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课件3新人教版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102671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4.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课件3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课件3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课件3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课件3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课件3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课件3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课件3新人教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滴水经过丽江,导入新知,人们说,生命就是一场旅行,只要你开起了头,就无法停下前进的脚步。在这个过程中,你将会有许多美丽的际遇。,今天,我们来看一滴水的生命历程,随着它的脚步,去了解一下美丽的丽江古城。,整体感知,1文章标题中“一滴水”有什么含义?,“一滴水”实际上指作者自己。题目的含义是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游览丽江,向人们介绍丽江这座古城。,整体感知,2、一滴水有哪些经历,请同学们用文中的词语概括出来。,全文以“一滴水”的身份,讲述自己由雪变成冰川,再变成一滴水,再由一滴水经过驿道、纳西族村庄、草甸、落水洞、黑龙潭、四方街、街道店面、 纳西人院子,最后奔流到金沙江边的经历。,作者重点介绍的

2、是丽江古城四方街。作者先后写了四方街的水车、古城、老柏树、房屋、 、老街等等。,整体感知,3、作者在文中重点介绍了丽江的什么景观?,整体感知,4、划分文章段落层次,并归纳段意。,()交代一滴水的前身一片雪,(2-14段)写小水滴的旅行,它沿途看到了美丽的景色以及所感,(15、16段),小水滴经过了丽江,奔向茫茫的大海,开始新的旅途。,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走近作者,荣誉,基本信息,代表作,阿来,藏族,四川省马尔康县人,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获奖者,梭磨河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尘埃落定空山,阿来,写作背景,本文选自课堂内外2013年6月号。2012年8月,阿来到丽江作关于藏文

3、化边缘区的一些相关调查。当地政府知道阿来到了丽江,邀阿来写一篇适合小学生读的关于丽江的文字。于是阿来先生写了这篇文章。也是作者对丽江之行的一个纪念。,词语积累,砚池(yn) 蘸(zhn) 驿道(y) 矗立(ch) 闸(zh) 眺望(tio) 擦拭(sh) 流淌(tng) 草甸(din) 徘徊(pi hui) 轻盈(yng) 喧哗(xun) 硕大(shu) 斑斓(ln) 目眩(xun ) 翡翠(fi) 蜿蜒wn yn,词语积累,依止:依托,依靠。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掌故:原指旧制、旧例。后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遗闻逸事。 苍劲:老练刚劲。 目眩神迷:眼花缭乱,心神摇荡。 五彩斑斓

4、:颜色驳杂,灿烂多彩。表示颜色非常好看,色彩相当丰富。,深层探究,1、通读全文,作者写一滴水的经历,目的是为了什么?,作者是通过一滴水的经历给读者介绍丽江城的美丽画卷。,深层探究,2、这一滴水到丽江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先是玉龙雪山顶上形体的演变,再是奔向丽江却跌落到落水洞中,经历漫长黑暗与等待才冒出来,后又经历了水车上的眺望和玉河中的徘徊,最终来到丽江,穿行于最美丽的四方街。,深层探究,3、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丽江的自然风光的?结合文章内容,找出描写自然风光的句子,体会描写景物的方法。,高处,玉龙雪山,晶莹夺目,低处,丽江坝,绿色的盆地,草甸上,放牧牛羊,丽江潭水映照雪山,四方街依止于自然,

5、美丽了自然。,移步换景,深层探究,4、作者笔下的丽江古城,是一幅优美的画卷,你认为这幅画美在哪里?,由远到近,景致分明,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赶路、建设构成了丽江民俗画,风景美,建筑美,民俗美,深层探究,5、作者从一滴水的视角给我们详细介绍了四方街,请说说作者都介绍了些什么?,一是在文中第3自然段,简要介绍了四方街的历史沿革,因徐霞客而扬名天下,二是在文中第10自然段,作者化成水滴乘水车升高遥望:苍劲的老柏树,重重房屋,蜿蜒老街,自然美丽。,三是在文中第13、14自然段具体而详细地介绍四方街的街市,深层探究,6、文章为什么写“我”的沉睡然后又醒来呢?,用一滴水的前世今生写出了丽江古城的

6、前世今生、历史变迁,让读者仿佛回到明代,有身临其境之感,巧妙而合理。,深层探究,7、第14段中,作者说“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一句中的“他们”指谁?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内涵?,“他们”指“游客”。游客的心像水一样纯净淳朴,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愿意来到丽江,因为他们爱上了丽江,他们的灵魂在这里受到洗礼。丽江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丽江人像水一样淳朴澄澈的心灵,让远道而来的客人也会受到感染,他们会忘记一切名利,让自己的心纯洁得就像一滴水一样晶莹。,深层探究,8、作者从“一滴水”游览丽江的视角来展开描写有什么好处?,(1)丽江水多,水美,选取“一滴水”游览丽江,富有地方特

7、色,(2)可以多角度展开描写;,(3)如童话般奇幻,充满童趣。,一滴水,深层探究,9、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本文通过一滴水的视角,带着夙愿,经历了漫长的黑暗与等待,游历了丽江,表达了作者对丽江的赞美和热爱。,写法探究,第一人称,借物抒情,构思新颖,视角独特,读来令人倍感亲切。,对丽江一草一木的依恋,流露出作者对丽江无限热爱的真挚情感。,拓展延伸,对丽江一草一木的依恋,流露出作者对丽江无限热爱的真挚情感。,巩固提升,1、给加点的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秋高气爽,从山顶俯瞰,砚池( )如同一块碧绿的璞玉。 (2)牛源的山水画笔墨苍劲( ),浑厚中不乏灵动。 (3)秋天的山林

8、层林尽染,五彩斑斓( ),美极了。 (4)山上的塔静静地矗立( )在那里,不知道会不会孤单?,(yn cng jng bn ln ch l),巩固提升,2、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 (1)张望的时候,我被阳光溶化成了一滴水。 (2)一路上,经过了许多高大挺拨的树。 (3)我已经奔流到了丽江坝放牧着牛羊的草垫上, (4)人们在桥上,在提上,说着不同的语言。 (5)楼上回廊,寄居的游客端着相机在挑望远山。,(溶融 拨拔 垫甸 提堤 挑眺),巩固提升,3、下面文段中第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在丽江玉龙雪山脚下的玉湖村,生活着一群古老的纳西族。他们用天然的石头建房,村里沟渠遍布,随处可听见潺

9、潺水声。蓝天与雪山下的石头村庄交相辉映,伴着纳西古乐,村民用颇具特色的舞步抒发着简单的快乐。相传,村里的玉湖是由土司木氏家族明代以前组织挖的人工湖,从湖中可以看到玉龙雪峰的倒影。湖畔有广袤的牧场,牛群马匹自由漫步,牧人放声歌唱,好不悠闲自在。,巩固提升,(1)第句修改意见:用词不当,应把“纳西族”改为“纳西族人”。 (2)第句修改意见:语序不当,应把“明代以前”放在“由土司木氏家族”之前。,巩固提升,4、课文中有大量的关于丽江的民风民俗的描写,请写出一例加以赏析。,“楼上回廊,寄居的游客端着相机在眺望远山。楼上的客人和楼下的主人大声交谈。客人问主人当地的掌故。主人问客人远方的情形。”朴实的语言,写出了丽江宾主交流的融洽,看出了丽江人的热情、好客。,课堂小结,丽江,是构成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元素,在我们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的绝美的文化遗迹足以让世人眩目。我们应该多从书本或网络上了解我们祖国的这些历史遗迹,从而认识我们祖国的伟大。,课后板书,一滴水过丽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