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教师教案编写规范[014]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096007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方医科大学教师教案编写规范[014]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南方医科大学教师教案编写规范[014]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南方医科大学教师教案编写规范[014]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南方医科大学教师教案编写规范[014]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南方医科大学教师教案编写规范[014]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方医科大学教师教案编写规范[01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方医科大学教师教案编写规范[014](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方医科大学教 案 2007 2008 学年 秋 季学期所在单位 中医药学院 系、教研室 药用植物中药鉴定学教研室课程名称 中药鉴定学 授课对象 中药学本科2005年级 授课教师 刘 传 明 职 称 讲 师 教材名称 中药鉴定学(李家实主编) 教案首页授课题目各论 根及根茎类中药的鉴定5授课形式讲 授授课时间2007年11月02日授课学时2学时教学目的与 要 求1、 掌握葛根、甘草、黄芪的来源和性状鉴别特征。2、 掌握甘草、黄芪的显微构造特征。3、 掌握人参的来源。基本内容葛根、甘草、黄芪、人参重 点难 点重点: 甘草、黄芪的性状鉴别要点。难点: 黄芪的伪品鉴别。主要教学媒 体多媒体投影仪、药

2、材标本主 要 外语 词 汇Glycyrrhiza uralensis、Astragalus membranaceus 、Panax ginseng有关本内容的新进展主要参考资料或相关网站主要参考资料:1. 常用中药鉴定大全,张贵君主编,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932. 中华本草,上海科技出版社,19993. 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典,广东科技出版社,2002 4. 中药鉴定学,张贵君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5. 道地药材图典,王强主编,福建科技出版社,2003系、教研室审查意见课后体会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时间分配和媒体选择豆科(目):Leguminosae多为草本,叶互生,多为羽状复叶,花五基数,多

3、为蝶形花,莢果。多有豆腥气,味甜或苦,含草酸钙方晶。含羞草亚科:含儿茶酚类(合欢)云实亚科(苏木科):含五倍子鞣质,亦含蒽醌(决明、皂莢)蝶形花亚科:含生物碱(甘草、葛根、黄芪、广金钱草、白扁豆、补骨脂)葛 根【来源】 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根。【产地】 野葛主产于湖南、河南、广东、浙江、四川等地。甘葛藤主产于广西、广东,多为栽培。【采收加工】春季清明前采挖,质佳;秋季霜降后采,质量较差。将根洗净,刮去外皮,纵切或横切成块片,晒干或微火烘干。【性状鉴别】野葛根: 常为斜切或纵切的块片,类白色或淡棕色,表面有时可见残留的棕色栓皮;切面粗糙,纤维性强;质轻松;气微,味淡。甘葛藤根:纤维性较弱,有的

4、呈绵毛状。质坚硬而重,富粉性。气微,味微甜。【成分】 野葛根含黄酮类物质可达12%;甘葛藤根的含量较低,广西产约2.2%。葛根长霉后总黄酮含量显著降低。【附注】除上述两种外,尚有多种同属植物的根在部分地区作葛根使用,但总黄酮含量较低,一般在1%以下,质量较差。如食用葛藤、三裂叶葛藤、峨嵋葛藤等。 葛花:为野葛未全开放的花,含多种黄酮类成分,功能解酒毒,止渴。讲授、提问2讲授、图片2讲授、图片、药材标本5讲授、图片1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时间分配和媒体选择甘 草【来源】 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的根及根茎。【产地】 甘草主产于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目前已有人工栽培。 光果甘草、胀果甘草主产于

5、新疆甘肃等省区。 为喜钙植物,一般野生于向阳干燥的钙质、砂质土壤中。【采收加工】春秋两季均可采挖,以春季产者为佳。一般去除非药用部位后切成长段晒干;亦有将外面红棕色栓皮刮去者,称为“粉甘草”【性状鉴别】 一、甘草:1、根呈圆柱形,外皮松紧不等(直径0.6-3cm)。表面红棕、暗棕、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及横长皮孔。两端切面中央稍下陷(有的不明显)。2、质坚实而重,断面黄白色,纤维性,有粉性,具明显的形成层环纹及放射状纹理,有裂隙。3、根茎表面有芽痕,横切面中央有髓。4、味甜而特殊。二、胀果甘草:根粗壮木质性强,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质坚硬,木纤维多,粉性差,断面多裂隙。(荚果短小,直而肿胀)

6、三、光果甘草:外皮大多灰棕色,不甚粗糙,皮孔细小而不明显,裂隙少,纤维性强。(荚果表面光滑无毛)讲授、图片2讲授、图片、药材标本13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时间分配和媒体选择【显微鉴别】1、甘草根的横切面:符合正常的双子叶植物次生根的构造。木栓层为数列红棕色细胞(粉甘草外皮已除去)。韧皮部及木质部中均有纤维束,其周围薄壁细胞中常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束间形成层不明显。导管常单个或2-3个成群。射线明显;韧皮部射线常弯曲,有裂隙。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少数细胞含棕色块状物。2、甘草粉末: 淡黄棕色纤维成束,壁厚,晶纤维易察见(含方晶)草酸钙方晶:易见导管:具缘纹孔,直径较大,稀有网纹。淀粉粒:多为单粒,

7、脐点点状,卵圆或椭圆形。木栓细胞:多角形,红棕色,侧面观为类长方形。棕色块:形状不一。【成分】甘草甜素(三萜类化合物),主要系甘草酸的钾、钙盐,为甘草的甜味成分。主产区甘草中甘草甜素含量5-11%,甘草次酸含量约3-7%。甘草甜素对毒物有吸附作用,水解后产生的葡萄糖醛酸能与毒物结合,故可解毒。含量:据有关资料表面,根茎根,皮部中部。【理化鉴别】讲授、图片15讲授、图片3讲授、图片2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时间分配和媒体选择TLC:见教材P116。斑点用硫酸及香兰醛显色,呈蓝色。【附注】 同科植物黄甘草、粗毛甘草和云南甘草亦供药用。黄 芪【释名】 黄芪原名黄耆,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李时珍谓:“耆,长也。黄

8、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来源】 豆科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产地】 主产于山西、黑龙江、内蒙古等地(称“口芪、正口芪”;产于华北、东北者,多野生,称“北芪”。-但大全中意见不同)以栽培的蒙古黄芪质量佳。【性状鉴别】1、圆柱形,极少分枝,上粗下细。2、表面灰黄色或淡褐色,有纵皱及横向皮孔。栓皮易剥落,露出黄白色皮部,(有时可见黄白色网状纤维束)。3、质韧不易断,断面纤维性,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菊花心,显放射状纹理及裂隙。(老根断面中央有枯朽者,显黑褐色或空洞)4、有豆腥气,味微甜。【显微鉴别】1、根横切面:符合正常的双子叶植物次生根的构造。木栓层为数列细胞,栓内层为厚角

9、细胞,切线延长。韧皮部有纤维束,与筛管群交替排列;近栓内层处有时可见石细胞及管状木栓组织;韧皮射线外侧弯曲,有裂隙。讲授、图片2讲授、图片、药材标本7讲授、图片12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时间分配和媒体选择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单个或2-3个成群,有木纤维束,木射线明显。薄壁细胞含淀粉粒。2、粉末: 淡黄色纤维:韧皮纤维细长,胞腔小;木纤维壁较厚。石细胞:较少,壁厚,胞腔较大。导管:网纹或具缘纹孔导管。木栓细胞:多角形,棕色。淀粉粒:多单粒,偶见2-3分粒组成的复粒。【成分】 膜荚黄芪含黄酮类、皂甙类;(皂甙具有降压、利尿、强心作用) 蒙古黄芪含黄芪多糖等多种多糖。其中有些多糖具有免疫促进作用。 此外

10、,测定出21种氨基酸,14种微量元素。【理化鉴别】1、检查氨基酸、多肽:水浸液1ml(3g30ml)+0.2%茚三酮2滴,沸水中加热5分钟冷却后显紫红色。2、检查糖:水浸液1ml于60水浴中加热10分钟,+5%-萘酚乙醇溶液5滴,再沿管壁缓缓加入浓硫酸0.5ml 试液与硫酸交界处出现紫红色环。【附注】1、下列同属植物的根,在有的地区也作黄芪药用:讲授、图片2讲授、图片3讲授、图片8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时间分配和媒体选择金翼黄芪:药材名“小黄芪、小白芪”,主产于河北、青海等地。根呈圆柱形,上部有细密环纹。多花黄芪:主产于四川、西藏等地。根淡棕色,形成层处呈棕色环,味淡微涩。梭果黄芪:主产与四川。根淡

11、棕色,横切面皮部乳白色或淡黄白色,质硬。塘谷耳黄芪:药材名“白大芪、马芪、土黄芪”,主产于甘肃、青海。根灰棕色,常有栓皮剥落后留下的棕色疤痕,折断面粗纤维状,横切面皮部和木部呈淡棕色,形成层处显棕色环,味甜。2、伪品:豆科植物锦鸡儿的根:安徽、江苏等地称“土黄芪”。栓皮多除去,表面淡黄色,有棕色的残存皮孔。质脆,断面纤维状。气微,味淡。锦葵科植物圆叶锦葵、欧属葵、蜀葵的根。圆叶锦葵:表面土黄或棕黄色,韧皮部淡黄色。气微、味淡,因富含粘液而有粘滑感。蜀葵的根称“麻杆花、一丈红、蜀季花”据报道,全国黄芪的伪品有多种,除上述两种外,常见的还有:豆科植物大野豌豆的根。“野豌豆”豆科植物苜蓿的根。“土黄

12、芪、苜蓿根”豆科植物紫花苜蓿的根。豆科植物白香草木樨的根。“白香草木樨”豆科植物草木樨的根。豆科植物兰花棘豆的根。豆科植物刺果甘草的根及根茎。豆科植物单体蕊黄芪(鳌山黄芪)的根。豆科植物苦马豆的根。锦葵科植物陆地棉的根。“棉花根”3、红芪: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的根。通称“晋芪”,主产于甘肃南部地区。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时间分配和媒体选择表面灰红棕色,栓皮易剥落露出浅黄色的皮部及纤维。质坚硬而致密,难折断。折断面纤维性强,且富粉性。气微而特异,味微甜。显微:有晶鞘纤维,草酸钙棱晶,无石细胞。抗菌、降压作用较黄芪强。全国各地作红芪药用的还有:同属植物太白岩黄芪(又称“红芪、锦芪”)、齿翅岩黄芪、紫花岩黄芪、拟蚕豆黄芪、锡金岩黄芪等。4、南芪:桑科植物五指毛桃的根。亦称“五爪龙”五加科:Araliacae特征:多为草本(人参、三七为多年生草本,刺五加为灌木)。叶互生,伞形花序,花基数为5,G下位,浆果。成分:皂甙(三萜类),黄酮,氨基酸,多糖。人 参【来源】 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植物形态】 掌状复叶,轮生茎顶。 可根据叶子的形态数目判断参龄: 一年生者:1片三出复叶三花 (指播种第二年) 二年生者:1片五出复叶巴掌 (以后每年递增一叶,最多可达6片复叶) 三年生者:2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