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企业内控制度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090181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148 大小: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市公司企业内控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48页
上市公司企业内控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48页
上市公司企业内控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48页
上市公司企业内控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48页
上市公司企业内控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市公司企业内控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市公司企业内控制度(1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XX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制作人:邮箱:XXXX投资有限公司二 0 年 月目 录第一章 内部控制的基础.3第二章 会计基础工作内部控制制度.15第三章 资金管理制度.23第四章 存货内部管理制度. .30第五章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36第六章 往来款项内部控制制度. .45第七章 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管理制度.49第八章 长、短期借款内部控制制度.53第九章 收入管理制度.57第十章 成本费用控制制度.61第十一章 利润分配管理制度.66第十二章 财务报告管理制度.68第十三章 投资管理制度.72第十四章 应收、应付票据管理制度.74第十五章 发票及财务票据的管理制度.77第十六章 预

2、算管理制度.79第十七章 对外担保管理制度.85第十八章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88第十九章 文档管理制度.92第二十章 印章管理制度.94第二十一章 信息保密制度.97第二十二章 员工管理制度.100第二十三章 工资管理制度.109第二十四章 绩效考核管理制度.112第二十五章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115第二十六章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18第二十七章 统计管理制度.121第二十八章 技术管理制度.124第二十九章 产品研发管理制度.131第三十章 质量管理制度.137第三十一章 安全保卫管理制度.144第三十二章 设备管理制度.147第三十三章 环境保护管理制度.156第三十四章 信息系统安全管

3、理制度.159第三十五章 物资采购管理制度.164第三十六章 销售管理制度.168第三十七章 招投标管理制度.173第一章 内部控制的基础第一节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XX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强化企业管理,健全自我约束机制,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保障公司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根据公司法、会计法、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第二条 内部控制是指经理层及所有员工共同实施的,为了保证各项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防范、规避经营风险,防止欺诈和舞弊,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

4、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业务操作程序、管理方法与控制措施的总称。第三条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应当达到以下目标:(一)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内部组织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逐步实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二)保证国家法律、公司内部规章制度及公司经营方针的贯彻落实。(三)建立健全全面预算制度,形成覆盖公司所有部门、所有业务、所有人员的预算控制机制。(四)保证所有业务活动均按照适当的授权进行,促使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协调、有序、高效运行。(五)保证对资产的记录和接触、处理均经过适当的授权,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并有效发挥作用,防止毁损、浪费、盗窃并降低减值损失。(六)保

5、证所有的经济事项真实、完整地反映,使会计报告的编制符合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等有关规定。(七)防止、发现和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帐面资产与实物资产核对相符。第四条 公司内部控制涵盖公司经营管理的各个层级、各个方面和各项业务环节。建立的内部控制时,应当考虑以下基本要素:(一)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影响、制约公司内部控制建立与执行的各种内部因素的总称,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内部环境主要包括治理结构、组织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等。(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及时识别、科学分析和评价影响公司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采取应对策略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风险评估主要包括目标

6、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三)控制措施。控制措施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结合风险应对策略所采取的确保内部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的方法和手段,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控制措施结合公司具体业务和事项的特点与要求制定,主要包括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控制、审核批准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系统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经济活动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信息技术控制等。(四)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与公司经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使这些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在公司有关层级之间进行及时传递、有效沟通和正确应用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信息与沟通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机制及在公司内部和与

7、公司外部有关方面的沟通机制等。(五)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是公司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与评估,形成书面报告并作出相应处理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监督检查主要包括对建立并执行内部控制的整体情况进行持续性监督检查,对内部控制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些方面进行专项监督检查,以及提交相应的检查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等。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是内部控制监督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第五条 制定与修改内部控制制度应遵循以下总体原则:(一)合法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有关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二)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在层次上应当涵盖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在对象上应当

8、覆盖公司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在流程上应当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避免内部控制出现空白和漏洞。(三)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兼顾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针对重要业务与事项、高风险领域与环节采取更为严格的控制措施,确保不存在重大缺陷。(四)有效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能够为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公司全体员工应当自觉维护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当能够得到及时地纠正和处理。(五)制衡性原则。公司的机构、岗位设置和权责分配应当科学合理并符合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确保不同部门、岗位之间权责分明和有利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履行内部控制监督检查职责的部门应当

9、具有良好的独立性。任何人不得拥有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特殊权力。(六)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合理体现公司经营规模、业务范围、业务特点、风险状况以及所处具体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并随着公司外部环境的变化、经营业务的调整、管理要求的提高等不断改进和完善。(七)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保证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前提下,合理权衡成本与效益的关系,争取以合理的成本实现更为有效的控制。第二节 内部环境第六条 公司根据经营管理的需要设置组织机构,在各机构配备相应的业务人员。第七条 公司内部机构设置、岗位设置及职能划分应符合内部控制原则和目标。第八条 各部门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坚持原则,廉洁奉公。(二

10、)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必须的专业技术资格。(三)具有该职务所需的业务能力业务经验。(四)熟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掌握本行业业务管理的有关知识。(五)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六)身体状况能够适应本职工作的要求。第九条 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对部门设置和管理人员的资格、任免、回避已有规定的,公司在设置该部门和任命管理人员时,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第十条 部门内部岗位设置或职责划分发生改变,应符合公司内部制度的规定和内部控制的原则,按照确定的授权体系审核批准。第十一条 机构、岗位的设置与职责划分应当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和回避的原则,保证内部机构、岗位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设置和分工,提高岗位设置的效

11、率,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明确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第三节 风险评估第十二条 风险,是指对实现内部控制目标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不确定性因素。第十三条 风险评估,是指及时识别、科学分析影响公司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采取应对策略的过程。第十四条 风险评估一般应当按照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等程序进行。第十五条 目标设定是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的前提。公司按照战略目标,设定相关的经营目标、财务报告目标、合规性目标与资产安全完整目标,并根据设定的目标合理确定公司整体风险承受能力和具体业务层次上的可接受的风险水平。第十六条 公司在充分调研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准确识别影响内

12、部控制目标实现的内部风险因素和外部风险因素。第十七条 应当关注的内部风险因素一般包括:高级管理人员职业操守、员工专业胜任能力、团队精神等人员素质因素;经营方式、资产管理、业务流程设计、财务报告编制与信息披露等管理因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基础实力因素;研究开发、技术投入、信息技术运用等技术因素;营运安全、员工健康、环境污染等安全环保因素。第十八条 应当关注的外部风险因素一般包括:经济形势、产业政策、资源供给、利率调整、汇率变动、融资环境、市场竞争等经济因素;法律法规、监管要求等法律因素;文化传统、社会信用、教育基础、消费者行为等社会因素;技术进步、工艺改进、电子商务等科技因素;自然灾害、环境状况等自然环境因素。第十九条 公司针对已识别的风险因素,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公司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风险类别确定科学合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标准。第二十条 公司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依据风险的重要性水平,运用专业判断,按照风险发生的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