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马替尼、达沙替尼与其衍生物研究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08102819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3.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伊马替尼、达沙替尼与其衍生物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伊马替尼、达沙替尼与其衍生物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伊马替尼、达沙替尼与其衍生物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伊马替尼、达沙替尼与其衍生物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伊马替尼、达沙替尼与其衍生物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伊马替尼、达沙替尼与其衍生物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伊马替尼、达沙替尼与其衍生物研究(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伊马替尼、达沙替尼及其衍生物的研究, PTKs抑制剂的简单分类举例 & 仿制药研制流程导览,伊马替尼 Imatinib,第一个分子靶向治疗的抗肿瘤药 分类:Type 2 小分子抑制剂 主要识别激酶的非活性构象,即DFG-out构象。 主要识别靶点:Bcr-Abl蛋白激酶 一种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由BCR-ABL融合基因表达,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重要标志。其通过磷酸化和活化一系列下游底物,促使CML成熟粒细胞无限增生。BCR-ABL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所以它是治疗CML理想的药物靶标。 作用特点:只对BCR-ABL(IC50=207nmol/L)起作用,而对其他PTKs作用很弱。

2、从而能抑制CML祖细胞的增殖,而正常细胞则不受损害。 作用机理:ATP的竞争性抑制剂,伊马替尼 Imatinib,伊马替尼 Imatinib,作用机理,伊马替尼 Imatinib,突变原因:BCR-ABL蛋白激酶区发生特异性的点突变 主要表现: 1、T315突变为异亮氨酸,较为普遍 -影响Imatinib与Abl形成氢键,从而阻碍二者结合 -不影响Abl与ATP的结合,从而导致药物耐受性 2、P-loop构型改变,最为普遍 -G250E、Q252R、Y253F/H和E255K/V等突变所造成 -占总体突变的3648% -临床数据表明,P环突变的Bcr-Abl激酶对Imatinib的敏感性约是野

3、生型Bcr-Abl激酶的1/701/100,达沙替尼 Dasatinib,针对Imatinib的耐药性而发展的第二代Abl激酶靶向药物 临床上用于治疗CML、血液肿瘤及实体瘤治疗 分类:Type 1 小分子抑制剂 -作用原理:主要模拟ATP的腺嘌呤环,通过与激酶铰链区的ATP结合位点形成13个氢键来对激酶的DFG-in构象进行识别 -结构特点:含有一个杂环结构来占据腺嘌呤活性位点,并能提供与疏水口袋和相互作用的2个侧链 主要识别靶点:Bcr-Abl激酶及Src激酶 注:Src激酶是人体内最大的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家族,可调节多种细胞过程 作用机理:ATP的竞争性抑制剂,达沙替尼 Dasatini

4、b,达沙替尼 Dasatinib,3个氢键: Met318 的羰基氧和达沙替尼酰胺键氮上氢 Met318 的氨基氢和达沙替尼噻唑环上的氮 噻唑环与嘧啶环之间的氨基氢和 Thr315 氨基酸上羟基的氧,作用机理,仿制药研制流程导览,仿制药: 与被仿制药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剂型、给药途径和治疗作用的替代药品,具有降低医疗支出、提高药品可及性、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等重要经济和社会效益。,一、化合物的设计,选取Abl及Src双重抑制作用的达沙替尼进行骨架跃迁,其噻唑环为母核结构,如下所示:,N、O、S等芳杂环和芳香环均已被专利保护!,-母核:硒唑环 -侧链:R1:保留达沙替尼的取代苯氨基 R2:拟令为甲酰

5、芳香环。 -最终的选取: R1:2,4-二甲基苯基氨基、2-甲基苯基氨基、2-氯-6-甲基-苯基氨基和3,4-亚甲二氧基苯基氨基,2-萘基氨基等6种 R2:芳香族侧链以及脂肪族侧链 共设计了30个化合物。,一、化合物的设计,一、化合物的设计,一、化合物的设计,二、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验证,一共成功合成了20种化合物,验证方法: 核磁共振氢谱技术(H NMR):氢原子具有磁性,如电磁波照射氢原子核,它能通过共振吸收电磁波能量,发生跃迁。用核磁共振仪可以记录到有关信号,处在不同环境中的氢原子因产生共振时吸收电磁波的频率不同,在图谱上出现的位置也不同,各种氢原子的这种差异被称为化学位移。利用化学位移,

6、峰面积和积分值以及耦合常数等信息,进而推测其在碳骨架上的位置。 质谱分析技术(MS):用电场和磁场将运动的离子(带电荷的原子、分子或分子碎片,有分子离子、同位素离子、碎片离子、重排离子、多电荷离子、亚稳离子、负离子和离子分子相互作用产生的离子)按它们的质荷比分离后进行检测的方法。测出离子准确质量即可确定离子的化合物组成。,二、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验证,二、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验证,二、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验证,二、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验证,二、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验证,三、化合物的活性测定:,酶水平抑制活性的评价方法: -测量化合物对激酶的抑制率 -测量活性化合物的IC50 注:IC50:被测量的拮抗剂

7、的半抑制浓度 公式如下: - 抑制率%=(样品液孔读数空白孔读数)/(酶原液读数空白孔读数)*100% - Y=本底+(最大值-本底)/(1+10(LogIC50-X)*斜率) 注:Y为吸光值,X为样本梯度浓度值,三、化合物的活性测定:,1、初筛 大部分化合物对 Abl 激酶、Src 激酶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 1、3、5、8、9、10、11、12、13、14、18、20 等 12 个化合物对 Abl、Src 激酶抑制率均超过了 70%,具有较好的活性,而对 Alk、Flt3 激酶的抑制活性较低。,三、化合物的活性测定:,三、化合物的活性测定:,2、复筛 化合物 1、3、8、9、14、20 与阳性对照药活性相近,且对 Abl、Src 激酶的双重抑制活性都很高,其中化合物 1 活性比阳性药更高。化合物 1、3、8、9、14 对 Src 激酶的抑制活性高于其对 Abl 激酶的抑制活性,化合物 20 对 Abl的抑制活性略强于对 Src 激酶的抑制活性。,四、构效关系讨论,主要根据活性测定的结果,推测化合物的结构与活性的关系,四、构效关系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