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增光膜项目立项申请报告(17亩).docx

上传人:泓域M****机构 文档编号:108098326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建设增光膜项目立项申请报告(17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关于建设增光膜项目立项申请报告(17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关于建设增光膜项目立项申请报告(17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关于建设增光膜项目立项申请报告(17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关于建设增光膜项目立项申请报告(17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建设增光膜项目立项申请报告(17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建设增光膜项目立项申请报告(17亩).docx(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泓域咨询MACRO/ 关于建设增光膜项目立项申请报告关于建设增光膜项目立项申请报告一、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名称关于建设增光膜项目(二)项目建设单位xxx科技公司(三)法定代表人韦xx(四)公司简介公司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以创新为源动力,不断投入巨资引入先进研发设备,更新思想观念,依托优秀的人才、完善的信息、现代科技技术等优势,不断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以实现公司的永续经营和品牌发展。公司的能源管理系统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公司、车间和班组级能源管理体系,全面推行全员能源管理及全员节能工作;项目承办单位成立了由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为主要领导的能源管理委员会

2、,能源管理工作小组为公司的常设能源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公司日常能源管理的组织、监督、检查和协调工作,下设的能源管理工作室代表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开展项目承办单位能源管理工作;各车间的能源管理机构设在本车间内,由设备管理副总经理、各车间主管及设备管理人为本部门的第一责任人,各部门设立专(兼)职能源管理员,负责现场能源的具体管理工作。公司秉承“科技创新、诚信为本”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培养出一支成熟的售后服务、技术支持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队伍,建立了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快速的售后服务,有效地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提升了客户对公司的认知度和信任度。上一年度,xxx实业发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62.74万元,同比增

3、长28.02%(954.86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增光膜生产及销售收入为4066.55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93.21%。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1100.05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74.18万元,增长率18.81%;实现净利润825.04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67.16万元,增长率25.41%。(五)项目选址xxx工业园(六)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11312.32平方米(折合约16.96亩)。(七)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61.50%,建筑容积率1.45,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09%,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86.06万元/亩。项目净用地面积11312.32平方米,

4、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6957.0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402.86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11676.83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835.24平方米。(八)设备选型方案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98台(套),设备购置费918.57万元。(九)节能分析1、项目年用电量479164.37千瓦时,折合58.89吨标准煤。2、项目年总用水量7216.40立方米,折合0.62吨标准煤。3、“关于建设增光膜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479164.37千瓦时,年总用水量7216.40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59.51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24.31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2.26%

5、,能源利用效果良好。(十)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4264.8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155.5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99%;流动资金1109.2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01%。(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7850.00万元,总成本费用6064.51万元,税金及附加74.80万元,利润总额1785.49万元,利税总额2106.56万元,税后净利润1339.12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767.4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1.87%,投资利税率49.39%,投资回报率31.40%,全部投资回收期4.68年,提供就业职位161个。(十二)进度规划本期工程项目

6、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十三)项目评价1、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1.87%,投资利税率49.39%,全部投资回报率31.40%,全部投资回收期4.68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4.68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2、引导民间投资参与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要求广泛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为推动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实施,中央财政在工业转型升级资金基础上整合设立了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资金。围绕中国制造2025战略,重点解决产业发展的基础、共性问题,充分发挥政府

7、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产业向纵深发展。重点支持制造业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加强产业链条关键环节支持力度,为各类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产业和技术支撑。二、背景及必要性研究分析(一)项目建设背景1、备受期待的中国制造2025出台,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目标,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描画了中国制造未来10年由大变强的清晰路线图,全面吹响了迈向“制造强国”的冲锋号角。中国制造2025不是一般性的行业发展规划,而是着眼于国际国内大环境、产业变革大趋势所制定的一个长期战略性规划;其目的不仅在于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还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实现高端化的跨越发展。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为我国经济贡

8、献了长达几十年的高速增长,推动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出色完成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阶段性任务。但也要看到,制造业大而不强,正在成为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痛点”。一方面,传统低成本优势逐步衰减,资源约束日益增强,产能过剩困扰加剧;另一方面,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许多发达国家纷纷高呼“重返制造业”,意图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重塑的博弈中争夺优势地位。让制造业强起来,不但是解决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而且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决定着我国未来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发展轨迹,这个台阶必须上,这道坎必须迈。2、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

9、、兴国之器、强国之基。2015年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持续引起海外制造业专家和舆论的普遍关注。专家认为,“中国制造2025”为中国制造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指明了道路和方向。3、项目的实施,通过建设达到规模效益,首先大力开发建设地周边市场,站稳脚跟后扩大生产规模,逐步将产品推向全国,按照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公司做大做强,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全球经济增长将温和放缓,我国工业新旧动能将加速转换,工业经济仍将在合理区间稳定运行,工业投资增速有望稳中有进、工业品消费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工业企业出口增速可能会小幅放缓、企业效益和发展质量将继续稳步提升。工经所所长秦海林表示

10、,未来必须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改革,继续改善营商环境,增强发展信心;扩大开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拓展发展空间;锐意创新,提高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保障产业安全。(二)必要性分析1、新常态蕴藏着新机遇,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一是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现在每1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带来的增量是5年前的2倍以上,而且每1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拉动的结业也在显著增加。2、引领新常态,就要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进入经济发

11、展新常态的中国,经济韧性更好、潜力更足、回旋空间更大,在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创新创业、对外开放等诸多方面都孕育着重大机遇。我们要积极顺应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大势,在稳住经济运行的同时,积极谋“进”,以更有力的改革举措、更“活”的市场、更“实”的创新、更“宽”的政策,激励更多人去创业创造,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让新的增长“发动机”动力更充沛,让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中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3、“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战场。今后五年,我国工业发展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长期积累的

12、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粗放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已进入到必须以转型升级促进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转型就是要通过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加快实现由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升级就是要通过全面优化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和行业结构,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提升。工业转型升级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4、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后,项目承办单位将成为项目建设地内目前投资规模较大的企业之一,项目的建设无论是对企业自身的发展还是对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将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投资项目的建设是项目承办单位自身发展的需要,

13、随着国内相关行业的高速发展和客户需求面的不断增多,项目产品市场需求量日益扩大,因此,紧紧抓住项目产品市场需求动态,拓展投资项目丰富产品线及扩大生产规模已经显得必要而且紧迫。5、企业管理经验丰富。项目承办单位是以相关行业为主营业务的民营企业,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生产技术、科研开发、工程管理和企业管理人才,其项目产品制造技术和销售市场已较为成熟,在生产制造的精细化管理方面、质量控制方面均具有丰富的经验,具有管理优势;在项目产品的生产和工程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管理上的有力保障。三、产品及建设方案(一)产品规划项目主要产品为增光膜,根据市场情况,预计年产值7850.00万

14、元。项目承办单位应建立良好的营销队伍,利用多媒体、广告、连锁等模式,不断拓展项目产品良好的营销渠道,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二)用地规模该项目总征地面积11312.32平方米(折合约16.96亩),其中:净用地面积11312.32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16.96亩)。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16402.86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11676.83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16402.86平方米;预计建筑工程投资1312.83万元。(三)用地总体要求本期工程项目建设规划建筑系数61.50%,建筑容积率1.45,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09%,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86.06万元/亩。项目预计总建筑面积1640

15、2.86平方米,其中:计容建筑面积16402.86平方米,计划建筑工程投资1312.8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0.78%。(四)选址综合评价投资项目建设地址及周边地区具有较强的生产配套与协作能力,项目建设地工业种类齐全制造业发达,技术人员与高等级工程技术人力资源充足,项目配套及辅助材料均能找到合适的服务厂家,供应商分布在周边150.00公里的范围内,供货运输时间约在2.00小时之内,而且铁路、公路运输非常方便快捷。四、风险性分析投资项目涉及的利益群体,从紧密程度讲,首先是项目承办单位的职工,其次是周边的居民;项目实施后,企业的经济效益将大幅度提高,企业的职工可从投资项目中直接受益;投资项目的建

16、设运营,必将促进当地财政税收的增长,有利于加快当地的道路、交通、环境、公益事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周边居民是投资项目的间接受益者。投资项目的实施能有效带动当地上下游企业及其他行业(如运输业、服务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五、项目投资估算(一)固定资产投资估算本期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3155.58(万元)。(二)流动资金投资估算预计达产年需用流动资金1109.27万元。(三)总投资构成分析1、总投资及其构成分析:项目总投资4264.8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155.5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99%;流动资金1109.2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01%。2、固定资产投资及其构成分析:本期工程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建筑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