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庄语录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098508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孟庄语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孔孟庄语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孔孟庄语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孔孟庄语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孔孟庄语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孔孟庄语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孟庄语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孔孟庄思想孔子其思想以“仁”核心,以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论点,提倡“忠恕”之道,又以为推行“仁政”应以“礼”为规范:“克己复礼为仁”.对于殷周以来的鬼神宗教迷信,采取存疑态度,以为“未知生,焉知事鬼”,“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又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首创私人讲学风气,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政治上提出“正名”主张,以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副其“名”,并提出“不患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观

2、点.自西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极大.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

3、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张道德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思想,故历史上老庄并称,道家思想又称为老庄思想.庄子思想的可贵之处,是具有朴素的唯物自然观和辩证法因素.他认为“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阴阳者,气之大者也,道者为之公”(庄子则阳),气,即物质自然性,故其主观精神的道,是与客观自然的气分不开的.庄子继承和发展了春秋后否定天命观的思想,认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气”(庄子知北游.),死,亦为客观自然的事,无君臣尊卑之别,这无异揭示了人的自然属性,

4、否定了权贵奴役人民的合理性.他指出客观事物都是变化的,“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庄子秋水.客观事物的变化,则是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庄子则阳.).庄子在认识到客观事物的变化及其矛盾双方作用的同时,又进一步认为对立的双方是可以转化的,“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庄子知北游.)无疑的,这都是庄子继承了老子朴素辩证法的积极一面,是老庄思想的精华所在.但是,由于老子在肯定客观事物矛盾对立而相互转化的同时,却忽略了矛盾转化的条件和新旧质的区别,庄子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却把朴素的辩证法进

5、而引向了相对主义.他认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齐物论.,世界上没有是非、善恶、美丑之分,“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同上.)双方都自以为是,而以对方为非,实际上没有绝对的是非.庄子的这种相对主义必然导向怀疑主义,如“庄子梦为蝴蝶”,不知是庄周梦为蝴蝶,抑或是蝴蝶梦为庄周,形象地反映了这种认识论的不可知论和怀疑论.庄子一生饱受战乱之苦,无法摆脱冷酷无情的现实,故对一切均持怀疑态度,失去了探索真理的信心,是“小国寡民”思想的典型表现.庄子的相对主义,固属唯心主义体系,但他觉察到了认识的相对性,指出了物质的不确定性,对后来唯物辩证法的进一步发展

6、是有启迪作用的.孔子名言及解释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释义】孔子说:“一个人的质朴要是超过他的文采,就未免有些粗野;文采要是超过他的质朴,又未免有些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结合的匀称均衡,那才称得上大雅君子.”2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释义】 孔子说:“君子团结人而不搞勾结拉拢,小人只搞勾结拉拢而不团结人.”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为政【释义】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誉,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这就好比大车、小车缺乏了关键部件套不住牲口一样,那怎么能驾车走路呢?”4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

7、免.”雍也【释义】孔子说:“人能够问心无愧地活在世上,是因为他正值;不正值的人也能活在世上,那是因为他侥幸地避免了祸害.”5子曰:“志于道,据于徳,依于仁,游于艺.”述而【释义】孔子曰:“志向在道上,根据在徳上,依靠在仁上,而在礼仪、音乐、射箭、驾车、文字、算术这六艺之中研习游乐来陶冶身心.”6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释义】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必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同他做伙伴.”7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释义】孔子说:“智慧的人遇事不迷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8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释义】孔

8、子说:“聪明的人喜欢水,有仁德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聪明的人生活快乐,有仁德的人容易长寿.”9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释义】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没有他那样的毛病.”10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释义】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庄子经典名言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译解】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

9、篇.立身处世,亦不妨从中借鉴.二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译解】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三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译解】如果水积的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大船.从大舟与水的关系看,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求大学问,干大事业,必须打下坚实、深厚的基础.四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译解】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这才是莫逆之交.五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庄子逍遥游【译解】厨师虽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仪是不会越过摆设祭品的几案,代

10、替厨师去做的.此谓尽管庖人不尽职,尸祝也不必超越自己祭神的职权范围代他行事.表现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成语越俎代庖即由此而来.六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译解】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七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译解】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处世之道.成语“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八物无非彼,物无

11、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论【译解】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存在对立的另一面,无不存在对立的这一面.从另一面看不明白的,从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所以说,彼出于此,此也离不开彼.即事物对立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对形而上学和绝对论的否定.比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早2400年.九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庄子人间世【译解】你不知道那个螳螂吗?舞起它那两把大刀式的胳臂,妄图挡住滚滚前进的车轮.它不了解自己的力量是根本无法胜任的,却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强大.成语螳臂当车的典故由此而来,用

12、以比喻不自量力.十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译解】生长在山上的树木,因为自然的需要而被砍伐,膏脂因为能照明而被燃烧,桂树可以食用,所以被砍伐;漆可以使用,因而被割皮.人人都知道有用的用处,而不知道无用的用处.有用有为必有害,无用无为才是福.阐发了常常被人忽视的无用之用,蕴含朴素的辩证法.老子名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中国人的真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这种态度不利于科学的发展.“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

13、大于欲得”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来源于人的永不满足的探索与创造精神,倘若象小农社会“小富即安”,满足于“三分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进取精神没了,那么民族的前景也就堪忧了.“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在人治社会,人权、个人财产权皆不受保护,灾祸不期而至,所以,智者劝戒世人韬光养晦,功成身退.“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它一方面表现了国人的不竞争心理,另一方面不争小利而得大便宜,表现了国人的狡猾谋略.“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中国的学问多是“玄学”,不是科学.“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此话意即:知道雄大的一

14、面,但自己谨守雌弱的一面;知道光彩的一面,但自己安于暗昧的一面;知道荣耀的一面,但自己宁守卑辱的一面.中国人以柔克刚,太富有计谋了.“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人治社会,注定了人际关系复杂,注定了修身处世学问深厚.“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人治社会一切无保障,为了保护自己,不为天下先,可以理解;但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国人就应当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老子此话的意思是,了解我的人太少了,能效法我的人更难遇到.因此,圣人往往是穿着粗衣,却怀揣着美玉,有货不能为人所识.的确,老子提出以柔克刚、无为而治,很少有人能理解,尤

15、其是接近于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无为而治思想仅为统治者暴政过后的与民休息政策的依据.孟子名言(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5)其进锐者,其退速.【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