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c化验室操作规程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093930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brc化验室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brc化验室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brc化验室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brc化验室操作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brc化验室操作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brc化验室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rc化验室操作规程(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XXXX有限公司化 验 室 操 作 规 程编 号: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人: 发 放 号: 受控状态: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目 录1. 化验室管理规范2. 无菌室管理规范3. 样品管理规范4. 化学试剂与药品使用管理规范5. 仪器设备管理规范6. 化验室安全操作规程7. PHS系列PH计操作规程8. UV754N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规程9. PL203型电子天平操作规程10. 不锈钢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操作规程11. 垂直流净化工作台操作规程12. 电热恒温水浴锅操作规程13. 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操作规程14. 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操作规程15. 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操作规程

2、一、化验室管理规范1、目的:为了规范检验、试验秩序和行为,实现生产分析检验和试验活动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准确提供质量数据,达到质量体系符合性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化验室一切检验和试验活动全过程及与之相关的活动过程。 3、职责3.1质检部负责贯彻该制度3.2检验员负责该制度的实施3.3化验室主任负责本制度的监督检查4、工作程序4.1安全制度 4.1.1检验人员要熟悉化验室及周围环境,清楚水闸和电器开关的位置,了解消防工具的使用方法,一旦发生事故,可立即采取措施。 4.1.2化验室各类化学试剂要根据其性质分类存放。易燃、易爆试剂应在远离明火低温处存放,数量不宜过多。

3、 4.1.3严格安全操作。使用毒性试剂,必须有第二人在场进行校对并应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使用易燃试剂进行易爆实验、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橱内或适当的场地操作。明火操作必须远离易燃、易爆试剂,选择安全场所,并采取保护人身安全的防范措施。致病菌种接种要尤其注意安全,防止感染和污染环境。用过的培养基清洗前应经过灭活处理。 凡进行加热回流、蒸馏、消化、高压灭菌等操作时要注意安全,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操作中不得擅自离开岗位4.1.4检验人员不得擅自改动供电线路,确因工作需要可向设备部门申请。 4.1.5各种设施不能正常运转,应及时报告设备部门进行维修。 4.1.6非工作时间需在化验室工作时,须

4、经质检部经理批准,并对化验室安全负责。 4.1.7各种试剂容器要带有书写清楚的标签。 4.1.8化验室应备有消防与安全急救措施。 4.1.9化验室要设值日人员,负责卫生与安全事项,下班时对水、电、门窗等进行安全检查,锁门后方可离开。 4.1.10不准由下水道排放引起堵塞的杂物以引起污染、腐蚀的废试剂。 4.2工作制度 4.2.1化验室在质检部的领导下,开展质量检验工作。检验员必须服从化验室主任的工作安排,做好本职工作。 4.2.2n ddcI化验室必须保持整洁、无污染。检验员必须做好并保持好各检验间(包括设备、台面、门窗、地面等)的清洁卫生。OP,h_sK 4.2.3化验室工作人员进入化验室要

5、穿工作服、工鞋、戴工帽。 4.2.4化验室内不准私人会客,非本室人员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进入化验室内。禁止生产人员在化验室逗留。 4.2.5化验室内应保持肃静,不得大声喧哗、闲聊,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 4.2.6禁止把与检验工作无关的物品带入化验室。禁止在化验室内洗凉个人衣物、吸烟、吃零食。#&o&Ufl# 4.2.7上班时,检验人员应专心工作,并做到不串岗,不做与实验工作无关的事。实验中要认真负责、细致、准确、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4.2.8操作人员对待工作要热心,操作要细心,学习要专心,解决问题要耐心。要尽职尽责,严格按照制定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对检验结果负责,如因玩忽职守而造成错检、漏检要

6、追究责任。4.2.9对检验规程不熟悉,对仪器性能不掌握,不允许操作,违章不听劝阻,不得继续工作。 kak3$ESH 4.2.10积极参加各种业务、技术、文化学习,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业务技术水平,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z,N.H. 4.2.11化验室的所有仪器设备、书刊资料等要建帐登记,专人保管,使用时应有登记手续。 4.2.12精密仪器有专人保管,严格执行使用登记手续,仪器损坏或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向有关负责人报告。 4.2.13使用各种仪器须熟悉和严格执行各种仪器的操作规程,用毕要清理,复原登记。 4.2.14化验室内的试剂试药要定位存放,标记清楚,摆放整齐;有毒化学试剂的请领使用与管理,应按有

7、毒有害物品管理办法执行。 4.2.15配制滴定液应作详细记录,注明配制及标定日期、室温、浓度或校正因子(F值)、配制者、标定者、复标者,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方可使用,并应按操作规程的要求贮存和定期进行重新标定。 4.2.16实验用定量玻璃容器应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检定、校正值应在仪器上标记或记在记录本内。 4.2.17化验室每日用紫外线灭菌,微生物化验室定期检查有关净化参数,保持检测场所的净化要求。 4.2.18实验用冰箱、冰柜中不准存放食品。 4.2.19根据生产的需要,化验室应安排人值班、加班。 4.2.20非生产分析样品,非抽检活动,未接到质检部经理指令,一律不得受理。4.3检验检测管理 4.3

8、.1化验室必须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制定检验计划,并严格按要求执行,检验计划见附录二。4.3.2检验员按规定要求采取样品,并做好相关的登记和标识。 4.3.3采样后,按规定的标准和试验方法进行检验和试验。然后,按要求备好保留样品,并做好标识。 4.3.4检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那些影响检验结果准确度的因素诸如尘埃、温湿度、振动、噪声等要密切注意,并严加控制。杜绝主观随意性,注意样品处理的安全性和操作安全性以及仪器的灵敏性和稳定性。操作时,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4.3.5检测过程中,要按方法规定进行双平行或多平行测定,其结果应符合方法精密度要求。数据处理与结果计算要遵循数字修约规则,有效数字

9、不得随意舍弃。 4.3.6若发现检测结果异常或实验偏差与方法规定有偏离时,检验人员不要轻易下结论,应认真查记录、查计算、查操作、查试剂、查方法、查样品,找出原因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复验。 4.3.7检验检测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即时将检验检测结果反馈、通知或报告给相关人员。对检验结果为不合格的,应对该不合格的处理作全程跟踪。 4.3.8外界支持服务4.3.8.1 化验室使用的各项药品及测试所需的耗材,应由合格供货商提供。4.3.8.2 在公司检验能力范围外的检测项目,可委托具有适当资质的实验室(即ISO/IEC Guide25 或相对等国家标准实验室)进行检验。 4.4 检验能力4.4.1化验室

10、的检验能力范围见附表一。4.4.2为确保化验室测试方法精确度和重现性都能达到规定要求,并且能按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不断提高化验室检测水平,同时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每年组织一次与检验检疫部门或防疫部门或技术监督部门等具有相关检测资质的部门进行检验比对试验,每月化验室内部进行一次检测重现性试验。4.5 检验数据统计4.5.1每月对化验室检测结果分类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编制汇总报表和绘制趋势曲线图,并进行检测结果的评审;同时在每月的质量例会上予以通报。4.5.2在实验条件相同,试验结果出现较大偏差时,应进行原因分析,并按要求进行纠偏,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4.6记录管理 4.6.1

11、要认真及时填写质量记录。所有原始记录必须使用专用表格,书写工整、清楚、真实、准确、完整。不准用铅笔记录,不得随意涂改、乱写、乱画和折叠。当发生笔误时,用划线注销,并在划线上方由本人更正。对未发生的空白项画斜杠。 4.6.2质量记录分为检验原始记录、检验报告、检验报表等。 4.6.3检测数据应及时填入原始记录,需计算的分析结果应在确认无误后填写,检验原始记录必须由检验者本人填写,确认无误后,报告给化验室主任复核/审核。检验者应对原始记录的真实性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负责,化验室主任应对计算公式及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数据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对报告单的质量负责。 4.6.4质量记录按月、季或

12、年编目成册,做好标识,归档保管。质量记录的保管按质量记录管理的相关规定归档保存。 4.6.5严格执行有关质量记录和文件管理有关规定,妥善保管质量记录。原料和产品原始检验记录、检验报告、检验报表、一般保存二年。 4.6.6质量记录在保存过程中,应防止潮湿、霉变、虫蛀;丢失和盗用,注意防火与通风。4.6.7质量记录的使用与管理按“文件控制程序”和“记录保持程序”执行。 附录一:化验室检测能力范围:类别名称检验内容原料所有加工的果蔬品种感官检验、农药残留速测酶抑制率辅料食用棕榈油感官检验(气味、滋味、透明度)理化检验(水份及挥发物、过氧化值、酸价)麦芽糖饴感官检验(气味、滋味、色泽、外观)理化检验(

13、固形物、DE值、PH值和熬煮温度)微生物检验(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抽检)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感官检验(气味、色泽、外观)柠檬酸感官检验(气味、色泽、外观)PET瓶感官检验(外观、杂质)微生物检验(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复合包装卷膜感官检验(气味、印刷、尺寸)微生物检验(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塑料薄膜袋感官检验(气味、尺寸)微生物检验(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包装纸箱感官检验(印刷、尺寸)、理化检验(水份)生产过程生产用水PH、余氯浓度、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食品接触面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半成品脱水蔬菜感官检验(气味、滋味、色泽、外观)理化检验(水份含量、脂肪含量)微生物检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速冻

14、蔬菜感官检验(气味、滋味、色泽、外观)微生物检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大肠杆菌)成品脱水蔬菜感官检验(气味、滋味、色泽、外观)净含量检验、理化检验(水份含量、脂肪含量)微生物检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速冻蔬菜感官检验(气味、滋味、色泽、外观)、净含量检验微生物检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大肠杆菌)保质期试验产品脱水蔬菜感官检验(气味、滋味、色泽、外观)理化检验(水份含量、脂肪含量)微生物检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速冻蔬菜感官检验(气味、滋味、色泽、外观)微生物检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大肠杆菌)附录二:化验室检验计划类别名称检验周期检测内容储存条件判别依据原料所有加工的果蔬品种每批感官检验、农药残留速测酶抑制率常温阴凉干燥处原料验收内控标准辅料食用棕榈油每批感官检验(气味、滋味、透明度)理化检验(水份及挥发物、过氧化值、酸价)常温阴凉干燥处食用棕榈油验收内控标准麦芽糖饴每批感官检验(气味、滋味、色泽、外观)理化检验(固形物、DE值、PH值和熬煮温度)微生物检验(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抽检)常温阴凉干燥处麦芽糖饴验收内控标准特丁基对苯二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