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冷岗位操作规程-4.25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25704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鼓冷岗位操作规程-4.25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鼓冷岗位操作规程-4.25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鼓冷岗位操作规程-4.25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鼓冷岗位操作规程-4.25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鼓冷岗位操作规程-4.25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鼓冷岗位操作规程-4.2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鼓冷岗位操作规程-4.25(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汇炼化净化车间鼓冷单元操作规程 新疆广汇煤炭清洁炼化有限责任公司 煤干馏装置鼓冷工段操作规程 目录一、岗位职责.3二、岗位任务.3三、工艺流程.4四、原始开车.5五、冬季开、停车注意事项.10六、煤气风机操作规程.11 一、鼓风机的开车.11 二、日常操作.12 三、鼓风机的停车.13 四、风机的倒车操作.13七、电捕焦油器操作规程.13 一、电捕恒流开车操作.14 二、电捕恒流停车操作.14 三、电捕操作指标.15八、横管初冷器操作规程.15 一、日常操作.15 二、初冷器内壁清洗操作规程.15 三、初冷器蒸汽吹扫操作规程.16 四、进入初冷器内部检修规程.16九、异常现象及其处理方法.1

2、7十、附表.17 一 岗位职责 1、在班长的指导下,努力完成班组及车间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2、严格执行本岗位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做到不违章操作,不违反工艺纪律、不违反劳动纪律,确保人身安全、设备完好和产品质量的稳定。3、负责对各工艺数据如实记录,在岗位操作记录表上填写各项工艺参数,并且经常与中控主操人员联系,并服从中控主操的指挥和安排。4、负责本岗位所管理设备的维护、保养,卫生清理,及时检查各设备、管线、 阀门是否有跑、冒、滴、漏事故的发生。5、负责本岗位设备及所属的管道、阀门、电气、仪表、安全防护设施等的管理。6、发现生产中出现异常或设备故障时,应及时处理,并将发生的原因和处理经过及时向班

3、长和中控汇报,并如实记录。 7、按照交接班制度认真做好交接班,并在交接班记录中填写生产记录。二、岗位任务 1、负责将炭化炉来的荒煤气冷却,除去焦油,使荒煤气达到后续工艺指标,通过煤气鼓风机加压,保证炭化单元回炉煤气的用量和后续单元的工艺要求用量。 2、负责处理氨水和焦油的混合物,使焦油、氨水充分分离,提供合格的循环氨水。 3、负责冷、热环水池的收油和焦油脱水,将合格的焦油送到油库。 4、负责鼓冷工段所有设备的及周围环境的卫生管理工作。三 工艺流程 自直立炉出来的荒煤气,在集气管被循环氨水喷洒冷却至7080后,与洗涤下来的氨水、焦油一起沿吸煤气总管从气液分离器中部进入,分离后的煤气从气液分离器上

4、部出来后从直冷洗涤塔下部进入,与直冷洗涤塔上部喷淋下来的氨水充分接触,下部带有焦油的氨水进入冷环水槽;洗涤冷却后的煤气由80冷却到5060从直冷塔上部排出进入横管初冷器,将煤气冷却到3540。煤气经电捕焦油器通过静电除去煤气里的焦油和尘,然后进入离心风机加压,煤气50%送回直立炉作为燃料对原煤进行炭化和对焦炭的干燥50%供脱硫单元。 从气液分离器出来的焦油、氨水,自流入热环水槽静置分离焦油,从直冷洗涤塔出来的焦油氨水和横管初冷器出来的焦油氨水,自流入冷环水槽静置分离焦油,焦油经焦油中间槽后用泵送至焦油贮槽脱水,热循环氨水用泵送至炉顶集气管循环使用;冷循环氨水送至直冷洗涤塔和横管初冷器循环使用。

5、从焦油贮槽脱水后的焦油(水分4%)用焦油泵送至焦油加氢单元焦油原料槽。 四、 原始开车1、 原始开车前的准备工作(1) 检查系统中所有设备、管道、应安装完毕,各衔接管均已接通,交付使用。(2) 检查各设备、管道的安装质量达到设计要求。(3) 符合化工部安全投料试车的规定,电器、仪表经调试灵敏、准确、好用,具备投用条件,(4) 检查试车的技术文件,包括操作规程,原始试车规程,图表等应齐全。(5) 微机自控系统安装调试完毕,灵敏好用,处于备用状态。(6) 电源、照明线路工作正常。(7) 整理现场,无影响操作人员的杂物,设备、地面等达到清洁文明要求。2、系统吹除与清洗(1)系统的吹洗A、 在原料入装

6、置前,全管道和工艺设备必须吹洗。B、 吹洗前应考虑管道支、吊架牢固程度,必要时应予以加固。C、 吹洗前管道、设备内所有易损件拆下,待吹除工作结束后方可复位,止回阀和调节阀可更换成短管替代,以防止吹除过程中损坏。D、 吹洗时,除有色金属外,应用锤(不锈钢管道用木锤)敲打管道,对焊缝、死角和管底等部位应重点敲打,但不得损伤管道。E、 吹洗工作,无论以空气、蒸汽或水为介质,其吹洗方法应以分段吹净方式进行,管线上凡遇有孔板,流量仪表、阀门、疏水器、过滤器等装置,必须拆开,待前一段管线吹净后再装上,方可以进行下一段管线的吹洗工作,凡与设备相连接的管道,将其连接法兰拆下,待管道吹净后再安装上。管道内的赃物

7、不得进入设备(必要时设备进口上盲板)。F、 因吹洗需要,凡上盲板处,必须挂牌作为标记,并安排专人负责,吹洗完毕后拆除。G、 DN600以上的人孔口径管道可用人工清洗,小管线可用移动式压缩机作气源进行吹除,对未能吹洗或吹洗后可能留存赃物的管道、设备,应用其它方法补充清理。H、 吹除时,管道气体流速以60m/s为宜,一般不小于20m/s。可用反复升压、卸压办法进行。I、 水冲洗应以管内可能达到的最大流量或不小于1.5m/s的流速进行。冲洗流向尽量由高处往低处冲水。(2)吹洗的介质 A、 工艺管线可用空气或N2吹除。B、 蒸汽外管用蒸汽吹除,厂房内蒸汽管线视情况可用蒸汽吹除,也可以按临时固定管线,用

8、压缩空气吹除。C、 仪表空气管线必须用仪表空气吹除。 D、 冷却水管道通水清洗。(3)系统吹洗压力规定 管道吹洗应有足够的流量,吹除压力一般不超过设计压力,吹除时各段可采用如下压力:A、 高压管线2.03.0MPa(表压)B、 中压管线1.01.50MPa(表压)C、 低压管线0.150.20MPa(表压)D、 中压蒸汽管线0.50.8MPa(表压)E、 低压蒸汽管线0.20.3MPa(表压)F、 仪表管线0.50,6MPa(表压)(4)系统吹洗合格标准 A、 每段管线吹洗是否合格,应由安装及生产人员双方共同检查,经确认后才能进行下一段的吹洗。 B、 空气吹除时,在排气口用白布或涂有白漆的靶板

9、检查,如5分钟内检查其上无铁锈、尘土、水分及其他赃物即为合格。 C、 蒸汽吹除时,应以检查装于排气管的铝靶板为准,靶板表面应光洁,宽度为排气管内径的58%,长度等于管子内径。连续两次更换靶板检查,如靶板上肉眼可见的冲击斑或不多于10点,每点不大于1毫米。即可认为合格。也可以用塑光木板置于排气口处于检查,板上应无铁锈、赃物。 D、 水冲洗时,以出口水无杂质,水色和透明度与入口目测一致为合格。(5)吹洗注意事项 A、 吹洗时应有吹洗流程图,并在图上作好记录。 B、 参加吹洗人员应配备必要的劳保用品和工器具,防止人身伤害事故。 C、 用蒸汽介质吹洗前,应缓慢升温暖管,且恒温1小时后进行吹除,避免冷凝

10、液积聚,防止产生水蚀现象。 D、 蒸汽吹除的排气管应引至室外,并加以明显标志;管口应朝上斜放保证安全排放,排气管应具有牢固地支撑以承受其排空的反作用力。排气管径应不小于被吹出管的直径。 E、 冬季吹洗系统,注意防冻工作。冲洗后应将水排尽,需要时,可用空气吹干。 F、 吹洗过程中,拆下的仪表元件、设备的零部件以及管道上的管件等应妥善保管,吹洗后及时复位。3、一次严密性试验(1)严密性试验的准备工作 A、 检查所有工艺管道、设备、及阀门之间的联接是否严密,为联动试车、化工试车作好准备。 B、 严密性试验必须在水压试验及吹除合格后进行。 C、 系统各设备内的塔板、填料、除沫网、零部件以及各连接管、阀

11、门、仪表等必须按设备要求安装好。 D、 除设计和试验所需隔离各系统的盲板外,其余盲板必须拆除。 E、 系统各处积水必须排尽。 F、 试验所用的压力表、温度计必须校验合格,所选用的压力表精度应为0.5或1级表。 G、 查漏用的肥皂水、毛刷、纸条、粉笔等工器具应准备齐全。 H、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严密性试验流程及说明。(2)严密性试验 A、 严密性试验压力为0.2MPa。 B、 严密性试验的气源可以用空气或氮气。 C、 严密性试验压力必须缓慢上升,每次增加规定压力的1/4,分四个阶段升压,每个阶段必须停压检查,如无问题后,方可继续升压。 D、 做好系统查漏工作,采用肥皂水检查,检查到得漏点必须全

12、部处理好,然后再提压至试验压力,稳压10分钟并经安装,生产人员共同认可后,开始计算保压时间。做好系统的压力和温度记录。有条件时,可将中控室的自动记录仪表投入运行。 E、 系统在规定压力下保持24小时,系统内气体泄漏率每小时平均不超过0.5%即认为合格。 F、 泄漏率计算公式: 式中t:实验时间。(3)严密性试验注意事项 A、 系统加压前应由专人检查阀门的开关位置,压力控制应由生产人员负责,防止系统出现超压事故。 B、 泵等运转设备,视情况可用盲板与系统隔离,注意因泵填料泄露而使严密性试验失败。 C、 安全阀检漏,可拆其出口法兰,用纸条检验。如泄露严重,可在阀前加盲板,安全阀拆下重新调试校验。 D、 用肥皂水查漏时,应注意检查焊缝、法兰及仪表连接处,做好泄漏记录。 E、 不准带压拆卸法兰联接处,需检修更换法兰垫片时,应系统卸压,检修后重新充压试验。 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