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西他赛艾素说明书

上传人:sh****d 文档编号:108130453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4.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西他赛艾素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多西他赛艾素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多西他赛艾素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多西他赛艾素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多西他赛艾素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西他赛艾素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西他赛艾素说明书(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警告:中毒性死亡,肝毒性,中性粒细胞减少,超敏反应,体液潴留1.在具有肝功能异常的患者,接受高剂量治疗的患者,以及既往使用过铂类为基础的化疗再接受多西他赛单药100mg/m2治疗的患者中,治疗相关死亡的发生率增加。2.对于出现胆红素正常值(ULN)上限的患者,或者AST和/或ALT1.5ULN合并碱性磷酸酶2.5ULN的患者,应该避免使用多西他赛。存在胆红素升高或转氨酶异常伴碱性磷酸酶升高的患者发生4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感染,严重的血小板减少,严重胃炎,严重皮肤毒性以及中毒性死亡的风险更高。仅存在转氨酶1.5ULN的患者4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更高,但中毒性死亡的发生率

2、不高。因此,在每个周期开始给予多西他赛之前应进行胆红素、AST或ALT以及碱性磷酸酶检查。3.中性粒细胞计数1500 cells/ mm3的患者应避免给予多西他赛。为了监测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以免其发展至严重程度导致感染,应对所有接受多西他赛治疗的患者进行频繁的血细胞计数。4.在接受了3天的地塞米松预治疗的患者,报道了严重过敏反应,表现为全身性皮疹/红斑,低血压和/或支气管痉挛,或非常罕见的致命性过敏症。一旦发生,应立即停药并给予适当的救治。既往有对多西他赛或其他含吐温-80制剂严重过敏史的患者应避免使用。5. 在接受了3天的地塞米松预治疗的患者中有6.5%(6/92)报道严重的体液潴留。表现

3、为以下一种或多种事件:不能耐受的外周水肿,全身性红斑,心脏压塞,需要积极引流的胸腔积液,呼吸困难,明显的腹部膨胀(因为腹水)。【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多西他赛注射液商品名称:艾素英文名称:Docetaxel Injection汉语拼音:Duoxitasai Zhusheye【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多西他赛,其化学名称为2aR-(2a,4,4a,6,9,(R,S),11,12,12a,12b)-(1,1-二甲基乙氧基)羰基氨基-羰基苯丙酸12b-乙酰氧-12-苯甲酰氧-2a,3,4,4a,5,6,9,10, 11,12,12a,12b-十二氢-4,6,11-三羟基-4a,8,13,13-四甲基-5-

4、氧代-7,11-亚甲基-1H-环癸五烯并3,4苯并1,2-b氧杂丁环-9-基酯。分子式:C43H53NO14分子量:807.88本品辅料为20%枸橼酸溶液和聚山梨酯-80。【性状】本品为淡黄色至黄色澄明的黏稠液体。【适应症】乳腺癌:1.适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2.多西他赛联合曲妥珠单抗用于HER2基因过度表达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此类患者先期未接受过转移性乳腺癌症的化疗;3.多西他赛联合阿霉素及环磷酰胺用于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的术后辅助化疗。非小细胞肺癌:适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即使是在以顺铂为主的化疗失败后。前列腺癌:多西他赛联合强的松或强的松龙用于治疗激

5、素难治性转移性前列腺癌。【规格】多西他赛注射液:0.5ml:20mg,多西他赛注射液溶剂:1.5ml多西他赛注射液:1.5ml:60mg,多西他赛注射液溶剂:4.5ml多西他赛注射液:2.0ml:80mg,多西他赛注射液溶剂:6.0ml【用法用量】多西他赛只能用于静脉滴注。推荐剂量:一般性多西他赛的推荐剂量为每3周75 mg/m2,滴注1小时。为减轻体液潴留,除有禁忌外,所有病人在接受多西他赛治疗前均必须预服药物,此类药物只能包括口服糖皮质激素类,如地塞米松,在多西他赛滴注1天前服用,每日16mg(例如:每日2次,每次8 mg),持续3天。只有医生才能修改治疗方案。多西他赛不能用于中性粒细胞数

6、目低于1500/mm3的病人。多西他赛治疗期间,如果病人发生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且中性粒细胞数目持续1周以上低于500/mm3,出现严重或蓄积性皮肤反应或外周神经症状,多西他赛的剂量应酌情递减。治疗前列腺癌时,同时给予强的松或强的松龙,推荐化疗前用药剂量及方案为:患者在接受多西他赛治疗前12小时,3小时及1小时,口服地塞米松8mg(见注意事项)。预防性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以减轻药物血液毒性发生的风险。乳腺癌在可以手术的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辅助化疗中,推荐剂量为:给予阿霉素50mg/m2及环磷酰胺500mg/m2,1小时后,给予多西他赛75mg/m2,每3周1次,进行6个周期(见治

7、疗中调整剂量)。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时,多西他赛单一用药的推荐剂量为100mg/m2。一线用药时,多西他赛75mg/m2联合阿霉素50mg/m2(见安全处置建议)。与曲妥珠单抗联合用药时,多西他赛推荐剂量为:100mg/m2,每3周1次,曲妥珠单抗每周1次。在一项关键临床研究中,多西他赛首次静脉给药应于曲妥珠单抗第1次用药后1天。如果患者对前次曲妥珠单抗剂量耐受良好,多西他赛以后的用药应紧随曲妥珠单抗静脉输注之后给药。曲妥珠单抗的用法及用量见其产品说明书。非小细胞肺癌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时,对于前期未经治疗的患者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推荐剂量为多西他赛75mg/m2,并立即给予顺铂75mg/m

8、2静脉输注30-60分钟。对于前期铂类治疗失败的患者,多西他赛推荐剂量为单一用药75mg/m2。前列腺癌推荐剂量为多西他赛75 mg/m2,每3周一疗程,连续口服强的松或强的松龙每日2次,每次5mg。治疗中调整剂量:一般性:多西他赛应用于中性粒细胞计数1500/mm3的患者。多西他赛治疗期间,如果患者发生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且中性粒细胞数目500/mm3持续1周以上,出现重度或蓄积性皮肤反应或重度外周神经症状,多西他赛的剂量应由100mg/m2减至75mg/m2,及/或由75mg/m2减至60mg/m2。若患者在60mg/m2剂量时仍然出现以上症状,应停止治疗。乳腺癌辅助化疗在关键的临床研究

9、中,接受乳腺癌辅助化疗的患者,出现并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时间延长,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或感染),在所有以后的用药周期中,推荐预防使用G-CSF(如:第4天至第11天)。若患者持续出现以上反应,应坚持使用G-CSF,并将多西他赛剂量减少至60mg/m2。然而,临床实践中中性粒细胞减少可能较早出现。因此应权衡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危险及当前使用的推荐剂量而使用G-CSF。如果未使用G-CSF,多西他赛剂量应由75减至60mg/m2,发生3级或4级口腔炎的患者应将剂量减至60mg/m2。联合顺铂治疗对于起始剂量为多西他赛75mg/m2联合顺铂的患者,且前期疗程中曾出现血小板最低

10、值1/10),常见(1/100,1/1000,1/10000,1/1000);罕见(1/10000)。在每个频度组按严重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列出不良反应。多西他赛单药治疗最常见报告的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可逆转且不蓄积(见【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减少至最低点的中位时间为7天,发生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500/mm3)的中位持续时间为7天,贫血、脱发、恶心、呕吐、口腔炎、腹泻和虚弱。当多西他赛与其它化疗药物联合使用时可增加多西他赛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在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中,列出10%的不良事件(所有级别)报告。在曲妥珠单抗联合组对比多西他赛单药组,SAE发生率(40%比31%)及4级AE(

11、34%比23%)的发生率增高。多西他赛常见不良反应如下:免疫系统异常过敏反应大多发生在多西他赛开始输注的最初几分钟内,通常是轻度至中度的。最常报告的症状是伴或不伴有瘙痒的红斑及皮疹,胸闷,背痛,呼吸困难及药物性发热或寒颤。重度反应包括,低血压和/或支气管痉挛或全身皮疹/红斑,停止输注并进行对症治疗后即可恢复(见【注意事项】)。神经系统异常当出现重度外周神经毒性症状时,应减少多西他赛的剂量(见【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轻至中度感觉神经症状包括感觉异常,感觉障碍或疼痛包括烧灼痛。运动神经事件主要表现为无力。皮肤及皮下组织异常观察到通常是轻至中度可逆转的皮肤反应,常表现为皮疹,包括主要见于手、足

12、(包括严重的手-足综合征),或发生在臀部,脸部及胸部的局部皮疹,常伴有搔痒。皮疹多发生于输注多西他赛后一周内。较少见的重度症状如:极少导致干扰或中断多西他赛治疗的皮疹继而脱皮的报导(见【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重度的指甲病变,以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为特点,有时发生疼痛和指甲脱落。在有些病例中,可能是多种因素造成了以上这些结果,例如:患者伴随的感染,伴随的其他药物以及潜在的疾病。全身及注射部位异常注射部位一般为轻度反应,包括色素沉着,炎症,皮肤发红或发干,静脉炎或渗出及肿胀。体液潴留包括如外周水肿,也有少数报道发生胸膜腔积液、心包积液,腹水及体重增加。外周水肿通常开始于下肢并可能发展至全身伴体重增加3kg或以上。体液潴留的发生率及程度是可蓄积的(见【注意事项】)。多西他赛100mg/m2单药:MedDRA系统器官分类非常常见不良反应10%患者常见不良反应1%-10%患者感染和感染性疾病感染(20%,G3/4:5.7%,包括败血症及肺炎,致死性占1.7%)感染合并G4中性粒细胞减少(G3/4:4.6%)血液及淋巴系统异常中性粒细胞减少(96.6%,G4:76.4%)贫血(90.4%,G3/4:8.9%)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11.8%)血小板减少症(7.8%,G4:0.2%)免疫系统异常过敏反应(25.9%,G3/4:5.3%)代谢及营养异常厌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