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校规范管理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090071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依法治校规范管理推进和谐校园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依法治校规范管理推进和谐校园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依法治校规范管理推进和谐校园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依法治校规范管理推进和谐校园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依法治校规范管理推进和谐校园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依法治校规范管理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依法治校规范管理推进和谐校园建设(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依法治校规范管理 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摘 要:依法治校已经成为目前学校管理的基本理念,高等学校特别是按照新机制新模式创办的独立学院,要充分认识依法治校的重大意义,提高推进依法治校进程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切实采取各种措施推动依法治校的发展,最终形成校长依法治校,教师依法执教,学生依法治学的和谐景象。 关键词:依法治校 高校管理 制度建设 独立学院 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层次的提升,众多民办高校的兴起,特别是独立学院的快速发展,导致高校组成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越来越注重追求“教育平等权”,也凸现出受教育者对教育公平公正的追求与企望,而要想实现教育的公平公正,必须加强依法治校,实

2、行规范管理。 2003年7月,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将“依法治校”这一办学原则提出来,并赋予其丰富内涵: “实行依法治校,就是要依照教育法律的原则与规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学校管理者、教师的法律素质,提高学校依法治理各种关系的能力。实行依法治校,就是要在依法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基础上,完善学校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依法保障学校、举办者、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形成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依法接受监督的格局。” 一、依法治校的科

3、学内涵 什么是依法治校呢?根据主体和对象的不同,依法治校的概念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从国家机关的角度而言,依法治校是指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以各级各类学校为对象,通过依法行政对学校事务进行的管理和监督;二是从学校管理者的角度来说,依法治校是指以学校的校长为代表的管理者以学校的各项内部事务为对象,依法管理学校。前者是从外部依法管理和规范学校行为,管理与学校有关的事务,并保护学校的合法权益,后者是从内部依法管理和规范师生行为,并保护师生的合法权益。我们现在讨论研究的主要是后者,即依法进行学校内部的管理。简单地讲,依法治校就是依照法律的文字和精神管理学校事务。 二、实行依法治校的必要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

4、下,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主体日益多元化,民办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国有公办教育不再一枝独秀。教育关系也由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的纵向型行政关系,逐步转变为以平等主体之间的横向型协作与竞争的教育关系和纵向型行政关系并存的新格局,也就是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并驾齐驱,既互相竞争,又互相合作的局面。这种教育法律关系和格局的重大变化,势必推进学校管理方式从传统封闭的集权式向民主化、开放式转变。管理方式的转化,势必要求建立各责任主体权利、责任、利益协调一致,职责分明的机制以及实现有效监督、更好界定服务质量的监督和评估制度。 三、实行依法治校的具体对策 依法治校是高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现代高校管理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

5、求。因此,我们应建立长效机制,把推进依法治学、治教、治校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使学校管理从无序走向有序,从随意性走向规范化,从经验走向科学,使学校教育教学、行政管理等各项工作在法制化轨道上规范运行。 1、管理者应树立依法治校观念,提高依法治校的思想认识 高校管理者能否树立明确的法治观念,认清依法治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是高校实施法制化管理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

6、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这些都对我们依法治校的工作,对我们高校的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以法治精神为指导, 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依法制定学校章程规定 有法可依是实施依法治校的首要前提。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不断推进,国家不断加大教育立法力度,健全教育法规,为高校实施依法治校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础。作为独立学院,因为没有现成的模式套用,我们要本着学校“小法”服从于国家“大法”的原则,用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来引导和推动学校内部的改革与发展。因为学校章程是学校自主管理、自律及接受监督的基本依据,是我国教育法制体系的在学校内部的具体延伸和组成部分,也是教师参与民主管理的基本依据。

7、学校章程及与其相配套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置于统一规范和要求之下,可以强化学校的科学管理,推进学校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运行机制的形成。 3、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须做到有法必依 有法必依是推进依法治校的关键环节。法律规章制定得再完善,如果在执行的过程中打了折扣,出了问题,工作还是做不好。有法必依其实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依法治校要求高校的管理者做到严格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来处理各种事务;另一方面,学校内部的成员也必须相互配合,以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开展各项工作。 在学校管理中,因为独立学院大多本着“精干高效”原则组建管理队伍,所以首先要加强民主监督力

8、度,防止“人治”管理模式,建立法治监督机制。要运用法律手段,将监督活动完全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加强师生员工对学校事务的监督;学校各行政职能部门应公开办事制度和办事流程,加强作风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努力消除学校的“人治”弊端及由此可能滋生的各种腐败现象。 4、坚持把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结合起来 法律和道德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的,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二者缺一不可。孔子也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他主要强调的是道德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对老百姓的引导、教化作用,这是值得我们在推行依法治校工作中值得借鉴和思考的。由于法律本身的局限

9、性,要办好一所学校,单靠“依法治校,从严治校”还是不够的,毕竟制度是固化的,而人是灵活的,事物也总是发展变化着的,要将制度管理和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也就是把“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结合起来。依法治校是学校管理中最基本的要求,以德治校则是在这一基础之上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与法治这一以强制力为后盾的模式不同,德治则是以娓娓道来式的劝导手段来对规章制度、校规校纪施以有力的支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高等学校依法治校问题已上升到极其重要的地位,成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校已成为高等学校重要的办学理念,是高等学校教育管理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而独立学院的依法治校之路也十分漫长,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探索。参考文献: 1.黄华英.依法治校的内洒与途径J.湖南教育2005年(12). 2.凌新华.依法治校:大学治理的基本方略J.理论月刊,2004(3). 3.杨晓萍.高等教育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4.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