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动态增强、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应用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8097787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DF 页数:56 大小:4.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磁共振动态增强、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应用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磁共振动态增强、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应用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磁共振动态增强、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应用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磁共振动态增强、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应用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磁共振动态增强、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应用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磁共振动态增强、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应用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磁共振动态增强、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应用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类号: R445.2 单位代码: 10335 密 级: 申 请 号: 18020719 硕士学位论文(同等学力) 中文论文题目:中文论文题目:磁共振动态增强、扩散加权成像联合磁共振动态增强、扩散加权成像联合 应用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应用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 英文论文题目: 英文论文题目: Clinical evaluation of combining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 imaging、diffusion- weighted MR imaging for diagnosis of breast lesion 申请人姓名: 王 冬 女 指导教师: 葛 玲

2、 玉 专业名称: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研究方向: 乳腺影像学 所在学院: 医学院 申请人单位: 浙江省台州医院 论文提交日期 二 00 九年一月 磁共振动态增强、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应用磁共振动态增强、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应用 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 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 论文作者签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指导教师签名: 论文评阅人 1: 袁建华 教授 浙江省人民医院 评阅人 2: (隐名评阅学位论文省略) 评阅人 3: (隐名评阅学位论文省略) 评阅人 4: 评阅人 5: 答辩委员会主席: 张敏鸣 教授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委员 1: 许顺良 教授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委员 2: 蒋定尧 教授

3、 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委员 3: 王敏 教授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委员 4: 陈瑶 教授 省中医药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委员 5: 答辩日期: 2009 年 02 月 19 日 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 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 浙江大学浙江大学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 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 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王冬女 签字日期:2009 年 02 月 20

4、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浙江大学浙江大学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 送交本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浙江大学浙江大学 可以 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传播,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王冬女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2009 年 02 月 20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致谢 I 致 谢 致 谢 首先要感谢恩师葛玲玉主任对我学业上的谆谆教诲、严格培养和生活上的关 怀。您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一丝不苟

5、的作风,使我终生受益。学位论 文选题、立题、实验设计、论文撰写均凝集了她的心血。在此我要向她衷心地道 一声:葛老师,您辛苦了,谢谢! 感谢许顺良教授的热心帮助,在他的介绍下,让我有机会与葛老师建立浓厚 的师生情、女人缘。 感谢研究生部和浙一医院科教科各位老师的关怀和帮助。感谢黄强等各位师 兄弟的大力相助。 感谢台州医院主任樊树峰副教授,他在影像资料分析、学位论文立题、实验设 计、论文撰写方面也同样给予了鼎力支持。同样感谢台州医院放射科全体同事在 磁共振检查、分析中的大力支持。感谢台州医院肿瘤外科诸位医生在采集病例时 给我的大力支持,感谢病理科的肖明主治医师在病理标本制作、分析等方面所做 的大量

6、工作。 由衷地感谢我的家人,特别感谢我的丈夫郭世伟和乖女儿郭夏楠,正是他们 多年的理解和关爱,使我得以顺利地完成学业。 衷心感谢曾经帮助、支持和关心我的每一位。并祝他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王冬女 2009 年 1 月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II 磁共振动态增强、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应用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 磁共振动态增强、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应用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影像医学 研究生:王冬女 导师:葛玲玉主任医师 摘 要 摘 要 目的:目的:探讨单一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试验、扩散加权成像诊断试验及其 联合应用对乳腺病变定性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比

7、 较其诊断效能。 方法:方法:对临床拟诊肿块的患者37例,同时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和扩散加权成像 检查,均获得手术和病理证实,其中良性病灶18个,恶性病灶19个。对病变的边 缘、 形态特征、 动态增强表现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采用评分法对病变性质分恶性、 可疑恶性及良性三组进行判断。参照动态增强病变位置确定扩散图像病变所在, 描记扩散图像上病变的感兴趣区,由软件计算获得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获 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统计学方法进行良性和恶性ADC值比较。联合动 态增强扫描和ADC值,采用评分法根据积分情况进行综合定性诊断。比较动态增 强扫描、DWI ADC值及联合应用对乳腺病变定性诊断

8、效能。 结果:结果:动态增强扫描(病灶边缘、形态学表现结合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诊断乳 腺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89.5%(17/19)、 72.2%(13/18)和3.221、0.146。良性病变组ADC值1.4740.441(10-3mm2/s),恶性病 变组ADC值1.0820.160(10-3mm2/s),两者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2,0.05,符合正偏态分布,具体如下: 表 6 ADC 值 K-S 正态性检验数据分布分析 Valid(有效) 37 N Missing(剔除) 0 Skewness(偏度系数) 0.793 Std. Error of

9、Skewness(偏度系数标准误)0.388 Kurtosis(峰度系数) 0.584 Std. Error of Kurtosis(峰度系数标准误) 0.759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结果 14 ADC值 2.38 2.25 2.13 2.00 1.88 1.75 1.63 1.50 1.38 1.25 1.13 1.00 .88 .75 .63 ADC值 Frequency 8 6 4 2 0 Std. Dev = .38 Mean = 1.27 N = 37.00 图 4 乳腺病变 ADC 值的偏正态分布图 2.2.3 良恶性病变的 ADC 值的比较和统计学处理 对 ADC 值进行良恶性

10、组 t 检验,乳腺良恶性病变 ADC 值有显著差异 (p=0.002,0.05 扩散加权成像 ADC 值改变判断乳腺病变良恶性的敏感性 94.7%(18/19), 特异 性 66.7%(12/18), 阳性似然比 2.842, 阴性似然比 0.079。 本组 1 个病灶(Pagets 病), 其 ADC 值高于诊断阈值,考虑为良性病变,而结合形态不规则、乳头糜烂、乳晕 皮肤增厚、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流出型,获得阳性诊断(图 5)。本组 6 个乳腺 炎病灶,其 ADC 值低于诊断阈值,考虑为恶性病变,但结合病灶强化模式呈环状 及蜂窝状明显强化、乳腺皮肤增厚、病史均获得正确的诊断(图 6) ;同时发

11、现乳 腺炎脓肿期的 ADC 值明显低于阈值,达 0.60-0.7010-3mm2/s。 2.3 磁共振动态增强、 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应用对乳腺病变定性诊断与组磁共振动态增强、 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应用对乳腺病变定性诊断与组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结果 16 织学对照分析 织学对照分析 2.3.1 19 个恶性病灶中, 11 个病灶动态增强扫描、 ADC 值及两者联合判断均为恶 性病变(图 7),占 57.9%(11/19);1 个病灶动态增强扫描判断为恶性,ADC 值判断 为良性,联合判断为恶性病灶,占 5.3%(1/19);6 个病灶动态增强扫描判断为可疑 恶性,ADC 值测量判断为恶性,联合判断

12、为恶性病灶(图 8),占 31.6%(6/19); 1 个病灶动态增强扫描判断为良性, ADC 值测量判断为恶性, 联合判断为良性病灶。 18 个良性病灶中,动态增强扫描判断为可疑恶性,ADC 值判断为恶性,联合 判断为恶性者有 3 个病灶,占 16.7%(3/18);动态增强扫描判断为可疑恶性,ADC 值判断为良性,联合判断为良性者有 2 个病灶(图 9),占 11.1%(2/18);动态增强 扫描判断为良性,ADC 值判断为恶性,联合判断为良性者有 3 个病灶(图 10) , 占 16.7%(3/18); 动态增强扫描、 ADC值及两者联合判断均为良性者有10个病灶(图 11) ,占 55

13、.6%(10/18)。详见表 9 表 9 动态增强扫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诊断与组织学对照 DCE(积分) ADC(积分) 联合(积分)恶性 (n) 良性(n) 恶性(3) 恶性(1) 恶性(4) 11 0 恶性(3) 良性(0) 恶性(3) 1 0 可疑恶性(2) 恶性(1) 恶性(3) 6 3 可疑恶性(2) 良性(0) 良性(2) 0 2 良性(1/0) 恶性(1) 良性(2/1) 1 3 良性(1/0) 良性(0) 良性(1/0) 0 10 2.3.2 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扩散加权成像诊断对乳腺病变良恶性与病理对照分析 动态增强联合扩散加权成像诊断恶性病灶的 21 个中,病理诊断为恶性的 1

14、8 个,良性的有 3 个,动态增强联合扩散加权成像诊断为良性病灶的 16 个中,病理 诊断为良性的 15 个,恶性的有 1 个。详见表 10。 表 10 乳腺病变联合诊断与组织学对照分析 组织学 DCE+ADC 恶性 良性 合计 (n) 恶性 18 3 21 良性 1 15 16 合计(n) 19 18 37 X2= 0.25 P0.05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结果 17 联合诊断乳腺病变良恶性的敏感性 94.7%(18/19),特异性 83.3%(15/18),阳性 似然比 5.684,阴性似然比 0.063。本组联合诊断假阴性的 1 例(图 3,导管内癌), 其联合判断积分系阴性,其动态增

15、强扫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流入型,扩散加权 成像 ADC 值低于诊断阈值,再结合钼靶片成簇细沙样钙化,获得阳性诊断。联合 诊断假阳性的 3 例(图 12)为乳腺炎症。 2.4 MRI 动态增强扫描、扩散加权成像单一诊断及两种方法联合应用 诊断效能比较, 动态增强扫描、扩散加权成像单一诊断及两种方法联合应用 诊断效能比较,详见表 11 表 11 MRI 动态增强扫描、扩散加权成像及其联合诊断效能比较 指标 DCE ADC DCE+ADC 敏感度 89.5% 94.7% 94.7% 特异度 72.2% 66.7% 83.3% 阳性似然比 3.221 2.842 5.684 阴性似然比 0.146 0.079 0.063 诊断符合率 81.1% 81.1% 89.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