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试题研究】2015中考生命科学(浙教版)总复习课件:第37讲常见的化学反应概要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13091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6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试题研究】2015中考生命科学(浙教版)总复习课件:第37讲常见的化学反应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中考试题研究】2015中考生命科学(浙教版)总复习课件:第37讲常见的化学反应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中考试题研究】2015中考生命科学(浙教版)总复习课件:第37讲常见的化学反应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中考试题研究】2015中考生命科学(浙教版)总复习课件:第37讲常见的化学反应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中考试题研究】2015中考生命科学(浙教版)总复习课件:第37讲常见的化学反应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试题研究】2015中考生命科学(浙教版)总复习课件:第37讲常见的化学反应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试题研究】2015中考生命科学(浙教版)总复习课件:第37讲常见的化学反应概要(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道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点),【考点梳理】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分类一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活学活用】 1(2013温州)高氯酸是已知酸中最强的酸。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高氯酸加热到92 以上会发生爆炸,其化学方程式为4HClO4 2Cl27O22H2O,该反应的类型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2(2013台州)自来水中常含有次氯酸(HClO)。次氯酸不稳定,易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变化过程可用如图表示。该反应类型属于( ) 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B,C,【考点梳理】 1物质_的反应叫氧化反应,物质_的

2、反应叫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进行。如氧气、氧化铜等是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的物质,具有_,是常见的_剂。 2氧化剂:在反应中,向其他物质提供氧元素(即自身失去氧元素)的物质。(具有氧化性) 还原剂:在反应中,向其他物质夺取氧元素(即自身得到氧元素)的物质。(具有还原性),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分类二 氧化还原反应),得到氧,失去氧,氧化性,氧化,【活学活用】 3(多选)下列反应中说明CO有还原性的是( ) 4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BC,D,物质的氧化性),【考点梳理】 氧气、氧化铜等物质在氧化

3、反应中能提供氧,具有_ 性,是一种常见的_剂。 【活学活用】 5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分析问题:,氧化,氧化,(1)上述三个反应都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A中发生的现象是_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_,请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2O2 Fe3O4_。上述三个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从化学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变化分析,氧气在上述反应中具有氧化性的原因是氧元素的化合价_降低_(填“升高”或“降低”)。 (2)通过类比、分析反应2NaCl2 2NaCl发现,该反应中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是_氯气_(填名称),该反应属于_化合_(填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反应。,【考点梳理】 H2和

4、CO的可燃性、还原性的比较:,H2和CO的可燃性、还原性),【活学活用】 6激光打印机是常见的办公用品,它所用墨粉的主要成分是极细的碳粉。 (1)碳粉不具有的性质是_(填序号)。 A黑色 B易溶于水 C可燃性 D常温下稳定 (2)将碳粉与氧化铜混合后加强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该反应中碳表现出_(填“氧化”或“还原”)性。 7下列叙述中不符合下图实验设计意图的是( ) A说明CO具有还原性 B说明生成物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C说明CO能燃烧 D可以防止有毒的CO气体对空气的污染,同时又可以充分利用能源,B,C2CuO2CuCO2,还原,B,【考点梳理】 1燃烧:一般指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

5、发生的一种_反应。 2爆炸:一般指物质在_空间内发生剧烈反应,产生气体体积_的现象。如火药爆炸。 3缓慢氧化:进行速度慢、不易察觉、没有发光但有_的一种_反应。如_等。 【活学活用】 8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 B蔗糖的溶解 C酒和醋的酿造 D食物的腐烂 9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接触到明火有发生爆炸危险的是( ) 氢气 汽油蒸气 面粉粉尘 棉尘 天然气 A B C D,区分燃烧、爆炸和缓慢氧化),分类三 燃烧、爆炸和缓慢氧化),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有限,急剧膨胀,放热,氧化,铁生锈、呼吸作用,B,D,【考点梳理】 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1)_;(2

6、)_。 【活学活用】 10一场大火可能由一个烟头引起,故防火要从细节做起。烟头在火灾发生中的“罪状”是( ) A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供可燃物 C提供氧气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11(2014杭州)小明在生活中观察到:点燃的小木棒燃烧端朝上,往往没燃尽就熄灭,而燃烧端朝下,往往不易熄灭。从燃烧的条件来看,你认为燃烧端朝上的小木棒,没燃尽就熄灭的最主要原因是_,若将小木棒事先涂油,燃烧端朝上也不易熄灭,请说明原因_。,知道燃烧的条件),与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A,小木棒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着火点较低的油燃烧产生的热量,使小木棒温度较易达到着火点,【考点梳理】 灭火的方法和原理: (1

7、)_; (2)_; (3)_。 【活学活用】 12(2013台州)2013年4月25日,台州市某废金属收购厂发生火灾,十几吨金属镁爆燃,八辆装满清水的消防车却没有用武之地,最后用十三吨沙土才将大火扑灭。 (1)此场合不能用水灭火,因为金属镁在高温条件下会跟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2)沙土灭火的原理是使可燃物_; (3)火灾现场的另一种金属A却没有发生燃烧,但其表面变黑。由此判断:镁的金属活动性_(填“”“”或“”)A的金属活动性。,知道常用的灭火原理和方法),隔离可燃物,将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隔绝空气(氧气),Mg2H2OMg(OH)2H2,隔绝空气(隔氧

8、),【考点梳理】 火灾自救的有效措施: (1)室内浓烟密布时,应_,并用_毛巾掩盖口鼻; (2)用湿毛巾等物品塞住门和窗户的缝隙,以免_渗入; (3)打开背火面的窗户,在窗前呼救。 【活学活用】 13遭遇火灾时,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遇到火灾时,应沉着冷静,用掌握的知识进行自救,同时拨打119求救 B当发现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现场 C打开窗户,赶紧往下跳,脱离火灾区 D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火灾自救的有效措施),俯伏在地上爬行,湿,浓烟,C,【考点梳理】 化学反应中往往伴随能量的变化,有些反应要从环境中吸收热量,有些则要放出热量。如氧化反应总

9、是_;光合作用_,在黑暗的环境里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是缓慢氧化的一种,也要_能量。 【活学活用】 14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 A航天飞机飞行 B水车汲水灌溉 C太阳能供热 D风力发电,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向环境放热,要吸收太阳能,释放,A,15(2014台州)化学反应过程中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吸收或放出热量。小明通过实验研究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将大约20克已研细的氢氧化钡晶体倒入烧杯中,再把烧杯放在事先已洒上少量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向烧杯内加入大约10克氯化铵晶体,并用玻璃棒

10、迅速搅拌后静置片刻,提起烧杯,发现玻璃片与烧杯底部粘在一起,玻璃片上的水结成了冰(如图)。 (1)由实验可知,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时_热量。 (2)实验过程中,小明闻到了一股刺激性气味,说:“怎么像厕所里的气味?”这是因为反应生成了_。,NH3,吸收,【重点提示】H2、CO都具有可燃性,还原性,但反应产物不同,因此,通常根据它们燃烧后的产物不同来进行鉴别。 【例1】如图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部分实验装置,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充分反应后,向固体中加稀盐酸会产生气泡 B在实验过程中,黑色的粉末会逐渐变成红色 C该实验的反应原理为FeOCOFeCO2 D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

11、尾气可以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CO还原Fe2O3实验的掌握。由反应原理可知Fe2O33CO2Fe3CO2,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由于CO有毒,是大气污染物,故产生的尾气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答案】,专项一 氢气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A,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C中玻璃管内产生的现象是_。 (2)实验开始时的操作顺序应该是_(填序号)。 先点燃酒精灯,后通入一氧化碳 先通入一氧化碳,后点燃酒精灯 (3)试比较实验过程中,装置B和D出现的现象分别为_、_。 (4)装置E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黑色粉末逐渐变

12、红色,B中石灰水无变化,D中石灰水变浑浊,回收尾气,防止尾气中的CO污染空气,【重点提示】化学反应类型是根据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或类别进行分类的。 【例2】如图是烯烃反应的示意图: CHHCHR1CHHCHR2 CHHCHHCHR1CHR2 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点拨】此反应中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故属于复分解反应。 【答案】,专项二 化学反应类型),D,2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C2MgO。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C,专项三 燃烧

13、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重点提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要有可燃物;(2)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灭火的原理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 【例3】2013年6月3日吉林省某公司发生特大火灾。主要原因之一是可燃性建筑材料中未添加阻燃剂。Mg(OH)2是一种常见的阻燃剂,在380 时分解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MgO,并吸收大量的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g(OH)2分解的产物能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B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C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MgCO3比Mg(OH)2易分解,也可作阻燃剂,【点拨】本题考查灭

14、火原理。依据题给信息可知阻燃剂氢氧化镁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从而使可燃物周围温度降低,降到了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再有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覆盖在可燃物表面,使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隔绝了;着火点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它不能随着时间、地点、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可燃物的着火点是无法降低的,只能通过改变周围环境的温度,达到灭火目的,故C错误;MgCO3受热分解生成MgO和CO2,它们均不能支持燃烧,也不燃烧,故也可作阻燃剂。 【答案】,C,3下列灭火的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 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 B电线短路引起电器着火时,不可用水灭火 C图书馆存放的图书、资料等着火时,可以喷大量水浇灭 D实验时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可用湿抹布扑灭,C,【例1】小煜同学通过学习知道,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车用燃料,于是他对汽油中添加乙醇的目的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猜想1: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猜想2:可以产生更多的热量,增强汽车的动力。 【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