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搅拌反应釜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092353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6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续搅拌反应釜系统的设计与仿真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连续搅拌反应釜系统的设计与仿真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连续搅拌反应釜系统的设计与仿真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连续搅拌反应釜系统的设计与仿真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连续搅拌反应釜系统的设计与仿真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连续搅拌反应釜系统的设计与仿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续搅拌反应釜系统的设计与仿真(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化工学院信控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吉林化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连续搅拌反应釜系统的控制器设计与仿真Controller Design and Simulation for CSTR注:学生学号为学院教务管理系统中确定的学生学号。阅后删除此文本框。学生学号: 11510210 学生姓名: 严新宇 专业班级: 自动1102 指导教师: 王 野 职 称: 工程师 注:“职称”是指指导教师的职称。若指导教师为多人,应按上面“指导教师”先后顺序,填写对应的职称。阅后删除此文本框。起止日期:2015.03.092015.06.26 注:专业班级规范,例如06级自动化专业1班:自动060106级计算机专业1班

2、:计算060106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1班:电信060106级测控专业1班:测控0601阅后删除此文本框。吉 林 化 工 学 院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摘 要连续搅拌反应釜(CSTR)是发酵、化工、石油生产、生物制药等工业生产过程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化学反应器,其控制质量直接影响到生产的效益和质量指标。对连续搅拌反应釜通过控制内部的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浓度等稳定,保证反应的正常运行。本文针对连续搅拌反应釜的数学模型,应用泰勒展开得到了线性状态空间表达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LQR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控制效果令人满意。本设计将CSTR的非线性动态

3、模型进行了输入输出线性化,得到CSTR线性状态空间模型。设计出连续搅拌反应釜的极点配置控制器并对系统进行仿真。设计出连续搅拌反应釜的LQR控制器并对其系统进行仿真。并对两种控制方法的控制效果进行了比较。关键词:连续反应搅拌釜;LQR控制器;MATLAB仿真IAbstract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 (CSTR)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in fermentation, chemical engineering, petroleum production, bio pharmaceutical and other industrial

4、 production process as a chemical reactor, control the quality directly affect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quality index. For 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 by controlling the process parameters, such as temperature, pressure, concentration and so on, ensure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reaction.

5、In this paper, based on a continuous stirred reactor mathematical model, the application of Taylor expansion is obtained for the linear state space representation, on this basis, design the LQR controller.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rol effect is satisfactory.In this paper, the nonlinear d

6、ynamic model of CSTR is linearized, and the CSTR linear state space model is obtained. The pole assignment controller for 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 was designed and the simulation of the system was carried out. The LQR controller of the 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 is designed and the syste

7、m is simulated. The control effect of the two control methods is compared.Key Words: Continuous Stirred Tank; LQR Controller; MATLAB Simulation3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第1章 绪论21.1 课题背景及目的意义21.2 国内研究现状21.3 国外研究现状31.4 连续反应搅拌釜的控制技术41.5 仿真技术41.5.1 数字仿真概述41.5.2 MATLAB仿真软件81.6本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10第2章 连续搅拌反应釜的数学模型122.1 连续搅

8、拌反应釜结构122.2 连续搅拌反应釜仿真模型的建立142.3 非线性模型的线性化17第3章 极点配置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193.1 极点配置193.2 极点配置控制器的设计193.2.1 极点配置控制算法193.2.2 CSTR极点配置控制器设计20第4章 LQR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254.1 LQR控制器的介绍254.2 LQR控制器的原理254.3 LQR控制器的设计264.4 两种控制器效果对比29结 论31参考文献32附录 线性化程序33致 谢351第1章 绪论1.1 课题背景及目的意义连续搅拌反应釜是化工生产中的常用设备,同时又是典型的非线性被控对象。在发酵、化工、石油生产、生物制药等

9、工业生产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反应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其操作状况直接影响着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标准,近年来,非线性系统的控制理论也受到了广泛关注。由于化学反应类型不同,物料的相态不同,反应条件差别很大,按照反应器的进出物料的状况,可将反应器分为间歇式、半间歇式、和连续式,连续反应器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最常用、最普遍采用的以上方式,连续反应器为了保证反应的正常进行,需要对反应器中的某些关键工艺参加如温度、压力、浓度灯进行控制使系统稳定,通常的控制使采用定值控制,从反应器的传热来分,又可分为绝热式和非绝热式反应器,按操作方式分,又可分为连续操作,间歇操作和半间歇操作。从结构

10、上分有釜式、管式、固定床和流化床等;釜式反应器又是工业上广泛采用的一种形式,可采用进行匀相反应,也可进行多相反应,如液固、气液、液液及气固液灯反应,釜式反应器内部有搅拌装置,可以使反应器中反应区的反应物料的浓度均一。连续搅拌反应釜内完成化工过程的特征参量一般为温度、浓度表现了化工过程本身的属性,这些属性都是化工生产过程质量生产好坏的重要标志,因此,通过测量并校正控制这些反应特这参数是化工生产过程质量的重要保证。1.2 国内研究现状1连续搅拌反应釜系统的建模方面徐用懋、范顺杰等运用动力学、相平衡和物料平衡原理,针对三井油化Hypol工艺建立了连续搅拌反应釜过程的机理模型,他们所建的模型较为成功地

11、对聚丙烯熔融指数的进行了预测,然后利用工业现场数据,得出了反应浆液丙烯的浓度、丙烯转化率和反应物的聚合反应热等重要参数;罗正鸿对连续搅拌反应釜系统的稳态进行机理建模,并分析研究了聚丙烯分子量和丙烯转化率与操作条件的变化之间的关系;使用结构逼近式混合神经网络,更好地对系统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描述,建立了连续搅拌反应釜系统的高精度数学模型;陈欠平通过对实际工业设备的研究,运用聚丙烯液相本体法建立了连续搅拌反应釜的动态和稳态数学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来研究连续搅拌反应釜系统输出与操作条件变化的关系;利用神经网络对连续搅拌反应釜系统进行机理建模使模型的精度得到了提高;针对工厂实际的连续搅拌3反应釜系统

12、,杨爱新对该对象进行动态机理建模,建立的模型符合现场实际的情况,同时利用该模型来研究当操作条件改变时,聚合物体积浓度百分比、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冷却水出口温度以及反应体系温度的变化。2连续搅拌反应釜系统的控制方面雷佳等充分利用遗传算法的寻优特性,提出了一种与PID控制相结合的遗传寻优算法,明显地提高了控制效果;以工业现场实际情况为背景,通过改进跟踪微分器,设计了一种二阶白抗扰控制方法,明显提高了工业现场连续搅拌反应釜的控制效果;朱学峰根据连续搅拌反应釜系统的非线性特性,提出了基于混合模型的非线性预测控制策略,此混合模型由非线性和线性两个部分组成,通过其仿真也可看出实际输出与模型输出误差较小;

13、吴伟林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元网络的自适应控制方法,该方法有效改善了反应釜温度的大时滞问题,能够对反应釜温度进行有效地控制;刘士荣应用了一种模糊逆模一PID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复合控制策略,对反应釜温度控制获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韩光信等提出了应用于连续搅拌反应釜的非线性鲁棒控制,对开车过程进行了优化;针对连续搅拌反应釜系统,贾爱民提出了一种鲁棒控制算法,该算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满足实时控制的要求。连续搅拌反应釜内化工反应过程的复杂性,使得采用一种简单的控制方式都很难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伴随着控制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控制方法被应用到连续搅拌反应釜系统并取得了满意的成果。目

14、前很多先进的反应釜控制技术就是将几种控制方法相结合,通过取长补短以期得到更加令人满意的控制效果。随着连续搅拌反应釜控制技术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该系统的控制效果也会得到进一步地改善和提高。1.3 国外研究现状1连续搅拌反应釜系统的建模方面Gupta等于1992年提出了基于聚合多粒子模型的连续搅拌反应釜系统模型,根据该模型我们可以得出产率、聚合变化趋势以及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同时也指出了聚合分散度与产率随着反应停留时问增加而变化的趋势,依据这一趋势他们解决了模型计算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型计算算法。根据实际生产状况,Pinto和Mattos建立了溶剂法连续搅拌反应釜系统的丙烯聚合稳态数学模型并

15、对该模型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实际生产数据与该模型的计算输出误差很小,Soare对多个反应釜串联的烯烃聚合建立了动态数学模型,对模型的仿真研究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通过使用模糊聚类的方法,动态地建立了连续搅拌反应釜系统的数学建模,提3高了模型的精度;Zacca等对丙烯聚合反应进行动态数学建模,通过计算得出了物性传递等参数,而且利用这些参数对该模型进行仿真分析。2连续搅拌反应釜系统的控制方面Minesh利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来在线控制连续搅拌反应釜系统,此算法有极强的适应性;S.S.Ge提出了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用多层神经网络构造隐式反馈线性控制(IFLC),其优点是跟踪误差小,对一般非线性系统有良好的控制性能;M.Jalili设计了一种基于对象神经模糊模型的预测控制方法,解决了温度大时滞问题;采用了控制效果良好的非线性PID控制器,该方法应用局部模型网络通过门处理来变换非线性模型。1.4 连续反应搅拌釜的控制技术在早起反应釜的自动控制中,将单元组合仪表组成位置式控制装置,但是化学反应过程表表现出很强的非线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