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病机部分习题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108090803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病机部分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医基础理论病机部分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医基础理论病机部分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医基础理论病机部分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医基础理论病机部分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病机部分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病机部分习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病机一、选择题(一)A型题1.正气强弱主要取决于: A.气候因素 B.地域因素 C.饮食习惯 D.生活与工作环境 E.体质与精神状态2.中医认识发病原理,主要从以下哪个角度来认识: A.正邪相搏 B.阴阳失调 C.饮食失调 D.气血失常 E.脏腑功能失调3.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是: A.邪气强盛 B.正气不足 C.邪胜正负 D.正虚邪不胜 E.正胜邪衰4.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是: A.邪气 B.正气 C.地域因素 D.饮食习惯 E.生活和工作环境 5.疾病复发的首要条件是: A.新感病邪 B.过于劳累 C.正虚未复 D.邪未尽除 E.饮食不慎6.邪气侵犯人体后能否发病取决于: A.正气的盛衰

2、 B.邪气的性质 C.感邪的轻重 D.禀赋的强弱 E.邪正斗争的胜负 7.下列哪项不是复发的诱因: A.劳复 B.正气 C.食复 D.药复 E.复感新邪8.并病是指: A.两经或三经证候同时出现 B.一经病证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 C.表证未罢又见里证 D.寒证未罢又见湿证 E.气血两燔9.合病是指: A.感受寒邪和湿邪而发病 B.感受湿邪和热邪而发病 C.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 D.一经病证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 E.表证未罢,又见里证10.“重感冒”指: A.新感病邪 B.过于劳累 C.正虚未复 D.邪未尽复感邪 E.肺卫同病11.在下列形成“阳偏胜”的病机中,最主要的是: A.感受阳邪,从

3、阳化热 B.情志内伤,五志过极化火 C.气郁化火 D.瘀热在里 E.痰食积滞,郁而化热12.在下列阴阳失调病机中,最易出现虚阳外越的是: A.阴损及阳 B.阳损及阴 C.阴盛格阳 D.阳盛格阴 E.阴虚阳亢13.病人持续高烧,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其病机应是: A.重阳必阴 B.寒极生热 C.阳胜则热,从阴化寒 D.阳损及阴 E.阳长阴消14.病人先有阴虚内热病症,以后又出现畏寒肢冷,大便溏泄,其病机应是: A.阴损及阳 B.阳损及阴 C.阴盛格阳 D.阳盛格阴 E.阴阳亡失15.内经所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的病机,是指: A.气不摄血 B.气机逆乱 C.血

4、随气脱 D.血随气逆 E.血随气结16.形成血虚病机的原因,下列哪项是不确切的: A.失血过多,血脉空虚 B.脾虚气弱,生化无源 C.房劳过度而耗伤 D.久病不愈,慢性消耗 E.思虑无穷而暗耗17.气陷的病理表现;下列哪项是不确切的: A.内脏下垂 B.腰腹胀满重坠 C.里急后重 D.子宫脱垂 E.久利脱肛18.何种气血关系失调,可出现人体某部瘫痪不用,甚至萎缩: A.气滞血瘀 B.气虚血瘀 C.气不摄血 D.气随血脱 E.气血两虚19.形成津液不足病理状态的原因,下列哪一项是不确切的: A.燥热之邪灼伤 B.五志过极化火耗伤 C.忧愁思虑而暗耗 D.多汗、多尿,吐泻太过 E.过用辛燥药物化火

5、耗伤20.下列哪一种症状在亡阳时最多见: A.热汗多 B.身热肢冷 C.畏寒蜷卧 D.气喘 E.脉数疾21.下列哪一种症状在亡阴时最多见: A.烦躁不安 B.面色苍白 C.冷汗淋漓 D.脉微欲绝 E.以上皆非(二)B型题 A.感受阳邪 B.正气的强弱 C.体质的强弱 D.感受阴邪 E.邪气的种类与性质1.病情的轻重主要与什么有关:2.疾病的病位主要与什么有关: A.饮食不慎 B.情志失调 C.劳逸失度 D.邪未尽除 E.新感病邪3.最易引起气机失调而发病的是:4.疾病复发的最基本条件是:5.疾病复发的首要条件是: A.气陷 B.血热 C.出血 D.气脱 E.血瘀4.气滞会引起:5.大出血会引起

6、:6.气不摄血会引起: A.痰涎壅盛,咳嗽气粗 B.脾失健运,水湿停聚,水肿 C.大实之病,反见赢状 D.久病心悸,面憔体倦 E.纳食减少,疲乏无力,腹满痛喜按7.病机属真虚假实的是:8.病机属虚的是:9.病机属真实假虚的是: A.邪正盛衰变化 B.身体素质 C.生活状况 D.地区方域 E.失治误治10.对疾病传变起着决定作用的因素是:11.对病理“从化”有重要影响的是:12.导致损伤人体正气,助长邪气,变证迭起的是:(三)D型题1.疾病的发生主要关系到: A.正气 B.邪气 C.体质 D.精神状态 E.饮食习惯2.决定体质强弱的主要因素: A.精神状态 B.先天禀赋 C.生活习惯 D.饮食营

7、养 E.劳逸适度3.疾病的轻重,除机体的正气状态外,常与什么有关: A.邪气的种类 B.邪气的性质 C.感受阴邪 D.感受阳邪 E.治疗不当4.属气机升降失常病机的是: A.气闭 B.气脱 C.气逆 D.气滞 E.气陷5.阳盛格阴出现真热假寒,下列表现哪两项为假象: A.壮热面红 B.呼吸气粗 C.烦躁不安 D.四肢不温 E.脉象沉伏6.阴盛格阳出现真寒假热,下列表现哪两项为假象: A.四肢逆冷 B.畏寒蜷卧 C.口渴 D.面色泛红 E.脉微细7.阴盛格阳,其病证的寒热本质是: A.假热象 B.很重的虚寒证 C.寒热错杂证 D.实寒证 E.真热假寒证8.阳盛格阴,其病证的寒热本质是: A.假寒

8、象 B.虚热证 C.寒热错杂证 D.实热证 E.真寒假热证9.形成阴阳两虚病机的是: A.阴虚 B.阳虚 C.阴损及阳 D.阳损及阴 E.阴阳格拒10.在疾病过程中,其病理状态属邪盛与正衰同时并存的是: A.大实有赢状 B.至虚有盛候 C.由虚转实 D.虚中夹实 E.实中夹虚11.机体阴液不足,一般以下列哪两脏为主: A.心 B.肝 C.脾 D.胃 E.肾(四)X型题1.发病类型包括: A.感邪即发 B.伏而后发 C.徐发 D.继发 E.合病与并病2.正气抗邪主要表现于: A.抵御外邪的入侵 B.病位的浅深 C.疾病的不药而愈 D.病情的轻重 E.影响发病的证候类型3.疾病复发的基本条件: A

9、.邪未尽除 B.正虚未复 C.诱因 D.情志不舒 E.气血失和4.中医病机学说的病理观认为: A.疾病是单纯的局部病变的病理过程 B.局部病变可以影响全身 C.疾病是无局部症状的全身性病变的病理过程 D.疾病是局部和全身综合的病理过程 E.全身性疾病常通过局部反映出来5.属虚实错杂病理状态的是: A.表虚里实 B.上实下虚 C.至虚有盛候 D.表实里虚 E.上虚下实6.可造成实性病理变化的有: A.经络闭塞 B.久病耗精 C.脏腑功能亢奋 D.气机阻滞 E.脏腑功能减退,病理产物凝结7.形成阳偏胜的主要原因有: A.食积郁而化热 B.外感温热之邪 C.血瘀化热 D.寒邪入里化热 E.五志过极化

10、火8.阴盛格阳出现真寒假热证,所见真寒表现是: A.脉大而无根 B.精神萎靡 C.畏寒蜷卧 D.脉微欲绝 E.面色苍白9.在气机升降失常的病变中,以哪些脏腑升降失常最为重要: A.肺 B.肝 C.脾 D.胃 E.肾10.气逆病变多见于下列哪些脏腑: A.肾 B.心 C.肺 D.肝 E.胃11.形成气随血脱病理的原因有: A.外伤大量失血 B.肝病呕血 C.月经淋漓不断 D.妇女崩中 E.产后大出血12.津液的排泄与输布障碍,主要产生哪些病理改变: A.湿浊困阻 B.肌肤肿胀 C.痰饮凝聚 D.水液贮留 E.气滞血瘀13.实证临床可见到: A.二便不通 B.脉实有力 C.瘀血内阻 D.心悸气短

11、E.水湿泛滥14.导致气逆的主要原因有: A.情志所伤 B.饮食寒温不适 C.水湿停滞 D.瘀血内阻 E.痰浊壅阻15.津液与气血的关系失调,主要的病理变化有: A.水停气阻 B.血瘀水停 C.气随津脱 D.津亏血瘀 E.津枯血燥16.内燥病变多见于下列哪些脏腑: A.心 B.肝 C.胃 D.肺 E.肾二、填空题1.疾病的发生主要关系到 和 。2.正邪相搏, 则不发病, 则发病。3.中医学认识发病既强调 ,又重视 在发病中的作用。4.疾病复发的最基本条件是 、 等。5.伏而后发,是指机体感受某些病邪后, 于体内,其后 过时而发病。6.中医发病学的基本观点是:“ 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

12、气 ”。7.徐发与致病因素的种类、 以及 因素等密切相关。8.继发,是指在 的基础上,继续发生新的疾病。9.引起复发的机理是余邪未尽, ,同时有 的作用。10.病机学说,即研究和_的学说。11.病机,是疾病的临床表现、_和_内在根据。14.基本病机包括_、_、_、_等。15.正邪之间的矛盾斗争关系主要体现为_和_。16.所谓实,邪气实也,或外闭于_,或内结于_,或_,或_等。17.实性病变,常见于外感六淫的_,或由于_等滞留于体内而引起的内伤病证。 18.素问通评虚实论曰:“邪气盛则_,_则虚。” 20.素问调经论曰:“阳盛则外_,_则内寒。” 2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胜则_,阳胜则_。” 22.素问调经论说:“_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27.脏腑功能活动中,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可具体表现在肺的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