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砂浆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00054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砂浆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混凝土砂浆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混凝土砂浆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混凝土砂浆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混凝土砂浆作业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砂浆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砂浆作业指导书(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混凝土、砂浆施工作业指导书1、 目的 明确规定混凝土、砂浆的拌合、运输、浇筑、振捣、养护、拆模的操作要点和相应的技术要求和工艺,以确保混凝土、沙浆工程达到设计要求,特编制此作业指导书。2、 编制依据1、小安溪生态产业园涪沙路道工程(K0+201.121K2+350)段施工图纸、设计文件及工程地期勘察报告。3、国家、行业及重庆市有关政策、法律、法令、法规。4、施工过程涉及相关的规范、标准、条文: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1992 3、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4、砼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 5、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

2、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7、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11)4、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11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2、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汇编11、其它相关现行地方和国家标准、规范。1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4、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JGJ70) 15、粉煤灰在混凝土及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28) 16、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 17、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安全、防火、

3、劳动、环境保护等现行有关标准和规程。3、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涪沙路道路工程全线所使用的混凝土和砂浆。4、混凝土作业方案4.1混凝土原材料 4.1.1 混凝土用水泥、矿物掺和料等宜采用散料仓分别存储。袋装粉状材料在运输和存放期间应用专用库房存放,不得露天堆放,且应特别注意防潮。 4.1.2 水泥储运过程中,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a、装运水泥的车、船应有棚盖。 b、贮存水泥的仓库应设在地势较高处,周围应设排水沟。 c、水泥不宜露天堆放,临时露天堆放时应上盖下垫。 d、储存散装水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降低水泥的温度或防止水泥升温。 4.1.3 不同混凝土原材料应有固定的堆放地点和明确的标识,标明材

4、料名称、品种、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进厂(场)日期。原材料堆放时应有堆放分界标识,以免误用。骨料堆场地面应进行硬化处理,并设置必要的排水条件。 4.1.4 混凝土原材料进场(厂)后,应及时建立“原材料管理台帐”,台帐内容包括进货日期、材料名称、品种、规格、数量、生产单位、供货单位、“质量证明书”编号、“试验检验报告”编号及检验结果等。“原材料管理台帐”应填写正确、真实、项目齐全。 4.2 混凝土搅拌 4.2.1 搅拌混凝严格现场施工配合比进行上料拌制,并每一仓做一组试块对其。一般情况下每班抽测2次,雨天应随时抽测。 4.2.2 搅拌混凝土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计量器具应定期检定。搅拌机经大修中修或

5、迁移至新的地点后,应对计量器具重新进行检定。每一工班正式称量前,应对计量设备进行校核。 4.2.3 应严格按照经批准的施工配合比准确称量混凝土原材料,其最大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按重量计):胶凝材料(水泥、矿物掺合料等)1%;外加剂1%;粗、细骨料2%;拌合用水1%。 4.2.4 混凝土原材料计量后,宜先向搅拌机投入细骨料、水泥和矿物掺和料,搅拌均匀后,加水并将其搅拌成砂浆,再向搅拌机投入粗骨料,充分搅拌后, 再投入外加剂,并搅拌均匀为止。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严格的投放制度,并对投放时间、地点、数量的核准等做出具体的规定。 4.2.5 自全部材料装入搅拌机开始搅拌起,至开始卸料时止,延续搅拌混

6、凝土的最短时间应经试验确定。表2.1规定的混凝土最短搅拌时间可供参考。 表2.1 混凝土最短搅拌时间(min) 搅拌机容积(L)混凝土坍落度(mm)705001.51.01.05002.51.51.5a、搅拌掺用外加剂或矿物掺和料的混凝土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 b、当使用搅拌车运输混凝土时,可适当缩短搅拌时间,但不应少于2min。 c、搅拌机装料数量不应大于搅拌机核定容量的110%。 d、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宜过长,每一工作班至少应抽查2次。 4.2.6 搅拌机拌和的第一盘混凝土粗骨料数量宜用到标准数量的2/3。在下盘材料装入前,搅拌机内的拌和料应全部卸清。搅拌设备停用时间不宜超过30min,最

7、长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否则,应将搅拌筒彻底清洗后才能重新拌和混凝土。4.3混凝土运输 4.3.1 混凝土宜采用内壁平整光滑,不吸水,不渗漏的运输设备进行运输。当长距离运输混凝土时,宜采用搅拌车运输;近距离运输混凝土时,宜采用混凝土泵、混凝土料斗或皮带运输。在装运混凝土前,应认真检查运输设备内是否存留有积水,或内壁粘附的混凝土是否清除干净。每天工作后或浇筑中 断30 min及以上时间再行搅拌混凝土时,必须再次清洗搅拌筒。 4.3.2 混凝土运输设备的运输能力应适应混凝土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需要,保证浇筑过程连续进行。运输过程中,应确保混凝土不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及坍落度损失过多等现象,

8、运至浇筑地点的混凝土应仍保持均匀和规定的坍落度。当运至现场的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时,应在浇筑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搅拌,但不得再次加水。 4.3.3 用吊斗(罐)运输混凝土时,吊斗(罐)出口到承接面间的高度不得大于2m。吊斗(罐)底部的卸料活门应开启方便,并不得漏浆。 4.3.4 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送已搅拌好的混凝土时,运输过程中宜以24r/min的转速搅动;当搅拌运输车到达浇灌现场时,应高速旋转2030s后再将混凝土拌和物喂入泵车受料斗或混凝土料斗中;运输车每天使用完后应清洗干净。 4.3.5 运输混凝土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混凝土的转载次数和运输时间。混凝土从加水拌和到入模的最长时间,应由试验室

9、根据水泥初凝时间及施工气温确定,并宜符合表3.1的规定。 表3.1 混凝土拌和物运输时间限值(min) 气温()无搅拌运输有搅拌运输30,20306020,10457510,560904.4混凝土浇筑 4.4.1 浇筑混凝土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a 制定浇筑工艺,明确结构分段分块的间隔浇筑顺序(尽量减少后浇带或连接缝)和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措施; b根据结构截面尺寸大小研究确定必要的降温防裂措施; c 将基础上松动的岩块及杂物、泥块清除干净,并采取防、排水措施,按有关规定填写检查记录。对干燥的非粘性土基面,应用水湿润;对未风化的岩石,应用水清洗,但其表面不得积水。 d仔细检查模板、

10、支架、钢筋、预埋件的紧固程度和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等,并指定专人作重复性检查,以提高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尺寸的质量保证率。构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应至少为4个/m2,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保护层垫块的尺寸应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准确性,其形状(宜为工字形或锥形)应有利于钢筋的定位,不得使用砂浆垫块。当采用细石混凝土垫块时,其抗渗能力和抗压强度应高于本体混凝土,且水胶比不大于0.4。 e 对于桥梁、隧道或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应在不同季节选择有代表性结构进行试浇筑,并通过测温或计算分析,事先确定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温度参数的合理控制值。 4.4.2 浇筑混凝土应符合下列一般规定: a在

11、炎热气候条件下,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不宜超过30。应避免模板和新浇混凝土受阳光直射,控制混凝土入模前模板和钢筋的温度以及附近的局部气温不超过40。宜尽可能安排在傍晚浇筑而避开炎热的白天,也不宜在早上浇筑以免气温升到最高时加剧混凝土内部温升。 b当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按冬季施工处理,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 c在相对湿度较小、风速较大的环境条件下,可采取场地洒水、喷雾、挡风等措施,或在此时避免浇筑有较大暴露面积的构件。 d浇筑重要工程的混凝土时,应定时测定混凝土温度以及环境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参数,并根据环境参数变化及时调整养护方式。 e混凝土应分层进行浇筑,不得随意留置

12、施工缝。其分层厚度(指捣实后厚度)应根据搅拌机的搅拌能力、运输条件、浇筑速度、振捣能力和结构要求等条件确定,表2.1中的数值可供参考,但混凝土最大摊铺厚度不宜大于400mm,泵送混凝土的最大摊铺厚度不宜小于600 mm。 表2.1 混凝土的浇筑层厚度 振捣方法浇筑层厚度插入式振动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表面振动无筋或配筋稀疏的结构25配筋较密的结构15附着式振动30注:表列规定可根据结构物和振动器型号等情况适当调整。 在新浇筑完成的下层混凝土上再浇筑新混凝土时,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1.5m以上。在倾斜面上浇筑混凝土

13、时,应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层。f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当因故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对不同混凝土的允许间歇时间应根据环境温度、水泥性能、水胶比和外加剂类型等条件通过试验确定。 当允许间歇时间已超过时,应按浇筑中断处理,同时应留置施工缝,并作出记录。施工缝的平面应与结构的轴线相垂直,施工缝处应埋入适量的接茬片石、钢筋或型钢,并使其体积露出前层混凝土外一半左右。 g新浇混凝土与邻接的己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的温差不得大于20。 h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土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将水排除。继续浇筑混凝土时

14、,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减少泌水。 i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的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j浇筑混凝土时,应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 4.4.3 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 a从高处直接倾卸时,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 b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设施铺助下落。 c串筒出料口距混凝土浇筑面的高度不宜超过1m。 4.4 在混凝土施工缝处接续浇筑新混凝土时,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 4.4.1 应凿除处理层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但凿除时,处理层混凝土须达

15、到下列强度: (1) 用水冲洗凿毛时,须达到0.5MPa; (2) 用人工凿除时,须达到2.5MPa; (3) 用风动机凿毛时,须达到10MPa。 4.4.2 经凿毛处理的混凝土面应用水冲洗干净,但不得存有积水。在浇筑新混凝土前,对垂直施工缝宜在旧混凝土面上刷一层水泥净浆,对水平施工缝宜在旧混凝土面上铺一层厚1020mm、水胶比比混凝土略小的1:2水泥砂浆,或铺一层厚约30cm的混凝土,其粗骨料宜比新浇筑混凝土减少10%。 4.4.3 对于混凝土结构或钢筋稀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应在施工缝处补插锚固钢筋。钢筋直径不小于16mm,间距为钢筋直径的20d。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施工缝宜做成凹形、凸形或设置止水带。 4.4.4 施工缝为斜面时,旧混凝土应浇筑成或凿成台阶状。 4.4.5 施工缝处理后,须待处理层达到1.2MPa后才能继续浇筑混凝土。当结构物为钢筋混凝土时,处理层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2.5MPa。混凝土达到上述抗压强度的时间宜通过试验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