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家具专有结构(一)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090268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102 大小:1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典家具专有结构(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古典家具专有结构(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古典家具专有结构(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古典家具专有结构(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古典家具专有结构(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典家具专有结构(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典家具专有结构(一)(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典家具专有结构家具篇:中式厅堂家具陈设文化/教你认识古典家具专有结构(一)“一腿三牙”图解(2014-02-16 19:25:43)转载分类:玩长於文中式厅堂家具陈设文化中国古代的厅堂,集多种功能用途于一体,家庭祭祀、喜庆活动、会见宾朋、长幼教谕、日常三餐等活动多在厅堂中举行,地位至高无上。厅堂中的家具,早在宋代就有一定的陈设内容与格式,到明代后期逐渐形成了风格,并迅速流行起来。常见的厅堂家具有:翘条几、供桌、八仙桌、长书案、罗汉床、茶几、香几、博古架、落地屏、插屏、镜屏、太师椅、圈椅等。这些不同的家具组合在一起摆放,其陈设规律是相当有考究的,能充分反映出主人的学识、修养、气质和品位。一古代

2、中式厅堂的严肃美学1、讲究对称在古代,我国传统厅堂的陈设讲究严格有序,中规中矩,以正厅中轴线为基准,采用成组成套的对称方式摆放,体现出庄重、高贵的气派。尤其是正厅,这是迎宾宴客、喜庆祭祀的场所,空间宽敞规整,通常都有前后门,是由外进入内屋的通道,故厅内陈设较严整静穆,多以“疏朗多空余”的方式陈设布置。家具、楹联、匾额、挂屏、书画屏条都以中轴线形成两边对称布置。典型的大户之家或书香门第的厅堂格局特点:入门:入门正对着板壁或屏风,起到挡风辟邪和加强私密性的作用。板壁前:放长条案,条案前是一张四仙或八仙方桌,左右两边配扶手椅或太师椅,以右主、左宾或左上右下为序,皆以“序”来入座。墙正中:挂中堂字画,

3、这一定是按“皇、相、翰林、名人、格言”为序的匾额,是中国古代社会文明中的“序”和“礼”。墙两侧:配上条幅,皆是名人字画,内容多为儒家治家修身格言。堂中央两侧:摆放对称的几和椅,是晚辈或下属的排列座式。2、讲究庄严古代厅堂家具要体现典雅庄重、端方肃穆、秩序井然的气度,所以中堂家具形体一般都很大,多为六件套:条案、方桌各一张,椅、几各两个。除了这些固定的陈设,厅堂之中还经常摆放数套太师椅或中式沙发,布置讲究周正、庄严、对称、配套、和谐。明清时期的厅堂格局特点:乾清宫:故宫内的乾清宫布局周正庄严,王权尊卑一目了然。其正中的三级高台上设金漆龙纹宝座,并以此为中心,想两边平行铺展,座前置书案,后为金漆香

4、几,几上承珐琅质香炉,力求对称工整、肃穆之感。恭王府:正面靠墙横置一架长条案,案上摆着插屏、香熏炉、花卉、帽筒之类,长条案前是一张阔气的八仙桌,八仙桌两侧摆两把中式大椅(如太师椅、圈椅或官帽椅)。文职官员宅邸:其厅堂布置深受皇家审美的影响。一般于正中靠墙摆放一张条案,墙上悬挂画作或者后置屏风,大案下摆八仙桌,桌边放两张太师椅,左右两侧摆放花几。还有的在正中置放一扇插屏门,插屏前摆有一张平案、一张贡案,两侧摆放宫作椅。普通民居:其厅堂家具布置多以八仙桌为中心陈设。如果厅堂兼作佛堂,则条案上的陈设会有变化:通常正中会设置佛龛,案上置放香炉、蜡扦、花筒等五供;或设置福禄寿三星,桌下摆蒲团。有的还设有

5、神位供奉土地公和财神。二现代中式厅堂的典雅美学1、讲究雅致(现在厅堂的雅致布局)古代中式厅堂布局的总体特点是对称、庄严,甚至有些单调、肃穆。历经数百年时光,现代人的居住环境、生活方式、审美喜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在延续古代严肃美学的同时,逐渐淡化了古时厅堂“祭祖迎神、举行礼仪”的肃穆功能,更加突出会客的使用功能以及艺术观赏的特点,更注重庄重雅致、风华脱俗的厅堂气氛。在软装摆放上,可将红木沙发作为主角,凸显文化底蕴。另外,配以绿植、布艺、陶艺、画作,以及不同格调的灯具极其重要,这些软装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舒适自然的把中式东方味道发挥的淋漓尽致。从现代中式厅堂的布局可以看出,现代人在延续传统文

6、化精髓的同时,更多的是追求一种平和宁静、温文尔雅的轻质生活,营造出古典的优雅意境。2、讲究韵味(厅堂品韵点缀)现代社会中,中式家具体现权威的作用虽然已经弱化,但中式家具的文化韵味却得以传承。在厅堂中,除了摆放与中堂家具配套的太师椅或官帽椅外,还会摆放中式沙发。同样的珍贵红木,同样的尊贵气度,营造浓浓的现代中式厅堂文化,以体现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不凡的欣赏水平。在布局上,现代厅堂空间通常有四种方式:(1)符合传统审美观的对称式;(2)营造温馨感的平行式;(3)便于灵活变化的直角式;(4)多功能化的众星捧月式。无论采取哪一种方式,陈设都应力求相互呼应,舒适宜人,有“移步换景”的效果。对于厅堂

7、的整体把握,我们应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意境,增强空间的层次感,营造出一个极富生活美学的空间。对于会所空间来说,更是要遵循传统,将正中视为这个空间的中心区域,其他功能区域以它为轴,适时分布,以给人尊重之感。总结厅堂家具的摆放,是最能体现家庭精神境界和生活品位的焦点。可谓“添一笔则无章,少一笔则意寡”,只有相得益彰,方能起坐之间,自成天地。我们在现代居家环境中,要想将中式风格表达到位,一方面是要了解传统厅堂格局,古为今用,不出贻笑大方的错误;另一方面,重视书画与中式家具的搭配,这二者是物景相随,相得益彰的。如此一来,必然显示出主人底蕴深厚的文化品位。教你认识古典家具专有结构(一)“

8、一腿三牙”图解明式方桌实物留存至今颇多,常见的形式有无束腰方桌、有束腰方桌和“一腿三牙”方桌这三种。“一腿三牙”方桌便是其中一种特殊构造、特殊工艺的形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此品种方桌的结构与形式、用材、装饰等方面相互牵制和制约的关系。“一腿三牙”方桌不仅仅是传统明式家具,它体现了明式家具构造卯榫结构的科学性、高超工艺的技术性与完美的装饰性、艺术的人文精神的统一。何谓“一腿三牙”“一腿三牙”是明清家具工艺术语,是无束腰桌子的一种形式。在明式家具中,有一种桌子,其四条腿中的任何一条,都和三个牙子相接。三个牙子即两侧的两根长牙条和桌角的一块角牙。故名谓“一腿三牙”。此外,桌边底面的边缘加木条,用仗载榫

9、连结并用角牙承托,这样就加大了边柱冰盘沿的看面,同时又可遮挡四边牙条的上半部,增加了视觉的层次与深度。(一腿三牙方桌结构图解)因此,一腿三牙桌,在外观上呈现出整个桌面的硕大气派,像一顶华盖。整体上,四腿侧分有力,各腿间用四根桥梁档相连,构建和形成了实用稳健的框架结构,宛如山润小溪边的一座古亭,给人以安闲和精致,独具赵宋之风。远远看去,颇具古代建筑的神韵。从一腿三牙桌中45度角上的第三牙,可以看出这是从宋代建筑中的飞檐上得到启发,并加以美化,使之既适合于桌子的结构,视觉上又十分美观。(为安装三个牙子,腿子不安在桌子的四角而稍稍缩进一些,因而边抹较宽,桌面喷出。因而形成的探出之桌角类似我国古典木构

10、建筑的飞檐角,桌角的牙头与托起飞檐的角梁、角昂等相仿。)王世襄论“一腿三牙”在王世襄先生明式家具珍赏和明式家具萃珍著作中有三款一腿三牙的桌子,对于这类桌型王世襄先生是这样描述的:“桌面下四周加垛边,故看起来较厚,冰盘沿线脚也能做得较繁。牙头、牙条均沿边起阳线。高大的罗锅枨,只中间一段和牙条贴着,两端在牙头之下留出鹅头似的空间。全靠这些透空才使方桌灵活疏朗起来。不难设想,如果枨子和牙条、牙头完全贴着,将会使人感到沉闷不宣。一腿三牙罗锅枨的方桌局部变化颇多,如加卡子花,腿足起棱瓣等。此桌用料毫不吝惜,装饰不多,落落大方,属于厚重纯朴的一种款式。”从王世襄先生的描述,足以看出他对一腿三牙制式桌子的瞻

11、仰。除此之外,在某一电视节目中,马未都先生戏说“桌”的起源乃“卓尔不群”,凡是一腿三牙制式的桌子都是坚固耐用的模范,堪称史上最坚固的小桌,的确与众不同卓尔不群。(明海南黄花梨一腿三牙罗锅枨加卡子花方桌)此方桌,桌腿方材分棱瓣,四腿圆柱形,束进桌面。四腿与桌面四角又另装一牙头,与桌边两个方向的牙条成135度角,这样每条腿都有三只牙子共同支撑桌面,俗称“一腿三牙”。牙条与枨子之间安卷龙纹卡子花,牙头馊挖卷草纹,比起常见的明代桌子,虽增添了装饰,但却不繁琐并更加清丽动人。)结语:“一腿三牙”桌在工艺上十分强调方和圆的关系:造型为方,构件用圆。方则方,圆则圆,有些构件方中有圆,圆中带方,这不仅是工匠们

12、手艺精湛的表现,更是他们眼力和心力的结晶。事实上,明式家具工艺水平的高低就在这种方与圆的轮廓、线形处理及局部与整体形式的关系之中。这种关系的把握更多地取决于手工工艺的运用和发挥,只有恰到好处,才能生趣盎然,让人百看不厌。古典床榻的深厚育人文化在人类的文明史中,床榻与人的关系十分密切,在我国古代,从床的形态、雕刻、工艺,可以折射出主人的社会地位。床榻不仅是栖身安寝的器具,同时也被广泛地用于社交,从其形其用,可以洞彻古人的生活态度、生活哲学与生活智慧。“儒教”赋予睡卧以特定的礼仪观念:老人临终在炕床上,必须在断气前换到席子上才能入殓;男女交欢需在床上,绝不可随地交欢,否则就是为人所不齿的“野合”。

13、床榻之设,既为实用护坐,更为人生礼仪所必需。根据古代床榻的设计与功能,可以总结出三种床榻文化:1、“长寿床”文化2、“婚床”文化3、“子孙成长”床文化一“长寿床”文化长寿床的说法流行于江南地带,是一家之主所睡的床,一般是指家中年纪最长的男人。一家之主逝去后,家中子孙要到床上去睡一次,寓意像逝者一样健康长寿。然后再把这张长寿床传给新任的一家之主,就这样祖祖辈辈相传下去,寓意世世代代香火延续,子孙后代长命百岁,也有家业兴旺之意。“长寿床”多为“百福千工床”、“拔步床”、“架子床”,其中“百福千工床”被古人视为最好的长寿床。(百福千工床)千工,顾名思义是指一天一工,一件百福千工床需要花费工时千工之多

14、,也就是三年多的时间才能制作好一张百福千工床。可见做工之奢华,费工之浩大。有的百福千工床有三进,可以整整占去半个房间,上有卷篷顶,下有踏步,踏步前有柱架、挂落、花罩组成廊庑。廊庑右边安放小橱,上置灯台,右边放马桶箱,后半部是床铺。百福千工大床只有大户人家才有,大多采用紫檀、黄花梨等名贵的红木制作,坚固耐用,使用年限极长。整张床的雕刻题材多为古典名著、民间故事、神仙等,总体离不开多子多福、吉祥如意、吉星高照、松鹤长寿等美好愿望。二“婚床”文化婚床是古人婚房的中心,不仅是传宗接代的神圣家具,更是严格礼教的承载工具。新婚男女须履行繁复婚礼,拜过天地父母之后才能入洞房,坐上喜床还得饮“交杯酒”即行“合

15、卺之礼”后,方得纵情成为夫妻。婚床多为“架子床”、“拔步床”,其中“拔步床”被古人视为最好的婚床。(拔步床婚床)在古代,婚床的好坏能够集中体现出新娘的身份,同时也可以反映出她娘家家境的好坏。所以,许多大户人家就在婚床的做工上不惜成本,从而使得古代婚床越来越复杂,以致出现了古代婚床之极品拔步床。拔步床不但在制作工艺上是无可附加的,而且还包含了奇特的中国民间习俗。在拔步床上有着不同主题含义的雕刻和绘画。除了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和一些戏剧故事、民间传说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带有某些云雨之事的暗示色彩,成为夫妻之间的秘密,自然也就更不宜被外人所见到了。在漫长的中国历史当中,夫妻的私密生活通常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但是,强烈的传宗接代的愿望又促使人们不得不想方设法,对青年男女进行启蒙教育。于是,在很多地区都流传着这样的习俗,母亲要在嫁妆中准备好箱底画,在女儿新婚的前晚拿给她看。古人的聪明才智远非如此,有的拔步床上还设置了小机关。例如,在拔步床床檐下悬挂有像鸟一样的小雕件。过去,许多大户人家的儿子婚事都是父母包办,所以婚后父母盼望儿子早生贵子老婆婆经常透过洞房前早先准备好的小孔,观察小鸟是否摆动,如果摆动幅度大,则意味着快要抱孙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