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与防治就考这些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06328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灾害与防治就考这些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自然灾害与防治就考这些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自然灾害与防治就考这些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自然灾害与防治就考这些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自然灾害与防治就考这些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灾害与防治就考这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灾害与防治就考这些(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然灾害与防治就考这些!1滑坡是斜坡岩土体沿着贯通的剪切破坏面所发生的滑移地质现象。读下图回答问题。(1)据图说明最容易发生滑坡的条件。(2)为防止该区域滑坡的发生,请提出应采取的措施。【答案】(1)坡度15左右滑坡发生的可能性最大;砂质土壤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2)岩土体改造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加强监测与预警预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等;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其他答案合理也可)【解析】第(1)题,据图可得出正确结论。左图从坡度与滑坡面积关系、右图从土质与滑坡关系进行分析。图中信息可判断坡度15左右滑坡的可能性最大;沙质土壤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第(2)题,应对该区域滑坡多

2、发的措施有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加固稳定变形土体等工程措施,以及加强监测与预警预报、加强宣传教育等非工程措施。2夏季风的强弱、推进位置及停留时间,直接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和水旱灾害,夏季风的前沿就是影响我国的锋面雨带的位置。读图回答问题。(1)结合图中材料,指出1986年江淮地区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并说明判断理由。(2)针对该种自然灾害应采取什么工程性的措施加以防御?【答案】(1)洪涝灾害。锋面雨带从6月16日到8月1日始终徘徊在江淮地区,且8月上旬之后,雨带又迅速退回到江淮地区,雨带影响时间长,降水多。(2)修筑堤防,疏浚河道;修建水库,削减洪峰;在重点保护地区附近修建分洪工程(或滞洪、蓄洪

3、工程)。【解析】第(1)题,江淮地区即长江与淮河之间的范围,大致纬度在30N35N 之间;图中 显示6 月16 日期间,夏季风前沿纬度位置基本在江淮地区,说明雨带位于此位置,则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第(2)题,注意问题中的关键词是工程性措施,按此范围回答即可。3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雪崩是指当山坡积雪内部的内聚力抗拒不了它所受到的重力拉引时,就会破坏积雪的平衡状态,沿滑动面向下滑动,引起大量雪体崩塌,人们把这种自然现象称做雪崩。春季积雪表面融化,是雪崩最易爆发的季节。材料二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在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强烈地

4、震引发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发生雪崩,并对南坡的珠峰营地造成了冲击,埋没了多个营地,造成多人伤亡。(如下图)(1)分析这次雪崩灾害发生的原因。(2)为减轻雪崩灾害可采取哪些措施?【答案】(1)旧雪与新雪之间存在不稳定的滑动面;正值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表面融化,雪水会渗透到雪层深处,加大了新雪与旧雪之间的滑动面的不稳定;强震诱发,从而引起雪崩。(2)加强山地积雪区的监测和了解当地气象信息;在雪崩危险期间,减少活动,最好不要进入雪崩危险区;遇到雪崩时,切勿向山下跑,应该向山坡两边跑,或者跑到地势较高及有树木、岩石等坚固物体的地方。【解析】试题分析:(1)雪崩和滑坡有一定的相似性。雪崩发生时,旧雪与新

5、雪之间存在不稳定的滑动面;由于前期降雪较多,形成的新雪厚度较大;此时是4月份,正值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表面融化,雪水会渗透到雪层深处,加大了新雪与旧雪之间的滑动面的不稳定;同时,强震诱发,从而引起雪崩。(2)结合材料信息,要想减轻雪崩灾害,必须要有强的预防和防御意识。做到:加强山地积雪区的监测和了解当地气象信息;在雪崩危险期间,减少活动、最好不要进入雪崩危险区;遇到雪崩时,切勿向山下跑,应该向山坡两边跑,或者跑到地势较高及有树木、岩石等坚固物体的地方。4冰雹是一种强对流天气,中纬度内陆地区是冰雹多发区。阿勒泰地区的北部为阿尔泰山,南部是准噶尔盆地,地势具有明显的阶梯状特点。读下图和表回答问题。

6、新疆阿勒泰观测点冰雹季节分布表(单位:次)月份122月35月68月911月合计次数030331275(1)说出该地区冰雹时空分布特点,并分析空间分布成因。(2)简述冰雹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危害。【答案】(1)特点:春夏多、秋冬少;随海拔升高,次数增加。原因:山区水汽较丰富,地形对气流抬升作用明显。(2)造成人、畜伤亡;农作物受损减产;牧场等农业设施遭受破坏。【解析】第(1)题,图表给出了当地冰雹灾害发生的空间、时间上的信息。从时间上看,该地冰雹主要发生在春夏季,秋冬少;从空间上看,随海拔升高,灾害出现次数增加。原因是春夏季气温回升快,气温高,对流旺盛,易出现冰雹灾害。山区水汽较丰富,地形对气流抬

7、升作用明显。第(2)题,仅需要回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5下图为某水库旁一断块山体发生自然灾害后拍摄的照片。据此回答问题。说出该自然灾害的类型及成因。【答案】滑坡。成因:该山体地形陡峻;断层发育,水库蓄水浸润,岩体松动,易致滑坡。【解析】该山体部分岩层出现了整体下滑,形成滑坡。该山体为断块山,断层发育,山体坡度大,加上水库的浸润作用,坡脚岩层出现松动,引起山体滑坡。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西藏商品粮基地县之一的贡嘎县属于高原干旱季风气候区,冬、春寒冷多风,降水集中在夏季。贡嘎县素有“西藏的空中门户”之称,拉萨机场即位于贡嘎县。每年的冬、春季节,拉萨机场经常会受到扬沙和沙尘暴等沙尘天气影响,导

8、致航班延误,影响旅客出行。下图示意贡嘎县位置。分析贡嘎县冬、春季节沙尘天气多发的原因,并说明沙尘天气对飞机航行的危害。【答案】冬、春季节,贡嘎县寒冷干燥,地面植被稀疏;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农田处于休耕期,地表裸露,增加沙尘来源;冬、春季节贡嘎县风速较大,容易扬起沙尘。沙尘天气导致空气能见度降低;沙尘天气风速大,影响飞机起降;沙粒和尘土易导致飞机发生机械故障。【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中信息可知,该地东、春季节沙尘天气多发的原因植被稀疏、大风日数多、地表裸露以及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沙源丰富等因素有关。沙尘天气导致导致空气能见度下降,影响飞行;且此时风力较大,影响飞机起降;沙尘还易导致飞

9、机发生机械故障。7我国西北某地区粮食种植面积约2000平方千米。当该地区部分耕地受灾时,全区粮食年产量发生变化。下图示意“该地区粮食年产量与水旱灾害受灾面积的对应关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该地区粮食年产量与水旱灾害受灾面积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2)说出该地区为防治旱灾在农业生产方面应采取的措施。【答案】(1)粮食年产量与旱灾受灾面积呈负相关,与水灾受灾面积呈正相关。该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旱灾时,作物缺水严重,粮食减产;水灾时,未受灾地区的水分条件改善,粮食反而增产。(2)加强气象监测预报等;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或开拓水源、发展集雨工程等);改善灌溉技术(或优化农业结构、推广

10、耐旱的作物品种等)。【解析】:(1)本题主要考察水旱灾害比较以及读图分析能力。读左图可以看出:粮食年产量与旱灾受灾面积呈负相关;读右图可以看出:与水灾受灾面积呈正相关。结合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原因。(2)防治旱灾要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进行分析。8干热风是高温、低湿和一定风力引起农作物减产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下图示意“青海省近50年各月出现干热风的累计日数”。据此回答问题。(1)说出青海省干热风日数较多的季节,并简析其原因。(2)简述减轻干热风危害的主要措施。【答案】(1)夏季。原因:夏季气温较高;地处内陆,降水稀少,空气干燥;区域内存在一定的气压差异(有一定风力)。(2)工程措施:营造农田防护林;选用抗干热风的作物;适时合理灌溉;改革耕作制度、改进栽培技术;施用化学药剂,提高作物抗干热风的能力。非工程措施:加强干热风的监测和预报,建立防灾减灾措施和保险制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防灾意识。【解析】试题分析:(1)图中显示青海省干热风较多的月份主要为7、8月份前后,为夏季。此时该地气温较高,降水较少,风力较大,是造成干热风的主要原因。(2)减轻干热风危害的措施包括营造农田防护林、选用抗干热风的作物、适时合理灌溉、改革耕作制度和改进栽培技术等工程措施,以及加强干热风的监测和预报,建立防灾减灾措施和保险制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防灾意识等非工程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