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标准化建设大纲78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08069802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工程标准化建设大纲78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公路工程标准化建设大纲78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公路工程标准化建设大纲78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公路工程标准化建设大纲78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公路工程标准化建设大纲78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工程标准化建设大纲7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工程标准化建设大纲78(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4国道黄岩头陀至院桥段公路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化建设 实施大纲黄岩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2016年7月104国道黄岩头陀至院桥段公路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化建设实施大纲一、总则 为推进104国道黄岩头陀至院桥段公路工程现代化工程管理水平,促进建设项目的标准化管理,提升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结合本项目建设的质量、安全、施工工艺的特点,编制质量安全标准化建设实施大纲。1.1项目概况104国道是台州市境内唯一一条国道,北连绍兴市、南通温州市,由北向南经天台县、临海市、黄岩区、路桥区、温岭市,全长147.5公里。目前天台城区过境段已经动工改建,天台至临海段目前已经改建成一级公路。104国道黄岩过境段(老

2、104国道段)自黄土岭入境,向南至金寺堂,全长15.8公里。青岭至黄岩城北段,为一级公路;黄岩北城至黄岩南城,形成东、西复线,为四至六车道的一级公路;黄岩南城至路桥桐屿段,为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目前,104国道黄岩段在承担过境交通功能的同时,还承担了大量的城市交通功能,车辆混杂,交叉口众多,机非干扰严重,境内过境交通相互干扰严重,行车安全问题突出,交通压力巨大,公路服务水平急剧降低,严重影响了104国道作为主干线的通行能力,亟需改扩建。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浙江省实施“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和“推进三大建设”、“打造畅通浙江”以及“建设大路网、打造五型路”的要求,对沿线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是加快转变

3、经济发展方式,完成产业升级的交通先决条件,对改造和完善国省道及区域干线公路网络,建设区域大路网,改善台州尤其是黄岩中西部地区交通条件,促进区域交通协调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本项目为104国道临海城南至温岭大溪段改建工程其中一段(黄岩段),项目起点为临海、黄岩交界处,起点桩号为K16+430,起点位于董家岙隧道内,路线穿越划岩山风景区往南延伸,沿线经过头陀镇溪东村、溪头村、店头桥村,在灵石尖及鸭咀山头之间穿过后上跨82省道延伸线(S325)、永宁江、九溪、黄长线及104国道民建至北洋连接线后折向东南方向,经茅畲乡大礼岙村后穿过大礼岭隧道(右洞2150m、左洞2125m)进入沙埠镇境内,沿大魏头山

4、山脚往东南方向延伸,沿途经唐山王、寺前郑,在瓦瓷窑附近与十沙线平交后往南前行,至海门村附近翻越垭口进入院桥镇境内,经下店头东侧南行至合屿村与院岙线相交,经后兆、河头西面,在小岙附近上跨甬台温高速公路,于甬台温高速公路东侧往南经过俞家岙、梨岙、大路王,终点位于黄岩、温岭交界处塘岭隧道内,终点桩号K46+961,主线路线全长30.531公里。(注:在K23+850K28+400段由于主线设高架桥跨越,为方便地方沟通,主线两侧在此段范围分别设置A、B辅道,走向同主线线位,路基宽度12.0m,辅道范围主线长4.55公里。)主要控制点为:起点、终点、划岩山名胜风景区规划、头陀北洋中心镇规划、82省道延伸

5、线、永宁江、黄长线、104国道民建至北洋连接线、沙埠镇规划、甬台温高速公路、规划机场高速预留枢纽、秀岭水库等。主线路线通过永宁江为限制性VI级航道,净空为224.5m。项目区域现有主要道路:82省道延伸线(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黄长线(二级公路),104国道民建至北洋连接线(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十沙线(二级公路)、院岙线(二级公路)、甬台温高速公路。1.2编制依据(1). 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交通运输部等工程建设标准主管部门发布的与工地建设相关的文件、标准、规范、规程和指南;(2).省交通运输厅浙江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3).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在我省政府投资公路水运建设工程

6、中推行安全质量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通知;(4).省交通运输厅浙江省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标准化工地管理规定(浙交【2008】296号);(5).省厅质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浙交监201518号);(6).省厅质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公路水运建设工程安全质量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和管理的通知(浙交监201540号);(7).台州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建立交通工程部分重要数据接口实时远程传输及视频监控系统的通知(台交2014127号);(8).台州市交通运输局关于进一步深化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9). 104国道黄岩头陀至院桥段公路工程相关设计文件和批

7、复文件、合同专用技术条款。1.3总体目标通过质量安全标准化建设,将本项目建成优质、安全、规范、环保的公路工程。通过实行大标段管理,集中资源,推行工程标准化建设,开展工地建设标准化、施工工艺标准化和管理标准化;(1)质量目标:坚持质量第一,尊重科学,优化设计,积极开展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本项目质量管理水平。(2)安全目标: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强化安全生产意识,避免一般以上安全事故发生,杜绝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深化“平安工地”建设,推进施工安全标准化。(3)场地建设目标:通过工地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公路工地建设管理,改善参建人员生产、生活环境,充分发挥工厂化、集约化施工

8、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程质量、安全、环保管理水平和行业文明施工形象。通过合理的功能分区布局通过对工种进行分类整合,加强临时场区的环境建设,预制(拌和)场等临时场区标准化建设水平,实现“作业区工厂化、生活区园林化、卫生环境常态化、工地建设标准化、施工人员管理人性化”的目标。(4)管理目标:通过施工工艺标准化管理,规范公路工程施工,提高管理水平、保证施工质量安全,防治路面、桥梁及隧道等质量通病。通过管理标准化,促进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环保管理及文明施工水平的提升,提高施工从业人员文明素质和施工单位文明程度。通过“交通工程建设文化进工地”活动宣传质量文化、文明施工等内容。结合项

9、目实际,制订本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标准化程序及办法,总结一批适合本工程的标准化施工工艺、工法。针对各分项工程的重点、难点环节,总结一套成熟的工艺、工法,明确各工序转换的检查流程,制订相应检查表格。1.4重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1)鉴于本项目软土分布广、层厚大、纵横向变化大的特点,特殊路基处治设计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其综合处治方案必须经过认真分析、研究与论证,要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并举。一方面不同地基条件、不同工程部位的处治原则、处治方案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另一方面要充分运用新材料、新工艺,以体现新的设计思路与理念。对软土厚度大、物理力学指标差的路段,重点试验研究双向水泥搅拌桩、管桩的施工工艺,

10、以保障处治效果;对桥头跳车的问题,重点研究软基沉降的质量通病问题,研究泡沫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 (2)路堑高边坡一直是路基设计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由于岩体经受漫长的地质力学作用,具有明显的层理、层面、节理和裂隙,比之土质边坡更加复杂,更具有各向异性,加之目前稳定性分析无可靠的程序和计算方法,高边坡的设计尤显重要。合理的边坡既安全,又经济,更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目前岩质高边坡稳定性分析一般仍局限在简单的数学力学范围内,分析结果往往与工程实际有很大的偏差。边坡工程与地形、地貌及区域地质构造有直接的关系,边坡设计应首先进行详细的地质力学分析,然后进行数学力学分析,如有限元分析法,两者相互印证。目前

11、高速公路对景观设计要求越来越高,植物防护技术正逐步成为主流,而新技术、新材料在不断涌现,所以对路堑高边坡防护技术进行分析、研究,为本项目确定合理的边坡提供科学依据。 (3)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路面设计,并加强路面原材料及混合料试验工作。 (4)对边坡加固工程的施工(锚杆框格)坡面必须分段跳槽由上至下开挖,坡面开挖一级立即施工坡面加固工程,完毕后方可进行下部边坡的开挖及加固防护的工程施工。 (5)边坡开挖工程不论开挖工程量和开挖深度大小,均应自上而下进行应分层开挖,不得乱挖超挖,并随挖随防护,防止边坡因长期暴露产生坍塌。 (6)岩质边坡的开挖优先采用光面爆破技术并辅以人工进行,以避免边坡松动而破坏岩

12、层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7)在距离两侧征地边线或建筑物20米位置以及土质边坡应采用机械开挖并辅以人工进行,机械开挖时应注意渣土的堆放,防止渣土滚下山体威胁人员、车辆及建筑物安全。 (8)本项目隧道施工断面大,地质条件差,施工过程中采用先进设备控制施工质量。 二、设计阶段标准化2.1初步设计阶段 1、技术标准 根据本项目批复及专家组意见,本项目主线以及十里铺支线采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中的一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本工程设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的有关要求。 2、技术指标的总体运用情况 路线设计中注重平、纵、横三方面综合设计,

13、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体现行车的安全舒适性、视觉的连贯舒展性和与环境景观的协调性,在不降低技术标准的情况下,尽量少占耕地、少拆房屋及重要建筑物,重视环境保护。 本路段路线经反复研究,各项技术指标均高于技术标准中规定的一般值。全线大部分路段地形开阔,地势平坦,线形顺直,线形指标相对较高。 (1)路线(主线) 平曲线:最小半径650m,平均每公里交点数0.72个,直线最大长度2201.95m; 纵坡:最大纵坡3.94%,最短坡长240m,平均每公路纵坡变更次数1.8次;最小凸型竖曲线10000m/1处,最小凹型竖曲线8000m/1处。 (2)路基路面 路基宽度:主线K16+430-K38+990

14、、K41+490-K46+844及十里铺支线24.5m;主线K38+990-K41+490及澄江支线32.0m。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采用1/100;路面设计标准轴载采用100kN;路面结构类型选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3)桥涵设计荷载:公路级;设计速度80Km/h。桥梁净宽:路基宽度212.25m,桥梁比路基窄50cm;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采用1/300,大、中、小桥及涵洞按100年一遇设计;地震基本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相对应于地震基本烈度值小于度;设计基本风速:设计风速按规范取值,100年重现期32.6m/s。 (4)隧道 隧道采用分离式,净宽10.25m(12.0),隧道内纵坡小

15、于3,但不小于0.3,其他均满足规范要求。 (5)辅道 本项目辅道参考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中互通式立体交叉匝道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的技术标准,辅道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 (6)分离式立交:桥下净空及布孔按规范要求设置,斜交角度一般大于45。(7)平面交叉:本工程与其它道路相交时视具体情况采用立交或平交,部分交叉口渠化处理,重点路口结合交通信号灯控制; (8)沿线设施沿线共设置养护管理工区1处(兼顾隧道管理用房),采用技术指标满足规范要求。3、施工方案(1)路基工程路基土石方针对不同路段,路基土石方采用不同开挖方式。桩号K0+000-K1+164之间民房较多,施工中采用机械开挖辅以局部人工施工;K1+164-终点段之间可优先采用光面爆破开挖,局部土质边坡、台阶开挖以及靠近民房的路段采用机械开挖。根据本项目的工程性质与施工特点,施工前首先对开进山坡开挖体250m左右的行车道上设置标志标牌,提醒司机前方施工,减速慢行,并在山体爆破施工时对靠近山体侧的行车道采用水码封道,必要时为确保安全,在每次爆破时可临时封闭交通1020分钟,爆破完成并清除危石后,再重新开放交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公路与桥梁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