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投lu01光伏电站工程光伏专用电缆通用技术规范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088979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电投lu01光伏电站工程光伏专用电缆通用技术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电投lu01光伏电站工程光伏专用电缆通用技术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电投lu01光伏电站工程光伏专用电缆通用技术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电投lu01光伏电站工程光伏专用电缆通用技术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电投lu01光伏电站工程光伏专用电缆通用技术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电投lu01光伏电站工程光伏专用电缆通用技术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电投lu01光伏电站工程光伏专用电缆通用技术规范(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光伏发电工程光伏专用电力电缆光伏发电工程光伏专用电力电缆 通用技术规范通用技术规范 二二一三年六月一三年六月 目 录 1 总则1 1.1 一般规定1 1.2 随货物提供的文件1 1.3 货物所包含的内容和范围1 1.4 对说明书和试验报告的要求1 1.5 标准和规范1 1.6 货物技术参数和信息1 1.7 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1 1.8 电缆选型原则1 2 结构及其它要求1 2.1 使用特性1 2.2 电缆结构1 2.3 密封和牵引头1 3.4 技术参数1 3 试验1 3.1 试验条件1 3.2 抽样试验1 3.3 型式试验1 3.4 安装后的电气试验1 3.5 现场试验1 4 验收1 5 产

2、品标志、包装、运输和保管1 1 总则 1.1 一般规定 1.1.1 本技术规范书提出了对光伏专用电力电缆技术上的规范和说明。 1.1.2 货物应符合本技术规范所规定的要求。 1.1.3 本技术规范提出了对货物的技术参数、性能、结构、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 求。 1.1.4 本技术规范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 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货物应满足本技术规范引用标准的最新版 本标准和本技术规范技术要求的全新产品,如果所引用的标准之间不一致或本技 术规范所使用的标准与货物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要求较高的标准执行。 1.1.5 本技术规范中通用部分的规定如与技术规

3、范专用部分有矛盾时,以专用部 分为准。 1.2 随货物提供的文件 1.2.1 相同/相近的光伏专用电缆的型式试验报告,型式试验报告中电缆的截面 不得小于供货电缆的截面,报告应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出具。 1.2.2 专业认证机构颁发的产品认证证书(如:PCCC 产品认证证书等) 1.3 货物所包含的内容和范围 包括符合本技术规范要求的光伏专用电缆电缆、相应的试验、工厂检验、 试运行中的技术服务。 1.4 对说明书和试验报告的要求 1.4.1 技术资料和图纸的要求 所有经批准的文件都应有对修改内容加标注的专栏,经修改的文件应用红 色箭头或其他清楚的形式指出修改的地方。文件的尺寸一般应为

4、210mm297mm(A4 纸型)。 1.4.2 产品说明书 1.4.2.1 电缆的结构型式的简要概述及照片; 1.4.2.2 说明书应包括下列各项:型号、结构尺寸(附结构图)、技术参数、适 用范围、使用环境、安装、维护、运输、保管及其他需注意的事项等。 1.4.3 试验报告 1.4.3.1 电缆的出厂试验报告; 1.4.3.2 提供与型号相同/相近的电力电缆的型式试验报告; 1.4.3.3 需要时提供特殊试验报告,如低烟无卤燃烧试验、阻燃试验、防白蚁试 验等。 1.5 标准和规范 1.5.1 除本技术规范特别规定外,电缆均应按下列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制造、 检验和安装。所用的标准必须是其最新

5、版本。如果这些标准内容矛盾时,应按最 高标准的条款执行。 1.5.2 本条件中标明的参数数值是作为特殊强调的条款。 1.5.3 引用标准 这些标准应是现行的有效版本,同时在与下述标准各方达成协议的基础上鼓 励研究采用下述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表表 1 1 引用标准一览表引用标准一览表 序号序号标准号标准号标准名称标准名称 1GB/T 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2GB/T 12706.1 额定电压 0.6/1kV(Um1.2kV)到 3kV( Um3.6kV)挤包绝缘电力 电缆及附件 3GB/T 3048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4GB/T 2951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6、5GB/T 2952 电缆外护层 6GB/T 3956 电缆的导体 7GB/T 6995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8GB/T 19666 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 9GB/T 18380 电缆和光缆在火焰下的燃烧试验 10GB/T 11091 电缆用铜带 11GB/T 17650 取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释出气体的试验方法 12GB/T 17651 电缆或光缆在特定条件下燃烧的烟密度测定 13GB 6995.1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第 1 部分:一般规定 14GB 6995.3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第 3 部分:电线电缆识别标志 15GB 6995.5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第 5 部分:电力

7、电缆绝缘线芯识别标志 16JB/T 8137 电线电缆交货盘 17YB/T 024 铠装电缆用钢带 序号序号标准号标准号标准名称标准名称 18JB/T 10181 电缆载流量计算 19CEEIA B218.1 光伏发电系统用电缆 第 1 部分:一般要求 20CEEIA B218.2 光伏发电系统用电缆 第 2 部分:交直流传输电力电缆 212Pfg 1169/08 PV(光伏)系统电缆 1.6 货物技术参数和信息 见专用技术规范。 1.7 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 1.7.1 安装时必需的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包含在货物本体供货中。 1.7.2 运行维修时必需的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列在技术规范专用部分表

8、 5 中。 1.7.3 推荐可能使用的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列在技术规范专用部分表7 中。 1.7.4 所有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应是全新的、先进的,且须附完整、详细的使用 说明资料。 1.7.5 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应装于专用的包装箱内,注明“专用工具”“仪器” “仪表”,并标明防潮、防尘、易碎、向上、勿倒置等字样,同主设备一并发运。 1.8 电缆选型原则 优先选用的电缆型号及规格见专用部分供货范围一览表中所列型号及规格。 产品技术性能及技术参数符合“CEEIA B218.2-2012 光伏发电系统用电缆 第 2 部分:交直流传输电力电缆”的相关规定。 同一项目中,工况相同或相近的线路应选择同种型号

9、、规格电缆。 2 结构及其它要求 2.1 使用特性 2.1.1 额定电压 电缆的额定电压为直流 1800V。 2.1.2 电缆的最低使用环境温度 电缆的最低使用环境温度为 40。 电缆敷设环境温度不宜低于 0。 2.1.3 电缆导体长期允许工作温度 电缆导体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为 125。 2.1.4 电缆使用寿命 电缆使用寿命不低于 25 年。 2.2 电缆结构 电缆结构除符合 CEEIA B218.1 的规定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2.2.1 导体 导体应是符合 GB/T3956 的第 1 种或第 2 种镀锡退火铜导体。导体表面应光 洁、无油污、无损伤绝缘的毛刺,以及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2.2

10、.2 绝缘 2.2.2.1 绝缘应紧密挤包在导体或耐火层上,且应容易剥离而不损伤导体、镀层 或耐火层。绝缘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断面无目力可见的气泡和杂质。 2.2.2.2 绝缘应125辐照交联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其性能应符合 “CEEIA B218.2”中表2 的规定。 2.2.2.3 电缆绝缘厚度的标称值应符合下表 1 的规定。 表表 1 1 直流电缆绝缘标称厚度直流电缆绝缘标称厚度 导体标称截面导体标称截面/mm/mm2 2绝缘厚度标称值绝缘厚度标称值/mm/mm 4,60.8 951.2 1201.4 1501.6 2.2.2.4 绝缘厚度的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其最薄处厚度应不小于标

11、称值的 90%-0.1mm。 2.2.2.5 绝缘线芯的标识应符合 GB/T6995.5-2008 的规定。单芯电缆绝缘线芯的 颜色优选黑色。 2.2.2.6 绝缘应经受 GB/T3048.92007 规定的火花试验。 2.2.2.7 导体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下绝缘的体积电阻率和电阻常数要求见下表 2。 表表 2 2 绝缘的体积电阻率和电阻常数要求绝缘的体积电阻率和电阻常数要求 试验项目试验项目单位单位性能要求性能要求 导体长期允许工作温度 125 体积电阻率(20) cm1012 绝缘电阻常数 Ki Mkm0.367 2.2.3 多芯电缆的缆芯、内衬层和填充物 2.2.3.1 结构 SR 型电缆

12、的绝缘线芯应平行放置。其他多芯电缆的绝缘线芯应绞合成缆,绝 缘线芯之间的空隙可以用合适的材料密实填充,也可以将内衬层嵌入绝缘线芯之 间的空隙,以形成实际上的圆形。 内衬层应挤包在缆芯上。 挤包的内衬层应不粘连绝缘线芯。 2.2.3.2 材料用于内衬层和填充物的材料应适合电缆的运行温度并与电缆绝缘材 料相兼容,并符合 CEEIA B218.1 中表 2 第 1315 项的规定。 2.2.3.3 内衬层厚度 内衬层的近似厚度应从表 4 中选取。 当采用双金属带铠装时,内衬层应采用包带垫层加强。如果铠装金属带标称 厚度为 0.2mm,内衬层和附加包带垫层的总厚度规定值应按表 3 的规定加 0.5 m

13、m;如果铠装金属带的标称厚度大于 0.2mm,内衬层和附加包带垫层的总厚度规 定值应按表 4 的规定加 0.8mm。 内衬层和附加包带垫层的最薄处总厚度应不小于规定值的 80%减 0.2mm。 表表 3 3 内衬层厚度内衬层厚度 缆芯假定直径缆芯假定直径/mm/mm内衬层厚度近似值内衬层厚度近似值/mm/mm 25 35 45 25 35 45 65 1.0 1.2 1.4 1.6 2.2.4 金属铠装 2.2.4.1 金属铠装类型 铠装的类型为双钢带铠装。 2.2.4.2 材料 钢带应为镀锌钢带。钢带应符合 YB/T 024 规定。 2.2.4.3 电缆直径与铠装层尺寸的关系 铠装金属带的标

14、称厚度应不小于表 4 规定的数值。 2.2.4.4 铠装结构 金属带铠装应螺旋绕包两层,使外层金属带的中线大致在内层金属带间隙上 方,包带间隙应不大于金属带实测宽度的 50%。金属带的厚度应不小于表 4 标称 厚度的 90%。 表表 4 4 铠装金属带标称厚度铠装金属带标称厚度 铠装前假定直径铠装前假定直径/mm/mm钢带、不锈钢带标称厚度钢带、不锈钢带标称厚度/mm/mm铝带、铝合金带标称厚度铝带、铝合金带标称厚度/mm/mm 30 30d70 0.2 0.5 0.5 0.5 2.2.5 外护套 2.2.5.1 所有电缆均应有外护套。外护套应紧密挤包在缆芯或包覆层上,并且不 与绝缘、包覆层相

15、粘连。直流电缆的外护套直接挤包在绝缘线芯上。外护套应表 面光洁、外形圆整、色泽基本一致,断面应无目力可见的气泡和杂质。 2.2.5.2 外护套通常为黑色,但也可以协议采用其他颜色。 2.2.5.3 外护套材料应符合 CEEIA B218.1 中 6.3 的规定,其温度等级应与电缆 导体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一致。 2.2.5.4 外护套厚度的标称值应符合表 5 的规定,最薄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 85%0.1mm。 表表 5 5 直流电缆外护套标称厚度直流电缆外护套标称厚度 导体标称截面导体标称截面/mm/mm2 2护套厚度标称值护套厚度标称值/mm/mm 4 6 95 120 150 0.8 1.

16、0 1.5 1.5 1.6 2.2.5.5 生产过程中,铠装电缆外护套应经受 GB/T3048.10 规定的火花试验。火 花试验电压应符合 GB/T3048.10 规定。 2.2.6 电缆结构中的假定值计算方法执行 GB/T12706.1 附录 A,计算过程中的数 值修约执行 GB/T12706.1 附录 B。 2.2.7 电缆不圆度 电缆不圆度应不大于 10%。 电缆不圆度=100%。 电缆最大外径 电缆最小外径电缆最大外径 2.3 密封和牵引头 电缆两端应用防水密封套密封,密封套和电缆的重叠长度不小于 100 mm,如 有要求安装牵引头,牵引头应与线芯采用围压的连接方式并与电缆可靠密封,在 运输、储存、敷设过程中保证电缆密封不失效。 2.4 技术参数 见专用技术规范。 3 试验 对于电缆的试验及检验要按照相关标准及技术规范书进行试验。 3.1 试验条件 试验条件应符合 GB/T12706.1 中 14 的规定。 3.2 抽样试验 应符合 GB/T12706.1 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