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安全1.1讲义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069253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安全1.1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机械安全1.1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机械安全1.1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机械安全1.1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机械安全1.1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安全1.1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安全1.1讲义(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机械安全概述,第二 节 机械危害及其产生的原因,机械产生的危害是指在使用机械设备过程中,可能 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损伤或危害的根源或因素。 一类是机械性危害 例如:夹挤、碾压、剪切、切割、卷喷、刺伤、摩 擦或磨损,飞出物打击等; 另一类为非机械性危害 例如:电器危害(如电击伤),灼烫和冷冻危害, 噪声危害,振动危害 等,一、机械危害 1静态危害 (1)刀具的刀刃,机械设备突出部分,如表面螺栓、吊钩、手柄的危害等。 (2)毛坯、工具、设备边缘锋利飞边和粗糙表面(如铸造零件表面)的危害等。 (3)引起滑跌、坠落的平台,尤其是平台有水或油时更为危险。,2直线运动及旋转运动危险 (1)作直线运动

2、的构件,如龙门刨床的工作台,升 降式铣床的工作台。 (2)人体或衣服卷进旋转着的机械部位引起的危险。 旋转着的机械部位如搅拌机、卡盘,各种切削 相互啮合的齿轮副、链条链轮等。,3打击危险 (1)旋转运动加工件,如伸出机床的细长加工件的打击。 (2)旋转运动部件上凸出物,如转轴上键、联轴器螺丝等 的打击。 (3)孔洞部分如风扇、叶片、齿轮、飞轮的危险。,4振动夹住的危险 机械的一些振动部分结构,如振动体的振 动引起被振动体部分夹住的危险。 5飞出物打击的危险 (1)飞出的刀具或机械部件,如未夹紧的刀片、 破碎的砂轮片、齿轮轮齿断裂等。 (2)飞出的铁屑或工件。,二、产生机械危害的各种因素 1危险

3、性大的机械设备 在我国事故率较高、危险性较大的机械设备有:压力 机、冲床、压延机、压印机、木工刨床、木工锯床、 木工造型机、塑料注射造型机、炼胶机、压砖机、农 用脱粒机、 纸页压光机、起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 电气设备等。 我国于2003年6月1日起施行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 例中规定的七种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 设备是指: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 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2事故率高的作业 在我国这些作业有:电工作业、,压力容器操作 、锅炉司炉、高温作业、低温作业、粉尘作业、 金属焊接气割作业、起重机械作业、机动车辆驾 驶、高处作业等。,3易发生事故

4、的机械危险部位 最常见的危险部位有: 旋转轴; 相对转动部件,如啮合的明齿轮; 不连续的旋转零件,如风机叶片、成对带 齿滚筒; 皮带与皮带轮,链与链轮; 旋转的砂轮;,三、造成机械事故的原因 人的不安全行为 : 工作时操作人员注意力不集中, 思想过于紧张 操作人员对机器 结构及所加工工件性能缺乏了解 操作不熟练及操作时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不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等。,设备的不安全状态 : 机床设计和制造存在着缺陷,机床部件、附件和安全 防护装置的功能退化等能导致伤害事故的状态。 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工作场地照明不良、温度和湿度不适宜、噪声 过高、设备布局不合理、备件摆放零乱等

5、。,1直接原因 (1)机械的不安全状态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a无防护。 无防护罩,无安全保险装置,无 报警装置,无 安全标志,无护栏或护栏损坏,设备电气未接 地,绝缘不良,噪声大,无限位装置等。 b防护不当。 防护罩未在适当位置,防护装置调整不当,安全 距离不够,电气装置带电部分裸露等。,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a.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 制动装置有缺陷,安全间距不够,工件上有锋利毛刺、毛边,设备上有锋利倒棱等。 b强度不够。 机械强度不够,绝缘强度不够,起吊重物的绳索不合安全要求等。 c.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 即设备带“病”运转,超负荷运转等。 d维修、调

6、整不良。 设备失修,保养不当,设备失灵,未加润滑油等。,个人防护用品、用具如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官用具、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 生产场地环境不良。 a照明光线不良。包括照明不足,作业场所烟雾烟 尘弥漫、视物不清,光线过强,有眩光等。 b通风不良。无通风,通风系统效率低等。 c作业场所狭窄。 d作业场所杂乱。工具、制品、材料堆放不安全。,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交叉作业过多。 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 地面滑。 地面有油或其他液体,有冰雪,地面有易滑物如圆柱形管子、料头、滚珠等。 贮存方法不安全。物品、物件、材料等堆放过高、不稳等。,(2)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 操作错

7、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包括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 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 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 忘记关闭设备;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 操作错误(如按错按钮,阀门、扳手的操作方向相反); 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 机械超速运转; 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模; 违章驾驶机动 车;工件、刀具紧固不牢; 用压缩空气吹铁屑等。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拆除了安全装置,安全装置失去作用,调整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如工作梯,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拉临时线不符合安全要求等。 用手代替工具操作。用手代替手工工具,用手清理铁屑,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械加

8、工等。 物体(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铁屑和生产用品)存放不当。 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吊车钓钩等)。 机械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或清扫。,穿戴不安全装束。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未穿戴各种个人防护用品或忽视其使用。如在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旁作业时,穿着过于肥大、宽松的服装,在操纵带有旋 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穿高跟鞋、凉鞋或拖鞋进入车间等。 无意或未排除故障而接近危险部位。如在无防护罩的两个相对运动的零部件之间清理卡住物时,可能造成挤伤、夹断、切断、压碎或人的肢体被卷进等严重伤害,2间接原因 (1)技术和设计上的缺陷 工业构件、建筑物(如室内照明、通

9、风)、r机械设备、仪器 仪表、工艺过程、操作方法、维修检验等 的设计和材料使用等方面存在问题。 设计错误。 包括强度计算不准,材料选用不当,设备 外观不安全,结构设计不合理,操纵机构不当,未设计安全装置等。,制造错误。 常见的制造错误有加工方法不当(如用铆接代替焊接), 加工精度不够,装配不当,错装或漏装了零件,零件未固定或固定不牢。 安装错误。 安装时旋转零件不同轴,轴与轴承、齿轮啮合调整不好(过紧过松),设备安装不水平,地脚螺栓未拧紧,设备内遗留的工具、零件、棉纱忘记取出等,都可能使设备发生故障。,维修错误。 没有定时对运动部件加润滑油,在发现零部件出现恶化现象时没有按维修要求更换零部件,都是维修错误。 (2)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上岗,操作者业务素质 低,缺乏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懂安全操 作技术,操作技能不熟练,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 对工作不负责,受外界影响而情绪波动,不遵守操 作规程,都是事故的间接原因。,(3)管理缺陷 劳动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合理。 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有章不循。 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 无安全操作规程或安全操作规程不完善。 缺乏监督。 对安全工作不重视,组织机构不健全,没有建立或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 措施,对事故隐患调查整改不力等等。所有这些在 管理上存在的缺陷,均能引发事故,关键原因是企 业管理人员不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