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定稿)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10044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定稿)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定稿)(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今天,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 我们共同关注的心理调适和心理健康的话题。当今社会存在这样的现象: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但是我们的抱怨却越来越多;人们的财富在增加,但满足感在减少;沟通工具在增加,但深入的沟通在减少;认识的人在增加,可以谈心的人在减少;精美的房子越来越多,完整的家庭越来越少;路越来越宽,心越来越窄;楼房越来越高,视野越来越低;我们学会了赚钱,却不懂得怎样生活;我们探索到了宇宙空间,却无法进入人的内心世界;我们的药品越来越多,健康却每况愈下;我们晚上睡不着、白天又醒不了;等等。究竟哪里出了问题?答案是:大家的心态出了问题。 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有共同的感受,就

2、是自己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压力,这些压力一般来自三个层面: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压力、健康的压力。压力之所以集中在我们的身上,因为我们是顶梁柱,对于我们中年人来说,我们是家庭的顶梁柱,也是社会的顶梁柱。由于压力导致一些人总是在苦闷、犹豫、彷徨中生活。人的中年时代应该是叱咤风云、心想事成、呼风唤雨的时代,如今我们赶上了太平盛世,但没享受到太平的快乐,而是在苦闷犹豫当中熬过每一天,这就不是日子不好了,而是心态的问题了。我国目前在处于社会转型期,整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和政治体制都在变革,各种利益格局在调整,人们价值观念在发生剧烈的变化,社会心态普遍比较浮躁,所以,对于各个阶层的人来说,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加剧,出现

3、很多问题,比如说生活的问题、工作的问题、婚姻的问题、子女教育的问题等,多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可以说,我们现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这种压力导致我们内心的冲突增加,心理的疾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所以,关心心理健康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这也是我们学习心理健康及心理调适的原因。 主要内容:专题一 走进心理健康一 、心理健康问题二 、 健康与心理健康三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专题二 心理健康的维护一、心理健康维护的意义二、心理健康的维护(一)工作压力的应对(二)情绪管理(三)人际管理专题三 活在当下 幸福快乐专题一 走进心理健康话题一 :心理健康问题一、心理健康问题是世界性课题在这个不断变革与发展的时代,生

4、活节奏不断加快,工作压力不断增强,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据统计:1、美国每年0.6 %的人进入精神分裂队伍;89%的人经历过沉重的精神压抑。2、中国现有抑郁症患者三千多万人。全球抑郁症患者高达2亿人,未来10年将达到5亿人。因此抑郁症被称为“世纪病”。3、中国近年每年有近三十万人自杀。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病患者在人群中比例的估计:19世纪中 500:119世纪末200:120世纪初100:120世纪中50:120世纪70年代25:120世纪90年代10:1当今时代 10:3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调查报告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

5、持续而深刻的痛苦”。5、我国有学者断言:“随着中国社会向市场化变革,心理问题对自身生存的威胁将远远大于身体疾病,成为人们面临的重大危机”。二、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在不同职业人群的比例高级白领大于70%教师大于50%医护人员大于20%IT行业大于20%飞行员较为严重船员较为严重三、专业技术人员常见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1、 抑郁WHO估計,全球患抑郁症者有1.2亿至2亿人,并预测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人类死亡和残疾的第二大疾病。 抑郁症終生患病率为6.1%9.5%,約13%20%的人一生曾有過一次或一次以上抑郁体验。抑郁常见的表现是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闷闷不乐或悲痛欲绝,持续至少2星期,另外还需伴

6、有下述症状中的几项: (1)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无愉快感; (2)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疲乏感; (3)自信心下降或自卑,或有内疚感; (4)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5)食欲不振,体重明显减轻; (6)有自杀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 (7)性欲明显减退; (8)注意力集中困难或下降; (9)联想困难,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抑郁心境一天中有较大波动,常以早上最重,然后逐渐减轻,到晚上最轻。 大家比较熟悉的就说林黛玉。林黛玉抑郁葬花死的,陈晓旭因为演了林黛玉,最后也郁郁寡欢活了那么多年,最后得了乳腺癌,也死了。还有很多名人,大家知道抑郁是一种病,这种病可以引起很严重的后果。它不亚于肿瘤。抑郁简单

7、说就是无兴趣,对什么都没兴趣,没有希望,没有帮助感,没动力。最后就不想活了,这种人不少的。抑郁症是可以治好的,治好完全可以正常生活。如果不好好治疗,最后就像三毛那样的,就像海明威那样,迟早要走上自杀的道路。心理疾病在我们国家也就是这十几年才比较受重视,近几年才比较关注,我们认识科普还不够,大家对他了解的还不多,所以出现很多的悲剧。本来可以治好的,本来早可以治疗的。许多心理疾病的发作是难以预防的,但是通过药物和心理治疗是有效的。2、焦虑(紧张、烦躁)焦虑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是人们遇到某些事情如挑战、困难或危险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焦虑通常情况下与精神打击以及即

8、将来临的、可能造成的威胁或危险相联系,主要表现出感到紧张、不愉快,甚至痛苦以至于难以自制,严重时会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或失调。3、人格障碍包括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精神分裂型人格障碍。(1)偏执型人格障碍:以猜疑和偏执为主要特点。表现出普通性猜疑,不信任或者怀疑他人忠诚,过分警惕与防卫;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有将周围发生的事件解释为“阴谋”、不符合现实的先占观念;过分自负,认为自己正确,将挫折和失败归咎于他人;容易产生病理性嫉妒;对挫折和拒绝特别敏感,不能谅解别人,长期耿耿于

9、怀,常与人发生争执或沉湎于诉讼,人际关系不良。(2)分裂型人格障碍:以观念,行为奇特,人际关系有明显缺陷和情感冷淡为主要特点。对喜事缺乏愉快感,对人冷淡,对生活缺乏热情和兴趣,孤独怪僻,缺少知音,我行我素,很少与人来往,因此也较少与人发生冲突。(3)边缘型人格障碍: 又称暴发型或攻击型的人格障碍。以行为和情绪具有明显的冲动性为主要特点。发作没有先兆,不考虑后果,不能自控,易与他人发生冲突。发作之后能认识不对,间歇期一般表现正常。 (4)强迫型人格障碍: 以要求严格和完美为主要特点。希望遵循一种他所熟悉的常规,认为万无一失,无法适应新的变更。缺乏想象,不会利用时机,做事过分谨慎与刻板,事先反复计

10、划,事后反复检查,不厌其烦。犹豫不决,优柔寡断也是其特点之一。(5)表演型人格障碍:以高度的自我中心、过分情感化和用夸张的言语和行为吸引注意为主要特点。以行为吸引他人同情和注意。(6)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以漠视他人权利和侵犯他人权利(即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为主要特点。这种人感情冷淡,对人缺乏同情,漠不关心,缺乏正常的人间爱;易激惹,常发生冲动性行为;即使给别人造成痛苦,也很少感内疚,缺乏罪恶感;因此常发生不负责任的行为,甚至是违法乱纪的行为,虽屡受惩罚,也不易接受教训,屡教不改。临床表现的核心是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7)自恋型人格障碍: 这种人自以为了不起,平时好出风头,喜欢别人的注意和称赞。好

11、“拔尖”,只注意自己的权利而不愿尽自己的义务。他们从不考虑别人的利益,要求旁人都得按照他们的意志去做,不择手段地占人家的便宜,而不考虑对自己的名声有何影响。这种人缺乏同情心,理解不了别人的感情。 (8)回避型人格障碍: 以社交抑制、情感不适当和对负面评价过分敏感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人格障碍。 (9)精神分裂型人格障碍。 以脱离社会和在与人交往中表情明显受限为主要表现的人格障碍,患者通常很少报以微笑、点头和肢体动作。 4、智力障碍(1)感知速度减慢; (2)注意力严重分散,注意广度非常狭窄; (3)记忆力差,经无数次重复方能学会一些知识,若不重复学习,又会忘得一干二净; (4)言语能力差,只能讲简单

12、的词句; (5)思维能力低,缺乏抽象思考能力、想像力和概括力,更不能举一反三; (6)基本无数字概念,靠机械记忆能学会简单的加减计算; (7)情绪不稳,自控力差; (8)意志薄弱,缺乏自信; (9)交往能力差,难以学会人际间交往。 5、强迫强迫观念患者反复思考一些想法,比如怀疑、回忆、穷思竭虑等;强迫行为患者反复做一些没有必要的行为,如反复检查、反复洗手、反复计数以及仪式性动作等等 6、自卑自卑:低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自卑,可以说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同时可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诸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 7、狭隘:气量小,心胸狭隘

13、8、疑病疑病症患者往往表现出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过度关注,对健康估计之坏跟身心情况很不相符,并处于对疾病的持续、强烈的恐惧之中。他们往往在没有任何可靠证据的情况下,经常主诉自己病症如何如何严重。当医生检查得出否定结论时,疑病症患者常常断定医生的诊断是错误的或不可靠的,总是往坏处想,因此,无法消除内心对疾病的恐惧和疑虑,其结果是一次又一次地去另一些医院,以寻找“更好”“更可靠”的论断和治疗。 话题二 : 健康与心理健康一、什么是健康辞海:健康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且有良好劳动效能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宪章

14、中对健康做出的科学的界定: 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从这个定义上来看:健康的基本内涵应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三个方面。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十条健康标准1、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挑剔事务的巨细。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5、足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6、体重得当,身体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9、头发有光泽,无头皮屑。10、

15、肌肉皮肤有弹性,走路感到轻松。健康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是人们希望拥有的最大、最重要的财富。世界卫生组织还将人的身心健康细化为八大标准,即“五快”、“三良”。“五快”是指:食得快:能快速吃饭而不挑剔,有很好的胃口,证明内脏功能正常。便得快:排泄轻松自如,证明胃肠功能良好。睡得快:上床能很快入睡,且睡得深,醒后精神饱满,证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正常,且无内脏病理信息。说得快:说话流利,思维敏捷,中气充足,心肺功能正常。走得快:行动自如,转体敏捷,证明精力充沛、旺盛,无衰老症状。“三良”是指:良好的人格:性格温和,意志坚强,乐观,具有坦荡胸怀与达观心境。良好的处世能力:看问题客观现实,能应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待人接物合情入理。良好的人际关系:待人接物大度和善,不斤斤计较,能与人为善,助人为乐。二、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健康概念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所谓心理健康,最一般地说,是指人的心理,即认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