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与环境影响评价讲义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03253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2.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法与环境影响评价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环境法与环境影响评价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环境法与环境影响评价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环境法与环境影响评价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环境法与环境影响评价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法与环境影响评价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法与环境影响评价讲义(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法与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法与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质量评价,第一节 环境质量评价概述 第二节 环境评价的方法和程序 第三节 环境评价的标准 第四节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第五节 环境评价数学模型,第一节 环境质量评价概述,一、环境质量的概念,环境质量是环境状态惯性大小的表示,即环境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其变化难易程度的表示; 环境质量是环境状态品质优劣的表示。 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是能够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状态。,环境质量的表示环境质量指标体系,二、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环境质量评价是认识和研究环境的一种科学方法,是对环境质量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方法给予定

2、性和定量的说明与描述,环境质量评价的核心问题:即研究环境质量的好坏。 判别标准:以是否适合于人类生存和发展为判别标准,环境评价、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评价=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评价=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 大部分学者认为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质量评价的一部分,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为制订城市环境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和区域环境规划提供依据 为制订区域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标准和环境法规等提供依据 为比较各地区所受污染的程度和变化趋势提供科学依据。 为搞好环境管理提供依据,三、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环境质量回顾评价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环境质量预测评价,回顾评价:依据一个地区历年积累的环境资料对于这

3、一区域过去一段时间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现状评价:根据近期的环境资料对某一区域现在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预测评价:根据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或一个项目的建设规模,对某一区域未来的环境质量进行预测和评价,或者对某一个建设项目对所在区域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按时间来划分,按研究问题的空间范围划分:局地环境质量评价;区域环境质量评价;流域环境质量评价;全球环境质量评价。 按环境要素划分: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水体环境质量评价、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噪声环境质量评价等。 按评价规模划分:单个基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区域性的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四、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污染源的调查和评价 环境质量指

4、数评价 环境质量的功能评价,五、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环境标准是根据人群健康、生态平衡和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结构、状态的要求,在综合考虑本国自然环境特征、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的基础上,对环境要素间的配比、布局和各环境要素的组成所规定的技术规范。 环境标准是政策、法规的具体体现,是评价环境状况和其他环境保护工作的法定依据,环境标准:,环境标准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群健康,改善环境质量、有效地控制污染源排放,以获得最佳的经济和环境效益,由政府所制订的强制性的环境保护技术法规。,1、环境标准的分类(按内容、性质分),环境基础标准,2、环境标准的作用,环境标准是环境质量评价的依据,它既是环境保护和有关工作

5、的目标,又是环境保护的手段。也是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的重要依据。 环境标准是判断环境质量和衡量环境保护工作优劣的准绳。 环境标准是执法的依据。 环境标准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和条件。 环境标准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3、常用的主要环境标准,水质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海水质量标准(GB309782);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 景观娱乐水水质标准GB(1294191); 污水排放标准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 行业污水排放标准,大气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6、(GB309596); 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13788);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91),固体废物控制标准: 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 城市垃圾农用控制标准(GB817287); 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物控制标准(GB508585),噪声标准: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住宅隔声标准(GBJ1182),放射性防护标准: 放射性废物分类标准(GB913388); 核电厂环境辐射技术规定(GB624986); 核辐射环境质量评价的一般规定(GB1121589),六、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7、一)污染源评价,目的:通过确定三个特征数,找出评价区域内的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三个特征数 等标污染指数 等标污染负荷 污染负荷比,1.等标污染指数,是指所排放的某种污染物超过该种污染物的评价标准的倍数,也称污染物的超标倍数。,2. 等标污染负荷,对于一个含有n种污染物的污染源,该污染源的总等标污染负荷,若某一地区共有m个污染源,则该污染物的总等标污染负荷为,对一个地区所有的污染源和污染物的总等标污染负荷为,3. 污染负荷比,污染负荷比是指某种污染物或某个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在总的等标污染负荷中所占的比重,是确定某种污染物或某个污染源对环境污染贡献顺序的特征量。,第j个污染源中,第i种污染

8、物的污染负荷比为:,一个地区中某个污染源的污染负荷比为:,一个地区中某种污染物的污染负荷比为:,(二)评价参数的选择,(三)环境质量指数评价,1. 单因子评价指数,Ii 第i种污染物的环境质量指数 Ci 第i种污染物的环境浓度 Si 第i种污染物的环境质量评价标准,2. 多因子评价指数,多因子环境质量指数,均值型 计权型 几何均值型 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数,算术平均值,加权平均值,几何均值型,突出最大值型的环境质量指数,Ii最大 参与评价的最大的单因子指数 Iij平均 参与评价的单因子指数的均值,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数,系指对多个环境要素进行总体的评价,算术平均综合指数 加权平均综合指数,一、

9、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1969年美国颁布的国家环境政策法中首先确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后来,瑞典、澳大利亚、法国、新西兰、加拿大等国也相继推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1979年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1994年发布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2002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二、环境影响评价

10、的意义及作用,环境影响评价是经济建设实现合理布局的重要手段; 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是对传统工业布局做法的重大改革; 环境影响评价为制定防治污染对策和进行科学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据; 通过环境影响评价还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和规模提供科学依据。,根据评价的层次和性质,战略性环境影响评价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 生命周期评价,三、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型,四、环境评价机构,单位: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应当经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审查合格后,颁发资质证书,按照资质证书规定的等级和评价范围,从事环境影响评价服务,并对评价结论负责。 个人: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五、环境评价的方法与内容,环评方法涉及的内容很多,但总的原则是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和登记表的内容和格式,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环境评价报告书的内容,建设项目概况;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 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