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学生书面语感的思考与提升策略

上传人:江*** 文档编号:108069863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初中学生书面语感的思考与提升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初中学生书面语感的思考与提升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初中学生书面语感的思考与提升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初中学生书面语感的思考与提升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初中学生书面语感的思考与提升策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05 语文教学语文教学教 学 研 究教 学 研 究 书面语感是构成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文体感当作书面语感的核心, 夯实文体训练。不 论是语言的组织和运用能力, 还是语言的感悟和理解能力, 都是以书面语感为支撑的。对初中学生书面语感不仅要训练 培养, 而且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强化。 摘要 关 键 词书面语感;文体感;提升;实践策略 关于初中学生书面语感的思考与提升策略 徐志新 (莆田市秀屿区秀山初级中学, 福建 莆田 351146 ) 语感也叫语言感受力, 具体指人们对语言的感悟 领会能力和对语言正误的瞬间识别能力, 是语言能力 构成的核心。着眼于言语作品不同的

2、形态, 语感可分 为口语语感和书面语感。口语语感由口语的对象化 积淀而成, 书面语感由书面语的对象化积淀而成。而 书面语感的培养是语言能力培养的运用延伸外化。 初中学生的书面语感培养不起来, 即使语料积累丰 富、 思想积淀深厚, 也很难写出优美的篇章。书面语 感的强弱直接决定着语文能力的强弱, 因此不论是要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还是写作能力, 都必须重视书面 语感的培养与强化。 一、 书面语感是口语语感的深化运用 语感包括书面语感和口语语感, 而口语语感是书 面语感的基础, 书面语感是口语语感深化运用。口语 和书面语往往相互影响, 口语语感和书面语感相互渗 透, 讲书面语感的提升离不开口语语感

3、的感化促进。 运用口语时, 更多依赖语感的自然推动, 运用书面语 时, 可以更多依赖大脑思考的帮助。口语训练有助于 提高书面语的水平, 运用书面语的能力也能提高口语 的质量, 这样看来, 口头语感比书面语感应当具有更 好的素质, 但书面语毕竟比口语完整连贯、 精炼严密, 由此看来, 书面语感又比口头语感要求更高。 1 语感居于语文素质的核心, 语感的培养是语文学 科人文性的着眼点和归属点。书面语感是口语语感 深化运用, 不论是语言的组织和运用能力, 还是语言 的感悟和理解能力, 都是口语语感延伸的。书面语感 决定着对语言的修改和完善能力。人们对语言的理 解主要是凭借以往的语言经验, 其中包括对

4、常用字词 意思的熟悉、 对各种不同句式表意特点的了解, 以及 对常见句子关系的准确把握等。所有的语言经验经 过不断累积, 由量变到质变, 最后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成为书面语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书面语感在很大程 度上是语言经验的升华, 书面语感强, 写作运用能力 就强; 书面语感弱, 写作运用能力就弱。 二、 文体感与文字感相得益彰, 促成书面语 感的运用能力 从结构上看, 书面语感可分为文字感和文体感。 文字感和文体感都是人们学习生活的语文能力, 两者 大都是感悟领会把握语言和文字表述力。应该说, 文 体感是书面语感的核心。文字感是人们对字词的感 受力, 是人们对文字汉字的字形、 社会功能、 词

5、汇的组 成、 短语的构成大致了解与感知。文字感影响着人对 语言的修改和完善能力。中学阶段, 识字解词仍然是 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文体感主要是指文体意 识, 是人们对文章体裁和语言的感知表达能力。在生 活实践中, 文体感与书面语感时刻影响人的言语能力 和文字表述力。学者潘新和认为:“言语认知和表现 中, 真正应用的书面语语感, 是一刻也不能离开特定 的文体, 离不开具体的语境。言语能力中还有一个与 语感密切相关的、 比语感更为重要的、 更有实践价值 的概念:文体感 。在读写实践中, 并不存在抽象的 语感, 离开 文体感 , 语感可能变得一钱不值。 ” 2文 字感不仅是语言经验的升华, 而且是

6、大量正确的语言 印象在大脑中不断累积之后由量变到质变而形成的 语言规则意识的运用。而文体感将引导学生学会把 握文体规范, 凸显文章文体特征, 引领学生对文体的 感受力和自如的运用能力。在文体感的作用下, 不仅 说写出来的句段正确无误, 而且能够正确感悟实践语 言体载运用, 准确地识别语言正误。当这些语言规则 与思维相结合, 便转化为一种潜在的规则意识。文体 语感引领着对语言的组织运用和感悟领会能力。在 接触语言体载时, 这种潜在的规则意识会能动地发挥 201905 作用, 识别语言体载正误。因此, 文字感和文体感需 要人们在学习中所得和生活中所感, 发挥文体感在书 面语感的核心作用, 逐渐形成

7、的语文运用能力, 两者 之间相得益彰, 互相促进, 共同构筑了书面语感的综 合运用能力。 三、 初中生书面语感现状 北京大学陆俭明教授认为, 我们所说的语文素质 下滑并不是不会说话了, 而是指书面语的运用能力大 大降低了,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对学生的书面 语教学, 而这就要从语文教学自身来寻找原因。 3有 的教师在课堂上盲目效仿 “新模式” , 采用 “新经验” , 由于文体知识本身没有考查, 作文指导中淡化文体, 对文体教学不够重视, 不仅课内不再讲字词, 而且课 后作业中也很少留识字和解词的题目, 学生的语料积 累在中学阶段出现 “断层” , 书面语感的形成失去基 础。其结果是, 现

8、在的中学生书面语感普遍较弱, 写 作能力不高。信息时代, 由于初中生书面阅读普遍减 少, 学生在词汇、 思想内容、 语法等方面知识储备不 够, 书面语感能力普遍稍逊于口语语感能力。即使小 学语文学得很好, 到中学阶段后, 仍然要重视字词的 学习运用。不论是课内语文学习, 还是课外阅读, 遇 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 都要翻开词典査一查, 将其彻底弄懂。语料积累越丰富, 对书面语感的形成 越有利。 4只有这样, 促进学生书面语感养成, 增强文 体感意识, 才能真正把语文学好。 四、 书面语感强化提升的路径 作为语言能力的核心, 书面语感一旦培养起来可 以使人受用一生。但这并不等于书面语感培养起

9、来 后无需再进行训练。在学生学习求知阶段, 要加强书 面语感和文体感培养训练,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强化。 (一) 厚实语料积淀 书面语感的形成以大量的字词积累为基础, 从语 感的构成要素和作用原理来看, 识字越多、 词汇积累 越丰富, 书面语感越强。因此, 要强化书面语感, 要不 断丰富语料积累, 增加语言经验这是强化书面语 感最基本的路径。尤其是到了中学阶段后, 阅读量加 大, 经常会遇到一些生字和新词, 要及时地将其意思 弄清楚, 并且通过一定的方法记下来。学生在大量的 阅读中自然地、 逐渐地积累起来, 书面语感才具有鲜 活的生命力。如课文 背影 中精彩片段 “望父买橘” 的那段文字, 学生

10、们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形式多样 的反复朗读, 自然地就会将本段文字中所蕴含的 “舐 犊情深” 的父爱和描写父亲动作的短语 “蹒跚地走” “慢慢探身” 、 词语 “攀” “缩” “倾” 的妙处品味出来, 从 而更深刻地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精巧的描写 艺术。读读这些文章, 既可以调节大脑, 又能陶冶性 情, 增强学生的书面语感。 (二) 充实语法修辞知识 语言规则意识是构成语感的核心。从强化书面 语感的角度来看, 学习语法主要是要弄清楚各类词语 的使用法则, 熟悉各种基本句式, 清楚单句的基本构 成和复句的关系类型, 増强理解句意和造句的能力, 强化语言感受力, 准确表达思想。例如, 肯定句

11、与双 重否定句的转换、“把” 字句与 “被” 字句的转换等。 同时, 我们对文章的感悟和领会还需具备一定修 辞知识。掌握修辞方法, 有利于书面语感的增强。我 们在写作的时候, 要把文章写得生动有趣, 富于表现 力, 关键还在于词语的灵活运用。因此, 要强化书面 语感, 必须重视语法、 逻辑和修辞知识的学习。 4 (三) 夯实朗读背诵训练 从书面语感培养的角度看, 朗读背诵不能仅仅满 足于对语言材料的一般理解, 而是要从中感悟出语言 规则并将其植入大脑, 使大脑中形成语言规则意识。 反复通读, 可以对各种语言规则有所感悟, 使其自然 地植入大脑, 为书面语感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经 过反复朗读后

12、首先清楚地知道 “写的是什么” , 接着再 看是 “怎样写的” , 这样既容易从中获得语言经验, 又 便于对语言规则进行感悟和把握, 利于书面语感的快 速形成。不论是为了理解语言材料而朗读背诵, 还是 为了培养书面语感而朗读背诵, 要获得良好的朗读效 果, 首先必须把握好语速。 诵读背诵格言谚语, 有利增强学生感知口语语 感, 提升学生书面语感。赏读哲理美文和中外经典寓 言, 可以滋润学生的书面语感。从中学生的学习过程 来看, 格言谚语和寓言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 面, 涵盖人生的每一处细节, 我们能够从格言谚语中 明白许多知识, 同时借助于语文课文直接提供大量思 想养分的课程, 从中获得

13、丰富的思想养分, 可以学会 说事论理, 迅速增强写作能力, 提高提炼和确立文章 主题的能力, 促进书面语感的感知。 (四) 丰实写作训练 书面语感是语言感悟能力的说写活动。而写作 训练是语言的运用真实体现, 要引导学生从模仿写作 逐步到有创意地写作。真正的写作过程, 实际上是作 者按照一定的语言规则遣词造句的过程。因此, 多做 写作训练可以增强大脑中的语言规则意识, 加强遣词 教学研究教学研究语文教学语文教学 201905 造句能力的训练, 有效强化书面语感。训练写作课前 选取材料, 要根据要求选定, 如选做详细复述的材料, 内容不一定要多复杂, 但书面语的色彩要浓一些; 而 选做简要复述的材

14、料, 则可以内容略复杂一些, 可以 有明线与暗线, 有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 有故事的主 体部分, 还有一些次要部分等, 以便学生取舍。详细 复述相对容易一些, 假如原材料是书面材料, 就要将 其转换成句子转化为简单的句子, 读者不易明白之 处, 还要稍把长句化为短句。 在写作训练过程中强化书面语感, 要注意做到系 列训练。一是组词连句和连句成段训练。组词连句 需要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有效促进书面语 感养成。连句成段的能力是表达能力中一种重要的 能力, 它上承遣词造句能力, 下启连段成篇能力。连 句成段需要对句子的分析、 理解、 归纳、 概括能力, 以 及提炼中心思想的能力等多种能力协

15、同作用, 因此, 连句成段能力训练可以有效地增强书面语感。二是 变换句式和仿写句子训练。在写作过程中, 同样一个 意思用不同的句式表达, 表达效果不同。善于选用句 式和变换句式, 不仅可以使语言灵活生动, 而且可以 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收到理想的表达效果。加强对句 式变换训练, 可以加深对语言规则的理解, 增强书面 语感对语言实践的引导作用。仿写句子也是运用深 透理解语言规则的训练提升书面语感的有效方法。 仿写句子首先要弄清楚被仿写的句子的特点。如被 仿照的句子是一个排比句, 因此写出来的句子就应该 是一个排比句。 4 (五) 突出文体感阅读教学 当前语文教材大致按照主题来编写课文单元, 并

16、突出各个单元文章体裁的教学特色。因此, 各个单元 文章有各式各样文体, 有记叙文、 散文、 小说、 说明文 等。教师在阅读教学时, 应该让学生明白我们读的文 章是什么文体, 懂得什么文体就应该用什么话语系统 来分析思考。我们要写某种体裁的文章, 先要了解这 种体载的基本规范。如记叙文、 说明文、 议论文这三 种文体, 学生要有效地把握其文体特征, 按主要表达 方式、 写作效应、 主要特性为标准划分类别。要引导 学生弄懂熟知文体知识, 对各种文体类别要理解, 要 了解各把握种体裁的文体特征。在文体教学过程中, 要培养中学生对文体规则的遵守意识, 明白文体感的 习得, 弄懂文体意识, 弄清文体感的共性和不同个性。 要突出文体感在阅读教学引领功能, 深化学生对各种 文体的认知, 增强学生对各种文体的感受能力、 领悟 能力。 (六) 突出文体感写作意识 要引导学生把文体感当作书面语感的核心, 比如 我们写具体文章, 要树立相应的文体意识。限定文体 写作, 是训练培养文体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教 学上按不同文体要求作文, 用给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