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风险分析与应急措施分解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25720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99.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风险分析与应急措施分解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施工风险分析与应急措施分解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施工风险分析与应急措施分解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施工风险分析与应急措施分解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施工风险分析与应急措施分解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风险分析与应急措施分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风险分析与应急措施分解(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风险分析与应急措施第一节 施工风险分析及防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施工企业作为建筑市场的合同签订和执行主体,如何防范施工过程中风险,减少和避免经济损失,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一、施工中常见的风险种类1、经营风险建设单位带来的风险。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自始至终离不开与业主的紧密合作。有的业主实力较弱;有的业主虽有一定实力,但信誉较差,有的业主地方协调能力差,导致征地、拆迁、交通疏导、施工手续办理等需要地方政府配合的工作无法正常展开,造成了与建设单位合作的风险。项目带来的风险。工程项目投标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价格的竞争。由于竞争的日趋激烈,投标单位对成本、利润缺乏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不管工

2、程投资多少、规模大小、施工难易等因素,为了中标,竞相压低报价。合同带来的风险。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如工程质量问题、工程款结算问题、工程量清单不准确,合同条款等,都存在潜在的经营风险。许多业主利用施工企业急于揽到工程任务的迫切心理,在签订合同时附加某些不平等条款,致使施工企业在承接工程初期就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甚至陷入合同陷阱。2、管理风险项目经理任用风险。项目经理的管理和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工程施工质量、安全、效率及成本的高低。项目经理如果缺乏优秀的经营管理素质必然会带来项目施工亏损的风险。过于频繁更换项目经理也是造成施工成本无法控制的弊病。项目施工管理风险。总包项目施工过程中有时由于工程本

3、身规模较大,技术难度大,设计专业分工多,管理上难免顾此失彼,而一旦发生质量与安全事故,会给企业带来直接间接的经济损失。3、经济风险要素市场包括劳动力市场、材料市场、设备市场等,这些市场价格的变化,特别是价格的上涨,直接影响着工程承包价格。金融市场因素包括存贷款利率变动、货币贬值等都影响到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4、技术风险地质地基条件。工程发包人提供的地质资料和地基条件有时与实际出入很大,处理异常地质情况或遇到其他障碍物都会增加工作量和延长工期。水文气象条件。主要表现为异常天气的出现,如台风、暴风雨、雪、洪水、泥石流、坍方等不可抗力的自然现象和其他影响施工的自然条件。设计变更或设计图纸供应不及时,

4、会延误施工进度,造成施工企业经济损失;由于设计单位针对规范规定以外的特殊工艺没有明确采用的标准、规范,在工序过程中又未能较好地进行协调和统一,影响以后工程的验收和结算。施工技术协调。工程施工过程出现与自身技术专业能力不相适应的工程技术问题,各专业间存在不能及时协调的困难;工程发包人管理施工水平差,对承包人提出需要发包人解决的技术问题,未能及时答复等。二、施工企业防范风险的方式施工企业防范风险一般可采取控制风险、转移风险和保留风险三种方式。1、控制风险。它包括避免风险、消灭风险和减少风险三种。包括熟悉和掌握工程施工阶段的有关法律法规;深入研究和全面分析招标文件;签订完善的施工合同;掌握要素市场价

5、格动态;加强履约管理,分析工程风险;管好分包商。2、规避和转移风险。转移工程风险主要有如下几种措施:向业主的索赔,向第三方转移风险,如推行担保制度、进行工程保险,合理的进行专业分包。3、保留风险。是当风险不能避免或因风险有可能获利时,由自己有意识承担风险的一种作法。在固定价格的施工合同中考虑一定比例的风险金,就是对合同中明确的潜在风险的处理基金。三、工程实践中防范风险的措施1、以防为主,提高规避风险意识。项目管理的各级人员必须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分析方方面面的风险。风险分析要有超前性,把可能产生的风险分析透彻。合同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国家有

6、关法律法规,认真研读条款,分析合同文本,通过合同谈判的方式,对条款进行拾遗补缺,避免损害自身利益的条款存在。2、以施工合同为基础的索赔。索赔的证据包括投标文件、会议纪要、来往信函、指令或通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的各种记录、工程照片、气象资料、各种验收报告、有关原始凭证、国家发布的相关规定及有效信息。3、对施工管理风险的控制主要是实现风险转移。市场经济运行证明现代企业大而全发展模式是不可取的。我们这样集团化的公司应该是利用自身管理优势、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团队优势去组织和管理项目,而不是去具体施作项目。通过合理合法的专业分包,寻找有实力、信誉好的合作伙伴,把部分专业性极强的工程分包给专业施工

7、单位。采取选择、管理、利用好专业劳务分包企业,全面发挥自身的强势,实现合理的风险转移。4、强化项目管理,降低管理风险。工程项目作为施工企业效益的源头,是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项目管理应以确保工程质量为前提,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主线,贯标成本控制为切入点,走质量效益型之路。成本控制是项目管理最终实现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关键。在目前这种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环境下,低价中标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那么要生存就要顺应这个潮流。在项目管理上应实行项目经理成本管理目标责任制、施工前成本分析预测制、财务审计定期制、预算财会人员集团公司委派制、项目管理绩效全员考核制等,有效降低效益风险,使施工的成本管理呈现良性

8、发展的态势。对工程风险的控制,应建立前瞻性动态决策机制,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内容,对各个施工管理过程潜在风险因素和有关细节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控制,以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提高盈利能力和资本效率。四、风险应对方式1、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指在各类风险事件发生之前运用各种方法对风险进行辨认和鉴别,是系统地发现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过程。风险识别的主要目的有如下两点:(1)为了便于估计和评价风险的大小;(2)为了选择最适当的管理对策。要管理风险必须首先识别风险,对风险的严重程度及可能造成多大的损失必须认真估量,如果风险不能被识别,它就不能被控制、转移或管理。然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风险并非显而易见,也不容

9、易辨识和预测,至少不容易准确地预测。风险通常具有隐蔽特征,而人们常常容易被一些表面现象迷惑,或被一些细小利益所引诱,而看不到内在的危险。因此,风险识别在风险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风险识别结论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风险管理的成效。如果在风险识别的过程中,关键的风险因素没有被识别出来,而仅就非关键的风险去识别、分析和处理。这将会对整个项目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使承包商面临没有意识到的风险。风险识别的主要程序如下:(1)工程项目包括哪些活动;(2)各活动中存在哪些风险;(3)风险产生的原因是什么;(4)项目中哪些风险是重要的。风险识别的基础是历史数据、经验和洞察力。然而每一个建设项目都不同,即使在相似的建

10、设项目上,类似的风险也不一定重复发生,这就决定了使风险识别达到可接受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关键项目人员的经验和洞察力。风险识别所需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调查、问询、现场等途径获得。风险识别工作可以借助风险管理协会或保险公司等学术团体或机构编制并提供的一般识别图表,根据各施工企业自身的特点,并结合有关的分析方法进行。2、建筑施工现场常见安全风险(1)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不健全。高资质企业已逐渐演变成纯管理型企业,虽然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但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公司的施工队伍,大部分靠一些刚“洗脚上田”且未经培训的农民工施工。公司仅派几名技术人员到现场管理,人员配备严重不足,分管安全的专业人员

11、更是少之又少,甚至要么是挂牌的,基本不到现场,要么是有职无权,安全员形同虚设。这种情况,要想搞好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和安全管理显然是十分困难的。(2)经营者安全生产意识淡薄。由于对安全工作的投入是一项表面上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投资,在实行项目承包制以后,有的项目负责人就千方百计地减少对安全的投入。尤其是目前建筑市场上很多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只是挂牌而已,他们有职无权,真正的权力在“老板”那里。而老板们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大多不愿意在安全上多加投入,他们根本不理解“预防为主”的真正内涵。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生产管理原则无法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流于形式。对安全的轻视,导致对安全投入的减少

12、,带来的是事故隐患的剧增。(3)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安全管理知识和水平亟待提高。有许多的技术工人、管理人员,甚至监理人员都相当缺乏施工安全知识,不懂安全规范、标准、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现象比比皆是。一个建筑工地,如果管理人员都不懂得安全知识,不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对违章操作、违章指挥熟视无睹,又如何去行使管理的职权呢?(4)恶意竞争。由于建筑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有的施工企业为了得到工程项目,不惜恶意压价,根本不考虑安全生产经费,一旦中标,安全生产的必备器材、设备、工具无力购置,于是,能省就省,能拖就拖,导致施工现场十分混乱,大大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有的工程项目,经过多层转包,单价已很低

13、,最后的承包者为了得到更大的利润空间,不惜利用使用伪劣产品、偷工减料的手段来降低成本,往往酿成安全事故。(5)施工组织设计不合理或缺乏针对性。有的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不合理,专业施工方案无针对性,缺乏必要的计划书或蓝图,施工现场组织或管理结构混乱,技术性操作缺乏应有的安全保障。典型的弊病如脚手架搭设方案无针对性,高层架体无设计计划书,结点设置无详细图纸等,由此引发的安全事故触目惊心。(6)专业教育培训机制不健全。一是对那些成为建筑业主体的刚放下锄头的农民工,大多数未经培训就上岗,由于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出事是偶然的,出事才是必然的。据有关统计资料,建筑安全死亡事故的80%是刚

14、从农村到城市工作不满3个月的农民工。二是企业职业技能培训滞后,特别是一线作业人员缺乏应有的安全生产知识。如据有关统计资料,广东省建筑施工技术工种工人混凝土工、抹灰工、钢筋工等持证上岗率较低,仅占工人总人数的18%,与现场施工要求差距很大。三是虽然工地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资料齐全,明确记录了教育培训、安全交底等内容,但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流于形式,作业民工对本工种的安全生产常识却知之甚少。3、控制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的措施风险控制就是采取一定的技术管理方法使风险事件不发生或在发生时减小损失,例如施工中的安全控制目标就是要确保不出现安全事故,即对安全事件进行风险规避,采取这种手段有时不可避免要有一定的花

15、费,但较承担风险,这些花费比风险真正发生时的损失来说就少得多,目前建设施工中的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就其原因就是施工者赶进度,省成本,未能注意风险规避效应的辨证关系。施工风险控制的方式有风险转移和风险自留。风险自留就是由自己承担风险所造成的后果,在施工中那些造成损失较小,重复性较高,通过加强管理能够避免的风险是适合于自留的。例如在混凝土浇注中的混凝土搅拌质量风险,分项分部工程工期风险,分层交叉作业时工作而能否顺利交接的风险等。风险转移则是将可能出现的一些施工风险转移给其他人承担,风险转移并不能减少风险的危害程度,有时反而造成风险的显著增加,只是承担风险的主体不同而已。如在施工中有些施工技术工艺复杂

16、,专业性强自身不能胜任或难以达到质量要求的施工任务则可以采取转包或分包的方式把风险转移出去;在施上中的不可预见费用,事件则可以在签订施工合同时明确有发包方来承担。风险转移的主要方式则是保险,通过交纳一定的保险费用把施工中的大部分风险(如施工中工人操作不慎造成的伤亡事故)转移到保险公司承担,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的效果。风险控制的目的就是尽可能的减少损失,在施上中一般采取事前预防和事后控制两种方式,事前预防是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损失发生的机会,在施上合同条款中明确索赔权力,施工前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施工进度安排前紧后松,留有余地,建材采购中严把规格质量关,雨季施工时考虑汛期排水等;事后控制则是在风险事件发生时尽可能防止扩大和恶化,减少损失,并就产生损失大小和原因进行分析确认,明确责任,如是业主(发包方)的责任则要提出索赔。如业主付款延期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