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2010年高三一轮复习专题课件三:等值线概要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15611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PT 页数:168 大小:7.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2010年高三一轮复习专题课件三:等值线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68页
【地理】2010年高三一轮复习专题课件三:等值线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68页
【地理】2010年高三一轮复习专题课件三:等值线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68页
【地理】2010年高三一轮复习专题课件三:等值线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68页
【地理】2010年高三一轮复习专题课件三:等值线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2010年高三一轮复习专题课件三:等值线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2010年高三一轮复习专题课件三:等值线概要(1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等值线专题复习,一.等值线的一般规律,虽然类型较多,但由于绘制等值线时遵循着相同的制图方法,等值线图也有着一些相同的规律、判读内容和方法。,在地图上,将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等线。,1、等值线为一组概念:,2、等值线图类型较多,等高(深)线、等温 (水温、气温)线、等压线(面) 、等降水量线、等盐度线、等震线、等潜水位线、太阳高度等值线,3、等值线分布规律,同线等值; 等值距全图一致(特别标出例外); 等值线均为闭和曲线,等值线一 般不相交、不重合(除等高线外); 等值线疏密程度表示数值变化快慢; 一条等值线两侧数值大小趋向相反,二:常见的判读内容与方法,(1)数值判读:,

2、某点数值、极值、差值,1.下面是某地区年干燥度等值线图。年干燥度为年可能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读图分析,M点的值可能是( ) A0.4 B0.8 C1.2 D1.6,B,经典体验,经典体验,读下面的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 b,读图回答: (1)、有关M、N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 M为山坡上的洼地 N为山坡上的洼地 M为山坡上的小丘 N为山坡上的小丘 A、 B、 C、 D、 (2)、若b海拔高度为200m, a海拔高度为300m,则M、N处的海拔高度为( ) 200M300 300M400 100N200 200N300,C,C,A、B、 C、D、,(09全国2)图2中。H地恰与某高压天气系

3、统中心吻合,该天气系统以每天约200千米的速度东移。 2.H地与甲聚落的相对高差约为( ) A.800米 B.1500米 C.1800米 D.2100米,B,学习高考,一组凸向同一方向的等值线,由大凸向小,则中心比两侧数值大,可能为:山脊、高压脊、暖流影响等; 反之,则可能为:,(2)一组等值线的含义,如:一组闭合等值线 中心数值大山顶、高压、高温中心、震中等 中心数值小,凸高为低,凸低为高,3.读图1,完成: (1)若图示曲线为等高线,且c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若有一条小溪,其流向是从b流向d; b、d位于山脊上;a、b、c、d各点气压最高的是d点; a、d的相对高度大于a、b的相对高度

4、A B C D,C,经典体验,(2)若图示曲线为等压线,且bd,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处吹西北风;b处风向可能为西南风;b、d所在区域天气晴朗;c处气流向d运动 A B C D,B,同一比例尺图中(疏密程度不相同) : 密集 稀疏 不同比例尺图中: (疏密程度相同) 比例尺大 比例尺小,(3)数值变率大小,变率大(陡坡、风力大、温差大等),变率大;,变率小(缓坡、风力小、温差小等),变率小,(1)如果该图是等高线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地形是山地 B图示地质构造是背斜 CN处的植被比M处的植被生长的好 DM处的坡度比N处陡,经典体验,(2)如果该图是等压线图,则( ) A图示天气系统

5、是顺时针方向的气旋 BM处为东北风、N处是西南风 C受该天气系统控制地区气温的日较差小 DM处的风力比N处风力大,4、读北半球某地等值线图(图中abc),,A,B,(08江苏)5、下图是“某地地形简图”,M点位于365N。两中学生分别到达P、M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读图回答: (1)图中P、Q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 A B C D (2)两学生测量当地海拔高度,所用最便捷的技术是: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B,B,学习高考,等温线走向: 降水量的多少: 盐度高低:,(4)找出变化,分析原因,环流条件、海陆、地形、洋流等,降水和蒸发、径流、

6、洋流,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海陆、地形、洋流、城乡等),6.读南极洲的等温线图分析回答: (1)南极洲的等温线大致呈同心圆状分布的最主要影响的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大气环流,C,(2)南极大陆周围海域海冰覆盖面积年变化很大,其覆盖面积最大的月份应为( ) A23月 B89月 C1112月 D67月,B,经典体验,(3).地与地之间的温差范围(T)为 A30T50 B50T70 C50T60 D40T60,D,经典体验,7关于等值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若该等值线表示尼罗河入海处海水盐度,则ab B若在北半球,该等温线处洋流为寒流 C若ab为等高线,ab处有一条河

7、流,则河流由b流向a D若ab为南半球等压线,ab则b处风向为西南风,图中a、b为等值线图的数值。,C,8.读图3“等温线分布图”(a b c),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 A若处是陆地,处是海洋,则北京盛行西北风 B若图示区域为陆地,则处可能是山脊所在地区 C若图示区域为海洋,则处海水盐度可能高于处 D若图示区域为城乡过渡地带,则附近可能为城区,A,经典体验,三.等高线,1.与等高线相关的几个概念,(1)示坡线:,在等高线图上如果画着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直线,叫示坡线,它总是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2)几条特殊的等高线与地貌,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 5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和缓 5

8、00米以上,等高线密集, 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丘陵地形;,山地地形;,高原地形,平原地形;,熟练判断基本地貌类型,2.等高线图的判读,四周低中部高,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四周高中间低,示坡线在等高线内侧,坡度向内侧降,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部分,山脊线也叫分水线,熟练判断基本地貌类型,山脊之间低洼部分,山谷线也叫集水线,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壁。峭壁上部突出处,称悬崖或陡崖,友情提示:阅读时应该加强一些数值意识 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 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

9、平原地形; 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 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为山地地形; 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3、判断地形类型 (1)、大地形类型 平原:海拔500m,内部地势起伏较小,等高线较稀疏,边缘地势陡峻,等高线较密集。 山地:海拔500m,地势起伏很大,等高线很密集 丘陵:海拔200-500m,地势起伏较大,等高线较密集 盆地:海拔无标准,中间低,四周高,内部地势起伏较小,等高线较稀疏,边缘地势陡峻,等高线较密集。,(2)、小地形类型 山顶:中间高

10、,四周低 谷地(或洼地):中间低,四周高 山谷:低处凸向高处的地方 山脊:高处凸向低处的地方 鞍部:两山顶之间的低地,两侧高,两侧低,成对称地形鞍部处地势十分平缓 陡崖:两条以上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峡谷:中间低,两侧高,且两侧等高线密集的地方 沙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在风力沉积作用下所形成,在等高线图上,表现为新月形。根据沙丘形态,坡陡处为背风坡,坡缓处为迎风坡。,说出下图表示的地形类型的名称,并说出字母所在地表示的地形名称。,山峰,鞍部,山脊,山谷,山谷,(3)、地形类型判读: 第一步看等高线的注记。平直等高线注记200米以下的地形可能为平原,平直等高线注记500米以上的可能为高原; 第二步

11、看等高线的形状(包括延伸方向、弯曲方向和闭合状况)。等高线平直,则可能是平原地形或高原地形。等高线闭合,则可能是丘陵、山地或盆地(等高线注记内低外高的地形为盆地或洼地;闭合等高线注记外低内高,且注记在200500米之间的地形为丘陵,注记在500米以上的地形为山地)。等高线向高处弯曲是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弯曲是山脊。 第三步看等高线的疏密程度,确定坡度的大小和类型。在剖面图中判读地形类型,一定要看剖面形状和对应的海拔高度,方法可参照上述方法进行。,(04江苏) 9、下图是四幅等高线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 ) A.a图 B.b图 C.c图 D.d图,D,学习高考,(2)d 图中甲处最

12、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 ) A滑坡 B地震 C泥石流 D火山,(07江苏)10.图2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单位:米)”,途中虚线表示山脊线或溪流。 (1)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描述景观相符的是( ) A. a B. b C. c D. d,C,A,学习高考,(08广东)11.下列等高线示意图中,能反映沙丘地貌的是( ) A. B. C. D. ,A,学习高考,4、等高线地形图上有关问题的计算,读两点的海拔,计算相对高度。,两点均在等高线上 两点不在等高线上,(07四川)12.图1所示区域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回答: (1)R、Q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8

13、00米 B900米 C1000米 D1100米,(3)若在Q地建一小型度假村,应特别注意防治的自然灾害是( ) A风沙 B洪涝 C滑坡 D寒冻,(2)M、N、P、Q四点中,海拔可能相等的两地是( ) AM、N BM、P CM、Q DP、Q,C,C,A,学习高考,断崖顶部和底部绝对高度(海拔)的计算:假设重叠于某断崖处的等高线中,最大值为a,最小值为b,等高距为h。则:,.有关断崖的高度计算,断崖处相对高度的计算:假设重叠于某断崖处的等高线有条,等高距为h。则:,a顶部绝对高度(海拔)a+h b-h底部绝对高度(海拔)b,(1)h相对高度(+1)h,(2)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 ),(1)河

14、流ab段的流向为( )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2000年高考)13.读图,回答:,B,D,A.59m B.99m C.199m D.259m,(3)此断崖的最大高度可能为( ),A.150m B.99m C.210m D.249m,D,学习高考,判断坡度陡缓:,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不同幅图,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同幅图,(08全国II)14.读图1完成: (1)、四地段中平均坡度最大的为( ) A B C D (2)海拔低于400米的区域面积约为( ) A005 km B05 km C5 km D50 km,D,A,学习高考,(2009上海卷)15、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右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1)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 ) A.东北一西南向 B.东西向 C.西北一东南向 D.南北向 (2)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 A上、下部均陡峭 B. 上部较陡,下部较缓 C. 上、下部均平缓 D. 上部较缓,下部较陡,A,B,学习高考,A、与气候的结合 a、海拔高的地区要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规 律,即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b、山区考虑坡向(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差异;阳坡和阴坡在气温、蒸发等方面的不同) c、考虑盆地地形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