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2013年语文模拟试题类集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809875 上传时间:2017-10-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65.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2013年语文模拟试题类集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2013年语文模拟试题类集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2013年语文模拟试题类集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2013年语文模拟试题类集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2013年语文模拟试题类集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2013年语文模拟试题类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2013年语文模拟试题类集(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 2013 年语文模拟试题类集(一) 、 (杭高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完成 1-2 题。 (7 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苏 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 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 “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 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 ? (3 分)2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了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4 分)(二) 、 (第一次五校联考)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 34 题。 (7 分)寄黄几复 来源:学科网 ZXXK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

2、南海,寄雁传书谢 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注】 此时诗人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黄几复任四会县(今属广东)县令。 蕲:求。古语有“三折肱,知为良医”的说法,此处的典故说明黄几复具有杰出的政治才干。3. 请结合诗歌的后四句,简要概括黄几复的形象特点。 (3 分)4. 请赏析“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的主要表现手法及 思想情感。 (4 分)(三) 、 (慈溪中学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5-6 题。 (7 分)听 筝柳中庸抽弦促柱 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

3、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注】抽弦促柱:弹奏时,以手指或鹿骨爪拨弄筝弦,缓拨叫“抽弦” ,急拨叫“促柱” 。5这首诗题目是“听筝” ,首联写的就是诗人在凝神细听。那么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请作简要分析。 (3 分)6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4分)(四) 、 (东阳市南马高中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78 题。 (7 分)送友人出塞【吴伟业】此去流人路几千,长虹亭外草连天。不知黑水西风雪,可有江南问渡船?7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试分析“长虹亭外草连天 ”一句蕴含

4、怎样的“情语” 。(3 分)8 试对诗歌最后两句做简要赏析。 (4 分)(五) 、 (富阳场口中学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7 分)寒 食 孟云卿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 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寒食寄京师诸弟韦应物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 寒食草青青。注寒食:节令名,在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以介子推抱木焚死,就定于这天禁火寒食。杜陵:位于西安南郊杜陵塬上,内有宣帝陵、王皇后陵及其他陪葬陵墓。9 寒食前两句在景与情的关系处理上有何独到之处?请作简要赏析。 (3 分)10两首诗所写内容都与“寒食”

5、相关,但表达的情感却不尽相同,请概述两首诗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 分)(六) 、 (杭高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完成 11-12 题。 (7 分)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苏轼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注:1094 年,蔡京、章惇之流执政,元祐旧臣苏轼成了迫害的主要对象,一贬再贬,由英州而至惠州,最后远放儋州(辖境在今海南) ,前后七年才遇赦北还。这首诗,就是 1100 年六月自海南岛返回时所作。参(shn)横斗转参星横斜,北斗星转向,时值夜深。11.这首诗颈联中所说的“ 鲁叟”是指 ,

6、而“乘桴”说的是 。 (2 分)12.纪昀评此诗 说:“ 前半纯是比体。如此措辞,自无痕迹。 ”“比”,即“ 以彼物比此物”;请你具体说说,在这首诗的前两联中,作者是如何运用“ 比”的手法的?(5 分)(七) 、 (西湖高级中学 8 月开学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3-14 题。 (7 分)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积水涵虚上下清, 几家门静岸痕平。浮萍破处见山影, 小艇归时闻草声。入郭僧寻尘里去, 过桥人似鉴中行。已凭暂雨添秋色, 莫放修芦碍月生。【注释】 无相院:即无相寺,在湖州西南黄於山,始建于吴越。 鉴:镜子。 13、张先在当时有一个绰号,叫做“张三影” ,这首诗也多处写“影” ,有明

7、写有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说明。 (3 分)14、诗句“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写景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4 分)(八) 、 (杭州外国语 9 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5-16 题。 (7 分)春日 唐韦庄忽觉东风景渐迟,野梅山杏暗芳菲。落星楼上吹残角,偃月营中挂夕晖。旅梦乱随蝴蝶散,离魂渐逐杜鹃飞。红尘遮断长安陌,芳草王孙暮不归。15 “红尘遮断长安陌”中“遮断”一作“望断” ,你觉得哪一种版本好,简要陈述理由。(3分)_ _ 16清代陈廷焯云:“韦端己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最为词中胜境。 ”其实非词如此,诗亦如此。请简要分析本诗中“似直而纡,似达

8、而郁”的情感表达方式。 (4 分)_ (九) 、 (湖州三县期中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718 题。 (7 分)行香子 (宋) 苏轼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消魂。故人不 见,旧曲重闻。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 寻常行处,题诗千首,绣罗 衫、与拂红尘。 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注】苏轼在杭州任职时,曾与好友知府 陈襄同去郊游。17本词多用忆旧和写今的穿插对比,且勾勒自然。请从上下阕中分别找出今昔转换的过渡句。 (2 分)上阕: 下阕: 18结合全词,简析“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的表现手法和表达的情感。 (5 分)(十) 、 (考试院测试卷)阅读下面这两

9、首诗,完成 1920 题。 (7 分)东阳路旁蚕妇(宋)翁卷两鬓 樵风一面尘,采桑桑上露沾身。相逢却道空辛苦,抽得丝来还别人。田家三咏(其三)(宋)叶绍翁抱儿更送田 头饭,画鬓浓调灶额烟。争信春风红袖女,绿杨庭院正秋千。19这两首诗都以 作为描写对象,均表达了作者对描写对象 的态度。 (2 分)20简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5 分)(十一) 、 (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 (7 分)【 双 调 】 折 桂 令 客 窗 清 明 乔吉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甚情绪灯前,客怀枕畔,心事天涯。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 华。 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

10、。21. 试用简洁的语言,分析“甚情绪灯前”中的“甚”字在曲中的作用。 (2 分)_ 22. 这首元曲开头和结尾写的都是暮春景象,但一个是悲景,一个是喜景。试用简洁的语言分析这两种不同的景物气氛对表达感情的作用。 (5 分)_ (十二) 、 (联谊学校期中)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 2324 问题。 (7 分)春 夕 唐崔涂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 烟景有谁争?【注】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归隐之处。这里诗人指他的家乡浙江桐庐一代的大好山水。23.简析首联中“送”字在诗中的作用。 (3 分)24.尾联

11、中“自是不归归便得”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4 分)(十三) 、 (宁波四中期始考)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宫 词武衍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注 建章:宫殿名。25、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 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4分)答: 26、这首诗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答: (十四)、(宁波万里国际学校期中)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 27-28 题。(6 分)塞上听吹笛 高适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不

12、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梅花何处落:笛曲有梅花落,属于汉乐府横吹曲。是将曲调梅花落拆用,嵌入“何处”两字。关山:这里泛指关隘山岭。回乐峰:唐代有回乐县,灵州治所,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峰即当地山峰。受降城:回乐县的别称。芦管:笛子。27.诗歌按题材分有山水诗、怀古诗等,这两首是 ,表达了 主题。(2分)28.这两首诗的尾句中都有“ 诗眼” ,请你分别指出: 、 。 (1 分)然后任选一个诗眼,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该诗眼的妙处。 (3 分)(十五) 、 (绍兴一中阶 段 性 测 试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2930 题。 ( 6 分)燕子矶施闰章绝壁寒云外,孤亭落照间。六朝

13、流水急,终古白鸥闲。树暗江城雨,天青吴楚山。矶头谁把钓?向夕未知还。注:燕子矶:在南京市北郊观音门外观音山上, 濒临长江,形似燕子展翅欲飞。29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具体说明。(3 分)30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钓者的形象及其寄予的思想感情。(3 分)(十六) 、 (绍兴一中分校 10 月月考)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并回答问题。村 行 王禹偁(宋)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注本诗是王禹偁于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史时所作。31、颔联“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分析这两句为人们所赞叹传诵的原因。 (4 分)来源:学#科#网 Z#X#X#K32、请用“缘景明情”的方法,鉴赏这首诗歌。 (6 分)(十七)、(台州中学第一次统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33-34 题。(6 分)行香子 (宋)苏轼 Ks5u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消魂。故人不 见,旧曲重闻。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寻常行处,题诗千首,绣罗衫、与拂红尘。 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 【注】苏轼在杭州任职时,曾与好友知府 陈襄同去郊游。33本词多用忆旧和写今的穿插对比,且勾勒自然。请从上下阕中分别找出今昔转换的过渡 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