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文档-2015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06251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学文档-2015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免疫学文档-2015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免疫学文档-2015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免疫学文档-2015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免疫学文档-2015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免疫学文档-201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学文档-2015(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 外周免疫器官 (二)免疫细胞 (三)免疫分子 1.免疫防御(immune defense) 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寄生虫)及其它有害物质 应答过强或持续过长超敏反应; 应答过低或缺如免疫缺陷病。 2免疫监视(immune surveillance) 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如由基因突变 而发生的肿瘤细胞以及衰老、凋亡细胞; 免疫监视功能异常肿瘤发生或病毒持续性感染。 3.免疫自身稳定(immune homeostasis) 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主要的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 自稳

2、机制发生异常(应答过强或过弱)自身免疫病。 1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 * 生物在长期进化中逐渐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先天具有;无特异性;无记忆性;作用快而弱。 * 主要包括: 组织屏障 皮肤黏膜及其附属成份组成的物理和化学屏障; 固有免疫细胞 单核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NK细胞 、中性/酸性/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B1细胞和T细胞。 固有免疫分子 补体、溶菌酶、细胞因子等 2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 个体发育过程中接触特定抗原(决定基)而产生。 仅针对该特定抗原(决定基)而发生反应。 后天获得,特异性;耐受性;记忆性,作用慢而强

3、。 适应性免疫应答特点1.特异性 * 特定的免疫细胞克隆仅能识别特定抗原(决定基); * 应答过程中形成的效应细胞和抗体仅与诱导其产生的抗原(决定基)发生特异性反应。 2.记忆性 淋巴细胞初次接触特定抗原(决定基)产生应答 形成特异性记忆细胞 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决定基)刺激 记忆细胞迅速被激活,产生强的再次应答 3.耐受性 免疫细胞接受抗原(决定基)刺激 对特定抗原(决定基)产生特异性不应答 免疫耐受 1免疫化学研究进展 (1)发现抗体、抗原、补体 (2)免疫化学的进展使免疫学初具雏形 2细胞免疫学进展 (1)免疫细胞的发现 * 淋巴细胞(T/B细胞)的免疫功能 * 免疫细胞来源于骨髓多能造血

4、干细胞 (2)T细胞生物学特征的研究进展 * T细胞亚类及其功能;TCR的发现及其多样性。 (3)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应答 (4)免疫耐受现象及其机制 (5)抗体生成理论 * 侧链学说、模板学说、自然选择学说 第二章 免疫器官和组织.ppt目的与要求: 1熟悉中枢免疫器官,熟悉淋巴细胞发育,了解其他功能。 2. 熟悉外周免疫器官,熟悉淋巴结、脾脏和MALT的结构和功能,熟悉免疫细胞在其中的分布和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概念。重点: 1. 胸腺的结构、细胞组成及功能 2. 淋巴结的结构与功能 中枢免疫器官 骨髓 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 发生的场所 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体液免疫应答的场所 胸腺 骨髓是造血器

5、官,可生成多能造血干细胞 多能造血干细胞分化为髓样祖细胞和淋巴样祖细胞 1.髓样祖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发育为:红细胞,血小板, 嗜酸性/嗜碱性/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 2.淋巴样祖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发育为B细胞; 淋巴样祖细胞经血液进入胸腺后分化发育为T细胞;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系统的“黄埔军校” 骨髓 胸腺-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胸腺结构 细胞组成 胸腺的功能 T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成熟 早期胸腺细胞发育阶段 阳性选择阶段 获得识别抗原肽能力; 获得对抗原识别的MHC限制性; 阴性选择阶段 对自身抗原形成免疫耐受,识别自己与非己; 发育成为免疫活性细胞,可接受抗原刺激产生 免疫应答;淋巴结的功能 T 细

6、胞及 B细胞定居的场所 T:75% B:25% 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HEV) 过滤作用 外周免疫器官 淋巴结 脾脏 黏膜免疫系统 第三章 抗原主要内容 一、抗原的概念和特性 二、抗原的异物性与特异性 三、影响抗原诱导免疫应答的因素 四、抗原的种类 五、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 一抗原的概念和特性抗原(antigen) 能与T、B淋巴细胞的TCR或BCR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性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v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 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v 抗原性(antigenicity) 抗原能够与其诱导产

7、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 完全抗原 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 不完全抗原 (半抗原) 仅具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 载体(carrier) 与半抗原结合而赋予其免疫原性的物质 二、抗原的异物性与特异性 抗原的异物性 机体非自身物质的特性 胚胎期未与淋巴细胞接触过的物质 * 异种物质 * 同种异体物质 * 自身抗原 抗原表位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又称抗原决定簇 (antigenic determinant) 。 * 是抗原与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抗原特异性的分子基础共同抗原表位与交叉反应 不同抗原之间含有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称为共

8、同抗原表位。 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对具有相同和相似表位的不同抗原的反应称为交叉反应 三、影响抗原诱导免疫应答的因素 四、抗原的种类 五、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 一、超抗原(superantigen, SAg) 一般由细菌外毒素和逆转录病毒蛋白构成的抗原,能与多数T细胞结合并为T细胞活化提供信号,极微量蛋白可活化多克隆T细胞,产生很强的刺激效果。 佐 剂n 预先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性物质,称为佐剂(adjuvant)。 n n 化合物:明矾、弗氏不完全佐剂 n 生物制剂:卡介苗、霍乱毒素B亚单位(CTB)、细胞因子及热休克蛋白等 n 佐剂

9、的作用机制 n 丝裂原n 可致淋巴细胞转化为淋巴母细胞和有丝分裂, 激活某一类淋巴细胞的全部克隆。 第四章 免疫球蛋白内容提要 n 概述 n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n 免疫球蛋白的异质性 n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n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 n 人工制备抗体 概 述抗体(antibody, Ab): 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通过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体液免疫功能。 抗体具有免疫功能,他们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在其他免疫分子的参与下产生免疫效应。免疫球蛋白的结构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分子 n 重链与轻链 n

10、n 可变区和恒定区 n n 铰链区 n 功能区 n n 其它成分 n n 水解片段 n 重链与轻链 n * 重链(heavy chain, H链) 约450-550氨基酸 n 根据重链恒定区抗原特异性不同,可将重链分为5种:n g、m、a、d、e。其相应Ig为IgG、IgM、IgA、IgD、IgE n n * 轻链(light chain, L链) 约210个氨基酸 n 1)根据轻链恒定区抗原性不同,分为k和l两种。 n 2)不同种属的动物k与l链的比例不同: n 人: 2:1 n 小鼠:20:1n 可变区和恒定区 n 1.可变区(variable region,V区):n 位于Ig分子N端,

11、占轻链1/2和重链1/4或1/5;不同抗体其IgV区氨基酸组成和排列有较大差异,其决定抗体与抗原结合的特异性。n 重链可变区表示为VH n 轻链可变区表示为VL n 2.恒定区(constant region, C区):n 位于Ig 分子的C端,占轻链1/2和重链3/4(IgA、IgD)或4/5(IgM、IgE)。在同一种属中,同一类重链和同一类轻链C区氨基酸的组成或排列比较恒定。介导Ig多种生物学功能。n g、a、d重链恒定区形成三个功能区: CH1 CH2 CH3n m、e重链恒定区形成四个功能区: CH1 CH2 CH3 CH4n 轻链恒定区有一个功能区:CL一、可变区高变区(hyper

12、variable region, HVR)或互补决定区(complementarity-determining region, CDR): 在VL和VH中,某些特定位置的氨基酸残基的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可变。 骨架区(framework region, FR): V区中非HVR部位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相对保守,此为FR。VH和VL各有4个FR。二、恒定区 CH和CL三、铰链区(hinge region): 位于CH1和CH2之间可转动的区,含丰富的脯氨酸,易伸展弯曲,有利于IgV区与抗原互补性结合;有利于暴露补体结合位点;对蛋白酶敏感。 其它成分J链(joining chain),是一条富含半胱氨

13、酸的多肽链,由浆细胞合成,其功能是将单体Ig连接成多聚体。IgM通过二硫键和J链连接组成五聚体,分泌型IgA由 J链连接为二聚体。分泌片(secretory piece, SP),又称为分泌成分(secretory component, SC),是一种含糖的肽链,由黏膜上皮细胞合成分泌,是分泌型IgA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断(1)木瓜蛋白酶水解片断 木瓜蛋白酶水解IgG,可将其重链于铰链间二硫键近氨基端处断裂,获得三个片断:两个相同的抗原结合片断(fragment antigen binding, Fab),一个可结晶片断(fragment crystallizable, Fc)。(2)胃蛋白酶水解 胃蛋白酶水解水解Ig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