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修ⅴ自然灾害与防治答题模板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093312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选修ⅴ自然灾害与防治答题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选修ⅴ自然灾害与防治答题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选修ⅴ自然灾害与防治答题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选修ⅴ自然灾害与防治答题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选修ⅴ自然灾害与防治答题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选修ⅴ自然灾害与防治答题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选修ⅴ自然灾害与防治答题模板(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修 自然灾害与防治 知识与答题套话总结十年寒窗苦种种,只为一朝化作龙,今日得遂凌云志,青云路上九霄冲,祝高考成功1自然属性:自然变异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地球各圈层的物质运动社会属性:自然的变异只有在它超过一定的限度,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危害时,才被视为自然灾害属性定义: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自然灾害特点:广泛性与区域性;频繁性和不确定性;周期性和不重复性;联系性;所造成的危害具严重性;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 概念:因气象异常而导致的灾害 气象灾害种类:干旱、洪涝、热带气旋、寒潮、沙尘暴、 冰雹、低温冷冻、雪灾、干热风、龙卷风、雷暴、连阴雨、冻雨、雾地质灾害概念:因海

2、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性激烈变化,而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地带发生的自然灾害称为海洋灾害。种类: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等 类型海洋灾害概念:由地质动力作用所导致的岩体或土地位移、地面变形以及地质环境恶化,并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现象或过程。种类:风暴潮、海啸、海浪、海冰、赤潮等造成的灾害。概念:一般来说,由动植物的活动和变化所造成的灾害,就是生物灾害。分类农林牧生物灾害:病害、虫害、草害、鼠害等生物灾害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我国的自然灾害特点:种类多;频率高;分布范围广;地域差异大分布三大自然灾害带沿海灾害带:多风暴潮、暴雨、洪涝、干旱、海水入侵、地震等自然灾害沿江灾害带:多暴雨、干旱、

3、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山前灾害带:多地震、泥石流、滑坡以及冰雹等自然灾害 0类型名称概念成因特点时间分布危害防治措施气象灾害洪涝洪水:暴雨或冰雪融化以及水利工程失事等原因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猛增加,水位急剧上涨,水流冲出天然水道或人工堤坝所造成的灾害气象因素:夏季的锋面雨带和热带气旋是直接引发暴雨的重要天气因素。气候异常所导致的长时间持续暴雨,是造成我国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地形因素:三大地形阶梯的结合部都是地理单元的过渡区, 是洪涝灾害形成的主要区。人为因素: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床上升-水位上升-洪灾;温室气体-冰山融化-水位上升-洪灾;合破坏(森林过度采伐)-气候异常-雨量过大-

4、洪灾季节性区域性可重复性破坏性普遍性严重危害可防御性我国多发生于春、夏、秋季,以夏季最为集中洪水:江河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我国分布特点: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高山山地少;山脉东陂、南坡多,西坡北坡少】淹没房屋、人员伤亡卷走财物、流离失所淹没农田、粮食减产交通、通讯中断引发疾病及系列地质灾害利用RS技术和GIS进行监测和预报预警河道堤防、水库、分洪工程、蓄滞洪区和河道整治工程上游地区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中游地区退田还湖,平埦行洪,以工代赈,移民检镇,疏浚河道,保护森林,加强教育,建立保护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温度 雨涝:由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等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

5、象。雨涝:地势低洼,排水设施差的城市或地区(主要位于平原地区)【在我国雨涝主要分布在东北三江平原、华北平原、江汉平原及南方部分地区。】类型名称概念成因特点时间分布危害防治措施气象灾害寒潮指规模较大,势力较强,温度较低的冷气流侵袭现象形成寒潮的强冷气团聚积在高纬度的寒带(原因:冬天,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和西伯利亚一带吸收的太阳光热量少 ,地表面的温度变得很低,空气不断收缩下沉,使气压增高,形成一个势力强大的冷性高压气团),当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猛烈冲击时就爆发寒潮。每一次寒潮爆发后,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就要减少一部分,气压也随之降低。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冷空气又重新聚集堆积起来,孕育着一次新的寒潮

6、的爆发降温快,温度低来势猛,风力强规模大,范围广一般多发生在秋末、冬季、初春时节西路:北极西伯利亚西部中国新疆河西走廊西北、长江以南以及华南地区(秋以后爆发的第一次比较强的寒潮大都沿这条路径南下)中路: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和蒙古一带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河套一带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来势凶猛)东路:西伯利亚东北部蒙古东部东北,华北地区循黄河下游地区扩散南下(只影响到长江以北,势力不强,次数不多)急剧的降温会对北方的农作物造成冻害,南方的某些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木如柑橘、香蕉等有可能被冻死在草原牧区,寒潮带来的暴风雪会覆盖草场,造成“白灾”两个大风日数高频区:【内蒙古北部和新疆西北部】寒潮带来的

7、大风导致该地区风沙及风蚀沙化非常严重,常引起沙尘暴;【东北地区的松辽平原】春季寒潮大风频繁,常造成春旱,影响春播生产对交通运输、通信和输电线路造成不良影响有利影响:强降温和严寒能冻死越冬的病菌虫卵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寒潮的预警、应急和抢险工作注意防寒保暖农业、水产业、畜牧业等要积极采取防霜冻、冰冻等防寒措施,尽量减少损失;做好防风工作。类型名称概念成因特点时间分布危害防治措施气象灾害台风台风和飓风都是一种热带气旋,热带气旋是指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空气涡旋。台风的能量来自水蒸气冷却凝固时放出的潜热)台风在水平方向上一般可分为台风外围(螺旋云带)、台风本体(涡旋区,也叫云墙区,台风中最大风速

8、发生在云墙的内侧,最大暴雨发生在云墙区)和台风中心三部分。广阔的北太平洋西部热带海面,海水蒸发旺盛,湿热的空气上升,水汽凝结成云而释放出大量的热能,这是台风能量的主要来源。随着湿热空气上升,近洋面气压变低,周围的空气不断补充这个低压区域。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补充的空气辐合旋转靠近台风中心,湿热空气从高层辐散流走。如此循环,导致台风的形成。季节性台风中心登陆地点难准确预报旋转性(其登陆时的风向一般先北后南)损毁性严重强台风发生常伴有大暴雨、大海潮、大海啸强台风发生时,人力不可抗拒,易造成人员伤亡。每年510月,以79月为最多路径有三条:台风生成菲律宾以东洋面中国南海我国广东、海南沿海或越南沿海登

9、陆台风生成菲律宾以东洋面台湾岛或琉球群岛我国福建、浙江、江苏沿海一带登陆台风生成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北移动转向东北袭击日本群岛和朝鲜半岛(最终变性为温带气旋)【世界上受热带气旋威胁最严重的三个地区: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我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地区和美国东部海岸】台风灾害:大风暴雨风暴潮台风过境时常常带来狂风暴雨天气,引起海面巨浪,严重威胁航海安全。台风登陆后带来的风暴增水可能摧毁庄稼、各种建筑设施,中断交通、通信、输电线路,造成海难事故和人员伤亡台风好处:带来了丰沛的淡水驱散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热量保持着热平衡(由于台风的活动,热带地区的热量被驱散到高纬度地区,从而使寒

10、带地区的热量得到补偿,如果没有台风就会造成热带地区气候越来越炎热,而寒带地区越来越寒冷,自然地球上温带也就不复存在了)增加捕鱼产量(每当台风吹袭时将江海底部的营养物质卷上来,鱼饵增多)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关紧窗户把晾在外面的东西收进来如果你在外面,找高大的建筑物躲避,以免被强大的台风吹走不要站在危险的地方,如:较细的物体。其产生必须具备的条件:广阔的高温洋面要有合适的流场要有足够大的地转偏向力高低空风向风速相差不大台风眼的形成,:由于台风内的风是反时针方向吹动,使中心空气发生旋转,而旋转时所造成之离心力, 与向中心旋转吹入之风力互相平衡抵消,而使强风不能再向中心聚合, 因此形成台风中心数十公里

11、范围内的无风现象,而且因为有空气下沉增温现象, 导致云消雨散而成为台风眼。类型名称概念成因特点时间分布危害防治措施气象灾害干旱指长期降水偏少或无降水降水方面:降水量低于平均值就会出现干旱。降水年际变化大的地区易发生干旱。【我国长江以南地区,7.8月降水较少易发生伏旱;华北、东北地区春旱和春夏连旱特别严重;西南地区冬春连旱比较严重】水资源方面【我国南方水多、耕地少,北方水少、耕地多,地区之间水土资源不平衡】社会经济方面: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增加出现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我国一年四季都可能,并且经常出现季节连旱干旱、半干旱地区【我国以华北地区和珠江流域最为严重】农作物、树木干枯死亡河流、水塘甚至湖

12、泊干涸,造成人畜用水困难导致社会动荡修建水利工程营造防护林种植耐旱的作物因地制宜的实行农林牧结合的农业结构节约用水地质灾害地震当地壳中积累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会突然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我国位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会处,加之又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分布范围广地震频率高地震震源浅危害大大陆地震主要集中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我国大陆东部地震活动比西部弱(东部最强烈的地震带是台湾地震带);我国四个地震多发区:新疆、青藏、华北、台湾】造成人员伤亡,破坏房屋和其他工程设施引起火灾、水灾、煤气

13、和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和放射性物质扩散,以及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加强地震预报预警切断电源、气源,防止火灾发生远离高大建筑物、窄小胡同、高压线、变压器、陡山坡、河岸边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做出敏捷反应类型名称概念成因特点时间分布危害防治措施地质灾害滑坡指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发生整体顺坡下滑的现象岩土类型:岩、土体比较破碎地质构造条件:地势起伏较大具备一定坡度的斜坡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活动、暴雨、久雨天气(作用:降低岩、土体的)植被覆盖较差其他诱发因素:地震、河流冲刷、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如开挖坡脚、爆破、水库蓄(泄)水、矿山开采广泛性相对集中性68月【我国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东部稀疏,西部密集,秦岭川西滇西山地为极密集区。(原因:多高原山地,地势起伏大靠近板块交界处,构造运动活跃,多地震,岩体破碎夏季降水充足,多暴雨植被破坏城市建设防范意识和措施不到位建筑物、人、财产趋于密集)各省滑坡灾害频率前六为依次为川、陕、滇、陇、青、贵】摧毁农田、房舍、伤害人畜、毁坏森林、道路以及农业机械设施和水利水电设施等成重大损失。加强滑坡多发地区的监控运用工程措施消除和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