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记备忘录20150402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09841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记备忘录20150402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手记备忘录20150402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手记备忘录20150402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手记备忘录20150402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手记备忘录20150402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手记备忘录2015040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记备忘录20150402(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JGJ 102-2003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2.1.4 斜玻璃幕墙与水平面夹角大于75度且小于90度的玻璃幕墙。3.1.4 隐框和半隐框玻璃幕墙,其玻璃与铝型材的粘结必须采用中性硅酮结构密封胶,全玻幕墙和点支承幕墙采用镀膜玻璃时,不应采用酸性硅酮结构密封胶粘结。3.1.5 硅酮结构密封胶和硅酮建筑密封胶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3.6.2 硅酮结构密封胶使用前,应经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进行与其相接触材料的相容性和剥离粘结性试验,并应对邵氏硬度、标准状态拉伸粘结性能进行复验。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得使用。进口硅酮结构密封胶应具有商检报告。4.1.5 幕墙开启窗的设置,应该满足使用功能和立面效果要求并应

2、启闭方便,避免设置在梁、柱、隔墙等位置。开启扇的开启角度不宜大于30度,开启距离不宜大于300mm。4.1.6 玻璃幕墙应便于维护和清洁。高度超过40m的幕墙工程且设置清洗设备。4.2.4 有采暖、通风、空气调节要求时,玻璃幕墙的气密性能不应低于3级。4.3.7 幕墙的连接部位,应采取措施防止产生摩擦噪声。构件式幕墙的立柱与横梁连接处应避免刚性接触,可设置柔性垫片或预留12mm的间隙,间隙内填胶;隐框幕墙采用挂钩式连接固定玻璃组件时,挂钩接触面宜设置柔性垫片。4.3.9 幕墙玻璃之间的接接胶缝宽度应该能满足玻璃和胶的变形要求,并不宜小于10mm。4.4.4 人员流动密度大、青少年或幼儿活动的公

3、式场所以及使用中容易受到撞击的部位,其玻璃应采用安全玻璃;对使用中容易受到撞击的部位,尚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4.4.10 无窗槛墙的玻璃幕墙,应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h、高度不低于0.8m的不燃烧实体裙墙或防火玻璃裙墙。5.6.1 硅酮结构密封胶的粘接宽度不应小于7mm;其粘接厚度不应小于6mm。硅酮结构密封胶的粘接宽度宜大于厚度,但不宜大于厚度的2倍。隐框玻璃幕墙的硅酮结构密封胶的粘接厚度不应大于12mm。5.6.6 隐框或横向半隐框玻璃幕墙,每块玻璃的下端宜设置两个铝合金或不锈钢托条,托条应能承受该分格玻璃的重力荷载作用且长度不应小于100mm、厚度不应小于2mm、高度不

4、应超出玻璃外表面。托条上应设置衬垫。6.1.1 框支承玻璃幕墙单片玻璃的厚度不应该小于6mm,夹层玻璃的单片厚度不宜小于5mm。夹层玻璃和中空玻璃的单片玻璃厚度相差不宜大于3mm。6.2.1 横梁截面主要受力部位的厚度,应该符合下列要求:当横梁跨度不大于1.2m时,铝合金型材截面主要受力部位的厚度不应小于2.0mm;当横梁跨度大于1.2m时,其截面主要受力部位的厚度不应小于2.5mm。型材孔壁与螺钉之间直接采用螺纹受力连接时,其局部截面厚度不小于螺钉的公称直径;钢型材截面主要受力部位不小于2.5mm。6.3.1 立柱截面主要受力部位的厚度,应该符合下列要求:铝型材截面开口部位的厚度不应小于3.

5、0mm,闭口部位的厚度不应小于2.5mm;型材孔壁与螺钉之间直接采用螺纹受力连接时,其局部厚度尚不应小于螺钉的公称直径;钢型材截面主要受力部位的厚度不应小于3.0mm。6.3.11 横梁可通过角码、螺钉或螺栓与立柱连接。角码应能承受横梁的剪力,其厚度不应该小于3mm;角码与立柱之间连接螺钉或螺栓应满足抗扭承载力要求。6.3.12 立柱与主体结构之间每个受力连接部位的连接螺栓不应少于2个,且连接螺栓直径不宜小于10mm。7.1.1 玻璃高度大于表7.1.1限值的全玻幕墙应悬挂在主体结构上。表7.1.1 下端支承全玻璃幕墙的最大高度玻璃厚度(mm)10,121519最大高度(m)4567.1.2

6、全玻幕墙的周边收口槽壁与玻璃面板或玻璃肋的空隙均不宜小于8mm,吊挂玻璃下端槽底的空隙尚应满足玻璃伸长变形的要求;玻璃与下槽底应采用弹性垫块支承或填塞,垫块长度不宜小于100mm,厚度不宜小于10mm;槽壁与玻璃间应采用硅酮建筑密封胶密封。7.1.6 全玻幕墙的板面不得与其他钢性材料直接接触。板面与装修面或结构面之间的空隙不应小于8mm,且应采用密封胶密封。7.2.1 全玻幕墙面板玻璃的厚度不宜小于10mm;夹层玻璃单片厚度不应小于8mm。7.3.1 全玻幕墙玻璃肋的截面厚度不应小于12mm,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00mm。7.4.1 采用胶缝传力的全玻幕墙,其胶缝必须采用硅酮结构密封胶。8.1.

7、1 四形玻璃面板可采用四点支承,有依据时也可采用六点支承;三角形玻璃面板可采用三点支承。玻璃百板支承孔边与板边的距离不小于70mm。8.1.2 采用浮头式连接件的幕墙玻璃厚度不应小于6mm;采用沉头式连接的幕墙玻璃厚度不应小于8mm。安装连接件的夹层玻璃和中空玻璃,其单片厚度也应符合上述要求。8.1.3 玻璃之间的空隙宽度不应小于10mm,且应采用硅酮建筑密封胶嵌缝。8.1.4 点支承玻璃支承孔周边应进行可靠的密封。当点支承玻璃为中空玻璃时,其支承孔周边应采取多道密封措施。9.5.2 单层玻璃与槽口的配合尺寸(图9.5.2)应符合表9.5.2的要求。表9.5.2 单层玻璃与槽口的配合尺寸(mm

8、)玻璃厚度(mm)abc56mm3.5155810mm4.5165不小于125.5185图9.5.2单层玻璃与槽口的配合示意9.5.3 中空玻璃与槽口的配合尺寸(图9.5.2)应符合表9.5.3的要求。表9.5.3 中空玻璃与槽口的配合尺寸(mm)中空玻璃厚度(mm)abC下边上边侧边6+da+65177558+da+8以上618755注:da为空气层厚度,不应小于9mm。图9.5.3中空玻璃与槽口的配合示意10.3.7 构件式玻璃幕墙中硅硐建筑密封胶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 硅酮建筑密封胶的施工厚度应大于3.5mm,施工宽度不宜小于施工厚度的2倍;较深的密封槽口底部应该采用聚已烯发泡材料填塞

9、;2 硅硐建筑密封胶在接缝内应两对面粘结,不应三面粘结。9.6.7 当隐框玻璃幕墙采用悬挑玻璃时,玻璃的悬挑尺寸应符合计算要求,且不宜超过150mm。C.0.2 预埋件的锚板宜采用Q235级钢。锚筋应采HPB235、HRB335或HRB400级热轧钢筋,严禁采用冷加工钢筋。c.0.3 预埋件的受力直锚筋不宜少于4根,且不宜多于4层;其直径不宜小于8mm,且不宜大于25mm。受剪预埋件的直锚筋可采用2根。预埋件的锚筋应放置在构件的外排主筋的内侧。c.0.4 直锚筋与锚板应采用型焊。当锚筋直么不大于20mm时,宜采用压力埋弧焊;当锚筋直么大于20mm时,宜采用穿孔塞焊。当采用手工焊时,焊缝高度不宜

10、小于6mm及0.5d(HPB235级钢筋)或0.6d(HRB335或HRB400级钢筋),d为锚筋直径。c.0.6 受剪和受压直锚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5倍锚固直径。除受压直锚筋外,当采用HPB235级钢筋时,钢筋末端应作180度弯钩,弯钩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3倍的锚筋直径。c.0.7 锚板厚度应根据其受力情况按计算确定,且宜大于锚筋真径的0.6倍。锚筋中心至锚板边缘的距离c不应小于锚筋直径的2倍和20mm的较大值。(图)对受拉和受弯预埋件,其钢筋的间距b、b1和锚筋至构件边缘的距离c、c1均不应小于锚筋直径的3倍和45mm的较大值(图C)。对受剪预埋件,其锚筋的间距b、b1均不应大于300mm

11、,且b1不应小于锚筋直径的6倍及70mm的较大值;锚筋至构件边缘的距离c1不应小于锚筋直径的6倍及70mm的较大值,锚筋的间距b、锚筋至构件边缘的距离c均不应小于锚筋直么的3倍和45mm的较大值(图)。2、 JGJ 133-2001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3.2.1 幕墙石材宜选用火成岩,石材吸水率应小于0.8%。3.2.2 花岗石板材的弯曲强度应经法定检测机构检测确定,其弯曲强度不应小于8.0MPa。3.2.4 为满足等强度计算的要求,火烧石板的厚度应比抛光石板厚3mm。3.3.4 钢结构幕墙高度超过40m 时,钢构件宜采用高耐候结构钢,并应在其表面涂刷防腐涂料。3.5.2 同一幕墙工程应

12、采用同一品牌的单组分或双组分的硅酮结构密封胶,并应有保质年限的质量证书。用于石材幕墙的硅酮结构密封胶还应有证明无污染的试验报告。3.5.3 同一幕墙工程应采用同一品牌的硅酮结构密封胶和硅酮耐候密封胶配套使用。4.1.3 石材幕墙中的单块石材板面面积不宜大于1.5m2。5.7.2 上下立柱之间应有不小于15mm 的缝隙,并应采用芯柱连结。芯柱总长度不应小于400mm。芯柱与立柱应紧密接触。芯柱与下柱之间应采用不锈钢螺栓固定。6.3.4 短槽式安装的石板加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每块石板上下边应各开两个短平槽,短平槽长度不应小于100mm,在有效长度内槽深度不宜小于15mm;开槽宽度宜为6mm 或7

13、mm;不锈钢支撑板厚度不宜小于3.0mm,铝合金支撑板厚度不宜小于4.0mm。弧形槽的有效长度不应小于80mm。2 两短槽边距离石板两端部的距离不应小于石板厚度的3 倍且不应小于85mm,也不应大于180mm。3 石板开槽后不得有损坏或崩裂现象,槽口应打磨成45倒角,槽内应光滑、洁净。6.3.5 石板的转角宜采用不锈钢支撑件或铝合金型材专用件组装,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采用不锈钢支撑件组装时,不锈钢支撑件的厚度不应小于3mm;2 当采用铝合金型材专用件组装时,铝合金型材壁厚不应小于4.5mm,连接部位的壁厚不应小于5mm。7.2.4 金属、石材幕墙与主体结构连接的预埋件,应在主体结构施工时按

14、设计要求埋设。预埋件应牢固,位置准确,预埋件的位置误差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复查。当设计无明确要求时,预埋件的标高偏差不应大于10mm,预埋件位置差不应大于20mm。7.3.2 金属与石材幕墙立柱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立柱安装标高偏差不应大于3mm,轴线前后偏差不应大于2mm,左右偏差不应大于3mm;2 相邻两根立柱安装标高偏差不应大于3mm,同层立柱的最大标高偏差不应大于5mm,相邻两根立柱的距离偏差不应大于2mm。C.0.3 预埋件受力直锚筋不宜少于4 根,直径不宜小于8mm。受剪预埋件的直锚筋可用2 根。预埋件的锚筋应放在构件的外排主筋的内侧。C.0.4 直锚筋与锚板应采用T 型焊,锚筋直

15、径不大于20mm 时宜采用压力埋弧焊。手工焊缝高度不宜小于6mm 及0.5d(I 级钢筋)或0.6d(_级钢筋)。C.0.5 充分利用锚筋的受拉强度时,锚固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 10)的规定,锚筋最小锚固长度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小于250mm。当锚筋配置较多,锚筋总截面面积超过按本规范C.0.1 条计算的截面面积的1.4 倍时,锚固长度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180mm。光圆钢筋端部应作弯钩。C.0.6 锚板的厚度应大于锚筋直径的0.6 倍;受拉和受弯预埋件的锚板的厚度尚应大于b/12(b 为锚筋的间距),且锚板厚度不应小于8mm。锚筋中心至锚板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2d 及20mm。对于受拉和受弯预埋件,其钢筋的间距和锚筋至构件边缘的距离均不应小于3d及45mm。对受剪预埋件,其锚筋的间距不应大于300mm,锚筋至构件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6d 及70mm。5.8.3 主体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也直接关系到锚固件的可靠工作,除加强混凝土施工的工程质量管理外,对混凝土的最低的强度等级也相应作出规定。采用幕墙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