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简答题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01168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基简答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马基简答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马基简答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马基简答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马基简答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基简答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基简答题(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商品与一般劳动产品相比较,它的主要特点是( C )A商品是非劳动产品B商品是用来满足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C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D商品是用来缴纳租税的劳动产品2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中( A )A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B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内容C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D价值量的大小是由交换价值所决定的3商品的价值是( B )A商品的自然属性B商品的社会属性C商品的有用性D商品的价格表现形式4商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A )A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B交换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D

2、使用价值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5抽象劳动反映的是( C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B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之间的关系C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D人与工具之间的关系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 )A商品的使用价值量B商品的价值量C劳动生产率的高低D劳动强度的大小7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 A )A同类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B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C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D商品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8商品的使用价值是( ABDE )A商品的有用性B商品的自然属性C商品的社会属性D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E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9商

3、品的价值是(ABDE )A由抽象劳动形成的B商品中凝结的一般人类劳动C生产商品消耗的有用劳动D体现商品生产者的生产关系E商品的社会属性10使用价值、价值、交换价值之间的关系是( ABDE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或基础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内容或基础D价值寓于商品的使用价值之中E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11商品的价值量是( DE )A由个别生产者所消耗的原材料的质量决定的B由个别生产者所使用的机器设备的效能决定的C由个别生产者所消耗的实际劳动时间决定的D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E同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12资本的本质是( D )A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B购买劳动力的

4、货币C购买商品的货币D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13、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B )A资本各部分有不同的实物形式B资本的不同部分在生产剩余价值过程中起不同的作用C资本各部分的价值转移方式不同D资本各部分的构成不同14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是( AD )A劳动者必须有人身自由B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C劳动者人身必须依附于某个资本家D劳动者失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E存在着生产资料私有制15构成劳动力商品价值的要素是( ABE )A维护工人自己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B工人养活家属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C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的旧价值D工人的抽象劳动创造的新价值E工人所必需的教育和

5、培训费用16剩余价值( ACD )A是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B是生产资料的自然报酬C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D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E产生于资本主义流通过程17资本( ABCDE )A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B是一个历史的范畴C不是静止物,而是一种运动D是以物为媒介的生产关系E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18反映资本家剥削程度的公式有( ABC )A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B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时间的比率C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D剩余价值与预付资本的比率E剩余价值与商品价值的比率19相对剩余价值是( ADE )A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B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C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D追求

6、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E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20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是( ABDE )A两者都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B从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来看,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C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D二者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E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阶段上起的作用不同21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的关系( ADE )A计时工资是计件工资的基础B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基础C计时工资是计件工资的转化形式D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E计时工资是计件工资都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2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C )A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B生产不足的危机C生产相

7、对过剩的危机D既过剩又不足的危机2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 C )A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的矛盾B使用价值与价值之间的矛盾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D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2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 ADE )A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身B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C资本主义生产效率的提高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E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2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CDE )A生产严重短缺B生产相对不足C生产相对过剩D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显得过剩E商品堆积如山与劳动人民生活资料极端贫乏相并存26.下列选项中属于共产主义含义的有( ABCD

8、 )A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B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运动C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D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理想27.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明显表现有( ABCD )A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格局多元化B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C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D国际金融交易总额大大超过国际贸易总量三、辨析1、意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正确。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指意识依赖于物质。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是指意识具有主观特征。意识体现

9、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2、“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正确。这是列宁关于意识能动性的科学论断。意识不仅依赖于物质,而且反作用于物质,即意识具有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人的意识的能动性并不只限于从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思想、目的、方案等观念的东西,而更主要的还在于以这些观念的东西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具有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列宁所说的“创造客观世界”,就是指意识通过实践反作用客观世界,把精神的力量转化为物质的力量,使主观的东西变成客观的东西,从而不断地创造出一个为人类所需要的“客观世界”。3、意识是大脑的产物 错误。这种观点混淆了一般动物的大

10、脑同人的大脑的区别,从而抹煞了动物心理与人的意识的区别。一般动物的大脑只能产生动物心理,而不能产生人的意识;人的意识只能是人脑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但人脑又不能直接产生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4、物质世界是永恒运动的所以不存在静止状态错误。物质世界是永恒运动的,这是因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形式,没有运动就没有物质。运动是普遍的、无条件的、绝对的。物质世界是永恒运动的,但不等于没有相对静止。因为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静止是运动的特殊表现形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不可分割的,绝对运动中包含着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该命题的错误实质

11、在于:把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对立起来、割裂开来,根本不了解相对静止也是一种运动,即是运动的特殊表现形式。5、物质就是一切事物所具有的质量、重量、惯性、电磁性等特性的总和错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上述特性并不是物质必须具有的。如果把物质归结为这些特性,就会犯形而上学的错误。6、“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正确。它符合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一个复杂的事物往往包含很多矛盾,每个矛盾又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事物与事物之间,各种矛盾之间及其矛盾的两个方面之间都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只有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即只有

12、兼听兼看,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全貌。否则偏听偏信,就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全貌,就会犯“一点论”的错误。7、正确和错误也有同一性。 正确。它符合矛盾同一性原理。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正确和错误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所以,二者也有同一性。8、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也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错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作为两种发展观其对立和分歧是多方面的。从总体对立来看,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世界,而形而上学则主张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因此,否定联系和发展是形而上学的基本观点。承认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

13、但是形而上学也不完全否认联系和发展,比如庸俗进化论它也承认事物的发展,不过,它只承认事物量变而否认质变,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否承认联系和发展不能把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最后区别开来。不仅承认联系和发展,同时还必须承认内在矛盾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最终动力和源泉的观点,才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根本分歧。9、质与量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错误。(1)量是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它和质不同,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事物的质发生变化,该事物就不存在了。而事物的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不影响事物的存在,它与事物的存在不具有直接同一性。这是量和质的重

14、要区别。(2)该命题的错误在于:混淆了量和质同事物存在具有的不同关系,把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误认为量和事物的存在也是直接同一的。10、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是区别质变和量变的根本标志。错误。(1)从形式上看,量变同质变相比较,是缓慢的、渐进的、不显著的;质变则表现为迅速的、突然的、显著的。这是量变和质变的区别之一。但是,它不是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在于: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原有的度,量变是在原有度的范围内的变化,质变是原有度的突破,是量变的渐进性的中断,是引起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因而,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原有的度,是否引起事物质的变化,才是区分质变和量变的根本标志。(2)该

15、命题的错误在于:混淆了质变和量变的一般区别和根本区别,不了解量变和质变区别主要的、根本的标志是是否超出度。11、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所以否定就是质变。错误。(1)否定是事物的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二者都是对事物发展过程和表达和揭示。(2)质变是与量变相对应的范畴,它重在揭示事物变化的形式。否定是与肯定相对应的范畴,它重在揭示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和途径。质变体现事物发展的非连续性;否定则体现了事物发展中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12、能动的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特征错误。(1)一切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都坚持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一共同认识论原则,因此统称反映论。但是由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不懂实践,不懂辩证法,所以是消极、被动、直观的反映论。只有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