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轨道交通11号线bt项目11310标轨道基础控制网测量技术方案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08081004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4.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轨道交通11号线bt项目11310标轨道基础控制网测量技术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深圳轨道交通11号线bt项目11310标轨道基础控制网测量技术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深圳轨道交通11号线bt项目11310标轨道基础控制网测量技术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深圳轨道交通11号线bt项目11310标轨道基础控制网测量技术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深圳轨道交通11号线bt项目11310标轨道基础控制网测量技术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圳轨道交通11号线bt项目11310标轨道基础控制网测量技术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轨道交通11号线bt项目11310标轨道基础控制网测量技术方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圳地铁11号线BT项目11310标轨道基础控制网测量施工方案编 制: 复 核: 审 批: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地铁11号线BT项目11310标项目经理部二一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目 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1三、主要工作内容2四、平面坐标系与高程系统24.1 平面坐标系24.2 高程系统2五、轨道基础控制网测量25.1 轨道基础控制网测量准备工作25.1.1 人员配置25.1.2 仪器配置35.1.3 线下工程沉降和变形要求35.1.4 外业测量条件的要求35.2 控制点的布设45.2.1 主要技术要求45.2.2 地下隧道区间段控制点布设55.2.3 高架段控制点布设75.2.4

2、 车站控制点布设75.2.5 出入场线控制点布设85.3 控制点的埋设95.3.1 测量组件95.3.2 控制点的埋设115.3.3 控制点编号规则115.3.4 控制点点号标注125.3.5 控制点测量组件使用注意事项125.4 测量仪器设备及软件135.4.1 测量使用的全站仪及棱镜135.4.2 测量使用的水准仪135.4.3 外业测量使用的软件145.5 轨道基础控制网平面测量145.5.1 主要技术要求145.5.2 外业测量方法145.5.3 与平面起算点的联测155.5.4 外业记录165.5.5 内业数据处理165.6 轨道基础控制网高程测量185.6.1 主要技术要求185.

3、6.2 外业测量方法195.6.3 内业数据处理19六、轨道基础控制网的复测与维护206.1 轨道基础控制网的复测206.2 轨道基础控制网的维护21深圳地铁11号线轨道基础控制网测量技术方案22一、编制依据(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 50308-2008);(2)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99-1999);(3)城市测量规范(CJJ8-2011);(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6)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7)国内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无

4、砟轨道的轨道控制网(CP)测量相关经验;(8)铁道部有关规程规范、规则和标准以及相关验收规范等。二、工程概况深圳轨道交通11号线线路起于深南大道北侧福田枢纽,终于莞深交界以南(深圳侧)碧头站。线路起点预留了向东延伸的条件,终点预留了向北延伸至东莞,与东莞轨道交通接驳换乘的条件。在松岗站接轨设松岗车辆段1座,在福永站接轨设机场北停车场1座。本标段为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1号线11310标,起至机场站道岔岔前小里程YK31+422,终于碧头站大里程YK51+532,共有10站9区间,其中YK38+550YK45+630段为高架段,正线铺轨总长度共计20.095双线公里。道床型式有:双块式轨枕整体道床

5、、短轨枕整体道床、现浇隔振垫式整体道床和预制隔振垫道床。沿线共设有机场北和沙后明挖段两个铺轨基地。工期目标: 2014年12月开始铺轨,2015年6月底 全线“短轨通” 2015年9月底全线“长轨通”, 2016年6月30日开通运营。三、主要工作内容本标段轨道基础控制网测量主要包括如下几项内容:(1)轨道基础控制网布点与埋设;(2)轨道基础控制网平面测量;(3)轨道基础控制网高程测量;(4)轨道基础控制网成果解算。四、平面坐标系与高程系统4.1 平面坐标系为保证控制网坐标系统的一致性,轨道基础控制网平面坐标系应采用与既有平面控制网相同的坐标系统。4.2 高程系统轨道基础控制网高程系统采用与既有

6、高程控制网相同的高程系统。五、轨道基础控制网测量5.1 轨道基础控制网测量准备工作5.1.1 人员配置现场派遣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1名、现场安全负责人1名、现场作业测量技术人员6名,并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增派技术人员。轨道基础控制网测量由专业测量队伍实施。施测单位及作业人员具有测绘资质证书,作业人员通过专业的轨道基础控制网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培训或具备无砟轨道CP控制网测量经验。所有人员均熟练掌握轨道基础控制网测量流程及要点。5.1.2 仪器配置每个测量组需配备的设备及其精度要求如表5.1.2-1所示。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具有相应的检定证书,并且在检定有效期内。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软件为中铁咨询研发的高

7、速铁路轨道控制网数据处理与平差软件,已通过相关部门评审与鉴定。表5.1.2-1 轨道基础控制网测量每测量组人员及仪器设备配置要求设备名称精度指标数量全站仪(包括内存卡、内置电池等)测角精度11台测距精度1mm+2ppm电子水准仪0.3mm/km1台水准标尺整体铟瓦条码水准标尺及适配器1副测量目标组件X、Y、Z三个方向的重复性与互换性分别为0.4mm、0.4mm、0.2mm8个温度计读取精度0.51个气压计读取精度0.5hpa1个测量棱镜高精度、原装精密棱镜(Leica GPR 121)8个木脚架与全站仪相配的、要求稳定性好1个外挂电源与全站仪相配的1个三角座测量棱镜精度同测量目标组件1只外挂电

8、源与全站仪相配的1个5.1.3 线下工程沉降和变形要求轨道基础控制网测量应在桥梁线下工程施工完成后,且沉降和变形稳定后开展。5.1.4 外业测量条件的要求由于轨道基础控制网对控制点间的相对精度有相当高的要求,因此采用全站仪进行轨道基础控制网外业数据采集时必须高度重视外部观测条件对测量精度的影响。(1)仪器设备的检查:仪器及配套棱镜要定期检校,状态良好方可进行外业测量,仪器的测量模式、单位、取位、限差,温度、气压改正,加乘常数改正等均要正确设置。每个自由测站测量前,均应量测温度和气压,并实时输入全站仪对距离进行气象改正。温度和气压量测误差应分别不大于0.5和50Pa。(2)测量环境:观测时尽量避

9、免施工干扰,注意视线方向不能有强光直射,视线不要贴近建筑物,以减弱视线的折射,棱镜内不能有任何遮挡,观测期间视场空气介质均匀,自由测站附近不能有震动干扰。大雾大风天气不适宜观测,有阳光的天气应该撑伞作业,夜间观测应避免强热光源对观测的影响。测量时保证仪器及观测标志稳定,特别注意棱镜已知点基座的安置。5.2 控制点的布设5.2.1 主要技术要求轨道基础控制点应沿线路成对布设,点位布设应满足表5.2.1-1的要求。表5.2.1-1 轨道基础控制点布设的技术要求名 称纵向间距高 度备 注轨道基础控制点3060m高于轨面0.71.5m左右成对布设在隧道侧墙、中隔墙或站台廊檐上5.2.2 地下隧道区间段

10、控制点布设在地下隧道区间段,轨道基础控制点应埋设在隧道侧墙上。控制点布设时应根据限界图中线路设备的设计位置进行综合比选,选择结构稳定、高度合适、便于控制网测量的位置进行布点。本项目联络通道地段轨道基础控制点布设位置如图5.2.2-1所示。图5.2.2-1 联络通道地段轨道基础控制点布置图直线段单圆隧道轨道基础控制点布设位置如图5.2.2-2所示。图5.2.2-2 直线段单圆隧道轨道基础控制点布置图曲线段单圆隧道轨道基础控制点布设位置如图5.2.2-3、图5.2.2-4所示。图5.2.2-3 曲线段单圆隧道轨道基础控制点布置图(一)图5.2.2-4 曲线段单圆隧道轨道基础控制点布置图(二)区间直

11、线段双线矩形隧道限界图(有中隔墙)轨道基础控制点布设位置如图5.2.2-5所示。图5.2.2-5 区间直线段双线矩形隧道限界图(有中隔墙)轨道基础控制点布置图5.2.3 高架段控制点布设区间直线段双线高架桥轨道基础控制点布设位置如图5.2.3-1所示。图5.2.3-1 区间直线段双线高架桥轨道基础控制点布置图5.2.4 车站控制点布设直线段岛式站台车站矩形隧道区间轨道基础控制点布设位置如图5.2.4-1所示。图5.2.4-1直线段岛式站台车站矩形隧道区间轨道基础控制点布置图直线段岛式站台车站高架桥轨道基础控制点布设位置如图5.2.4-2所示。图6.2-8 直线段岛式站台车站高架桥轨道基础控制点

12、布置图5.2.5 出入场线控制点布设区间直线段双线敞开段轨道基础控制点布设位置如图5.2.5-1所示。图6.2.5-1 区间直线段双线敞开段轨道基础控制点布置图5.3 控制点的埋设5.3.1 测量组件轨道基础控制点测量组件采用精加工元器件,由1Cr18Ni9不锈钢材料制作。轨道基础控制点标志重复安置精度和互换安装精度X、Y、Z三方向分别小于0.4mm、0.4mm、0.2mm。控制点测量组件由预埋件、专用平面测量棱镜、高程测量杆三部分组成。(1)预埋件预埋件在轨道基础控制网测量前进行埋设,用于连接专用平面测量棱镜或高程测量杆,进行后续平面或高程测量工作,如图5.3.1-1所示。图5.3.1-1

13、预埋件(2)平面测量采用精密棱镜1)采用与地下段轨道基础控制网平面测量时相同的测量杆,反射面大、精度高的Leica GPR121 原装精密棱镜(棱镜常数为0),该测量杆可以方便插入预埋件中,确保预埋件埋设不侵入界限,如图5.3.1-2、5.3.1-3所示。图5.3.1-2 平面测量棱镜图5.3.1-3 平面测量杆(3)高程测量杆高程测量时采用高程测量杆安装在预埋件中,如图5.3.1-4所示。图5.3.1-4 高程测量杆5.3.2 控制点的埋设轨道基础控制点应设置在稳固、可靠、不易破坏和便于测量的地方,并应防冻、防沉降、防震动和抗移动。桥梁段轨道基础控制点成对布设在桥梁固定支座端,对于大跨或多跨

14、连续梁部分点可布设在活动端。预埋件埋设时,首先在选定位置大致水平钻孔,采用25mm左右直径钻头,钻深55mm。埋设时应注意清孔干净、保证预埋件应尽量水平,采用速凝水泥或锚固剂填充孔位,然后安放预埋件,使速凝水泥或锚固剂沿预埋件外壁四周被挤出。速凝水泥或锚固剂凝固后进行检查,预埋件须稳固,标志内及标志顶面须无任何异物,并检查保护盖是否正常。在高架车站段埋设预埋件时,其外边缘应与车站廊檐侧面齐平,以免影响限界,严禁侵入限界。使用锚固剂应满足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550-2010)要求,锚固措施必须使得预埋件牢固,以确保长期稳固。预埋件埋设完成及不使用时,应加设保护盖,以防止异物进入预埋件内影响预埋件正常使用及安装精度。5.3.3 控制点编号规则轨道基础控制点按照公里数递增进行编号,其编号反映里程数。位于线路里程增大方向左侧的控制点编号为奇数,位于线路里程增大方向右侧的控制点编号为偶数(在有长短链地段应注意编号不能重复)。控制点编号统一为六位数,具体规则为:(上下行标识S或X)+(里程整公里数)+G(表示轨道基础控制点)+(该公里段序号)。例如X26G01,其中 “X”代表下行,“26”代表里程数,“G”代表轨道基础控制点,“01”代表1号点。5.3.4 控制点点号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公路与桥梁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