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模式调研报告书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08081146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95 大小:15.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乌镇模式调研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乌镇模式调研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乌镇模式调研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乌镇模式调研报告书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乌镇模式调研报告书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乌镇模式调研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乌镇模式调研报告书(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乌镇模式的调查报告一、背景2010年5月17-21日,在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UBPA),以“历史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为主题的乌镇案例馆,揭开了神秘面纱。展馆展示了实体搭建的乌镇水阁、天人合一的保护模式、古色生香的古厅民居,以及乌镇皮影戏表演,砖雕、木雕、竹雕演示和乌镇影像图片。这是乌镇景区的“实物模型”,更是古镇保护与开发“乌镇模式”的缩影。如何很好地保护千年古镇的原貌和韵味,又能把它开发成为旅游热点而可持续发展,这是古镇保护与开发面临的难题。乌镇对此作了有效的探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如修旧如故、管线地埋、地方传统文化挖掘、控制过度商业化、管理运作模式的选择等做法,都是在全国

2、古镇保护开发中首创或成功运作的典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誉为“乌镇模式”。乌镇的原则是,承接古镇文脉,保持古镇风貌,力求原汁原味,做到“整旧如故,以存其真”。具体的做法可归纳为“迁、拆、修、补、饰”五个字。所谓“迁”,搬迁历史街区内必须迁移的工厂、大型商场、部分现代民居;“拆”,拆除必须拆除的不协调建筑;“修”,用旧材料和传统工艺修缮破损的老街、旧屋、河岸、桥梁等;“补”,恢复或补建部分旧建筑,填补空白,连缀整体;“饰”,各类电线、管道全部地埋铺设,空调等现代设施全部遮掩。这“五字法”是乌镇的创意之举,很好地恢复和保持了古镇的原真风貌,得到国内外专家的肯定和赞誉。乌镇在开发中坚持“历史遗产保

3、护和再利用”,具体实施了遗迹保护工程、文化保护工程 、环境保护工程等“三大工程”,令乌镇充分再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水乡古镇风貌,由此形成一个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区。 此外乌镇更在不断完善和充实景区品牌文化内涵上进行创意突破,除向世人展示乌镇特有的民居水阁、老宅深巷、船拳皮影和民间作坊以外,还深层次地挖掘了民间传统文化,把许多鲜为人知的民间节俗、寿俗、礼俗、婚俗、衣俗等和丰富多彩的“蚕文化”推向旅游前沿,让茅盾笔下的“老通宝家乡风情”走出千百年尘封的古镇。乌镇还举办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颁奖仪式”;连续两年举行了民俗风情浓郁的“乌镇香市”,从而获得了媒体及游客的极大关注。二

4、、地理位置乌镇地处桐乡市北端,京杭大运河西侧,西临湖州市,北界江苏吴江县,为两省三市交界之处。陆上交通有县级公路姚震线贯穿镇区,经姚震公路可与省道盐湖公路、国道320公路、318公路、沪杭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乍嘉苏高速公路相衔接。乌镇距桐乡市区13公里,距周围嘉兴、湖州、吴江三市分别为27公里、45公里和60公里,距杭州、苏州均为80公里,距上海140公里。镇域面积71.19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2.5平方公里。三、乌镇的历史据乌镇近郊的谭家湾古文化遗址考证表明,大约在7000年前,乌镇的先民就在这一带繁衍生息了。那一时期,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 春秋时期,乌镇是吴越边境,吴国在此驻

5、兵以防备越国,史称乌戍。 秦时,乌镇属会稽郡,以车溪(即今市河)为界,西为乌墩,属乌程县,东为青墩,属由拳县,乌镇分而治之。其后,乌镇或属浙江的湖州、嘉兴管辖,或属江苏的苏州治理。 唐时,乌镇隶属苏州府。后梁,隶属不变,为吴越国地。后晋天福五年(940),置秀州,青墩遂属嘉兴县隶秀州。 宋淳化三年(992),乌镇属乌程隶湖州。熙宁十年(1077),析嘉兴县西境的梧桐、永新、清风等5个乡归崇德县,青镇在清风乡,属崇德隶秀州。元丰初年,有分乌墩镇、青墩镇的记载,后为避光宗讳,改称乌镇、青镇。四、乌镇民俗 十二节气习俗 香市 蚕花习俗 茶馆风情 长街宴 水上集市 古戏台 宗教文化1、贺岁拜年 农历正

6、月初一为春节,旧称“过年”,是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前一日名除夕,俗称“大年夜”,合家团聚吃“年夜饭”。新妇盛服向尊长献鞋履,名“辞岁”,尊长给钱与新妇及孩童,名“压岁钱”。当晚并有拜利事、接灶神等活动。初一晨起,开门放鞭炮,焚香拜天神,名“接天”,次拜祖宗,再拜高堂,长幼循拜,然后会亲朋、贺新岁,统称“拜年”。近代已逐渐简化,不再跪拜。初一都不会客,出门走“喜神方”,初二起亲友互访,至元宵乃罢。 2、元宵走桥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俗称“正月半”。乌镇人有走桥的习俗,入夜三五结伴出游,途中至少要走十座桥,忌走回头桥,所以开始走时心中必须有个计划。此俗源于旧时普遍流行的一种以妇女为主体的避灾禳解活

7、动,称“走十桥”或“去百病”。当时妇女们梳妆后各带一只平时煎药的瓦罐结队而行,过桥时将瓦罐丢入河中,认为这样可保在新的一年里无病无灾。至近代,丢药罐的举动消失了,演化为一种单纯的节日游乐和祈福活动。元宵节晚上,人们成群结队,扶老携幼,提着花灯,在河边、桥上3、香市香市这一民间风俗在乌镇流传已久,茅盾先生称之为“中国农村的狂欢节”。当时乌镇香市在杭嘉湖地区名气极大,其规模仅在杭州的西湖香市之下。乌青镇志称:“清明后男女赴普静寺烧香,今名香市。其时有洋片摊、糖摊、马戏、髦儿戏、傀儡戏诸娱乐场,游人甚众” 香市起于何时,史无确载。乾隆年间的乌青镇志已有清明祈蚕的风俗“清明前二日为寒食,檐前插杨柳,是

8、夜育蚕家设祭禳白虎翌日为二明日,村男女争赴普静寺祈蚕,及谷雨收蚕子,乃罢。”这大概可算是香市的雏形,“香市”名称的正式提出则见于民国的乌青镇志。 香市从清明节开始,约半个来月。清明节前两天,乌镇西南20公里处的含山有个“轧蚕花”的庙会,赶会者从含山下来即到乌镇,于是,乌镇的香市就拉开了帷幕。4、蚕花习俗杭嘉湖盛产丝绸,养蚕是这一带农民的主要产业,乌镇地处杭嘉湖的腹地,蚕业更占很大比重。蚕花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收入和这一年的生活。对于重要的东西,人们便会设立一些禁忌,很多生活习惯也会围绕着它而变化,甚至娱乐也离不开它。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乌镇一系列有关蚕花的风俗习惯。 【赞蚕花】 每年春季养蚕前

9、夕,常有一些民间艺人背着竹篓,篓里放着一条无毒黄蟒蛇,来到蚕农家门口,口中唱道:“青龙到,蚕花好,去年来了到今朝,看看黄蟒龙蛇到,蚕花廿四分稳牢牢。”一边唱一边将黄蟒蛇捉出来放到蚕农家堂屋里,任其游走,唱毕再捉回篓中。蚕农则以丝绵或米相谢。此即“赞蚕花”,可致蚕花获得好收成。 【蚕花绵兜】 旧时蚕农家中生了小孩,有用蚕花绵兜给小孩翻制棉衣的习俗。 5、茶馆风情江南是水做的,四季弥漫的水汽使生活在这里的人变得滋润。在水乡,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惬意的两件事,一是“水包皮”,二是“皮包水”。这句俏皮话的意思是指去浴室洗澡和到茶馆喝茶,可见喝茶是渗透到水乡人骨子里的一种享受。每天清晨,江南水乡的风情韵致就

10、在这袅袅的水烟中迷醉般展开。 历史上,乌镇茶馆最多的时候有六十几家,地处中市的访卢阁、三益楼、常春楼、一洞天、明月楼、天韵楼等规模较大,档次也高,茶客的身份也尊贵些;而分散在东南西北四栅的小茶馆,主顾都是四乡里来镇上做买卖的农民。两者各有各的特点,前者俗称街庄,雅致些;但要论体现水乡的原汁原味和质朴醇厚,俗称乡庄的后者则更贴近些。乡庄只做上午,街庄常做下午。最负盛名的“访卢阁”茶馆不仅出现在文学大师茅盾的笔下,而且因传说茶圣陆羽两次造访茶馆老板卢仝而著名。 茶馆之所以经历千百年变迁盛衰而至今延续,自有它作为生活基本一面的缘由。6、长街宴寒冬腊月,炉灶火旺,街肆溢香,一片绝美的冬景,一场美食的盛

11、宴。古时,江南小镇以“百户为坊,万户为市”,“坊”是乌镇的居民区单位,同时也组成了乌镇人特殊的社会团体,平日里走街坊,串邻里互增感情,而逢新春佳节,有钱的大户人家,总是在坊间广开宴席,广邀邻里好友、往来过客,同享年福,街坊邻里们也沿街摆上桌椅,木桌相连,便形成了活色生香的长街宴,当地人又称“坊宴”。 庚寅年春节期间,西栅景区重现旧时“长街宴”盛况,百米长街,宴开百桌。按照当地传统菜肴摆席,新鲜时蔬,冬令进补大餐,让胃和您一起过一个传统风味大年。7、水上集市昔日乌镇地处二省三府七县的交界处,河道密布,四通八达。四乡八邻的镇村居民习惯于在清晨摇着船早早的出来喝早茶,顺便赶个早市,把家里种的蔬菜和养

12、的家畜带到集市买卖,添补家用,逐渐的就形成了集市,非常热闹。临河的居民只要吆喝一声,船就会摇到水阁边,不出门也可以买到新鲜的蔬菜,很受居民喜欢,所以至今仍兴盛不衰。 西栅的水上市场人称“水市口”,整个水域面积约3400平方米,被一条东西走向的木栈桥一分为二,木栈桥与景行桥隔西市河相望,水域东西两侧临河都建有水阁。 清晨,晨雾还没散去,水市口就熙熙攘攘热闹起来,两边的水阁里,茶馆、肉铺、小吃店、豆腐摊也早早的卸下了门板开张了,水乡的一天拉开了序幕。 傍晚,暮色笼罩了小镇,水阁窗棂间、门缝中透出了点点灯光,水市口两侧的茶座、夜宵、烧烤店又热闹起来,人们在这儿享受一天工作后的逍遥自在。 五、乌镇故事

13、 【妙普禅师的传说】妙普禅师字性空,汉州人氏。生於宋神宗熙宁四年,卒於南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071至1142年)。性空禅师性情耿直,不稍矫饰,与朋友交往不假辞令,甚至当面指正对方过失,人皆敬畏,视为直友。常以一根竹杖,挑荷褴褛衲衣,游历名山丛林,或者挂单在千年伽蓝,或者寄宿在久无人居的古屋,后来参访於黄龙死心禅师,深契要旨,从此不再云游四海,折策坚守死心门下。 建炎初年,徐明起兵造反,杀淫掠夺,黎民受害惨绝人寰,流寇沿途抢劫至乌镇。性空禅师刚好云游至此,看到哀鸿遍野,殍尸塞流,於是独自策杖前往贼营。贼兵怀疑禅师为奸细,挥刀要杀禅师,性空禅师仰天大笑说:“我是一个禅者,我只不过要到密印寺而已,哪

14、里和你们盗贼鼠辈同类?身体本来就是五蕴假合,四大皆空,大丈夫要头便砍去,何必如此暴怒?不过,贫僧倒有一要求,请给我一碗白饭,吃饱饭后才好上路!” 喽罗们看到性空禅师神闲气定,毫无畏惧之色,只好依言送给他一碗米饭,禅师如平日一般享受酥酡妙味之后,又对贼兵说:“你们既然要杀我,什么人替我撰写祭文以留传后世呢?”贼兵们面面相觑,惊诧不已。性空禅师看看目瞪口呆的一群贼兵,又自言自语地说道:“既然没有人能够替我写,那么我就自己来写吧!”随即提起秃笔来,在斑驳的断墙上飞快地挥洒起来,贼兵竞相围观禅师的题字,禅师扔下笔突然大喝一声:“劫数既遭离乱,我是快活烈汉,如今正好乘时,便请一刀两段。快斩!快斩!”贼兵

15、被性空禅师凛然不屈的态度,不怒而威的气势惊吓得瞠目结舌,连忙释放了禅师,鼠窜逃离乌镇,全镇人民的性命遂免於涂炭。 从此禅师声名远播,道俗仰慕求教者不绝於途,而禅师依然不改行云流水的自在生活。 【张冠李戴杭白菊】 【石佛寺】 【乌镇姑嫂饼】 【乌将军与古银杏】 【访卢阁】 【乌镇水阁的由来】 【夏同善洗冤】 【乌镇分水墩】 【三珍斋酱鸡】 【瘟元帅的故事】 【蚕圣桥】 【三白酒的故事】 【红烧羊肉的故事】六、乌镇名人 平(宋) 七、乌镇保护乌镇是一个有1300年建镇史的江南古镇。十字形的内河水系将全镇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块,当地人分别称之为“东栅、南栅、西栅、北栅”。1998年乌镇委托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乌镇古镇保护规划,规划明确了乌镇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的整体发展方向,并将整个古镇划分为绝对保护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和区域控制区四个不同等级的保护区域,提出不同等级的保护措施,保护范围和缓冲面积达198公顷。八、乌镇的交通九、住宿锦堂占地15000平方米,二层古典硬山式园林建筑,共有豪华单人间30间,套房4套。配备有临河茶室、音乐咖啡厅、健身房等服务设施。锦堂内南临逶迤的石板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