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导学案含答案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102624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导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导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导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导学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导学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导学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导学案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干主干梳理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导学案知识点一:废井田、开阡陌出现:商周时期,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遭到破坏,井田制出现。特点:井田的土地名义上为 ,“公田”实际上由贵族占有;“私田”是村社成员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瓦解: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进行了 改革,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1井田制知识点二: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确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的肯定。形式: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和自耕农私有土地。影响:导致土地兼并,影响国家赋税收入,统治者常采取“ ”“限田”的措施,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2土地私有制知识点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原因:是土地兼并的必然结

2、果。(2)产生:早在战国时期就已产生了。(3)发展:北宋时期,租佃经营有了较大发展。(4)普及:明清时期,随着 的发展和农民身份的提高,租佃制普及到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3租佃经营图解识记中国古代的土地兼并问题深化探究 主题: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讲史料材料一近来土地多归有力之家,非乡绅,则富民若夫穷民,本无立锥土地。杨文弱先生全集材料二先代有限田之议,均田之制,口分世业之法,宜仿其制而乘除之,亦因时救弊之政也。胶滨语录材料三金宝庐舍,转瞬灰烬,唯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租核推原练史料武德(唐高祖年号)七年,始定律令。以度田

3、之制:五迟为步,步二百四十为亩,亩百为顷。丁男、中男给一顷,笃疾、废疾给四十亩,寡妻妾三十亩。若为户者加二十亩。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世业之田,身死则承户者便授之;口分,则收入官,更以给人。一一旧唐书食货志探究(1)材料中法令所述的是什么制度?该制度最早形成于什么历史时期?(2)该制度的推行曾起到什么作用?练出高分1(2013全国卷25题)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权弱化B流民问题严重C土地兼并缓和D自耕小农衰退2(2013重庆2题)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

4、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 )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3(2014广东卷)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A井田制瓦解B分封制恢复C均田制受到破坏D“市”突破空间限制4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 )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5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

5、违法卖买”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A井田制瓦解B分封制恢复C均田制受到破坏D“市”突破空间限制干主干梳理参考答案知识点一:废井田、开阡陌国家公有、税制知识点二: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均田知识点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土地私有制深化探究主题:(1)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特征:土地属氏族公社所有,由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分配劳动产品。(2)井田制概念:井田制是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是商周社会的经济基础。它形成于商代,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井田制适应并促进了奴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的原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的出现,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并不向国君缴纳赋税

6、。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新的剥削方式出现,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井田制与当今土地国有制的区别:井田制实际上是一种以国王为代表的贵族土地所有制,它是国王代表整个奴隶主阶级占有全国所有土地。“国有”实质上就是各级贵族土地私有制。今天的土地国有制是一种土地全民所有制,与井田制有着本质的区别。(3)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特征: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并存。主要类型:君卞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自耕农私有土地。影响:在土地私有制度下,土地兼并无法根除,它的发展不仅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而且导致阶级矛盾不断激化,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和农民起义。讲史料:导读材料一反

7、映了土地兼并问题。原因:土地私有制发展,土地买卖频繁。材料二借鉴先代的限田制、均田制等办法加以改良,限制土地兼并。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土地兼并是土地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是封建社会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材料三反映出当时人们热衷于买田置地,反映出以土地为根本的经济思想。原因:封建地租剥削很重,可以使土地所有者获得较高的收益;相对于商业来说,农业的地租收入更稳定;当时社会“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练史料:探究:答案(1)均田制。北魏时期。(2)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的高度集中,保护自耕农的经济利益,也有利于维护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练出高分1解析从题意中可以得知,宋朝是不限制土地兼并问题的,所有土

8、地兼并问题会日益严重,农民手中的土地会逐步减少,自耕小农会衰退。答案D2解析均田制下,土地是不能随意买卖的,无主的荒芜的土地会收归国有,分配给没有土地的农民。农民不但需要向国家缴纳税赋,还有租庸调。答案D3解析本题以唐朝的诏令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唐代”“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等可知当时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国家实行的均田制遭到破坏,故C项正确。井田制瓦解于春秋晚期,故A项错误;分封制恢复于西汉初期,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与“市”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C4解析均田制指古代帝王将无主土地按人头划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地主阶级的土地并不属于均田范围。答案D5解析本题以唐朝的诏令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唐代”“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等可知当时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国家实行的均田制遭到破坏,故C项正确。井田制瓦解于春秋晚期,故A项错误;分封制恢复于西汉初期,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与“市”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