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选择概要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090338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操作系统选择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操作系统选择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操作系统选择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操作系统选择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操作系统选择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操作系统选择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操作系统选择概要(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概述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可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时延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转发增加延时,加控制信息增加开销。(15页)高效、灵活、迅速、可靠。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答:按范围:(1)

2、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2)城域网:城市范围,链接多个局域网。 (3)局域网:校园、企业、机关、社区。 (4)个域网PAN:个人电子设备按用户:公用网:面向公共营运。专用网:面向特定机构。按拓扑结构:总线、星型、环型、网状。1-12 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答:边缘部分:由各主机构成,用户直接进行信息处理和信息共享;低速连入核心网(资源网子网)。 核心部分:由各路由器连网,负责为边缘部分提供高速远程分组交换(通讯网子网)。1-13 客户服务器方式与对等通信方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答:前

3、者严格区分服务和被服务者,后者无此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1-14 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常用的性能指标?答: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RTT,利用率1-21 协议与服务有何区别?有何关系?答: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26页):(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而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提

4、供服务。服务:能被高一层看得见的功能,由一系列原语组成(请求、响应、确认)。高层通过接口调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协议和服务的概念的区分:1、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2、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但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通过层间接口向上层提供的功能。上层使用所提供的服务必须与下层交换一些命令,这些命令在OSI中称为服务原语。1-22 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是什么?各有什么含义?答: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1)语

5、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1-24 论述具有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答:综合OSI 和TCP/IP 的优点,采用的一种原理体系结构。各层的主要功能:物理层:建立两个结点间的物理链接,透明地传送比特流。(注意:传递信息的物理媒体,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等,是在物理层的下面,当做第0 层。) 物理层还要确定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过程的特性。主要功能有信息的调制和发送,接收和解调,链接的管理等。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的任务是建立两个相邻结点间的逻辑链接,在线

6、路上无差错地传送以帧(frame)为单位的数据。每一帧包括数据和必要的控制信息。 帧的封装和拆分,差错校验,透明传输(有的还有流量控制)。网络层:建立两个主机间的端到端的逻辑通讯,传输IP数据报。网络层的主要任务是要选择合适的路由,使发送站的运输层所传下来的分组能够正确无误地按照地址找到目的站,并交付给目的站的运输层。 实现网络互联,建立两个主机端到端的逻辑链接,路由选择、分组转发、拥塞控制、流量控制、网络传输的差错控制、地址解析等。运输层: 建立两个应用进程间的端到端的逻辑通讯,传输UDP或TCP报文。运输层的任务是使上一层进行通信的两个进程看不见运输层以下的数据通信的细节。 复用和分用,U

7、DP提供尽可能高效的数据传输,TCP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有链接管理、流量(和其他层不同)和拥塞控制等功能。应用层: 负责管理应用进程间的通讯,完成数据类型、格式的转换,直接为用户的应用进程提供服务。第二章 物理层2-01 物理层要解决哪些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物理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物理层要尽可能地屏蔽掉物理设备和传输媒体、通信手段的不同,使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只考虑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2)给其服务用户(数据链路层)在一条物理的传输媒体上提供传送和接收比特流(一般为串行按顺序传输的比特流)的能力,为此,物理层应该解决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问题。(3)在两个相邻

8、系统之间唯一地标识数据电路物理层的主要特点:(1)将物理层确定为描述与传输媒体接口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特性。(2)由于物理连接的方式很多,传输媒体的种类也很多,因此,具体的物理协议相当复杂。2-02 规程与协议有什么区别?答:规程专指物理层协议2-05 物理层的接口有哪几个方面的特性?个包含些什么内容? 答:(1)机械特性明接口所用的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等。(2)电气特性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持续时间等。(3)功能特性 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意。(4)规程特性 说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2-06 数据在信道

9、重的传输速率受哪些因素的限制?信噪比能否任意提高?香农公式在数据通信中的意义是什么?“比特/每秒”和“码元/每秒”有何区别?答:码元传输速率受奈氏准则的限制,信息传输速率受香农公式的限制。B=2W log2M M为码元可表示的数的个数。 香农公式在数据通信中的意义是:只要信息传输速率低于信道的极限传信率,就可实现无差传输。43页C=W log2M(1+S/N) S/N信噪比。比特/s是信息传输速率的单位 码元传输速率也称为调制速率、波形速率或符号速率。一个码元不一定对应于一个比特。2-10 常用的传输媒体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答:双绞线屏蔽双绞线 STP (Shielded Twisted P

10、air)无屏蔽双绞线 UTP (Unshielded Twisted Pair)布线简单、成本低、传输距离近、传输速率低、抗干扰能力差。同轴电缆50 W 同轴电缆 75 W 同轴电缆 (粗)(细)布线较复杂、成本较高、传输距离较远、传输速率较高低、抗干扰能力较好。现在基本不用。光缆:连接复杂、成本较高、传输距离远、传输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保密好。用于主干线,现在也开始入户。无线传输:短波通信:传输速率低、通讯质量差、抗干扰差、保密差,成本低、不受地形限制。广泛用于无线局域网使用。地面微波(48页)通讯容量大,传输质量高,不受地形限制,但是直线传输,受天气影响,保密差,维护成本高。卫星通信(4

11、9页)传输距离远、覆盖面积大、通讯容量大,时延较大、保密较差、费用较高。2-13 为什么要使用信道复用技术?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哪些?答:为了通过共享信道、最大限度提高信道利用率。频分、时分、统计时分、码分、波分。注意英文缩写2-16 共有4个站进行码分多址通信。4个站的码片序列为 A:(11111111) B:(11111111) C:(11111111) D:(11111111) 现收到这样的码片序列S:(11311311)。问哪个站发送数据了?发送数据的站发送的是0还是1?解:SA=(11311311)8=1, A发送1SB=(11311311)8=1, B发送0SC=(11311311

12、)8=0, C无发送SD=(11311311)8=1, D发送1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3-03 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答:适配器(即网卡)是用来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协议的硬件和软件。网络适配器工作在TCP/IP协议中的网络接口层(OSI中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编码发送、接收解码、串并转换,存储,封装、解封、寻址、校验、链路管理(CSMA/CD), CSMA/CA 载波监听多点接入3-04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答: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透明传输避免消息符号与帧定界符号相混淆; 差错检测防止有差错的无效数

13、据帧浪费后续路由上的传输和处理资源。3-06 PP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PPP不使用帧的编号?PPP适用于什么情况?为什么PPP协议不能使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答:(73页)简单,提供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有检错(丢弃),无纠错。地址字段A 只置为 0xFF。地址字段实际上并不起作用。控制字段 C 通常置为 0x03。不起作用。 PPP适用于线路质量不太差的情况下、PPP不使用序号和重传确认机制,所以不能实现可靠传输。 PPP 是面向字节的,当 PPP 用在同步传输链路时,协议规定采用硬件来完成比特填充(和 HDLC 的做法一样),当 PPP 用在异步传输时,就使用一种特殊的字符填充法

14、。(透明传输)3-08 要发送的数据为101110。采用CRCD 生成多项式是P(X)=X3+1。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答:作二进制除法,101110 000 10011 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是0113-10PPP协议使用同步传输技术传送比特串0110111111111100。试问经过零比特填充后变成怎样的比特串?若接收端收到的PPP帧的数据部分是0001110111110111110110,问删除发送端加入的零比特后变成怎样的比特串?76页,定界符是7E,连续6个1,为了区分,遇上连续5个 1填1个0答:011011111 11111 00 0110111110111110000001110111110111110110000111011111 11111 1103-13 局域网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局域网采用广播通信方式而广域网不采用呢?(78页)答:局域网LAN是指在较小的地理范围内,将有限的通信设备互联起来的计算机通信网络 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局域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共享传输信道,在局域网中,多个系统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