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管理,提升质量,推进学校和谐发展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16881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细管理,提升质量,推进学校和谐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细管理,提升质量,推进学校和谐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细管理,提升质量,推进学校和谐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细管理,提升质量,推进学校和谐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细管理,提升质量,推进学校和谐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细管理,提升质量,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细管理,提升质量,推进学校和谐发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细化评估校长汇报精细管理,提升质量,推进学校和谐发展 芦台三小 2016.5.18 精细管理,提升质量,推进学校和谐发展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芦台三小全体师生对各位专家莅临我校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芦台三小历史悠久,始建于1898年,校址原为铁瓦观音寺,原名观音堂小学,后改名为芦台镇第三初级小学,现为芦台镇第三小学。我国著名作家丁一三(原名薄殿辅)曾在三小就读。新中国成立后,芦台三小几经修整、重建,校址虽未改变,但面貌焕然一新,为宁河县的基础教育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学校占地7200平方米,建筑面积4790平方米,现有33个教学班,学生1523人,教师

2、83人。下面对我校的精细化管理工作作如下汇报:我们知道,要实施学校管理的精细化,就要做到:学校办学有目标,发展有思路,推进有方法;各项工作就要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评价。全体干部教师就要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应该干到什么程度,不该干什么,应该杜绝哪些事情。最大限度地调动干部教师的工作热情,培养事事作细,样样做精的工作学习态度,弘扬全体师生的团队精神。一、实施精细化管理的灵魂是与学校特色相辅相成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更重要的是须在精细化管理中落实办学理念。在学校多年的成长与积淀中,芦台三小不断思考自己的发展定位和发展走势,确立了“一切为了师生

3、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这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亦是教育工作的最终目标。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我们将这一理念始终放在最高位置,并以此引导学校去开展各项工作。在这一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学校确立了“我能行,我们能行”的办学精神。以“博爱、律己、创新、向上”为校训,努力践行着,“自信、自律、自强”的校风;“求实、求新、求精”的教风;“乐学、勤学、善学”的学风。努力构建“清正雅和”的校园文化;“全纳博采”的课程文化;“赏识激励”的课堂文化;“自信阳光”的学生文化;“合作分享”的教师文化;“携手共育”的开放文化;“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在 “一切为了师生和谐发展”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以自信教育为核心,逐步探索

4、和彰显“我能行,我们能行”的办学特色。围绕“面向全体,特色推进”的发展思路,促使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通过科研引领、专家指导、校本研修、校际互动等方式,努力在教学和学习方式等方面有新的突破,为师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奠定基础。我们注重学习和研讨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引导干部教师把学校的整体办学目标与精细化管理思想统一起来,把精细化管理思想转变为自己的认识,创造机会使干部教师将自己的领悟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牢牢把握整体办学目标,实施以“我能行”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掘“我能行”教育的文化内涵,由“我能行”走向“我们行”,逐步形成了“人人有自信,团队会合作,大家共分享”的育人氛围,通过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实

5、践活动,不断提升了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使“一切为了师生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成为学校的发展之魂。多年来,学校重视教研教改,探索“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着力构建高效课堂,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生源也因此年年攀升。连续三年教学质量综合评估获县级一等奖,曾获得市级阳光体育活动先进校、市级语言文字示范校、市级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县级减负增效先进单位、教科研先进单位等称号,得到了上级的肯定,社会的认可,家长的信赖。 二、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是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1. 建立规章制度,体现依法办学。学校的规章制度是精细化管理的前提,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能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步入规范化的轨道

6、。为此,我校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精细化管理制度,形成整套制度汇编,使学校的各方面工作都有章可循。针对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我们制定了芦台三小教师岗位目标考核评价方案、芦台三小教师在校一日生活规范,针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制定了芦台三小星级教师评价方案,针对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出台了班主任管理手册,针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制定了学生成长手册、学生星级评价方案等等,同时建立了学生家长满意度测评机制,校务公开制等各项督导评估制度。依据各项考核制度,各项工作坚持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小事做细,细事做精”。2. 落实岗位职责,实现自主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根据工作需要对领导班子进行必要的调整,制定了学校各部门

7、领导人员的岗位职责。从校长、党支部书记,教务主任等干部,一直到班主任、任课教师、图书管理员等人员都有自己的职责,各部门工作人员明确自身职责,做到事事有人负责,人人有事负责。部门之间各项工作及活动做到和谐统一,逐渐使学校管理实现科学与民主,逐步打造“清正雅和,自主发展”的文化氛围:由过去生硬的“管制”到目前“自觉”的追求;由过去一味强调成绩到注重人的综合发展。我们坚持做到“一多三少”即“多激励”,“少评比”,“少批评”“少说教”,各方面体现“我能行”的管理文化,以足够的信心和共荣的视角做管理,摒除功利思想,倡导个人与团队共存发展的思想文化。使“清正雅和,自主发展”的良好氛围在校园形成。3.拓宽评

8、价纬度,重视民主监督。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发挥教代会、党支部、家委会的职能作用。学校的各种“评估方案”的制定都要征求教师意见,让教师积极献策,关注教师诉求;注重干部的民主评议,提高中层领导的责任意识;坚持对教师的常规评价,采取个人、年级组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方式,在科学与人文兼顾的评价机制中,提升教师的师德素养。坚持对家长的引导评价,根据学生的在校表现及家长与学校的配合情况定期评选“教子有方”优秀家长,提升家长的育人素质。三、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是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学校要实施精细化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要有一流的教师团队。只有我们的教师能够以“精心”的态度,以“精细的过程”从事自身

9、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打造出“精品”的结果那就是教学的高质量。工作中需要注重培养干部教师的精细化管理能力,引导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形成一种质量观念,精细化管理就会落到实处。1. 重视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为了提高教师的素养,培养干部教师精细化管理的能力,我们重视教师的培训,建立学科教研制度、组建课题小组,推出“芦台三小教师专业引领实施方案”,具体评定“方案”分三大块内容,一是专业基本功,二是校本研修,三是科研能力。结合实际做出了具体要求。面向全体干部教师,有重点的实行专题培训,全员培训,使全体教师素质普遍提升,教师教科研论文、课题研究的数量不断增加,质量明显提高。2. 重视师德建设,调整教师心态。

10、制定师德建设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认真组织开展教师承诺和教师宣誓活动,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考核”,开展师德主题征文等活动,营造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推崇价值管理,培育积极的动力文化。注重引导教师调整心态,打开胸襟,放开视野,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鼓励教师以现代化的沟通方式进行思想碰撞,分享育人工作的幸福和对教育教学生活的感悟。3. 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深化科研引领。提升教学品味离不开扎扎实实的教学研究。我校注重以教育科研课题为“载体”,在研究过程中强调根植课堂,自我反思,自主发展,形成务实的校本教研文化。借助网络平台,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通过全员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

11、科整合的能力。教师对白板的使用能力不断增强。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教师学习的资源,使教师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各类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利用网络平台尝试拓展教研活动的内容,提高教研活动的效率。4. 重视培养骨干,发挥骨干教师引领实效。搭建交流平台,充分利用校际间的交流合作关系,搭建教师交流与学习的平台,骨干教师校内做示范课,交流课,并走出去送课下乡,或是请手拉手学校教师到我校做示范课,课后进行深入交流研讨,大家就教学中的教法改革、学生能力的提高等热点问题广泛交流,形成共识。四、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阵地是精讲多练的高效课堂。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生成人成才的根本保障。我们首先从教学管理的精细化入手,倾力抓好

12、课堂教学,确保学校和谐发展。1. 规范教师行为,常规管理精细化。学校严格落实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按照新课程教学的管理理念,重新审视教学常规,制定有利于教师、学生发展和教学质量提高的教学常规管理细则,芦台三小教师上课规范,实施教学精细化管理措施,从教师教学研究、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几方面做出具体规定,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2. 创新备课方式,备课过程精细化。遵循课程标准精神,以构建高效课堂为目的,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建立健全三级教科研网络,实施“学校教研组备课组”三级教育科研管理,完善“集体备课制”,按照“集中讨论资源共享个人微调”的备课模式,以各学科备课组为单位开展集

13、体备课活动,真正在日常教学中体现课程改革的新思想,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3. 打造高效课堂,传递和谐的赏识文化。将“我能行”教育要植根于课堂教学,强调师生的情绪体验,用“星级引领评定方案”规范教师教学行为,进而形成具有“我能行”教育理念下的有效课堂。尝试“先学后教,双主互动”的教学模式,注重赏识激励,精讲多练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每一节常态课中寻求高效。五、实施精细化管理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学生。 精细化管理要紧紧围绕学校的特色建设,注重构建学校的精神文化,以“激励机制”的渐进实施,为师生搭建展示的平台,体现精细化管理的成效及目标的达成。1. 开发课程资源,帮助学生树

14、立我能行的“参与意识”。参与即是实践,参与即是体验,参与即使发展。在教育教学的精细化管理活动中,为每个孩子创设平等的参与机会,使学校的每一项活动都成为师生共度的生命过程,师生会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发展。积极创办学生艺术团体,使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充分发挥现有教师的特色和个人特长,开设竖笛小组、合唱小组、绘画组、跳棋组、声乐组、广播组等,注重加强对学生个性培养和熏陶。以多样化的课程吸引学生充分展现个人特点,让学生能真正找到自己的舞台,发出光芒,让孩子们在相同的起跑线上有多样的发展。2.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让班级呈现我们行的“激励文化”。学校提倡“少评比,多引领”,努力使学

15、校的各项激励制度立足于帮助师生实现自我价值,激励师生体验成功。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尤其关注残疾生、家困生及外来务工子女,通过主题班队会、国旗下讲话、童声广播、班级板报等给予学生更多方面的激励与教育。以特色教育的不断打造,引领学生的均衡发展。我们重视引导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关注孩子的习惯、技能、品格的综合发展,大力倡导教学的知识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更关注学生行为的规范,礼仪的形成。3.推进阳光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阳光体育活动生机勃勃,“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理念,成为师生强身健体的坚定信念。师生在运动中强健了身体,增强了自信。学校的体育活动多次参加市级比赛并获奖,学校被命名为市级“学校阳光体育活动先进学校”,“天津市素质教育示范校”。学校艺术教育异彩纷呈,合唱队、舞蹈队、竖笛小组、书法小组、美术小组发展了学生特长,挖掘了学生潜力,学生在各项汇报演出活动中屡获殊荣。4.校园形成了充满自信的“阳光氛围”。几年来,学校逐渐形成了一种宽松、和谐、友善、合作的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在三小,听到那一声声欢声笑语,看到那一张张自信笑脸,让人会更有信心。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