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word同步测试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090641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历史必修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word同步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word同步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word同步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word同步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word同步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必修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word同步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历史必修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word同步测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安三高高三历史2010-2011必修一第一单元复习测试题(李宗喜)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中国人对与父母同辈的称谓非常多,比如有“伯伯、叔叔、舅舅、姑妈、姨妈”等,这种现象应该受中国古代哪种制度影响最大A分封制 B宗法制 C等级制 D礼仪制2. 三字经中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周朝的政治文化具有惊人的延续性和稳定性B“天下共主”体制有利于社会稳定C“天子封诸侯”打破方国血缘界限 D宗法制度有利于构筑国家的向心力3. 西周立国,以封建制度为支柱,政治秩序仰赖封建制度来维持。我们对于周代封建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宗法关系是封建制度的基础 B与周

2、王室无血缘关系者,被排除出封建对象之外C诸侯受封以后仍维持与周王室的关系 D统治权力与土地依贵族阶级高下而逐层分割4. 分封制与宗法制最突出的相同特点在于它们 A都服务于周王巩固统治的需要 B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都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D都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5分封制在周初和周后期的结果截然不同,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周王室衰微 B生产力的发展C诸侯争权夺利 D生产关系的变化6下列关于赢政改“王”而称“皇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神化皇权 B效法古代明君 C君主集权 D有体现专制主义的倾向7 右图是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在-,左在阳陵。”将帅发兵时必须

3、左,右半符验合后方能生效。 上文“右在”后面的”-“应是:A皇帝B太尉C御史大夫D丞相8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此其所以为得也。”柳宗元这段话实际上 A肯定了秦朝的郡县制 B肯定了三公九卿制度 C肯定了统一货币的制度 D肯定了秦统一文字的政策9秦朝郡县制是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制度,主要是由于: A郡县官吏必须由上一级任命并对上一级负责 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 D郡县完全由皇帝和中央控制,官吏不能世袭10汉初,在分封同姓王的同时,也向王国派遣丞相,这一做法A目的是防止地方割据 B事实上强化了中央集权C

4、加强了诸侯王对封地的管理 D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11. 下列政治举措中,不属于汉武帝时代的是 A. 实行刺史制度 B. 实行州郡县三级制 C. 实行中外朝制度 D. 颁布“推恩令”12东汉尚书台、唐朝三省六部、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等机构的设立,本质上反映了 A宰相权力不断削弱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D文臣地位不断提高13. 唐高祖时期,国家要对大运河一些淤塞的河段进行疏通,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14. 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与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三权分立原则的相似之处是A加强中

5、央对地方的控制 B强化君主的统治权力C具有分权与制衡的特点 D形成严密的官僚机构体系15. 封建中国政治传统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朝代加强皇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设立中朝 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宋代设置枢密使掌管财权 D元朝废除三省,只设中书省16宋太祖去世前立遗嘱说:你们子孙相传,绝对不能杀一个读书人。他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A宋代吸取前朝教训,重文轻武 B宋太祖重视教育 C文人受理学熏陶,忠君思想浓厚 D宋太祖是文人出身17. 宋太祖“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采取这一措施主要是为了解决唐末五代以来的哪一社会问题A藩镇割据

6、 B宦官专政 C朋党之争 D农民起义18. 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们还是坐着的,宋太祖说自己的眼睛昏花看不清,就让他们来到自己面前指给他看,待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了。此后,宰相就只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这件事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宋太祖不准宰相坐下议事 B宰相大臣开始处于从属地位C宰相大臣事务繁多 D君主专制的加强19. 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A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 B设置军机处大学士以备顾问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20某一本历史著作有

7、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的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它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文中所指的制度是A汉代内外朝 B唐代三省制 C明代内阁制 D清代设军机处21明代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 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 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 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 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22. 下列措施中,使专制皇权不断得到加强的是 三省六部制的建立丞相制度的废除 清朝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清朝的军机处 A B C D23. 自秦朝

8、历汉唐至明清(公元前221年至公元1840年)的两千年间,中国古代国家的主要特征是:皇帝“家天下”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 官僚制度 “多民族”与“大一统” A B C D24. 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不断完善和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按其相同职能分组不正确的是A御使大夫、刺史 B丞相、参知政事 C太尉、军机处 D郡县、行省25. 东汉尚书台、唐朝三省六部、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等机构的设立,本质上反映了 A宰相权力不断削弱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D文臣地位不断提高第卷26. (13分)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家谱”。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

9、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流传至今的家谱至少仍有三万多种,其内容之丰,价值之高,很值得我们今天去了解与认识。“隐恶扬善”是修纂家谱的一条基本原则。材料二:在现代的侨乡家谱中,都普遍记录了不同时代出洋人的姓名出洋时间与原因同故乡故国的联系与贡献等内容。有些还辟有专章、专传介绍,这就为他们的后裔寻根问祖提供了可靠的根据,也就更增加了他们对故国故乡的依恋之情。有人对福建省的家谱资料进行研究,了解到福建移居台湾的最早记载是两宋之交的苏姓。从有关家谱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移民的人数、成分、原因,他们的婚姻状况、分布特点及与大陆的关系等。材料三: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

10、术史中说:“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为此他提出广收家谱并对家谱进行研究。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民间重视修订“家谱”的主要原因。简述家谱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的作用。(7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现实,分析家谱在当今的作用。(3分)(3)依据上述材料,说说如何辩证地看待家谱的学术价值。(3分)27、(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1975年在湖北云梦出土的竹简,第一次提供了自秦孝公至秦始皇时期陆续修成的秦律

11、的部分内容律文中对农田水利、山林保护、牛马饲养、国家粮食的贮存发放、货币流通、市场管理、工程兴建、徭役征民、刑徒监管、官吏任免、军爵赏赐等各方面,都有许多严格具体的规定秦律规定“盗徙封,赎耐”即私自移动田界,要判耐罪,可赎。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盗”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也要判处30天劳役。律文中所见到的刑名计有斩首、磔(断裂肢体)、弃市、斩趾、黥、劓(割鼻)城旦舂(男子输边筑城,女子舂米,均为四年以上徒刑)等。 -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材料二:在田律徭律仓律关市律等律中,对劳动人民缴纳赋税以及手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都有明确规定和限制,违反者处以严厉的刑罚秦法对“宦大夫”等地阶级、“隶臣妾”等

12、被压迫阶级的身份、地位以及户籍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得任意变更。-林剑鸣秦史稿材料三: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以秦律为基础,参照六国律,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秦律经过汉朝的损益成为唐以前历代法律的蓝本。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秦汉史材料四:至于秦始皇兼吞战国,遂毁先王之法,灭礼谊之官,专任刑罚,躬操文墨,尽断狱,夜理书,自程决事;而奸邪并生,赭衣(刑徒)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悉怨,溃而叛之。-汉书刑法志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分析秦律担负着哪些职能?(3分)(2)据材料一、二分析秦律有什么特点?(3分)(3)据上述两题回答:秦律的实质和作用是什么?(5分)28.(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明史 职官志材料二: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达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回答:(1)明清两朝皇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