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流派及作品欣赏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090964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PT 页数:138 大小:13.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摄影的流派及作品欣赏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8页
摄影的流派及作品欣赏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8页
摄影的流派及作品欣赏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8页
摄影的流派及作品欣赏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8页
摄影的流派及作品欣赏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摄影的流派及作品欣赏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影的流派及作品欣赏剖析(1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摄影简史,流派及作品欣赏,名词解释,2019/10/22,绘画主义摄影(画意派摄影),当今天的人们用“小清新”、“萌系”、“时尚大片”、“人文纪实”等流行词汇来形容摄影的面貌时,或许不太了解在不到200年的历史中,摄影走出了多条流派之路,如同一个个自然形成的小村庄,最后汇建成了今天大都市。 绘画主义摄影是盛行于二十世纪初摄影领域的一种艺术流派,它产生于十九世纪中叶的英国。该派摄影家在创作上追求绘画的效果,或“诗情画意”的境界。,2,两种生活方式O.G.雷兰德,印象派摄影,印象派摄影是从印象派绘画中得到灵感的。19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绘画印象派运动在法国盛行,著名的印象派画家莫奈和雷诺阿

2、为了反对绘画的陈规陋习,力求再现那些在充满光线的气氛中传达物体的视觉印象的色彩。这一具有创新意义的实践在摄影界引起了尽管是迟到的、但却影响深远。 1889年,英国举办了法国印象派绘画的首次展览。绘画主义派摄影家罗宾森在其影响下,提出“软调摄影比尖锐摄影更优美”的审美标准,提倡“软调”摄影。,5,科琳娜维奥内,说到印象派,就不能不提克劳德莫奈。法国画家莫奈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他最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其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 除此之外,莫奈对于色彩的运用相当细腻,他用许多相同主题的画作来实验色彩与

3、光完美的表达。莫奈曾长期探索光色与空气的表现效果,常常在不同的时间和光线下,对同一对象作多幅的描绘,从自然的光色变幻中抒发瞬间的感觉. 瑞士女摄影师科琳娜维奥内也掌握这一印象派创作的精髓。她虽然没有亲自游历全球,却创作出了全世界各著名景点的“印象派”摄影作品。,1889年法国印象派画展在英国首展,展览对英国艺术界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影响了高艺术摄影的代表人物鲁滨迅,他在肯定印象主义绘画的同时认为“软调摄影比尖锐摄影更优美”,在这样的美学观念的指导下,鲁滨迅注重将“柔美”的审美意识融入到摄影艺术创作中,开始推崇这种蒙胧效果的软调摄影。,印象主义最明显的特点则是,力图客观地描绘视觉现实中的瞬息片刻,

4、主要是表现纯粹光的关系。,印象主印象葱田创作于1889年,在首次印象主义摄影展中展出并成为整个印象摄影的典型代表 .他将摄影拍摄的清晰区分开来,认为并不是所有的照片都要强调清晰,主张艺术上的表现是第一位的,认为柔和的影调才能很好的表现出艺术效果主义最明显的特点则是,力图客观地描绘视觉现实中的瞬息片刻,主要是表现纯粹光的关系。义最明显的特点则是,力图客观地描绘视觉现实中的瞬息片刻,主要是表现纯粹光的关系。1889年法国印象派画展在英国首展,展览对英国艺术界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影响了高艺术摄影的代表人物鲁滨迅,他在肯定印象主义绘画的同时认为“软调摄影比尖锐摄影更优美”,在这样的美学观念的指导下,鲁滨

5、迅注重将“柔美”的审美意识融入到摄影艺术创作中,开始推崇这种蒙胧效果的软调摄影。,他重视画意的营造,力求印象绘画效果,以表现蒙胧之美。,印象主义的局限是对摄影的真实表现认识不足,在影像创作中以绘画的审美要求对影像表层进行了简单的修改,并想以这种机械的仿画般的改动来使得摄影更为艺术化。 印象主义摄影的特点是蒙胧、唯美、模糊、典雅。整体作品构图自然,画面影纹粗糙,不求立体与质感,不求细节的展现。,写实摄影(纪实摄影),写实摄影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摄影流派,延绵至今,它是摄影艺术中基本的、主要的流派。它是摄影的本体语言,它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摄影艺术领域中的反映。写实主义摄影也被称之为纪实摄影,这种摄影

6、风格也主导了至今的新闻摄影观。 写实主义摄影的特点独特,这个流派的摄影家们严格遵守摄影创作要再现社会生活现实和自然景观的现实原则。在拍摄时不干预被摄者和不破坏自然景观,在他们不被察觉时,抓拍到被摄者的自然、真实、感人的形象。他们崇尚艺术应该“反映人生”的观点。他们敢于正视现实,创作题材大都取自社会生活。艺术风格质朴无华,但具有强烈的见证性和提示力量。,22,大眼睛女孩解海龙,纺织女童工 路易斯海因,自由战士的倒下 罗伯特卡帕,自然主义摄影,1899年,摄影家彼得亨利爱默生鉴于绘画主义创作的弱点,发表了一篇题为自然主义的摄影的论文,抨击绘画主义摄影是支离破碎的摄影,提倡摄影家回到自然中去寻找创作

7、灵感。他认为,自然是艺术的开始和终结,只有最接近自然、酷似自然的艺术,才是最高的艺术。这种艺术主张,是对绘画主义的反动,它促使人们把摄影从学院派的桎梏(zh g)中解脱出来,对充分发挥摄影自身特点有着促进作用。这一流派的创作题材,大都是自然风光和社会生活。,26,采睡莲 彼得埃默森,纯粹派摄影 (如实摄影、直接摄影),纯粹派摄影是成熟于二十世纪初的一种摄影艺术流派。其创导者为美国摄影家斯蒂格里兹。他们主张摄影艺术应该发挥摄影自身的特质和性能,把它从绘画的影响中解脱出来,用纯净的摄影技术去追求摄影所特具的美感效果高度的清晰、丰富的影调层次、微妙的光影变化、纯净的黑白影调、细致的纹理表现、精确的形

8、象刻画。总之,该派摄影家刻意追求所谓的“摄影素质”:准确、直接、精微和自然地去表现被摄对象的光、色、线、形、纹、质诸方面,而不借助任何其他造型艺术的媒介。,什么是纯粹摄影? 其创导者为美国摄影家斯蒂格里兹。他们主张摄影艺术应该发挥摄影本身的特质和性能,把他从绘画的影响中解脱出来,用纯净的摄影技术去追求摄影所特具的美感效果高度的清晰、丰富的影调层次、微妙的光影变化、纯净的黑白影调、细致的纹理表现、精确的形象刻画。,主张摄影艺术应该发挥摄影自身的特质和性能, 用纯净的摄影技术去追求摄影 所特具的美感效果,也叫直接拍摄。 贡献是:把摄影从绘画的影响中解脱出来, 不再模仿绘画,发挥摄影自身的特点。,3

9、0,盲妇1916 保罗斯特兰德,白色栅栏,桑德伯格 爱德华史泰钦,33,鹦鹉螺爱德华韦斯顿,纯粹派的某些主张和创作是形式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混血儿”,后来则演变成“新即物主义”。,暴风雨,约塞米蒂峡谷 安塞尔亚当斯,月亮和半圆山 安塞尔亚当斯,新即物主义摄影 (新客观主义、新现实主义),这一摄影流派于20世纪20年代由“纯粹派摄影” 演变发展而来。该流派的艺术特点是在常见的事物中寻求“美”。认为摄影的艺术美就蕴含于摄影自身的性质里。用近摄、特写等手法,把被摄对象从整体中“分离”出来,突出地表现某一细节,精确如实地刻画它的表面结构和质感,从而达到眩人耳目、超常的视觉张力和冲击力。其美学思想是属于自

10、然主义范畴的。 新客观主义摄影流派的出现,和当时兴起的“新写实”风格的电影观念有关。它标志着摄影又一次向纪实靠拢。,37,年轻的农民1913 桑德,新即物主义的理论先驱是斯特兰德,他对即物主义艺术特征作了如下规定:“新即物主义乃是摄影的本质,并且也是摄影的产物和界限。”他认为,摄影“对生命的表现极强,而且需要观察正确事物的眼睛。为此,并非根据敷衍的过程和操作方法,而是必须运用纯净的摄影术才行。”新即物主义摄影的创作先驱则是阿杰和斯泰肯。,新即物主义摄影的功绩是促使人们对摄影自身特性的研究和探索,把摄影从审美性的虚幻世界中拉回到现实生活中来。但是,由于过分强调了细部物质表面结构的描写,为后来的抽

11、象主义摄影提供了萌发的土壤。一九二五年前后,由于出现了大口径的小型照相机,新即物主义的表现领域有了新的发展,产生了不少人像作品及反映社会生活和自然风光的作品。 新即物主义的著名摄影家有桑德、勒斯基、黑葛、希尔夏、休利曼霍培等。,达达主义摄影,达达派即达达主义。是二十世纪初在欧洲产生的一种资产阶级的文艺流派。关于“达达”一词的由来,历来众说纷纭。有些人认为这是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词。在罗马尼亚语中意为“是的,是的”。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1916年,一群艺术家在苏黎世集会,准备为他们的组织取个名字。他们随便翻开一本法德词典,任意选择了一个词,就是“dada”。在法语中,“达达”一词意为儿童玩耍用的摇

12、木马。因此,就被命名为“达达主义”,以昭显其随意性。 达达主义的主要特征包括:追求清醒的非理性状态、拒绝约定俗成的艺术标准、幻灭感、愤世嫉俗、追求无意、偶然和随兴而做的境界,蔑视传统、挑战边界。 颠覆,摧毁欧洲社会和文化秩序,拓宽了艺术的边界,对一切现代主义流派都产生了影响。,47,达达摄影 达达主义,意为空灵、糊涂、无所谓。从艺术上反叛旧世界与传统价值观念,大胆探索,开拓新的实验空间。崇尚虚无和自由,蔑视理性和传统;摒弃美学规律,主张“废除绘画和所有审美要求”信奉“破坏就是创造” 的思想。 他对艺术的边界和本质提出了质疑,促使我们以新的眼光和视角来看待整个艺术史和艺术品。,安格尔的小提琴 1

13、924 曼雷,欧文布鲁门菲尔德 作品,泪珠 曼雷,超现实主义摄影,超现实主义摄影为达达派没落时期出现于摄影艺术领域中的一种流派,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这一流派的摄影家认为,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表现现实世界是古典艺术家早已完成的任务,而现代艺术家的使命是挖掘新的、未被探讨过的那部分人类的“心灵世界”。他们刻意表现的对象是人类的下意识活动,偶然的灵感,心理的变态和梦幻,也像达达派摄影家一样,利用剪刀、浆糊、暗房技术作为自己主要的造型手段,在作品画面上将景象加以堆砌、拼凑、改组,把具体的细部表现和任意的夸张、变形、省略和象征的手法结合在一起,创造一种现实和臆想、具体和抽象之间的超现实的“艺术境界”。

14、所以其效果是奇特、荒诞而又神秘的。,52,原子的达利菲利普哈尔斯曼,原子的达利是哈尔曼斯受达利的一幅原子的达利画作的启发。达利说:“我最近才知道原子还不是物质的最小单位。原子中还存在原子核、阳质子、中子等等这个或那个,这些围绕着原子核把它托在半空中不停的转着。这样一来,由原子形成的物体,等于说都是浮在空中了。于是我把所有的东西都据实作为半悬空状态来描绘”。 哈尔曼斯立刻提议:“我想拍摄一张原子的达利,让你浮在空中,连同画架、画布以及其它一切都浮在半空来拍摄。在画布上画点什么还不能肯定地提出来,总觉得在画布上也画个浮在空中的物体才好”。达里非常赞成,他们讨论了一些细节之后,便投入了拍摄。 在六个

15、小时当中,经过28次抛出、跳起来,泼水的结果,好容易拍成感到称心的作品”。,抽象主义摄影,抽象主义摄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出现的一种摄影流派。与达达主义的产生差不多,它也是追随者绘画上的抽象主义风气而形成的。 抽象摄影是抽象艺术。抽象艺术的非理性特征使得审美者在欣赏作品是不用动脑筋来思考,思考尽管很累,但是思考也是最简单的,因为思考是有答案的,有答案的东西都是简单的。而直接的审美,用视觉直接的触摸画面,用本能的辨别能力直接和作品交流,虽然此时没有语言可以表达,但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无言的交流比能够语言说明白的交流更有想象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抽象艺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得以确立。 抽象艺术是原创

16、的艺术,可以任意的用色彩、线条、构成、细节来布置艺术空间,可以在随意的涂抹中发现灵感和选择精华。,56,亚历山大罗德琴科 作品,亚历山大罗德琴科 作品,索尔雷特 作品,索尔雷特 作品,堪的派摄影,堪的派摄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反对绘画主义摄影的一大摄影流派。“堪的”是英文单词“Candid”的音译,就是“抓拍”的意思,所以,“堪的”派摄影也称“抓拍摄影”。是目前街拍的起源。这一流派的摄影家主张尊重摄影自身特性,强调真实、自然,主张拍摄时不摆布、不干涉对象,提倡抓取自然状态下被摄对象的瞬间情态。,62,抱酒瓶回家的孩子 布列松,柏林墙边 1962 布列松,64,油滴 1956 凯特曼,主观主义摄影,主观主义摄影是一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比抽象派摄影更为“抽象”的摄影艺术流派,所以又称作“战后派”。它是存在主义哲学思潮在摄影艺术领域中的反映。其创始人是德国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