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开题报告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094779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忽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忽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忽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忽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忽开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忽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忽开题报告(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 安 石 油 大 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研究生姓名忽磊磊研究生类别全日制学术型硕士所在年级2013级学科专业油气田开发工程论文题目雁木西油田第三系Esh期储层、水淹层参数精细建模研究导师姓名、职称王瑞飞 教授副导师姓名、职称开题时间2013年 12 月 24 日研究生姓名忽磊磊性别男年级2013级导师姓名、职称王瑞飞副教授学 科 专 业油气田开发工程副导师姓名、职称研究方向油气藏描述及开发地质建模的理论与方法论文题目雁木西油田第三系Esh期储层、水淹层参数精细建模研究一、 开题依据(目的、意义、国内外现状和题目来源)目的:针对雁木西油田第三系Esh期储层在注水开发中油层物理性质、参数大小发生

2、明显而复杂变化,利用岩石物理相分类研究水淹层参数精细建模。通过油区测井、岩心和试油试采射孔资料,分类建立水淹层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参数模型。岩石物理相分类要利用多种测井响应参数反映不同类别水淹层岩性、物性、孔隙类型及结构特征;孔隙度要利用分类声波时差、密度、中子孔隙度参数综合拟合求取;渗透率采用分类的多种测井响应综合评估确定;含油饱和度采用层点水样分析矿化度统计并做温度矫正求取地层混合液电阻率评价计算。从而为准确计算水淹层参数提供有效分析方法。意义: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注水方法的油气产量占了很大比重。由于水长期大量的注入许多油田已经发生水淹,油田进入了高含水期开采阶段。在我国的许多老油

3、田甚至己经进入了高含水中后期开发阶段,地下原油受注入水的长期驱替,造成水淹关系错综复杂,地下原油分布不均,剩余油的开采难度增大,采收率降低,地下水分布及矿化度变化莫测。雁木西油田第三系储层自开发以来,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一在2004年以前,为油田建产、上产阶段;其二在2004年至2008年年底,为油田(调整)稳产阶段;而2009年以来,油田增产措施较少,表现年产量有所下降阶段。产量下降阶段的主要原因是注水井水驱动用程度低,供液能力变差;生产井含水上升加快,处于高含水阶段的低效井已占油田总油井的一半以上;且储层胶结疏松,油井普遍出砂严重,水井套损率高。综上所述,雁木西油田第三系油藏从投产10多年的

4、开发历程,已进入中高含水期,油田目的层段调整和综合治理难度很大。为此,有必要开展雁木西油田第三系储层、水淹层评价解释方法研究,重构地下认识体系的研究基础工作,进行储层、水淹层参数的精细建模分析,为油田的挖潜方向提供有力支持。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各油田己形成一套基于常规测井资料定性判别水淹层、定量求剩余油饱和度与含水率,综合判别水淹级别的解释方法。特别是近几年,通过测井系列的改善和新解释方法的研究,初步解决了厚层内划分水淹部位和判断水淹级别的问题。 在大庆油田,由于主力厚油层己全面见水,薄、差层成为二次和三次加密调整井的主要开采对象。大庆油田薄、差层厚度薄,测井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带有的储层

5、信息少,储层岩性、电性、物性和含油性关系差,即储层“四性”关系差;水淹层注水矿化度多变(既注淡水,又污水回注),混合液电阻率变化复杂、难以确定,使研究难度大大增加。大庆油田测井公司在水淹层测井解释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先后推出三套水淹层定性解释方法,第一套解释方法以人工电位和自然电位基线偏移为主判断水淹层,第二套解释方法通过综合运用自然电位、人工电位、相位介电、三侧向、声波时差等测井资料进行水淹等级判别分析,第三套解释方法是在原有的测井系列基础上加测自然电流与环自然电位测井项目。90年代,在高分辨率测井系列的基础上,又相继推出了厚油层细分水淹层解释技术,薄、差油层水淹层综合解释技术,并在SU

6、N工作站上研制开发了“调整井测井资料单井处理解释系统”软件,其水淹层解释技术基本代表了国内先进水平。国内一些油田和相关的院所,围绕水驱岩石物理基础实验、水淹层测井方法、仪器和系 列及其资料解释开展了大规模的研究工作。应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如胜利油田的多功能分析解释方法,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的“油田注水开发期常规测井资料解释技术”等方法。除了采用先进的“双水模型”外,还在算法上分别采用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回归、迭代和神经元网络、微分法等非线性优化技术等。华北油田研究了淡水侵入油藏的饱和度解释模型;中原油田研究了应用自然伽玛、声波、井径综合识别水淹层的方法;西北地质研究所总结了水淹引起地层8个方面

7、的变化和利用这些变化识别水淹层的基本原理。此外,近年来国内还广泛开展了电阻率反演算法研究。但是,由于薄层水淹特征不明显,这些方法对于薄层未能取得满意的结果。近年来,由于新一代测井仪器的出现,如成像测井技术、薄层深侧向测井技术等,这些资料对水淹层进行综合解释,在实际中明显提高了水淹层的评价精度。胜利油田应用高分辨率声波和三侧向测井仪解释厚度在5-60cm之间的薄层油气开采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常规的裸眼井测井仪,由于其固有的纵向分辨率较低,一般测不准单一薄层的真值。高分辨率声波测井仪是由一个发射器和4个接收器组成,两个相邻接收器的间距为15cm。这一改变大大地提高了仪器的纵向分辨率。可划分0.

8、lm的薄层。高分辨率三侧向测井仪能划分0. 1-0. 2m的薄层。比较了这两种仪器与其它常规测井仪的不同响应特征,列举了这两种高分辨率测井仪,并结合0.45m, 0.25m梯度电极系在厚层细分、水淹层分级及薄互层划分方面的应用实例。 薄层深侧向测井仪也用于水淹层解释。薄互层剖面的合理评价要求电法测井具有纵向高分辨率和径向深探测范围,这是长期以来没有解决的矛盾,薄层深侧向测井使这一难题得到初步解决。经测井资料分析表明其分辨率达0. lm,探测深度与深三侧向相当;可用于确定岩性,扣除储集层中的钙质、泥质夹层,准确地划分有效厚度;是判断水淹层、评价储层参数的较好方法。介电测井资料确定水淹层是利用岩石

9、骨架和烃的介电常数C与水的介电常数C有很大的差别来实现的,在地层中,水是唯一具有高介电常数C的普通介质,其大小受矿化度的影响不大。介电测井利用长短原距电极系的组合,得到不同探测深度情况下地层的介电常数,结合常规测井资料,就可以确定水淹情况。总之,我国在水淹层水淹机理和解释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在实际中,仅仅建立在单井测井资料的水淹层测井评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1)水淹层的测井评价,不应该仅仅建立在单井测井资料上,应该从单井水淹层解释到多井多种资料综合解释。(2)随着油田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老油田的综合含水率越来越高,采用常规的手段对油层水洗程度、水淹状况、剩余油分布的定量分析

10、研究己经不能满足要求。特别是在小层内,由于岩性变化较大,非均质性严重,水洗程度极不均一,给稳油控水,提高采收率造成了较大的困难。精细研究小层内的剩余油分布,为有针对性的采取工程措施,提高采收率提高科学依据是油田开发后期的重要工作。在国外,为了探明油层的剩余油饱和度,广泛采用给地层注人同位素活化液或盐水,随时间推移进行两次或多次测井的“测一注一测”技术,从而由多次测得的结果求出剩余油饱和度。同时可用此技术监视油层的枯竭状态及驱油效率。前苏联在水淹物理模拟实验中,同样得出了油层注入淡水后电阻率增大的结论。近几年,美国应用声波全波测井资料来估算储层渗透率己有突破,储层的声波性质与孔隙充填物类型有关,

11、通过它可划分水淹层和油水层界面。题目来源:本题目来自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项目名称:新疆和吐哈油田油气持续上产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 二、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研究内容:1) 测井评价储层、水淹层岩石物理相基本特征 分析不同类别岩石物理相的沉积成岩相带及注水开发环境,描述储层具有的不同岩性、物性、孔隙类型结构及水淹特征,阐明不同类别水淹层参数和测井响应特征。2) 测井评价储层、水淹层岩石物理相参数、指标体系及分析方法分析测井评价储层、水淹层岩石物理相基本参数及其标准,建立测井评价岩石物理相类型的主要特征、评价指标和方法,通过主要目的层段储层、水淹层分类评价,阐明方法

12、实质及应用效果。3) 储层、水淹层参数精细建模的分析方法(1) 孔隙度模型分别、类岩石物理相建立声波时差、密度、中子孔隙度测井参数求取孔隙度模型。从而利用实用效果较好的孔隙度解释模型求取综合拟合值确定不同类别孔隙度参数。(2) 渗透率模型分别、类岩石物理相建立自然伽马、声波、密度、中子测井等求取渗透率模型。从而利用Hodges-Lehmann法综合评估确定不同类别渗透率参数。(3) 含油饱和度利用统计分析经验公式求取层点地层温度处混合液电阻率,再利用不同类别岩石物理相岩电参数的阿尔奇公式求取不同类别含油饱和度参数。(4) 实用价值经实例应用、改善和提高储层、水淹层参数计算精度和效果。技术路线:

13、通过对雁木西油田第三系储层、水淹层区域地质背景及开发动态的了解,结合岩心、录井、试油试采射孔资料、测井资料和分析化验资料,对该区地质构造进行基本的研究,再进一步研究沉积微相,分析储层、水淹层四性关系,测井响应特征,并建立物性参数模型,从而建立储层、水淹层参数精细建模的分析方法,并针对射孔段进行实际应用验证。创新点:1)对储层、水淹层进行参数分类建模,实现将储层非均质、非线性问题转化为相对均质、线性问题解决,提高测井解释精度和效果。2)选取使用效果比较好的测井曲线,利用其测井参数组成交会关系图,再利用综合拟合法求取参数。 二、 论文完成拟提交最终成果1.拟提交最终成果: 最终完成硕士学位论文雁木

14、西油田第三系储层、水淹层参数精细建模的分析方法一篇。2.进度安排第一阶段:国内外技术现状与发展前景调研,拟定研究方案和路线,并完成开题报告。(2014年11月至2014年12月)第二阶段:资料收集整理及油田基本情况研究。(2015年3月至2015年9月)第三阶段:对地层构造、沉积相带进行分析研究。(2015年10月)第四阶段:储层、水淹层四性关系和岩性、物性参数及其分布(2015年11月至2015年12月)第五阶段:储层、水淹层参数精细建模的分析方法。(2016年1月至2016年2月)第六阶段:整理资料并撰写论文(2016年3月至2016年4月)第七阶段:制作PPT准备答辩。(2016年5-6月)四、指导教师意见: 签 名: 日 期五、论证小组对开题内容的评价:1论文选题:处于学科前沿 接触学科前沿 有较大理论意义 有一定理论意义 理论意义不明显 有较大实用价 有一定实用价 实用价值及应值及应用前景 值及应用前景 用前景不明显主攻方向明确 需进一步确定主攻方向2选题创新:有突出的创新 有较大的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