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交大附中2017年_2018年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___精校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08088492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交大附中2017年_2018年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___精校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上海市交大附中2017年_2018年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___精校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上海市交大附中2017年_2018年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___精校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上海市交大附中2017年_2018年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___精校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上海市交大附中2017年_2018年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___精校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交大附中2017年_2018年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___精校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交大附中2017年_2018年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___精校Word版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化学月考一试卷1. 下列化合物中不能由化合反应直接得到的是( )A. FeS B. Fe(OH)3 C. FeC13 D. A1(OH)3【答案】D【解析】A. Fe+SFeS,故FeS能由化合反应直接得到;B. 4Fe(OH)2+O2+2H2O4Fe(OH)3,故Fe(OH)3能由化合反应直接得到;C. 2FeCl2+Cl22FeCl3,故FeCl3能由化合反应直接得到;D. Al(OH)3不能由化合反应直接得到。故选D。2. 以下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硬铝 B. 漂白粉 C. 绿矾 D. 铝热剂【答案】C【解析】A.

2、硬铝含有铝、铜、锰、硅等,故A属于混合物;B. 漂白粉含有次氯酸钙、氯化钙等,故B属于混合物;C. 绿矾是FeSO47H2O,属于纯净物;D. 铝热剂含有金属铝和其它较铝不活泼金属的氧化物,故D属于混合物。故选C。3. 有关Fe2O3及硫酸盐的内容,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铝热剂就是指Fe2O3粉和铝粉的混合物B. 检验从火星上带回来红色物质是否是Fe2O3的操作步骤是:样品粉碎 加水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C. 分别还原a mol Fe2O3所需H2、A1、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3D. 明矾属硫酸盐,含结晶水,是混合物【答案】C.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质子数相同

3、的原子,其核外电子排布也相同B. 质量数相同的不同原子,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C. 金属性越强,其原子在反应中越容易失去电子D. 非金属性越强,其阴离子反应中越容易失去电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原子呈电中性,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A正确;B、决定化学性质的是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而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所以质量数相同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C、金属性越强,金属越活泼,还原性越强,越容易失去电子,故C正确;D、非金属性越强,非金属越活泼,越易得电子,得电子后的微粒越难失去电子,故D正确。故选B。考点:考查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5. 把一块生锈的铁片投入盛

4、有稀硫酸的烧杯里,待铁片完全溶解后,往烧杯里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然后过滤,并充分灼烧不溶物。则最终留下的固体是( )A. Na2O B. Fe(H)3 C. Fe2O3 D. Fe2O3和NaOH【答案】C【解析】生锈的铁片在稀硫酸中完全溶解后,生成氯化铁和氯化亚铁的溶液,此溶液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然后过滤,充分灼烧不溶物,发生的反应为:4Fe(OH)2+O2+2H2O4Fe(OH)3,2Fe(OH)3 Fe2O3+3H2O,则最终留下的固体是Fe2O3,故选C。6. A1、Fe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B.

5、两者的单项都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C. 常温条件下,两种金属都能溶解于浓硫酸中D. 制备A1C13、FeC13,均不能采用将其溶解直接蒸干的方法【答案】D【解析】A氧化铁(或氧化亚铁)是碱性氧化物,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A错。B氧化铝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B错。C常温下铝和铁遇浓硫酸发生钝化,在金属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而阻止内部金属被氧化,C错。D氯化铝和氯化铁都能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物和盐酸,若将它们的水溶液蒸干,则会促进它们继续水解最终无法得到相应的氯化物,所以D正确。7. 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Y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Y+和Z-具有相

6、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XYZ 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XHZC. 离子半径:X2-Y+Z- 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YXZ【答案】A【解析】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所以X为第VIA元素,Z为第VIIA元素;Y+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Y一定是IA的11号钠元素,Z为9号F元素,X为16号S元素。A. 原子序数: SNaF ,A正确;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FH2O,B不正确; C. 离子半径:S2NaF ,C不正确; 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FSNa,D不正确。本题选A。点睛:F的

7、非金属性最强,所以HF的稳定性强于水。硫离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钠离子和氟离子都有2个电子层,原子序数越大的,离子半径越小。8. 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 )A. 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SO42- 完全沉淀A13+Ba2+SO42-+3OH-BaSO4+A1(OH)3B. 将铁粉加入到稀硫酸中:2Fe+6H+2Fe3+3H2C. 硫酸亚铁酸性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2Fe3+H2O2+2H+2Fe3+2H2OD. NaA1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2A1O2-+3H2O+CO22A1(OH)3+CO32-【答案】C【解析】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SO42- 完全沉淀A13

8、+2Ba2+2SO42-+4OH-2BaSO4+A1O2-+2H2O,故A错误;将铁粉加入到稀硫酸中: Fe+2H+=Fe2+H2,故B错误;硫酸亚铁酸性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2Fe2+H2O2+2H+=2Fe3+2H2O,故C正确;NaA1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A1O2-+2H2O+CO2=A1(OH)3+HCO3-,故D错误。9. 下列微粒性质递变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C、A1、Na、K依次增大B. 离子半径:O2-、F-、A13+、Mg2+、Na+ 依次减小C. 热稳定性:HF、NH3、PH3、SiH4 依次增强D. 非金属性

9、:Si、P、S依次减弱【答案】A【解析】A.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所以原子半径:CSi,NaK,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所以原子半径:SiAlF- Na+ Mg2+ Al3+ ,故B错误;C.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FNPSi,所以热稳定性:HF、NH3、PH3、SiH4 依次减弱,故C错误;D.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非金属性:Si、P、S依次增强,故D错误。故选A。10. 甲乙两烧杯中分别装有相同体积、相同pH的氨水和NaOH溶液,各加入10mL0.1mol/LA1C13 溶液,两烧杯中都有沉淀生成。下列判断正确

10、的是( )A. 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多 B. 乙中沉淀可能比甲中的多C. 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的少 D. 甲中和乙中的沉淀可能一样多【答案】D【解析】相同体积相同pH的两溶液中,n(NH3H2O)n(NaOH),当两者都不足量时,生成的Al(OH)3沉淀的量由一水合氨和NaOH来决定,n(NH3H2O)n(NaOH),所以甲中沉淀比乙中的多;当氨水过量NaOH不足时,甲中生成的Al(OH)3的物质的量=0.01L0.1molL-1=0.001mol,乙中生成的Al(OH)3的物质的量小于0.001mol,所以甲中沉淀比乙中多;当氨水过量,NaOH恰好时,生成的沉淀取决于AlCl3,AlCl3的量相

11、等,所以甲和乙中生成的沉淀一样多;当氨水和NaOH都过量时,因Al(OH)3能溶于NaOH但不溶于氨水,甲中生成的Al(OH)3为0.001mol,乙中生成的0.001molAl(OH)3溶于过量的NaOH,所以甲中沉淀比乙中多。A甲中沉淀不一定比乙中的多,故A错误;B、甲中沉淀可能比乙中的多,故B错误;C、甲中沉淀可能比乙中的多,也可能一样多,故C错误;D、甲中和乙中的沉淀可能一样多,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以及氢氧化铝的有关计算,根据氢氧化铝的性质确定发生的反应,明确反应的分界点是解本题关键。本题的易错点是需要知道氢氧化铝不能被氨水溶解,能够被氢氧化钠溶解。11.

12、由A1、CuO、Fe2O3 组成的混合物共10.0g,放入500mL某浓度盐酸溶液中,混合物完全溶解,当再加入250mL2.0mol/L的NaOH溶液时,得到的沉淀最多。该盐酸得到浓度为( )A. 0.5mol/L B. 3.0mol/L C. 1.0mol/L D. 2.0mol/L【答案】C【解析】Al、CuO、Fe2O3组成的混合物共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氯化铜、氯化铁,盐酸可能有剩余,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到的沉淀最多,应满足恰好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铜、氢氧化铁,此时溶液中溶质为NaCl,根据钠离子守恒可得:n(NaCl)=n(NaOH)=0.250L2.00mol/L

13、=0.5mol,根据氯离子守恒可得:n(HCl)=n(NaCl)=0.5mol,故该元素的物质的量浓度=1mol/L,故选C。点睛:注意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方法,明确反应后的溶质组成为解答关键,Al、CuO、Fe2O3组成的混合物共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氯化铜、氯化铁,盐酸可能有剩余,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到的沉淀最大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铜、氢氧化铁,此时溶液中溶质为NaCl,根据氯离子守恒有n(HCl)=n(NaCl),根据钠离子守恒有n(NaCl)=n(NaOH),再根据c= 计算盐酸的浓度。12. 两种短周期元素X和Y形成的单质能与氢气反应生成HX和HY,反应

14、热分别为Q1 和Q2 ,已知Q1 Q2 ,则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A. 沸点:HYHX B. 还原性:HYHXC. 稳定性:HYHX D. 酸性:HXO4 HYO4【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放出的热量越多,说明生成物越稳定,则稳定性:HXHY。还原性:HYHX 。非金属性X大于Y。由于X的最低价是-1,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不是HXO4,D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反应热与物质稳定性,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断。13. 在含有Fe2+、Fe3+、A13+、NH4+的溶液中加入足量Na2O2固体,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稀盐酸,反应完全后离子数目没有明显变化的是( )A. Fe3+ B. Fe2+ C. A13+ D. NH4+【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2O2固体,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氧气,放出热量,钠离子增大,Fe2+被氧化成Fe3+,Fe2+减少;Fe3+、Al3+、NH4+均与碱反应,铝离子转化为偏铝酸根离子,Fe3+转化为氢氧化铁,NH4+转化为一水合氨和氨气,故NH4+减少;再通入过量的稀盐酸,溶液中氢氧化铁转化为铁离子,铁离子增多,偏铝酸根离子转化为铝离子,铝离子保持不变;AFe3+增多,故A不选;BFe2+减少,故B选;C铝离子浓度保持不变,故C选;DNH4+减少,故D不选;故选C。考点:考查了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物质的性质的相关知识。14. 用F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