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复习题及答案概要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097851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复习题及答案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复习题及答案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复习题及答案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复习题及答案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复习题及答案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复习题及答案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复习题及答案概要(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传感器原理与应用一、名词解释1传感器: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化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和装置。2传感器的线性度:是指传感器输出、输入的实际特性曲线和拟合直线之间的最大偏差与输出量程范围之百分比3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指传感器在稳定状态时,输出变化量与输入变化量的比值,用来表示。4传感器的迟滞:表明传感器在正(输入量增大)反(输入量减小)行程中输出、输入曲线不重合的程度。5绝对误差:是示值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差值6系统误差:是指误差的数值是一个常数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的值7弹性滞后:在实际中,弹性元件在加、卸载的正、反行程中变形曲线一般是不重合

2、的,这种现象称为弹性滞后。8弹性后效:当载荷从某一数值变化到另一数值时,弹性变形不是立即完成相应的变形,而是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逐渐完成变形的,这一现象称为弹性后效。9应变效应: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机械变形(拉伸或压缩)时,其电阻值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10压电效应:某些电介质在沿一定的方向上受到外力的作用而变形时,内部会产生极化现象,同时在其表面上产生电荷,当外力去掉后又重新回到不带电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压电效应11霍尔效应:金属或半导体薄片置于磁感应强度为的磁场中,当有电流通过时,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上将产生电动势,这种物理现象称为霍尔效应。12热电效应:将两种不同的导体A和

3、B连成闭合回路,当两个接点处的温度不同时,回路中将产生热电势。13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是物体吸收到光子能量后产生相应电效应的一种物理现象。14莫尔条纹:把两块栅距相同的光栅刻线面相对重合在一起,中间留有很小的间隙,并使两者的栅线之间形成一个很小的夹角,然后将这对光栅放置在光路中,在两块光栅的栅线重合处,因有光从缝隙透过形成亮带,在两光栅栅线彼此错开处,由于光线被遮挡而形成暗带,这种比光栅栅距宽得多的由亮带和暗带形成的明、暗相间的条纹称为莫尔条纹将两种不同的导体A和B连成闭合回路,当两个接点处的温度不同时,回路中将产生热电势。光电效应是物体吸收到光子能量后产生相应电效应的一种物理现象。把两块栅距相

4、同的光栅刻线面相对重合在一起,中间留有很小的间隙,并使两者的栅线之间形成一个很小的夹角,然后将这对光栅放置在光路中,在两块光栅的栅线重合处,因有光从缝隙透过形成亮带,在两光栅栅线彼此错开处,由于光线被遮挡而形成暗带,这种比光栅栅距宽得多的由亮带和暗带形成的明、暗相间的条纹称为莫尔条纹。15细分:使光栅每移动一个栅距,莫尔条纹变化一周期时,不只是输出一个脉冲,而是输出均匀分布的n个脉冲,从而使分辨力提高到Wn,细分后计数脉冲的频率提高了。二、填空题1传感器通常由 敏感元件。传感元件、测量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2按工作原理可以分为 参量传感器。发电传感器、数字传感器、特殊传感器。3按输出量形类可分为

5、 模拟式、数字式和开关式4误差按出现的规律分 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5对传感器进行动态 标定(或校准或测试 的主要目的是检测传感器的动态性能指标。6传感器的过载能力是指传感器在不致引起规定性能指标永久改变的条件下,允许超过 测量范围 的能力。7传感检测系统目前正迅速地由模拟式、数字式,向 智能化 方向发展。8已知某传感器的灵敏度为K0,且灵敏度变化量为K0,则该传感器的灵敏度误差计算公式为rs=(K0/K0)100%。9为了测得比栅距W更小的位移量,光栅传感器要采用 细分 技术。10在用带孔圆盘所做的光电扭矩测量仪中,利用孔的透光面积表示扭矩大小,透光面积减小,则表明扭距 增大。11电容

6、式压力传感器是 变极距(或间隙)型的。12一个半导体应变片的灵敏系数为180,半导体材料的弹性模量为1.8105Mpa,其中压阻系数L为 1109 Pa-1。13图像处理过程中直接检测图像灰度变化点的处理方法称为微分法。14热敏电阻常数B大于零的是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15若测量系统无接地点时,屏蔽导体应连接到信号源的对地低阻抗端(或接地端)。16目前应用于压电式传感器中的压电材料通常有压电晶体、压电陶瓷、有机压电材料。17根据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电容式传感器有变间隙型、变面积型、变介电常数型三种基本类型18热敏电阻按其对温度的不同反应可分为三类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正温度系数热敏

7、电阻(PTC)、临界温度系数热敏电阻(CTR)。19光电效应根据产生结果的不同,通常可分为外光电效应、内光电效应、光生伏特效应三种类型。20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指稳态标准条件下,输出变化量与输入变化量的比值。对线性传感器来说,其灵敏度是 常量。21用弹性元件和电阻应变片及一些附件可以组成应变片传感器,按划分用应变式力传感器、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等(任填两个)。23单线圈螺线管式电感传感器主要由线圈、 和可沿线圈轴向 组成。24利用涡流式传感器测量位移时,为了得到较好的线性度和较好的灵敏度,应该让 的距离大大小于 。25空气介质变隙式电容传感器中,提高灵敏度和减少非线性误差是矛盾的,为此实际中大都采用差

8、动式电容传感器26振筒式传感器是以均匀 作为敏感元件,将被测气体压力或密度的变化转换成 。27由光电管的光谱特性看出,检测不同颜色的光需要选用 不同的光电管,以便利用光谱特性 的区段。28按热电偶本身结构划分,有普通热电偶、铠装热电偶、 薄膜热电偶。29硒光电池的光谱响应区段与 相近,因而得到应用。30热敏电阻正是利用半导体的 数目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制成的 敏感元件。31当半导体材料在某一方向承受应力时,它的 发生显著变化的现象称为半导体压阻效应。用这个原理制成的电阻称固态 。32磁敏二极管工作时加 电压。由于它的磁灵敏很高,特别适用于测量 。33我们学过的参量式传感器有电阻式传感器、电

9、感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等。34可以测量加速度的传感器有电容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差分变压器式传感器等。35形成干扰的三因素是干扰源、干扰途径、接收电路。三、选择题1电阻应变片的初始电阻数值有多种,其中用的最多的是 ( B )。 A 60 B 120 C 200 D 3502电涡流式传感器激磁线圈的电源是 ( C )。 A 直流 B 工频交流 C 高频交流 D 低频交流3变间隙式电容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与极板间初始距离d0之间是(B)。A 正比关系B 反比关系C 无关系4单色光的波长越短,它的(A )。 A 频率越高,其光子能量越大 B 频率越低,其光子能量越大C 频率越高,其光子能量越小 D

10、 频率越低,其光子能量越小5热电偶可以测量(C )。 A 压力 B 电压 C 温度 D 热电势6光敏电阻适于作为(B )。 A 光的测量元件 B 光电导开关元件 C 加热元件 D 发光元件7目前我国使用的铂热电阻的测量范围是( AD )。 A -200850 B -50850 C -200150 D -2006508差动变压器传感器的配用测量电路主要有 ( AB )。A 差动相敏检波电路 B 差动整流电路 C 直流电桥 D 差动电桥9下列被测物理量适合于使用红外传感器进行测量的是( C ) A压力 B力矩 C温度 D厚度10属于传感器动态特性指标的是( D ) A重复性 B线性度 C灵敏度 D

11、固有频率11按照工作原理分类,固体图象式传感器属于( A ) A光电式传感器 B电容式传感器 C压电式传感器 D磁电式传感器12测量范围大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的类型为( D ) A变极板面积型 B变极距型 C变介质型 D容栅型13利用相邻双臂桥检测的应变式传感器,为使其灵敏度高、非线性误差小( C ) A两个桥臂都应当用大电阻值工作应变片 B两个桥臂都应当用两个工作应变片串联 C两个桥臂应当分别用应变量变化相反的工作应变片 D两个桥臂应当分别用应变量变化相同的工作应变片14影响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低频响应能力的是(D ) A电缆的安装与固定方式 B电缆的长度 C前置放大器的输出阻抗 D前置放大器的

12、输入阻抗15固体半导体摄像元件CCD是一种( C ) APN结光电二极管电路 BPNP型晶体管集成电路 CMOS型晶体管开关集成电路 DNPN型晶体管集成电路16将电阻R和电容C串联后再并联到继电器或电源开关两端所构成的RC吸收电路,其作用是(D ) A抑制共模噪声 B抑制差模噪声 C克服串扰 D消除电火花干扰17在采用限定最大偏差法进行数字滤波时,若限定偏差Y0.01,本次采样值为0.315,上次采样值为0.301,则本次采样值Yn应选为( A ) A0.301 B0.303 C0.308 D0.31518若模/数转换器输出二进制数的位数为10,最大输入信号为2.5V,则该转换器能分辨出的最小输入电压信号为( B ) A1.22mV B2.44mV C3.66mV D4.88mV19周期信号的自相关函数必为( A ) A周期偶函数 B非周期偶函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