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模块学习小结概要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090543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井模块学习小结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测井模块学习小结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测井模块学习小结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测井模块学习小结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测井模块学习小结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井模块学习小结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井模块学习小结概要(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测井模块学习小结姓名:谢小曼时间:2016年1月 目录一、测井参数研究与解释方法1(一)有效厚度的研究方法11.储层四性关系12.油气水层测井解释方法23.储层厚度解释方法3(1)有效厚度物性标准研究3(2)岩心有效划分有效厚度操作规程5(3)各类有效厚度电性标准研究7(4)各类厚度电性标准技术规范10(二)储层参数的研究151.有效孔隙度的解释152.空气渗透率的解释153.泥质含量154.原始含油饱和度16二、地质储量16(一)地质储量的计算16(二)地质储量参数的确定原则171.含油面积172.有效厚度173.有效孔隙度184.含油饱和度195.地面原油密度196.原始原油体积系数的确定

2、197.原始地层气油比的确定19三、测井参观实习19四、学习体会20精细油藏描述培训班报道、班委竞聘、开班典礼、第一次的班会新奇又充实的第一周结束后,在2016.1精描班学习正式步入正轨,用了两周时间测井模块学习,虽然在学校期间专门有测井这门课程,但这两周的收获是远远超过在校期间的学习内容,这两周在吕老师教授中学习了大庆测井技术的发展,进一步熟悉巩固了常规测井的测井原理及运用,新学习了测井参数的研究及解释方法,最后重点学习了有效厚度的划分及储量计算相关的内容。除了课堂学习,老师还安排了一天的测井公司参观实习,第一次看到了测井仪器,了解了测井仪器构造原理,第一次去测井现场参观,了解测井数据的录取

3、过程。忙碌充实的两周结束了,现在反过来回想,这两周每天学到了都在学什么?我又学到了什么?我理解了是什么?与原来相比我的测井储备知识丰富了多少?我在两周的学习中有哪些缺点?以下就是这两周学到的新知识。 一、测井参数研究与解释方法(一)有效厚度的研究方法有效厚度是指达到储量起算标准的含油气层系中具有产油气能力部分储层的厚度。是油田地质研究、地质储量计算和油田开发的重要参数。有效厚度的研究从三个方面研究1.储层四性关系储层“四性”是指岩性、物性、含有性及电性。四性关系就是指这四方面的相互关系。储层的岩性:指反映岩石性质及特征的一些属性,如沉积岩的颜色、物质成份、结构、构造、胶结物及胶结类型、特殊矿物

4、等,碎屑岩中常见的岩性有:砾岩、粗砂岩、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等。储层的物性:储层的孔隙性和渗透性合称储层物性,储层储集流体的能力称为孔隙性,储层在一定压差下允许流体渗透的能力称为渗透性。储层的含油性:指孔隙中是否含油气及含油气的多少。地质上对岩心含油级别的描述分为饱含油、含油、油浸、油斑、油迹和荧光。储层的电性:就是指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包括常规电阻率测井曲线、三孔隙度曲线、自然伽马曲线和井径曲线以及测井新技术资料。30 研究储层的“四性”关系的目的,就是利用储层岩性、含油性、物性的特征,建立三者与电性特征的关系模型,从而解释储层有效孔隙度、空气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等参数

5、,识别储层中油气水等流体,确定储层有效厚度。图1.1 四性关系图砂岩储层“四性”的一般关系是:岩性越粗、分选越好、粒度越大,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越大,反之则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越小(图1.1)。 2.油气水层测井解释方法测井参数是指测井资料记录的各种物理、化学信息,如电阻率、声波时差、岩石密度、自然电位等。油气水层测井解释标准就是利用测井参数,采用交会图、深浅电阻率比值等方法,确定油、气、水层界限。 图1.2 某区块葡萄花油层油水层识别图版 图1.3 某区块高台子油层油水层识别图版 电阻率和自然电位交会图识别油水层最常用的是电阻率和自然电位交会图。一般说来,油层的电阻率较高、自然电位负异常较小

6、,水层的电阻率较低、自然电位负异常较大,油水同层的电阻率、自然电位负异常介于油层、水层之间。以某地区为例,选择对含油性反映敏感的深侧向视电阻率为纵坐标,反映储层渗透性的自然电位为横坐标,建立了葡萄花油层油水层识别图版,可以较好地识别油水层(图1.2)。 电阻率和声波时差交会图 电阻率和声波时差交会图也可以识别油水层。一般说来,油层的电阻率、声波时差较高,水层的电阻率、声波时差较低,油水同层的电阻率、声波时差介于油层、水层之间。以某油田为例,选择对含油性反映敏感的深侧向视电阻率为纵坐标,反映储层物性的声波时差为横坐标,建立了高台子油层油水层识别图版,可以较好地识别油水层(图1.3)。3.储层厚度

7、解释方法 有效厚度划分的正确与否,不仅影响油田地质储量计算精度,而且还影响对油层发育程度和分布状况的认识,最直接的就是影响射孔的准确性、开发层系划分、井网部署、注采方式确定以及开发效果等。(1)有效厚度物性标准研究有效厚度物性标准:根据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确定的有效厚度标准,统称为有效厚度物性标准。研究有效厚度物性标准目的是用于划分取心井取心层段的有效厚度。确定储层物性下限方法有试油法、含油产状法、经验统计法等,其中最直接、最可靠的方法是试油法。在实际应用中,确定物性下限经常需要采用各种方法综合确定。有效厚度研究所需要收集的资料有取心井岩心柱状图、测井图、研究区的地质研究成果、试油(试采)

8、资料、油气水性质资料等。常用软件是卡本软件。图1.4 物性标准研究流程图试油法试油法是把研究区某一储层段的试油和岩心分析资料进行统计,计算层段内岩心分析的平均有效孔隙度、平均空气渗透率及采油强度(单位厚度采油量),分别建立采油强度与孔隙度、渗透率关系图。当采油强度等于零时,关系曲线与空气渗透率或有效孔隙度坐标轴的交点,即为空气渗透率和有效孔隙度下限(图1.5,1.6)。所以试油法的关键是要有有取心的单层试油资料。 图1.5 某区块葡萄花油层油水层识别图版 图1.6 某区块高台子油层油水层识别图版油产状法油层的含油性和物性具有一致的变化规律,这是应用含油产状法确定储层物性下限的基础。含油产状法是

9、根据经试油证实的储层产油的最低含油产状,确定储层产油的物性界限的方法(图1.7,1.8)。 图1.7 某区块葡萄花油层油水层识别图版 图1.8 某区块高台子油层油水层识别图版 验统计法经验统计法是以岩心分析的有效孔隙度和空气渗透率资料为基础,以低孔渗样品累积频率占总累积的10.0%左右,累积储集能力丢失占总累积的5.0%为界限的一种累积频率统计法,该方法对于非均质性强、无典型下限层的储层较为实用。(图1.9,1.10)图1.9 某区块葡萄花油层油水层识别图版 图1.10 某区块高台子油层油水层识别图版含油产状分类油田区块含油产状主体含油产状各油田油砂、含油、粉砂油浸 过渡含油产状喇嘛甸、萨尔图

10、、杏树岗油田泥粉油浸 葡萄花、太平屯、高台子、敖包塔油田泥粉油浸、油斑 长坦外围油田泥粉油浸、油斑夹层含油产状喇、萨、杏油田油斑、不含油的泥质岩 长垣南部以及外围油田油迹、不含油的泥质岩通过以上三种方法分别确定有效厚度物性下限值,然后根据结果综合确定有效厚度物性下限值。根据有效厚度物性下限标准,可以确定取心井的岩心有效厚度。岩心有效厚度的划分方法为:选择岩性、含油性、有效孔隙度、空气渗透率均达到有效厚度物性下限标准的层段,划分岩心有效厚度。在一个储层内,不足有效厚度物性标准的层段要扣除夹层。表1.1 样品含油气特征表(2)岩心有效划分有效厚度操作规程该规程给出了喇、萨、杏油田,长垣南部葡萄花油

11、层,长垣外围油田的有效厚度物性标准,标准的使用原则是有渗透率分析资料时,不考虑有效孔隙标准;没有渗透率分析资料时,才采用有效孔隙度标准。样品含有性处理过程中结合表1.1给出的样品含油性分类识别不同油田的主体含油段,过渡含油段及夹层段。样品取样密度的要求为:油砂:每米取10块;含油:每米取7块;油浸:每米取5块;油斑:每米取3块。厚度划分时,层内累加厚度为0.1m;夹层起扣厚度为0.1m;有效厚度起划厚度0.2m。有效厚度的表示方法:以宽1cm的工字形表示;厚度取小数后一位,第二位五舍六入。岩心有效厚度划分是具体划分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原则:1、取样密度够要求时,物性连续够标准,对于主体岩性均划为有

12、效厚度;对于过渡岩性则视电性显示好坏决定取舍。凡是电性显示好的则划,不好的则不划,喇、萨、杏油田油斑一律不划。2、取样密度够要求时,但物性在标准上下呈间互出现,而且平均值又够标准时,油砂一律划有效厚度;其它各类含油产状视电性显示好坏决定取舍,电性显示好的划,电性显示不好的则不划(喇、萨、杏油田泥粉油浸一律不划;长垣南部以及外围油田泥粉油斑一律不划)3、取样密度够标准时,但物性标准连续不够者,油砂视电性显示好坏决定取舍,电性显示好则划,不好则不划;其他各类产状一律不划(长垣南部以及外围油田油砂和含油一律划有效厚度,粉砂油浸视电性显示好坏决定取舍)4、 取样密度不够要求或无样品时,则按含油产状级别

13、和电性显示好坏决定取舍。即油砂一律划,泥粉油浸一律不划,其它各类含油产状视电性好坏决定取舍,电性显示好则划,不好则不划(长垣南部以及外围油田泥粉油斑一律不划)5、顶底界面一块样品不够标准时,油砂扩至界面处;其它各类含油产状则视电性显示厚度决定取舍,即电性显示较厚扩至界面处,电性显示较薄时扣除界面样品(喇、萨、杏油田泥粉油浸一律扣除其厚度,长垣南部以及外围油田油斑一律扣除其厚度)划分过程中的,扣夹层及分合层原则有以下几点:1、岩性夹层(喇、萨、杏油田泥粉油浸、油斑及不含油部分;长垣南部以及外围油田不含油的泥质岩)0.1m起扣。2、物性夹层(喇、萨、杏油田主体岩性中物性不够标准的部分,长垣南部以及

14、外围油田主体岩性和过渡岩性中物性不够标准的部分)原则上0.2m起扣。但夹层在0.1m0.2m之间时,可视电性显示好坏决定取舍,电性夹层显示明显的则扣除,不明显的就不扣除。3、当夹层厚度0.4m时一律分层;当夹层0.4m时,附体层厚度大于或等于夹层厚度合层,反之则分层。但是当电性显示不能分层时仍合层。这段课程结束后,做了萨中开发区北1-330-检49井(920m990m)的岩心有效厚度的划分作为练习,该井为萨尔图油田井,依据物性下限标准,有效厚度空气渗透率为40mD,有效孔隙度20%;表外厚度物性标准:空气渗透率为1.5mD,有效孔隙度19%。在考虑物性标准和取样密度后,有效厚度:将油浸及油浸以

15、上含油产状划为有效厚度范围,有斑及以下含油产状部分、不含油的部分为夹层;表外厚度:将有斑及以上含油产状作为表外厚度范围,油迹及不含油的部分作为夹层。(3)各类有效厚度电性标准研究对于取心井我们可以依靠有效厚度的物性标进行有效厚度的划分,对于未取心井和取心井的未取心段我们就无法进行有效厚度的划分,这时我们就要需要依靠电性特点研究有效厚度的电性标准。为了使测井资料能客观地反映储层的“四性”关系,保证解释结果的可靠性,在研究有效厚度电性标准前要对测井数据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查及预处理。预处理的内容包括深度校正、标准化、环境校正、系统校正等。有效厚度电性标准是是利用测井参数确定有效厚度的标准。有效厚度电性标准通常包括有效厚度取舍层标准和有效厚度扣除夹层标准。所需要收集的资料有:取心井岩心柱状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