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与变通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093889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坚持与变通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坚持与变通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坚持与变通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坚持与变通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坚持与变通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坚持与变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坚持与变通(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语文期末考试样卷作文分析长兴教研室 张平华提供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墙壁上,一只蚂蚁在艰难地往上爬,爬到一大半,忽然滚落下来。这是它第六次失败的记录。然而过了一会儿,它有沿着墙根,一步一步往上爬了第一个人注视着这只蚂蚁,禁不住说:“一只小小的蚂蚁,这样执着顽强,真是百折不挠啊!我们遇到一点挫折,能气馁退缩吗?”第二个人也注视着这只蚂蚁,禁不住说:“可怜的蚂蚁,只要稍微改变一下方位,它就能很容易地爬上去了;可是它就是不肯看一看,想一想-唉,可卑的蚂蚁!我们无论做哪一件事,如果失利,就应该学得聪明一点,不能蛮干一气-我们是人,是有头脑的人啊!”第三个人问智者:“观察同一只蚂蚁,两个

2、人的看法和见解截然相反,他们得到的启示迥然相异,到底谁对呢?”智者回答道:“两个人都对。”问者感到困惑:“怎么会都对呢?”请以“坚持与变通”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注意:(1)立意自定;(2)题目自拟;(3)文体自选;(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一、命题分析此次命题属于给材料关系型话题作文,所给材料是对“蚂蚁”的两种不同看法,一人惊叹其执着顽强,百折不扰,意识到人也不应该在挫折面前气馁退缩;另一人则哀叹其不知道改变一下方位,不肯看一看,想一想,认识到人是有头脑的,要在失利后学聪明,不蛮干!而第三个人问智者以上二人谁对谁错的时候,智者却说“两个人都对”!问者很是困惑。就问题分析下去,我们就

3、不能把“坚持与变通”截然对立了,这不是该坚持还是该变通的简单选择,而是去论证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了。那么其关系是很明显的,也是很微妙的,他们应该不是完全矛盾的,而是很好的辨证统一的,具体就是:该坚持的时候坚持,该变通的时候变通;在坚持中学会变通,让变通来实现坚持;那么这个话题就实现了和谐统一,就和我省2004年高考的“人文素养与发展”为话题,2003年的高考作文“感情的亲疏远近与对事物的认知的关系”一样了,还有2004届高三湖州市第一次模拟考试的作文(错误使我如此美丽;正确使我如此尴尬)也是一样的。找到一组概念的契合点是关系型话题的关键,下一步就是如何具体操作了!本次阅卷的评分标准就是否别对

4、“坚持”和“变通”二者进行分析,并能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具体事例揭示二者间的辨证关系,给人以启发,富有文采。二、考生习作分析一、审题立意上就像阅卷组提供的“评分标准”所隐含的信息一样,考生在审题立意方面的确很难达到以上分析的深度,往往是偏向一方面,而很难做到二者兼顾,辨证统一。有以下几类失败典型:1、在文章中的确兼及两个概念了,但立意很肤浅,论证很浮泛,流于二者“哲学关系”的空头辨析,缺乏实际生活附着点,也就是没有“联系实际”,而使得文章没有深度,也不具体,忽略了文学的人文性,这种现象最为普遍。2、很多考生是偏向“坚持”而稍微提及“变通”,或结尾点到,看似篇末点题;或生硬嫁接,不死不活,使得整个

5、文章的论证不伦不类,就像西装革履的绅士口袋露出臭袜子一般!这样的现象着实不少。3、在行文中二者似连实离的现象也大量存在,不能和谐统一水乳交融,而是前半篇“坚持”后半篇“变通”,结尾处“强行焊接”。文章中,这两个概念完全是“物理性”并存,没有发生“化学反应”,让阅卷老师很难判断其是否离题。4、“打擦边球”,将话题转移的现象也有,例如写“选择”“失败造就成功”“恒心”等。这类文章有很明显的“套文”痕迹。二、选材剪裁因审题立意上有偏差,在选材剪裁及论证上就有很大的问题了。如果单就其一篇习作的主题来说,材料可能是用得很好的,但回到我们上边的分析上就不是很好了。最糟糕的是对材料的处理不知道“变通”,不能

6、将传统的写作素材翻出新意来。如写“爱迪生经过千万次的坚持造就了成功”,却没有写爱迪生的最终成功是千万次的变通的结果,很是可惜。当然,更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将作文题所提供的材料全文照抄,也有考生将本次考试的现代文阅读的材料(流泪的滕王阁)大段抄来,以凑足字数,实在是不明智的行为啊!但还是出现了不少精彩文章:有评宋江的愚忠不知变通的,有叹一意孤行的末路英雄项羽的,有论马寅初对真理的坚持的,有说邓小平同志的“一国两制”的,有演绎司马光砸缸的,有讨论亚力山大挥刀斩结的,有佩服诸葛亮的“空城计”的,有说鲁迅的“弃医从文”的其中有来自语文课本的,有源自历史课本的,还有摘自课外读物的,方式多多,途径多多!特别突

7、出的是有一篇习作写到了瀑布、种子、蛹等物象,还写了李白、杜甫、鲁迅、毛泽东、阿炳等人物事迹,显示了其广博的知识,只是没很好的扣题,没能达到高分的要求。三、语言表达上有相当一部分考生的语言表达是不过关的,其不足之处我们在平时的习作训练中都有明显的感知,在此就不再赘述。以下仅说说文章的标题。本次考生作文中还是有不少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题目,比如以下几例:坚持如山,变通似水坚持诚可贵,变通价更高坚持该坚持的,变通该变通的亦直亦弯一国是坚持,两制为变通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另外,也有极少考生为了追求新奇却没有太高超的手法,将标题弄得不伦不类的,如“X+Y+Z=?”,让人一头雾水。三、对今后作文教学

8、的建议一、审题立意与表现主题在我们没有得到确凿信息表明不将审题立意作为考查点之前,我们还应该强调这一步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考生容易“瞄”一下话题就忙着动笔,“失之毫厘,谬之千里”。要在审题上花功夫,在立意上动脑子,须知“磨刀不误砍柴功”!要指导考生敢于放弃“第一立意”,让主题向深透的路子上走,表现主题也要往具体化、生活化的路子上走,以防吃偏题或主题浮泛的亏。要能做到用生活,用史实,用艺术来解析一个抽象的主题,以防出现空洞的概念辨析,无聊的文字游戏。特别是03、04年的关系型话题,不能将二者很好的结合,弄不清其中的关系,就难免写作的肤浅。二、选材剪裁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这点上,我们还是强调素

9、材的积累。大量的素材是写作的基础与灵感的源泉。有的考生作文的材料少的可怜,也老得让人同情,以看就知道没有多少水平;而有些考生则能在作文中显示其广博的知识面与独到的见解。究其原因,他们课内课外的阅读量是悬殊的,理解深度更是迥然的。那么,在紧张的高三备考中,我们必须去替学生搜集、筛选,提供给他们,让他们写上不同的想法,实现积累与练笔的双重效果。也要在课余时间,督促他们看看一些好的报刊,摘抄一些好的素材。在剪裁方面,还要指导他们多角度创新的运用材料,实现材料的最大价值,做到以变应变。三、语言表达上首先,要训练语言的规范化,其重要性不必再说。其次,要强化几个点,如标题、开篇、结尾,尽可能使语言有几处亮

10、点。我相信只要去苦心经营,刻意为之,必然有所收获。方法多多,无须赘述!四、例文参考例文1天平的两端天平的两端,站着坚持与变通,而我只能看天平处于何种状态。题记一、田忌赛马这一战,是尘土的较量,输了,也只是颜面而已,但这,对于王侯大臣是至关重要的。正当大王愁眉不开,无奈地望着那三匹良驹时,田忌走过来:“大王可是为赛马的事不悦?”王默然。田忌转而望马,说:“如按等次竞争,大王的马势必输,但若以王之下等马对人之上等马,以王之中等马对人之下等马,王之上等马对人之中等马,二胜而一负,岂不胜矣。”王大悦,果然胜利。二、爱因斯坦和助手爱因斯坦的学历不高,这使他当时的助手十分不服,总以为自己是名牌大学的学生,

11、十分自以为是。一次,爱因斯坦在进行研究工作,忽然,他随手把一支灯泡递给助手:“请帮我计算一下它的容积。”这是难不倒助手的。于是助手开始一丝不苟地绘图,一丝不苟地计算。几个小时过去后,爱因斯坦要用数据了,可助手却仍满头大汗地在奋笔疾书,无奈地叫着:“教授,再等一会儿,马上就可以了。”爱因斯坦拿起图纸,说:“先生,您为什么不将水倒入灯泡中,再倒出水测水的容积呢?”助手猛然抬起头,愣在那里。从此,助手很谦虚地配合爱因斯坦。三、为了忘却的记念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写道高僧坐化了,而他是要逃走的。教参给我们的解释是鲁迅的逃走是为了保存生命,保存实力,以便更好更有力地斗争。开始觉得这个解释很牵强,很美化,

12、但细想,的确如此,为何要坐化呢?是该逃走的。无论如何,未来的事无法预料。坚持是要的,在变通中坚持会更好。坚持与变通,天平的显示永远是摇摆不定。或许这不是最好的答案。点评:本文立意正确鲜明,前后文意贯通,首尾照应,结构严整,语言凝炼。文章最惹人注目的三则材料,人人耳熟能详,却被作者合来论述同一中心,可谓慧眼独具,颇有“化他物为我用”之巧妙匠心。但是,文章材料似乎更多地关注了“变通”,对于“坚持”,论述力度稍嫌不够,终成本文的一大憾事。例文2坚持变通成功人生是个大舞台,会有很多情节上演。有时我们在上演的过程里要学着坚持,有时则要学会变通。(一)刘翔这个名字对大家来说是很熟悉的,他是亚洲短距离赛跑中

13、唯一一个在奥运会这个大舞台上夺取第一的中国人。他的教练孙福祥告诉我们,之所以他会有这样的成绩,跟他的坚持奋斗是离不开的,每天的训练从不间断。他深信,坚持就是胜利。结果,坚持带给了他胜利。记住,坚持就是胜利。(二)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说的是一个科学家在研究光的衍射上所做的贡献。众所周知,要观察到光的明显的衍射现象要求光源有同样的振动频率,当时在这一方面的科学家们都在想方设法弄出两个频率一样的光源,但结果都是十分不理想。而先前提到的那位科学家他打破常规的考虑方法,用有两个洞的纸片放在光照的方向上,结果一束光被分为两束,频率完全一样。就这一张纸,改变了他的命运。以后,他在这方面更是无人能及。什么是他

14、成功的法定呢?我想大家都能看出来。对,就是变通。记住:变通也能指引成功。(三)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得主是怎样学习的,也许大家不知道。想得到国际每一,联明的才智虽然不能说是主要因素,但也不影响,而其实最最主要的是他的学习方法的技巧性。在学习的过程中,他把老师和课本上的方法都熟练地掌握后,自己又从其它方面着手,用变通的思想考虑,结果,效果十分明显。就这样,以后做题先都坚持以课本方法为主,然后辅以自己的变通方法,成功就可想而知了。这个故事又告诉我们:在坚持中学会变通,是走向成功的更为有力的法宝。坚持中学着变通,首先要求你有毅力,有耐心,坚持不懈是个前提,有了它,成功也会做了一半;其次要求你的思跳跃要

15、活跃,不能钻牛角尖,否则越钻越不会。在遇到困难时,首先想想该怎么做,然后想想怎样做会达到最好,这样一来,什么难题、挫折都会自动消失。最后一句话要记住:坚持变通成功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清晰:(一)写“坚持”,(二)写“变通”,(三)揭示“坚持”与“变通”的关系,结尾点题,干脆、简洁。文字非常富有理性色彩,清晰、明朗,举例论证典型、有力。若在某些用语上再多加斟酌,会有更好的表现。例文3成 功 的 拐 杖河床在坚持中伸直了脊梁,石油在坚持中涌出了海面,科学在坚持中冲破了禁区,指标在坚持中跨上了火箭。坚持固然重要,然而变通也同样必不可少。孔子“韦编三绝”的佳话是他坚持勤奋的结果,祖逖“闻鸡起舞”的美谈是坚持勤奋的结果,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后的名著红楼梦同样是他坚持勤奋的结果。所以坚持勤奋是每个人走向成功的导航,李时珍跋山涉水,坚持数十年如一日,才有了伟大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然而并不是每个人“坚持就是胜利”,事半功倍,事倍功半则告诉我们懂得在坚持中变通是通向成功彼岸的捷径。曾经在澳大利亚掀起一阵淘金热,而在去淘金的路途中他们遇上了一条河。人们正讨论该怎么办,有些人说:“绕河道而行,总有一天会到达。”有一些人说:“找一条船,再渡过去。”而其中有一个人说:“为什么要去淘金呢?做一条船摆渡,不管你出多高的价钱,人家都会坐啊,因为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