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宋代福建经济文化的历史地位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22698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宋代福建经济文化的历史地位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论宋代福建经济文化的历史地位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论宋代福建经济文化的历史地位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论宋代福建经济文化的历史地位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论宋代福建经济文化的历史地位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宋代福建经济文化的历史地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宋代福建经济文化的历史地位(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福建是宋代少有的长久和平的地区。北方移民入闽与灌钢工具的应用,开发了福建的森林与沼泽;官营经济的引入促进福建采矿、制茶等手工业的发展,面对海洋的开放政策,使福建成为商业最发达的区域。自宋初以来的儒学文化浪潮,使福建拥有国内最多的书院,最多的进士,印书最多的书坊。宋代福建产生许多影响了一个时代的伟人,理学家中的杨时、罗从彦、李桐、失熹;文学家中的杨亿、柳永、张元斡、刘克庄;史学家中的郑樵、袁枢;书法家中的蔡襄;法医学开创者宋慈;道教中的白玉蟾,政治家中的章得象、李纲等人,都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宋代;福建;经济;文化研究福建历史的学者进入宋代这一阶段时,每每会眼中一亮,那就

2、像行人终于穿过漫长的黑暗隧道,在抹开眼前短暂的朦胧之后,突然看到远处明媚亮丽的原野,鸟语花香,流水乔木,无处不令人陶醉!宋代的福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称著古代世界的东方第一大港泉州,就在这一时代逐步走向她历史的鼎峰。使闽人更引以为骄傲的是:宋代学人以“海滨邹鲁”这一时代的最佳词汇来描述福建,倘若用现代人的语言来转述这句话,这等于说:南宋中国的文化中心在福建这一块土地上!我们知道:宋代的中国在世界历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美国、欧洲、日本以及世界的多数历史学家,都不约而同地认为:宋代中国是世界上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国家,也就是说,当时的中国拥有世界上无与伦比的文化成就。因此,福建在这样一个时代领

3、先中国,也就意味着领先世界!应当说,这是福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辉煌!对这一段令人迷恋的历史,我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宋代福建发展的原因,宋代福建经济文化地位的体现,以及元代福建的发展与停滞、宋元福建区域开发等问题。一、宋代福建经济文化发展的原因“昔欧粤险远之地,为今东南全盛之邦。”宋人张全真的这一句话,说出了当时人对宋代福建变化之快的震惊。确实,在历史的长河中,福建并不是那类自古以来就以文明震撼人类的地区,当中原地区已有三千年文明史时,福建还是一个朦昧的少年,仅仅在唐代中叶,福建还被视为蛮荒区域,虽说唐末五代福建经济文化有较大的发展,但用这数十年来填补福建与中原地区巨大的差距,似乎太短太短,宋代的福

4、建如同一个奇迹一样展示在历史学家的眼前,令人在她巨大的成就面前目眩头晕。综合社会经济等因素,我们认为:宋代福建经济文化大发展的原因在于以下几个因素:第一,宋代福建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生产技术的革命与应用有关。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业的发达程度决定了区域经济的繁荣。我们知道:中国南方发展农业的地理条件远胜北方,但在宋以前,长江以南的经济发展水平却远逊于北方。为什么南方有这么好的历史条件,却长期落后于北方?其主要原因在于人类征服自然力量的落后。南方多山地,少平原,森林茂密,藤萝纠葛,比之北方松软的黄河平原,其开发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古代中国农业的劳动工具曾经经历了三个阶段:木石工具、生铁农

5、具、钢农具。在木石工具时代,中国农人活动的主要区域局限于黄河流域,这是因为:木石工具在松软的黄土上能发挥较大的作用,但用木石工具无法开拓南方森林茂密的山地。这是商周时代南方区域落后于北方的主要原因。迄至战国时期,中国进入了生铁农具的时代。生铁是一种价格低廉的金属,用它制成的工具也是人类第一种真正在民间普及的金属工具。所以,生铁工具的应用,奠定了战国秦汉以来小农经济的基础。但生铁的弱点在于器性太脆,用生铁铸成的农具,很容易断为两折。为了弥补这一缺点,人们不得不将生铁工具铸得更大些。今人发现的汉代生铁犁多重达几十斤,其原因在此。这类农具仍然很难对付南方茂密的森林,因此,在生铁农具的时代,南方开发还

6、是很落后的。使农业劳动工具发生第二次重大革命的是钢农具的发明与应用。钢是铁的一种,它兼有熟铁的柔度与生铁的硬度,因此,可以用它制成锋利的工具。它的性能远胜于以往古人的任何一种金属。由于钢的出现,每一个中国农民手中都有了一套轻便的农具锄头、镰刀、斧头、犁,从此开发南方森林不再困难。钢在中国的发现很早,至少在汉代已有“百炼钢”,不过,其时百炼钢的生产成本太高,无法在民众中普及,只能用以制兵器。而唐以后,中国出现了“灌钢”技术,这一技术将生产钢的生产成本降低到每一个小农都可以接受的程度。据载:灌钢是以生铁与熟铁盘在一起,反复锤炼后,二者之间的碳的分布趋向均匀,便成了钢。这一技术的发明,使钢的生产价格

7、大为便宜,从此,钢成为打制工具与农具的材料,并成为由人民掌握的征服自然的利器。中国的灌钢技术是在唐代成熟的,这是唐代文明的坚实基础。由于有了钢,不论是岩石还是巨木,都不能阻挡人类开发自然的努力。于是,南方的开发从此发生本质的变化。过去,南方的开发只能限于长江中下游的平原,而在钢农具普及之后,便扩至山区。以福建来说,巨大的岩石已不再成为修建渠道不可穿越的阻碍,茂密的亚热带雨林被锋利的钢斧伐倒,这样,人们才有可能将排去沼泽的水,使之成为农田,伐去山林,建造城市。福建这样一个多山的省份,是在农具革命后开始发展的。虽说福建平地有限,不可能成为中国的主要农产区,但农业是一切行业的基础,没有农业一定程度的

8、发展,福建经济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唐以后福建的发展加速,与灌钢这一技术革命是分不开的。在这一时代,除了中国之外,其他国家都不掌握这一技术,由于有了这一生产中决定性的技术,使唐宋文明领先于世界。第二,宋代福建的发展与北方移民南下有关。福建原来是一个人口稀少的地方,隋代福建仅有12400多户,平均每平方公里仅一户人家。人口如此稀少,根本谈不上经济开发。唐五代之际,北方人口移民大量进入福建,迄至宋朝统一中国,福建约有46万多户。其后,福建人口大幅度增长,北宋末年,已经有了100多万户。南北宋之际,金兵南下,中原地区再次陷入一片战乱之中,中原士子举族南迁,南宋初年,福建人口比北宋多了30多万户!南宋中

9、叶,福建人口达到300多万人。是国内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在这一时代,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最基本要素,而且,北方的熟练劳动力带来北方的农业与手工业技术,大大丰富了闽人的耕作技术。这是经济发展极为宝贵的一笔财富。随着人口的增加,福建的开发大大加快。许多荒地被开垦为农田,许多城市从荒原中崛起,福州、泉州、建州等三座城市成长为国内有名的中等城市。许多市镇升格为县城,城内手工业与商业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商品经济相当繁荣。北方移民的南下,带来了北方各种学术与文化,尤其不可忽略的是儒学南传对闽人的影响。对于儒学在历史发展上的作用,过去我们多强调它的反面,近年来,随着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人们渐渐承认:儒学在中国历

10、史上是有其积极作用的。儒学在许多人看来,是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是与民众脱离的雅文化,其实,就原始儒学来说,儒学是一种发源于中原地区的民俗文化,她反映了古代中原地区人民的文化精神。尽管封建统治者把儒学定为统治思想后,其中混入了不少专制主义的因素,但儒学中仍然保持着原始儒学的内容。她对社会的影响是积极的。我认为,儒学对中古时期福建的开发有其决定性的作用!我们知道:在儒学大规模传播之前,福建流行的是道教与佛教,道教与南方的巫术观念十分接近,可以说:它是南方百姓的本生文化之一;佛教虽是外来文化,但在中国传播几百年之后,它对南方社会的影响之深,几乎成为南方社会的一个部分。我们知道:宋代福建沿海民众中,出

11、家为僧成为一种风气,如果一个家庭有几个兄弟,那么,他们除留一个在家继承家业外,其他几个都成为僧人。在这一风气里,佛道二教的影响之深是可想而知的。佛道二教都是消极应世的文化,对待人生,他们讲的是随遇而安,对物质世界的追求,在他们看来是可耻的。在宋以前,南方文化落后于北方文化,与这一种人生观有很大关系,他们大都满足于现实生活,无心对其改造。这造成南方经济发展的停滞。儒学在南方的传播与北方移民的进入,使闽人的思想观念发生极大的变化。在原始儒学中,有一种不安于现实而追求完美的精神,以生产来说,过去的闽人在物质生产不够丰富的前提下,他们的对策是节制生育,以求得人的再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平衡。而受儒学影响的中

12、原民众,则是想开山造地,改造自然。唐宋以后,福建民众掀起了历史上未曾见的围海造田与兴修水利的运动,就是这种精神的体现。由于人的精神的转换,闽人以积极的态度创造世界与改造世界,形成了宋代闽人创造力爆发的高潮,闽人不再甘于浑浑噩噩的、无知无觉的生活,而是在各方面都力图改造现状,他们引进先进技术,学习最流行的文化思潮,竭力将其化为自己的东西,并在比较中辨析发展,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观念。宋代福建文化是在其基础上发生的。可以说,没有儒学的影响,是不可能有宋代福建巨大的进步的。第三,宋代福建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福建面临海洋的地理形势有关。在宋以前,中国处于农业文明的时代,文化发达区域的共同特点是:农业生产的水

13、平先进,也就是说:在那一时代,所有的文化发达区都是农业生产最发达的区域,战国时期关中农业的崛起,奠定了秦汉、隋唐文明的基础,东都洛阳之所以能成为汉唐以来的文化之都,也与其农业文化的发达有关。在黄河的中下游,沃野千里,是炎黄文化的根据地。与北方相比,福建这一类的山区丘陵地带,山多地少,虽说农业发展是福建经济的基础,但这种独特的地理形势,决定了福建是不可能有发达的农业的。所以,在宋以前农业决定一切的时代,不可能想象福建这类地区能成为经济文化发展中心。但在宋以后,中国的经济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个体农业已发展到顶点,迄至元明清三代再无突破性的飞跃。而这一时代的工商业,开始崭露头角,成为经济中极为活

14、跃的一个因素,虽说农业是基础的基点并未动摇,但新的富裕地区,不再仅仅是农业经济发达的省份,而且还是工商业发达的省份。由于时代的转换,给南方省份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古代商业的发展,是以水运为基础的。古代的运输有陆运与水运二种,陆运依靠畜力,马车是最好的载体,但马车载重仅有一吨左右,长途运输的劳动成本极高。水运以船为载体,中国古代的大船可以载重二三百吨,不仅载重远远不是车马可比的,而且船的运输可以利用水的浮力与风力,运输成本极低。因此,在蒸汽机发明以前,各国的运输都以水运为主。在中国的各省中,北方诸省的陆运条件好,南方诸省的水运条件好,南方有以长江为主的运输干线,加上支流与人工运河,几乎所有的城市都

15、可以通航。而北方的第一大河黄河,却是一条最不适宜航行的河流,仅是依靠人工运河,才有了一条基本的运输干流。福建与长江水系不通,但面临的海洋却是最好的交通线,从福建的港口出发,不仅可以航行至长江流域与祖国的北方口岸,而且可以通向东亚、南亚、西亚的任何口岸,这就使福建在古代中国的航运业上,有其特殊的地位。宋代福建还是中国海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交汇点,一方面是泉州等海港与海外各国的交通,另一方面是福建与国内商业城市的联系,海内外贸易的兴盛,交替促进了福建工商业的繁荣。宋代福建以发达的手工业闻名于世,这是因为宋代福建有广阔的市场,泉州、福州的陶窑,可以为海外诸国制造定货,江西、浙江的瓷器与丝绸,都通过福建

16、运向世界各国。这一切促使福建成为宋代商业最繁荣的区域。当时福建沿海从事商品生产的人口之多,使富裕的沿海出现了缺粮情况,但由于海上贸易的兴盛,福建从广东、江南等地运入大批粮食以解粮荒,因此,虽说福建的农业不能自给自足,但工商业给福建开辟的天地,却使福建走上了繁荣之路,成为南方较发达的区域。第四,与宋代福建资源丰富有关。与北方中原地区有三千年的文明史相比,宋代福建外在初步开发的阶段。北方地区由于开发过分,自然资源受到极大的破坏,其表现主要有二:其一,山区的原始森林被砍伐殆尽;其二,在古人开采能力有限的前提下,北方的可开采的金属矿产枯竭。由于这二点,中古以后,中国的木材生产、矿产开发重心都转到了南方,尤其是新开发的福建等路,这是人们很少注意、但非常重要的时代特点。宋代福建是真正的“绿色金库”,从山区到沿海,到处都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有几个典型例子值得注意:其一,宋代闽东沿海是福建输出木材的主要产区,而现在的闽东到处是光秃秃的山,是进口木材的主要地区之一;其二,现代的莆田沿海是福建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