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06162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重庆市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重庆市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重庆市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重庆市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全卷共四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总分总分人(一)(二)得分桃花绽蕊,柳丝吐翠,漫山遍野的春意泛滥,定义了春的生命。重庆一中莘莘学子,迎着春激昂的力量,叩问春的灵魂,开启一场春的旅程。第一部分 春识语文知识及运用。(27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潺潺(cn) 丑陋(lu) 磐石(pn) 潜心贯注(qin)B讪笑(xin) 骊歌(l) 赫然(h) 气冲斗牛(du)C污秽(hu) 归省(xng) 嗥鸣(ho) 慷慨淋漓(ki)D炽痛(zh) 亘古(gn) 凫水(f) 肆无忌惮(sh)2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书写有两个错误

2、的一项是( )(3分)A踱步 臃肿 镐头 沥尽心血B飘缈 哺育 深邃 心汇神凝C筹画 默锲 蝉蜕 一反即往D狂澜 祈祷 屏嶂 可歌可泣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语境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A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闻一多先生作品中的文字整齐排列。)B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军人战死于战场)C他们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和才能,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和狂热的理想,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拍即合。(两人相见后,先拍手,再开始合作。)D这是荒园,人迹罕

3、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这片荒园少有人涉足)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初春,群芳吐艳,点点暖意点缀着一中校园,这与深冬时的校园景致迥乎不同。B雷锋,短短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妇孺皆知的重要人物。C西安某幼儿园在未告知家长的情况下,长期给园内幼儿集体服用处方药品“病毒灵”,导致孩子出现头晕、腿疼、肚疼等症状的新闻一播出,家长们义愤填膺,要求严惩幼儿园相关负责人,还孩子一个说法。D重庆一中初2016级诗歌朗诵会上,同学们博学多识,以深情的朗诵,赢得满堂喝彩。5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多少花开不知名,一枝一叶总关情。

4、春天,适合歌咏的季节,妖娆的诗情总在此时蓬勃。万里春风浩荡,正像“ ”,生命在她的怀里苏醒;千树春红翩跹,正如“ ”,柔柔馨香酝酿春之花宴;百丈春流泛滥,正似“ ”,汹涌春的活力;密密春雨斜织,正是“ ”,笼就一片璀璨艳丽。春,就是这样夺人眼目,撩拨春心,就是这样铺天盖地的美。“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展匀芳草茸茸绿,湿透夭桃薄薄红。”“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春风骋巧如剪刀,先裁杨柳后杏桃。” A B C D6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瑰宝,研习、欣赏书法,是一场美的享受。请选出下面对各种书法的“春”的欣赏不准确的一项( )(3分) 草书之“春”,笔画连绵、流畅,狂放不羁,纵任奔逸,

5、赴速急就,笔画之间描绘春的潇洒、自由。楷书之“春”,方正、端庄、儒雅,笔画之间距离匀称、笔笔分明,春之流畅、自然淋漓尽致。隶书之“春”,笔画略显宽扁,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一展春的庄重。篆书之“春”,如行走在春天的女子,娟秀婉约,用笔婉转之间,春之美秀尽情舒展。第二部分 春祭综合性学习。(9分)清明,不管是“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的祭祀扫墓,还是“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的踏青迎春,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习俗。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传统习俗,重庆一中初2016级的师生们准备进行如下活动,特邀请你参加。(1)今又清明,慎终追远。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概括中国人采取了哪些方

6、式纪念清明。(3分)材料一:“天蕴浩气,其精为星;地含灵秀,其晶为人。巍巍黄帝,人文始宗。”2014年(甲午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黄陵县桥山黄帝陵祭祀广场举行。祭祀典礼在彰显“庄严、肃穆、宏丽、高雅”的同时,将黄陵县传承已久的公祭仪仗礼仪融入其中,体现“大乐必易,大礼必简”理念和浓浓的民风民俗,展示中华祭祀礼仪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与当今中华儿女慎终追远的精神风貌。材料二:2014年4月4日上午10时,江南殡仪馆广场,哀乐低回。我市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遗体器官捐献实现者家属和市民共3000余人手捧菊花,静静伫立在重庆市遗体捐献纪念碑前,为遗体捐献者敬献花圈,许多受益

7、于遗体捐献者的市民,无论长幼,都泣不成声,心中深情怀念。材料三:重庆上千群众4月5日来到歌乐山烈士陵园,在庄严的乐曲中,祭奠红岩英烈。“每年清明都会自发来为烈士扫墓,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虽然时间过去了很久,但每次来到这里都能感到一种肃穆,为英烈们的事迹和精神感动。”重庆医科大学的学生们说。每年清明,祭祀先烈成为了中国人缅怀先烈,感受伟大民族精神的最好时机。 “代客扫墓”成为今年网上走红的清明生意。清明节,一些上班族因为没时间回家祭祖,于是网上兴起了清明节代客哭坟。在墓前嚎啕大哭的人,可能和墓地里面的人毫无瓜葛,他们只是“代理扫墓”的业务员。对这一现象,各界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虽然请人扫

8、墓不值得推广,也比根本就不去扫墓的人强。现代都市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为了生活,有很多不能自已的时间。如果没有时间,请人代为扫墓也未尝不可,请人扫墓的那些人,同样是出于对死者的哀思。也有人就此提出了反对意见: 。请你结合文段观点和生活实际,在横线上补充恰当的内容。(3分)(3)清明扫墓是对逝者的尊重。据师生反映,有不少群众扫墓祭祀时仍存在诸多的陋习:燃放易引起山火的烟花爆竹,乱丢冥钱,乱烧如“手机”、“别墅”、“汽车”等祭祀用品,迷信,铺张浪费,等等。为了进一步提升公众扫墓的文明意识,学校特请你拟写一条以“文明扫墓”为主题的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0字以内。(3分)第三部分 春

9、赏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8分)(一)8古诗文积累。(13分,每空1分)(1)山际见来烟, 。(吴均山中杂诗)(2)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3)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4) ,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5)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6)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7)苍苍竹林寺,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8)王维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的诗句是: , 。(9)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中以北方的寒气和寒冷的月光衬托边塞将士们的英勇无畏的诗句是: , 。(10)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中展现了战争旷日持久之残酷的诗句是:

10、,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的问题。(15分)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卿今当涂掌事 及鲁肃过寻阳 非复吴下阿蒙 即更刮目相待 10翻译文中划线句子。(4分)蒙辞以军中多务。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11.劝诫是一门艺术,吕蒙从“但有武略”的战将变成“学识渊博”的帅才,得力于孙权的巧言劝导。请结合文章,说说孙权是如何进行劝导的?(3分) 12.本文的详略安排很有特点。请说说文中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这样安排的好处是什么?(4分) 第四部分 春悦三、现代文阅读。(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