的小小星鼻鼴必須要能找到足夠的獵物,以度過寒冷的北國冬天。和其它鼴鼠一樣,它在

6、土壤中尋覓蚯蚓;不過它還會在濕地棲境裡營養豐富的泥巴與爛葉中,取食多種小型無脊椎動物和昆蟲幼蟲,也會潛游到池塘與溪流的混濁水底,把獵物給揪出來。尋找獵物正是星鼻上場的時候。星鼻並不是負責嗅聞的嗅覺系統的一部分,也不是用來捕捉食物的第三只手,而是一個無比敏感的觸覺器官。它的鼻子周遭有22條肉質的附器環繞成一圈,當它在自家環境間穿梭時,這鼻子常因快速顫動而讓人看不清楚。再加上生著巨爪的前肢,你遇到的就是一個令人興奮難抑的生物學之謎。這種生物是怎么演化出來的?那個星星是什麼?它如何作用,又是用來做什麼的?對於這不尋常的哺乳動物,這些都是我想要解開的謎題。結果星鼻鼴不僅有一張好玩的臉,它還有著相當特化

7、的腦,也許有助於解答哺乳動物神經系統的構成與演化這些長久以來的問題。長鼻猴是東南亞蓋理曼丹的特有動物。這們的鼻子大得出奇,其中雄性猴子隨著年齡的增長鼻子越來越大,最後形成像茄子一樣的紅色大鼻子。它們激動的時候,大鼻子就會向上挺立或上下搖晃,樣子十分可笑。而雌性的鼻子卻比較正常。長鼻猴喜群居,常10-30只集為一群,活動範圍不到2平方公里。善游泳,常在河中一邊找東西吃,一邊打鬧著玩樂,但有時它們也能靜下來一動不動地呆上好幾個小時。雄性的鼻子可以發出獨特的喇叭般的叫聲。雄長鼻猴的體重可達25公斤,雌的不足雄的一半。在猴類中,長鼻猴是對飲食非常講究的一種,它們的胃口也很大。幼猴很調皮,常戲弄父母,一

8、會兒擰它們的鼻子,一會兒搖它們的尾巴。它們被人類捉住往往過不了一周就會死去,目前已經瀕臨絕種。粉精靈犰狳粉精靈犰狳是犰狳家族中個頭最小的種類,大約有90-115毫米長(不包括尾巴),體色為白玫瑰或者粉紅色。棲息在阿根廷中部的乾燥草原以及被覆荊棘和仙人掌的沙漠中。遇到危險的時候,它能在數秒的時間內把自己完全掩埋起來。粉精靈犰狳在蟻穴附近打洞,它們靠捕食螞蟻為生。蠑螈蠑螈是最廣為人知的墨西哥火蜥蜴。這一物種最初在墨西哥城下的湖泊中發現。蠑螈在科學研究領域大有用途,因為它們可以進行肢體再生。在生長到18-24個月的時候,蠑螈進入性成熟期。而蠑螈雄雌間的交配行為亦相當特殊的,雄性個體會將其精液包在一個

9、如膠囊般的精莢中,當排出體外時便會在短短的時間內由雌體吸入體中,以完成交配行為;出生的卵粒一如青蛙卵,在外圍有如膠狀物質纏裹保護,以使幼體能安然的度過發育前期。而陸棲型與水棲型的交替則發生於部份的種類,因為棲息環境的改變而造成其外型與色彩上的改變,例如六角恐龍的陸棲型與水棲型便是最常見到的例子。指猴體型像大老鼠,體長3644厘米,尾長5060厘米,體重2千克;體毛粗長,深褐至黑色,臉和腹部毛基白色,頸部毛特長有白尖;尾比身體長,尾毛蓬鬆,形似掃帚,毛長達10厘米,黑或灰色;體纖細;頭大吻鈍;耳朵非常大,膜質;除大拇指和大腳趾是扁甲外,其他指、趾具尖爪;牙齒架構像鼠,只有20枚;四肢短,腿比臂長

10、。分佈於馬達加斯加東部沿海森林。棲息於熱帶雨林的大樹枝或樹幹上,在樹洞或樹杈上築球形巢。單獨或成對生活,夜間活動。喜食昆蟲,還吃甘蔗、芒果、可可,在飼養條件下亦吃香蕉、棗和雞蛋。孕期不詳,23月產仔,每胎1仔。取食時常用中指敲擊樹皮,判斷有無空洞,然後貼耳細聽,如有虫響,則用門齒將樹皮嚙一小洞,再用中指將虫摳出。吃漿果時也是用中指將水果摳一個洞,從中挖出果肉。由於指猴的體型似大老鼠,跳躍的姿勢象袋鼠,取食模式又極特殊,曾被列為松鼠或跳鼠一類,甚至另立一目。指猴和其他動物都不相像。它和狐猴有親緣關係,但事實上,由於那特別的長相和習性,指猴是單種生物(指粟鼠猴科)。指猴只生活在非洲東南沿海的馬達加

11、斯加島。羊駝偶蹄目駱駝科無峰駝(羊駝)屬的1種。別名美洲駝、無峰駝。體型頗似高碩的綿羊;頸長而粗;頭較小,耳直立;體背平直,尾部翹起,四肢細長;被毛長達6080厘米,呈純白,淺灰、棕黃、黑褐,純黑等22不同色型;雄性略大於雌性。產於南美的秘魯和智利的高原山區。跗猴又叫菲律賓眼鏡猴,生活在亞洲熱帶森林中。它們身長僅15厘米,而尾巴則長達25厘米。它們長有特別長的腳踝和長腿,極能適應攀附和跳躍,手指和腳趾上還長有吸盤似的圓盤,抓物非常牢固。它們沒有窩,睡覺時就緊抱直立的樹幹。它們雖然只有15厘米長,卻可以跳180厘米的距離,跳躍時,線狀的尾巴左右擺動,以保持平衡。它們的兩只大眼睛能準確地判斷距離,

12、所以能夠在跳躍中捕食昆蟲。雌猴懷胎6個月便生產,幼猴一出世便能抓住母親或緊抱樹枝。跗猴數量很少,是瀕臨絕種的動物。小飛象章魚因其外貌酷似迪斯尼卡通片中的小飛象而得名,這種章魚生活在極深的海下,是最珍貴稀少的章魚種類。褶傘蜥褶傘蜥的個頭較大,成年褶傘蜥的體長可達到厘米,以昆蟲、蜘蛛和小哺乳動物為食。褶傘蜥頸部周遭的鱗狀膜皺褶很寬,被激怒時皺褶會豎起,好像頭部突然擴大了好幾倍,同時張開大口。發出憤怒的嘶嘶聲。這種突如其來的虛張聲勢的行為,往往會把許多兇猛的動物都嚇上一大跳。如果這一招還不能退敵,褶傘蜥便會逃跑,跑時單靠兩條後腿,由尾巴起著平衡作用。可蒙犬被毛濃密,具有保護性的被毛是這一品種的典型特

13、點。成年狗的被毛有兩層,一層柔軟、濃密、絮狀的底毛,一層粗糙、高低不平、捲曲的外層披毛。粗糙的披毛陷在柔軟的底毛中。披毛為結實的繩索狀,觸摸的感覺象是氈製的。成年的可蒙犬完全被大量的、象穗子一樣的繩索狀被毛所覆蓋。需要記住一點,其長度必須滿足可蒙犬被毛的功能需求。顏色為白色,但也不總是白色。有時,幼犬會出現少量起司色或淺黃色,隨著其逐漸成熟,顏色會褪去。安哥拉兔安哥拉兔(Angora),根據國際ARBA組織數據記載,安哥拉兔是源於土耳其的安哥拉省;另一種說法是起源於英國,由法蘭西人培育而成,因其毛細長,有點像安哥拉山羊而取名為安哥拉兔。安哥拉兔有四個品種安哥拉,以英國安哥拉最受歡迎,其餘分別是

14、法蘭西安哥、緞毛安哥拉和巨型安哥拉。獨角鯨獨角鯨屬於齒鯨類,一般體長4米5米,體重900公斤1600公斤,腹白背黑,是小型鯨類。它的繁殖率較低,一般3年產一仔,孕期15個月,哺乳20個月。在胚胎中,一角鯨本有16枚牙齒,但都不發達,至出生時,多數牙齒都退化消失了,僅上頜的兩枚保留下來。而雌鯨的牙始終隱於上頜之中,只有雄鯨上頜左側的一枚會破唇而出,像一根長杆伸出嘴外。不過也有人偶然發現有兩枚同時長出的,但數量極少。獨角鯨常是雌雄和幼鯨一起活動。從數頭到十幾頭不等,有時也有數百乃至數千頭一起的大群。每年當冰雪消融以後,獨角鯨會成群結隊進入海灣覓食、交尾、嬉戲。也正是此刻,它們往往要遭到當地人的捕獵

15、。獨角鯨最誘人之處,是被稱為角的獠牙,它在人們眼中很有神祕色彩。古代歐洲的王公貴族把它看成寶物,用鯨牙做成酒杯以檢驗酒中是否有毒,或用它做家具、飾物以顯示華貴和富有。更有人把它看成靈丹妙藥,用它醫治百病。其實,最終其使用價值的,還是北極地區的埃斯基摩人,他們用它做魚杈和矛頭,用來捕獵。由於人們對鯨牙的迷信,從而使鯨牙價格昂貴,求之難得,同時也成了獨角鯨災難的根源。許多人為得到獠牙,對獨角鯨大肆獵捕,使其數量大減,以至有關國家不得不採取措施加以保護。吸盤足蝙蝠吸盤足蝙蝠,特產於馬達加斯加島,也是蝙蝠中僅有的兩個分佈限於一個島的科之一。吸盤足蝠科和盤翼蝠科一樣,拇指和腳側處各有一個吸盤,其生活模式也和盤翼蝠科相似。吸盤足蝠比盤翼蝠體型略大,耳朵和尾巴均長,耳屏方型,和耳朵前緣相融合。侏儒狨侏儒狨是一種生活在巴西西部、哥倫比亞南部,厄瓜多東部和秘魯東部雨林當中的一種猴子。它是世界上最小的靈長類動物,體長大約14-16厘米,雄性重大約140克,雌性120克。小熊貓浣熊科小熊貓屬的唯一種。俗名九節野狼、金狗、小熊貓。體形肥胖體長4060厘米,體重約6千克,全身紅褐色,四肢棕黑色,體毛長而蓬鬆,臉圓,具白色斑紋,吻、耳緣和頰白色,臉上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