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泡沫沥青再生基层研究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08091271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DF 页数:178 大小: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沥青路面泡沫沥青再生基层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78页
沥青路面泡沫沥青再生基层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78页
沥青路面泡沫沥青再生基层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78页
沥青路面泡沫沥青再生基层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78页
沥青路面泡沫沥青再生基层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沥青路面泡沫沥青再生基层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路面泡沫沥青再生基层研究(1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博士学位论文 沥青路面泡沫沥青再生基层的研究 姓名:拾方治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 专业:道路与铁道工程 指导教师:吕伟民 20060101 摘要 摘要 泡沫沥青的发泡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热力学过程,利用泡沫的膜弹性理论对 沥青泡沫的衰减进行了理论解释,以此发现泡沫沥青衰减过程的影响因素。通 过对国内6 种常用沥青进行了发泡性能试验,并按照一定的评价原则对六种沥 青的发泡特性进行了比较,确定了试验所用六种沥青的最佳发泡条件,即发泡 温度在1 5 0 “ ( 2 左右,用水量在1 5 左右,该条件的提出为拌制高质量的泡沫沥 青混合料奠定了基础。 采用膨胀率、半衰期和发泡指数等评

2、价指标,对沥青的发泡特性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不管是以膨胀率和半衰期还是以发泡指数为评价指标,沥青发泡特 性与发泡温度( 高于可发泡温度) 无必然联系,这与国际上普遍认为发泡温度 越高则发泡效果越好的结论不符。因此,仅根据发泡温度来判断发泡效果是不 合理的。 对6 种泡沫沥青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内容包括混合料的密度、 空隙率、劈裂强度、水稳性、静态抗压强度和模量和动态抗压模量等。研究了 级配、沥青用量、水泥用量和试验温度等因素对这些物理力学指标的影响规律。 研究发现,泡沫沥青混合料强度水平低于热拌沥青混凝土典型的强度值,不适 合作为高等级道路面层,但是作为基层或下面层材料,该强度水平能

3、够满足我 国现行 2 0 0 c m 埃索 I 一7 0 J 中海 l7 0 I 中油 I - 9 0 半1 日q ( I ) ( a ) 韩国A l 一7 0 2 2 1 8 歇 i 2 l B 0 6 栅( 一) ( b ) 壳牌A I 一7 0 0 T 5 3 l 9 T * 耋 加 2 8 2 6 2 t 挖 2 0 爵1 8 堂1 6 邕l l 1 2 1 0 8 6 l 2 O 第2 章沥青发泡原理与发泡特性的试验研究 l3 5r9l l1 31 5I r1 9 2 l 2 3 半衰期G ) ( c ) 镇海A l I 一7 0 ( e ) 中海姐- 7 0 约 2 4 2 2 2

4、 0 静1 8 耋发 1 2 1 0 8 6 O2t6el O1 21 l 半衰期“) ( d ) 埃索A H - 7 0 OI23写6T8 9l OI 1 21 3l 半寰期 ( f ) 中油 l I 一9 0 图2 66 种沥青的发泡特性曲线 I 一1 4 0 “ 0 :1 1 - 1 5 0 “ ( 3 :m - 1 6 0 “ C :一r o c 2 4 3 试验结果分析嘲 ( 1 ) 由于沥青发泡过程主要是沥青物理性质的变化过程,因此对于普通针 入度级的沥青均可进行发泡。但由试验结果可知,在相同温度、相同用水量条 件下,不同产地和油源的沥青,由于其组分不同,使得其发泡特性不尽相同。

5、由此说明沥青的发泡特性在某种程度上要受到组分的影响,尤其是要受到那些 由沥青组分决定的物理性质,如不同温度下的粘性和导热性的影响。依据上述 分析,较好的发泡效果应该使膨胀率和半衰期均较高,按照这一原则,考察6 l;jf;:;鹞盯药纷乱埔竹圬培n9T * 餐邀 玎绉为殂博盯垢n n 9 7 5 并警造 第2 章沥青发泡原理与发泡特性的试验研究 种沥青的膨胀率与半衰期在分别大于某一数值的条件下,其发泡曲线满足这一 条件的范围,如果满足条件范围较广,并且数值较大,可以认为该沥青发泡效 果较好。由此,若取膨胀率和半衰期均大于1 0 ,可以得出本文所研究4 种沥青 的发泡效果( 发泡特性) 由高到低依次

6、为镇海A H 一7 0 、壳牌A H 一7 0 、中海A H 一7 0 、 韩国A H 一7 0 、中油A H 一9 0 和埃索A H - 7 0 。由此可以看出对于7 0 号和9 0 号沥青来 讲,由于发泡因素影响较多,很难依据沥青标号来判断沥青的发泡效果。 ( 2 ) 试验结果表明,沥青发泡特性与发泡温度( 高于可发泡温度) 无必然 联系,这与有关发泡温度越高则发泡效果越好的结论不符。这进一步说明了沥 青的发泡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热力学过程。温度高虽然有利于沥青产生泡沫,但 产生的泡沫直径较大,这将使沥青表观粘度降低,从而使得沥青薄膜的弹性降 低,削弱了抵制普来特( P l a t e a u

7、 ) 边界使薄膜变薄的“自愈“ 能力,这对半衰 期非常不利,泡沫沥青趋于不稳定而衰落太快,从而导致半衰期减小。按照前 文所述,评价沥青发泡效果时,膨胀率和半衰期是两个密不可离的指标,最好 的发泡性能应该使得膨胀率值和半衰期值都比较大,而不能单独追寻某一个指 标。基于此,可以得出仅根据沥青发泡温度来判断发泡效果是不合理的。 ( 3 ) 对于同一种沥青,在同一温度下,膨胀率随发泡用水量的增加而增大, 半衰期则随用水量的增加而减小。从沥青发泡特性曲线图中可以看出,当用水 量从1 增加到2 时,半衰期递减较快;用水量进一步增加到3 时,大部分沥青 半衰期降低幅度已明显减小:当用水量由3 增加到5 时,

8、降低幅度则更小。由 此可见,泡沫沥青所产生的热力学系统的稳定性( 半衰期越长,系统稳定性越 好) 随用水量的增加而减小,但用水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系统稳定性交化较 为平缓。此外,观察发泡用水量同膨胀率的变化关系可看出,沥青膨胀率随用 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的幅度较为均匀,表明了在一定温度下发泡水在沥青中几乎 可以完全汽化,其汽化程度同用水量成正比关系。 ( 4 ) 根据试验所得到的各沥青发泡特性曲线,综合考虑膨胀率和半衰期2 个因素,选取膨胀率和半衰期都较大时的发泡温度和发泡用水量,可得出各沥 青的最佳发泡温度和发泡用水量,并以此作为确定泡沫沥青混合料拌制条件的 参考依据。具体方法为,首先将位于最上

9、方的发泡曲线所对应的温度作为最佳 的发泡温度,然后在此曲线上找出膨胀率和半衰期都较高的位置,可得出4 种 沥青的最佳发泡条件如表2 2 所示。 第2 章沥青发泡原理与发泡特性的试验研究 表2 26 种沥青最佳发泡特性 沥青发泡温度( )发泡用水量( )膨胀率半衰期( s ) 韩国A H - 7 0 1 5 01 51 11 2 壳牌 H 一7 0 1 5 01 5l l 1 2 镇海A H 一7 0 1 5 0 1 51 61 7 埃索A H 一7 0 1 4 02 01 21 2 中海A H 一7 0 1 5 0L5 1 3l l 中油A H - 9 01 6 01 51 61 1 从6 种

10、沥青的最佳发泡特性结果来看,最佳发泡温度在1 4 0 “ - - - 1 6 0 “ 1 2 ,发泡 用水量为1 5 “ - - 2 。并且最佳发泡条件下的膨胀率和半衰期也很接近,这说明不 同沥青之间的最佳发泡效果并无显著差异。 2 4 4 可接受的发泡特性 对所有要用于发泡的沥青都应该在实验室进行试验,以确定它们的发泡特 性。试验的目的是确定发泡用水量和发泡温度的组合条件,在该条件下可以获 得最好的发泡效果( 最高的膨胀率和半衰期) 。正如前面所述,每一种沥青甚至 同一沥青源的不同批的沥青发泡性能都可能不同。然而,通过简单试验,便可 确定每种沥青的发泡用水量和沥青温度,并将试验结果用于泡沫沥

11、青稳定工程。 虽然目前在拌制泡沫沥青混合料时,没有对泡沫沥青膨胀率和半衰期严格 地规定,发泡特性没有上限,目标通常是产生最好质量的泡沫用于稳定施工, 但唯一遇到的问题就是某种沥青不能产生“好“ 的泡沫,从而迫使设定较低的 下限。根据以往国外对泡沫沥青的研究成果发现,膨胀率大于l O 倍,同时半衰 期不低于1 2 s ,是普遍接受的条件。从试验结果来看,这6 种沥青满足这一条件 的发泡范围很有限,说明未掺加表面活性剂( 发泡剂) 的沥青一般很难找到较 为广泛的发泡范围。发泡范围较窄会使得实际操作变得困难,因为这对发泡条 件的要求更为严格。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并不是所有沥青都能制成高质量的泡 沫沥青

12、。有些沥青即使在多种发泡条件下,其发泡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这说明 这些沥青不适合拌制泡沫沥青混合料,工程中可通过加入一定的发泡剂来改善 其发泡效果。 第2 章沥青发泡原理与发泡特性的试验研究 2 5 基于发泡指数的沥青发泡特性 2 5 1 发泡指数 南非J e n k i n s 教授在利用W i r t g e n W L B l O 沥青发泡机研究沥青发泡特性时, 发现沥青的衰落曲线与化学里同位素的衰落曲线十分相似,并给出了非改性沥 青泡沫沥青的衰落曲线,如下式( 2 1 ) 所示。 兰坚I g R ( t ) = E R 朋P T I l l ( 2 1 ) 式中:g R ( t ) 一泡

13、沫沥青喷出后最大膨胀率; E R _ 测量的最大膨胀率;f l 2 一半衰期( 秒) ; f 一所有泡沫沥青喷出后到测量时的时间。 他发现实验室发泡过程中忽略了这么一个重要事实,即在测量体积之前喷 射沥青的过程中,泡沫就已经衰落了。这是目前测量泡沫沥青发泡特性方法的 一个缺点,而且这个缺点对半衰期较短的泡沫沥青影响更为显著。多数情形下 在测量膨胀率之前沥青可以衰落至5 秒,这样导致测量的最大膨胀率不等于实 际的最大膨胀率,即E R 口E R _ 实际试验过程中不可能在喷射过程中测量泡沫 沥青的实际膨胀率,但是使用泡沫沥青的衰落曲线,可以反算出产生测量最大 膨胀率E R 。的实际最大膨胀率E R

14、 。表2 3 给出了不同喷射时间和半衰期情形下 E R 。和E R 。的敏感性分析。 表2 3 测量最大膨胀率和实际最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 E R 口 喷射时问( ,1 ) E R f 1 1 2 - + - 2f l ,2 - 5 I “ 1 1 2 :1 6f 1 1 2 :3 0t 1 1 2 :6 0 l 5 ,6 0 25 3 95 1 35 0 65 0 3 1 51 8 0 5 1 6 1 71 5 3 81 5 1 91 5 1 0 2 53 0 0 5 2 6 9 52 5 6 32 5 3 2 2 5 1 5 5 5 1 1 5 07 2 0 5 6 65 3 0 5 2 0

15、 1 5 3 4 4 02 1 4 81 6 9 81 6 0 01 5 5 0 2 5 5 7 2 03 5 8 02 8 3 02 6 6 02 5 8 0 1 0 5 2 1 3 49 8 86 3 85 6 65 3 3 1 56 3 9 82 9 6 4 1 9 1 41 6 9 81 5 9 7 2 51 0 6 6 3 4 9 3 93 1 9 82 8 3 02 6 6 1 第2 章沥青发泡原理与发泡特性的试验研究 1 O 9 0 8 密O 7 、U J0 6 麦0 5 言o 4 o0 3 0 2 0 1 0 l _ ,。- - - 。 - -_- _ - r _ _ 一 ,一 - 一 - 一 一一一 一一 ,。 4一- , ,_ 一 。 I 一 - 一 - r , 喷射时问 , 一 - 一 - o = 1c 凸 v v - , t s = 2 s e c s 一, t s = 5 s e c s 一一二一t s = 1 0 s e c s 11010 0 半衰期I ;1 2 ( 秒) 图2 7 测量最大膨胀率和实际最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 根据表2 3 的计算结果,将歙m 和职。的关系绘制成图2 7 所示。给出喷射 时间( ,) 和半衰期( f I 2 ) 就可以根据该图得出歙。和职。的关系系数。 通常认为评价沥青发泡特性最为合适的参数,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公路与桥梁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