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参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李亚歌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099759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部参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李亚歌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育部参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李亚歌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育部参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李亚歌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育部参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李亚歌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育部参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李亚歌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部参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李亚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部参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李亚歌(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学 校:平顶山市第二高级中学姓 名:李亚歌联系电话:13733761830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高中政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 2、学科:思想政治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2)上网查阅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内容。(3)思考学案课后习题。(4)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二、教学课题1、识记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明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了解

2、自治机关和自治权;3、理解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显著优越性。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5、让学生尝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6、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三、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本框是人教版高中政治生活第七课第二框的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我设计这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知道其有法可依,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进一步坚持与完善这一制度。在教学方法上,我充分利用了新课改的教学方法,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设置恰当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在教学内容上,我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大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融知识、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于一体;在教学过程上,我依托四个活动,以一种比较新颖的方式将知识呈现给学生。活动一“欣赏歌曲、探究主题”,通过宋祖英的歌曲爱我中华,引出本课的主题;活动二“走进教材、把握脉络”,通过教师引导,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理清脉络,把握知识体系;活动三“走进生活、学以致用”,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妙用,在生活中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活动四“本课小结”,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概括和总结能力。(二)【学情分析】:在第一框的学习中,学生对民族问题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本节课的内容不难理解。(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识记民族区域自

4、治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明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了解自治机关和自治权。(3)理解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显著优越性。2、 过程与方法(1)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坚持了从实际出发,适合我国国情。让学生尝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2)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地理知识,深入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理解并拥护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而承担起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的历史责任。(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民族区

5、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历史选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2、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五)【教学准备】1、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2、利用百度搜索搜索到宋祖英的歌曲爱我中华的视频作为导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进入本节课的主题。3、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下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课堂上让学生阅读,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法律条文。4、利用百度搜索下载电影回民支队片段-回民抗日武装,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要性。5

6、、利用百度搜索下载巴以冲突图片;车臣战争图片,制成ppt课件,让学生结合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进行比较,自主探究得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六)【教学方法】用宋祖英的歌曲视频爱我中华进行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方法上,我充分利用了新课改的教学方法,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设置恰当的情景,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总结、交流学习成果。 四、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活动一:欣赏歌曲,探究主题(首先,以同学们都熟悉的歌曲引入话题,通过师生简单对话,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教学过程。)师:苗族歌唱家宋祖英有一首关于民族的歌曲家喻户晓,同学们知道吗?生:(略)师:请同学们欣赏爱我中华。(播放多媒体材料)【百

7、度搜索】http:/ 本节课我们围绕三大块来进行探究学习,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活动二:走进教材,把握脉络1、体验知识学生阅读教材第7677页相关内容,并结合自己所学的历史、地理知识和自己所接触到的身边的实际,小组合作探究: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如何正确理解这一制度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踊跃发言。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进行点评:含义: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这一含义中有三处关键词:自治地方、自治机关、自治权。正确理解这三个关键词。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不包括民族乡。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

8、关,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不包括自治地方的检察院和法院。我国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含义: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地位: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内容: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自治机关的自治权,范围、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包括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其他自治权五个方面。(课件展示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三章自治机关的自治权,让学生阅读,增强学生对法律条文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法可依。)【百度搜索】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