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103701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140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40页
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40页
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40页
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40页
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1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 业 指 导 书文件编号:第1页 共139页水泥试验第1版 第2次修改发布日期:2011年07月08日1.试验项目:水泥比表面积(GB/T8074-2008)2.试验原理:主要依据一定量的空气通过具有一定空隙和固定厚度的水泥层时,所受阻力不同而引起流速的变化来测定水泥的比表面积。在一定空隙率的水泥层中,空隙的大小和数量是颗粒尺寸的函数,同时也决定了通过料层的气流速度。3.试验主要仪器设备:透气仪、烘干箱、分析天平、压力计液体、滤纸。4.试样制备:每一编号所取水泥单样通过0.9mm方孔筛后充分混匀,一次或多次将样品缩分到相关标准要求的定量,均分为试验样和封存样,再在1105下烘干1h,并在干燥

2、器中冷却至室温。5.试验过程:测定水泥密度,按照GB/T208测定。空隙率的确定:PI,P型水泥的空隙率采用0.5000.005,其它水泥或料粉的空隙率选用0.5300.005。试样质量的确定:试样质量按照公式计算m=V(1-)。式中:m需要的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试样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3); V试料层体积,按JC/T956测定,单位为立方厘米(cm3); 试料层空隙率。测定比表面积:将穿孔板放入透气圆筒的突缘上,用捣棒把一片滤纸放到穿孔板上,边缘放平并压紧。称取已确定的试样,精确到0.001g,倒入圆筒。轻轻敲圆通的边,使水泥层表面平坦。再放入一片滤纸,用捣器均匀捣实试

3、料,直至捣器的支持环与圆筒的顶边接触,并旋转12圈,慢慢取出捣器。把装有试料层的透气圆筒下锥面涂一层薄活塞油脂,然后插入到压力计的顶端锥形磨口处,旋转12圈,保证紧密连接不漏气,并不振动所制备的试料层。按照全自动比表面积测定仪的使用说明,分别输入相应的数据。按动开始键,进行试验,直至比表面积测定仪自动停止,显示数据。6.试验结果处理:水泥比表面积测定结果应由两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确定。如果两次的结果相差2%以上时,应重新试验。计算结果保留至102g.当同一水泥用手动勃氏透气仪测定的结果与自动勃氏透气仪测定的结果有争议时,以手动勃氏透气仪测定结果为准。作 业 指 导 书文件编号:第2页 共139页

4、水泥试验第1版 第2次修改发布日期:2011年07月08日1.试验项目:水泥细度 (GB/T 1345-2005)2.试验原理:采用45m方孔筛和80m方孔筛对水泥试样进行筛析试验,用筛上筛余物的质量百分数来表示水泥样品的细度。3.试验主要仪器设备:方孔筛0.09mm、方孔筛80m、方孔筛45m、负压筛析仪、天平。4.试验过程:称取已过0.09mm方孔筛的水泥样品(80m方孔筛为25克;45m方孔筛为10克),精确至0.01克将称取的水泥样品放到80m或45m方孔筛内,将方孔筛放置在负压筛析仪的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开动筛析仪连续筛析2分钟。在筛析的过程中,如果有试样粘附在筛盖上,可以轻

5、轻敲击筛盖,使试样下落。筛析结束后,用天平称取筛内的全部筛余物,精确至0.01克。水泥试样筛析百分数计算公式为: F=Rt/W*100式中:F水泥试样的筛余百分数,单位为质量百分数(%); Rt-水泥筛余物的质量,单位为克(g); W水泥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结果计算至0.1%。试验筛在使用的过程中会有磨损,因此筛析的结果应进行修正。修正的方法是将水泥试样的筛析结果乘以该试验筛的修正系数(试验筛的修正系数需要用水泥试样标准样品进行标定得来)。5.试验结果处理:每个样品都需要进行两次试验,取平均值作为筛析结果。若两次筛余结果的绝对值误差大于0.5%(筛余值大于5.0%时,可以放至1.0%)

6、,应再做一次试验,取两次相近结果的算数平均值,作为最终的结果。作 业 指 导 书文件编号:第3页 共139页水泥试验第1版 第2次修改发布日期:2011年07月08日1.试验项目:水泥密度 (GB/T 208-1994)2.试验原理:将水泥倒入装有一定量液体介质的李氏瓶内,并使液体介质充分地浸透水泥颗粒。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水泥的体积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体积,从而算出水泥单位体积的质量即为密度,为使测定的水泥不产生水化反应,液体介质采用无水煤油。3.试验主要仪器设备:李氏瓶、恒温水槽、无水煤油。4.试验过程:将无水煤油注入李氏瓶中到至mL刻度线后(以弯月面下部为准),盖上瓶塞放入恒温水槽内,使刻度

7、部分浸入水中(水温应控制在李氏瓶刻度时的温度),恒温30min,记下初始(第一次)读数。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李氏瓶,用滤纸将李氏瓶细长颈内没有煤油的部分仔细擦干净。水泥试样应预先通过0.90mm方孔筛,在1105温度下干燥1h,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取水泥60g,称准至0.01g。用小匙将水泥样品一点点的装入李氏瓶中,反复摇动(亦可用超声波震动),至没有气泡排出,再次将李氏瓶静置于恒温水槽中,恒温30min,记下(第二次)读数。第一次读数和第二次读数时,恒温水槽的温度差不大于0.2。水泥体积应为(第二次)读数减去初始(第一次)读数,即水泥所排开的无水煤油的体积(ml),水泥密度(g/cm3)按

8、下式计算:水泥密度水泥质量(g)/排开的体积(cm3)5.试验结果处理:结果计算到小数第三位,且取整数到0.01g/cm3,试验结果取两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0.02g/cm3。作 业 指 导 书文件编号:第4页 共139页水泥试验第1版 第2次修改发布日期:2011年07月08日1.试验项目: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 (GB/T 1346-2001)2.试验原理:水泥标准稠度净浆对标准试杆(或试锥)的沉入具有一定阻力。通过试验不同含水量水泥净浆的穿透性,以确定水泥彪悍尊稠度净浆中所需加入的水量。3.试验主要仪器设备:水泥净浆搅拌机、标准维卡仪、盛装水泥净浆的试模、量水器、

9、天平。4.试验过程:设备检查:检验维卡仪的金属棒能够自由下落;调整至试杆接触玻璃片时指针对准零点;搅拌机正常运行。水泥净浆的拌制:用湿布将搅拌锅及叶片擦拭,将拌和水倒入搅拌锅内(此时的用水量为估算量)。在5S至10S内将称取的水泥试样500克,倒入搅拌锅内,升起搅拌锅并固定,启动开关开始搅拌。低速搅拌120S,停15S,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间,接着高速搅拌120S停机。拌合结束后,立即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已置于玻璃板上的试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对准杆按下,降低试杆,直至试杆底部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

10、S至2S,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在试杆停止沉入或放松试杆30S时,记录试杆距底板之间的距离,升起试杆并擦净,(整个操作过程应在搅拌后的1分半内完成)。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离底板61的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此时的拌合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用P表示),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算。5.试验结果处理: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算。作 业 指 导 书文件编号:第5页 共139页水泥试验第1版 第2次修改发布日期:2011年07月08日1.试验项目:水泥凝结时间 (GB/T 1346-2001)2.试验原理:以试针沉入水泥标准稠度净浆至一定深度所需的时间表示。3.试验主要仪器设备:水泥净浆搅

11、拌机、标准维卡仪、盛装水泥净浆的试模、标准养护箱。4.试验过程:设备检查: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试件备制:将达到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水泥净浆一次装满试模,震动数次并刮平,立即放入湿气养护箱中,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初凝时间的测定:试件在放入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分钟时,进行第一次测定;测定时,将试模从湿气养护箱中取出放到试针下,降低试针与水泥净浆的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至2S后,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的沉入水泥净浆。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针30S时的指针读书。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1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状

12、态的时间为水泥的初凝时间,(用min表示)。终凝时间的测定:在完成初凝时间的测定后,立即将试模连同水泥浆体以平移的方式从玻璃板取下,翻转180,直径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再放入湿气养护箱中继续养护。当终凝针(即环形试件)开始不能在试体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的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终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终凝时间,(用min表示)。注意事项:在最初测定时,应轻扶金属杆,使其慢慢下降,以防止试针撞弯,但结果以自由下落为准。整个操作过程中试针沉入的位置至少要距试模内壁10.临近初凝时,每隔5分钟测定一次;临近终凝时,每隔15分钟测定一次,达到初凝或终凝时应立即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的结

13、论相同时,才能定为达到初凝或终凝的状态。每次测定不能让试针落入同一孔,每次测试完毕必须将试针擦净,并将试模放回湿气养护箱内,整个过程要防止试模受到振动。5.试验结果处理:临近初凝时,每隔5分钟测定一次;临近终凝时,每隔15分钟测定一次。作 业 指 导 书文件编号:第6页 共139页水泥试验第1版 第2次修改发布日期:2011年07月08日1.试验项目:水泥安定性(雷氏夹法)(GB/T 1346-2001)2.试验原理:观测由二个试针的相对位移所指示的水泥标准稠度净浆体积膨胀的程度。3.试验主要仪器设备:水泥净浆搅拌机、雷氏夹、标准养护箱。4.试验过程:设备检查:每个试样需成型两个试件,每个雷氏

14、夹需配备质量约75克至85克的玻璃板两块。凡与水泥净浆接触的玻璃板和雷氏夹内表面都要中途加水,稍稍涂上一层油。沸煮箱内的水位,能保证在整个煮沸过程中都超过试件,不需要同时又能保证305分钟内升至沸腾。雷氏夹的成型:将准备好的雷氏夹放在已稍擦油的玻璃板上,立即将已经达到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一次装满雷氏夹,装浆时一只手轻扶雷氏夹,另一只手用宽约10的小刀插捣数次,然后抹平,盖上另一块稍擦油的玻璃板。将试件移至湿气养护箱内养护242小时。沸煮:将雷氏夹从上下两块玻璃板中取下,先测量雷氏夹指针尖端的距离(A),精确到0.5。将试件放入沸煮箱中的试件架上,指针朝上,然后在305分钟内加热至沸腾,幷恒沸18

15、05分钟。结果判别:沸煮结束后,立即放掉沸煮箱中的热水,打开箱盖,待箱体冷却至室温,取出试件进行判别。测量雷氏夹指针尖端的距离(C),准确至0.5,用测量的(C)与(A)相减,当(C-A)的平均值不大于5.0时,即认定该水泥的安定性合格;当(C-A)值相差超过4.0时,应用同一样品立即重做一次试验。如果再如此,则认为该水泥的安定性不合格。5.试验结果处理:结果准确至0.5,用测量的(C)与(A)相减,当(C-A)的平均值不大于5.0时,即认定该水泥的安定性合格;当(C-A)值相差超过4.0时,应用同一样品立即重做一次试验。如果再如此,则认为该水泥的安定性不合格。作 业 指 导 书文件编号:第7页 共139页水泥试验第1版 第2次修改发布日期:2011年07月08日1.试验项目:水泥胶砂流动度 (GB/T 2419-2005)2.试验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