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电疗法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08057991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3.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频电疗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中频电疗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中频电疗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中频电疗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中频电疗法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频电疗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频电疗法(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频电疗法 (medium frequency electrotheraphy),中频电疗法定义,应用脉冲频率为1kHz 100kHz的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中频电疗法 脉冲频率即为单位时间内在放电间隙上发生有效放电的次数 低于1kHz存在周期同步原则,高于1kHz后低于绝对兴奋反应,对人体的作用及特点,1.阻抗明显下降 2.无电解作用 3.对神经肌肉产生的作用 4.对感觉神经的作用 5.对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 6.对生物膜通透性的作用,1.阻抗明显下降,容抗,电流频率,细胞外液,电容量,细胞内液,细胞膜,中频电流较大,同时也能达到组织的更深层,2.无电解作用,中频电流是频率较高的交流电,是一

2、种正向负向交替变化的电流,无正负极之分 离子在周期中的位移方向不断变化,不能移动至电极下产生电解 体感舒适性较好,耐受性提高,坚持疗程,3.对神经肌肉产生的作用,综合效应 叠加多次刺激,达到阈刺激值 作用效果良好:被证实在对于感应电刺激无法引起兴奋的、呈神经变性反应的肌肉仍可产生作用,4.对感觉神经的作用,对皮神经、感受器无强烈刺激 6kHz-8kHz,痛觉与肌肉收缩的刺激阈值明显分离,痛觉阈值肌肉收缩阈值 可耐受较大电流,舒适度明显提高,5.对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单次治疗,即刻后血管扩张不明显 10-15分钟后最显著 流速 流量均增高 50-100Hz低频调制中频,6.对生物膜通透性的作用,

3、可能与中频电流扩大组织间隙或细胞间隙作用相关 表现为药物离子、分子透过活性生物膜的数量明显多于失去活性的生物膜,7.低频调制的中频的特点,即用0150Hz低频来调制中频 具备一般中频的特点 通过产生幅度、频率、波形的变化,使患者不易产生适应性,主要优点:,1.人体组织阻抗明显下降,治疗可用较大电流,总用更深层 2.无电解现象,易于耐受,可坚持疗程 3.调制中频避免了低频的不良反应,同时兼具中频的优势特点,并改善了易耐受的问题,治疗作用,1.锻炼肌肉 2.镇痛作用 3.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作用 4.软化瘢痕、松解粘连 5.消炎作用,中频治疗作用机制的理论基础 1.锻炼肌肉,刺激强度 刺激持续时间 刺

4、激强度变化率 神经细胞的绝对不应期 0.5ms 骨骼肌细胞的绝对不应期 2ms,2.镇痛作用,3.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作用,1)轴突反射及三联效应 电刺激本身 刺激皮肤产生组胺 轴突反射 2)肌肉活动代谢产物 乳酸 ADP ATP等 3)植物神经作用 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性 拟迷走效应 4)肌肉收缩作用,中频电疗法的分类,1.等幅中频电疗法 音频电疗法 音频电磁场疗法 超音频电疗法 2.低频调制的中频电疗法 干扰电疗法(传统/动态/立体动态) 正弦调制中频电疗法 脉冲调制中频电疗法 3.低中频电流混合电疗法 音乐电疗法 波动电疗法,音频电疗法,主要作用: 1.镇痛 2.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3.软化瘢痕、

5、松解粘连 4.消散炎症 5.调节神经系统功能(腺体分泌、增进食欲、降低血压) 6.药物的导入,音频电疗法,主要作用: 1.镇痛 2.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3.软化瘢痕、松解粘连 4.消散炎症 5.调节神经系统功能(腺体分泌、增进食欲、降低血压) 6.药物的导入,针对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肥厚、机化、粘连的治疗,频率:2kHz5kHz 作用部位:电极置于瘢痕组织上面,或瘢痕两旁 时间:20min 疗程:2030次,针对于创面愈合12个月后,出现瘢痕局部潮红,少数毛细血管增生、尚无明显纤维化的瘢痕前期 对于结节型、瘢痕疙瘩(蟹足肿)无效 可结合红外等热疗或20%碘化钾药物导入,瘢痕疙瘩,适应症:术后粘连、

6、瘢痕、注射后硬结、术后尿潴留、尿道狭窄等 禁忌症:急性化脓性炎症局部、出血倾向、恶性肿瘤、活动性肺结核、心脏起搏器置入及孕妇忌将电极置于腹部、腰骶部 处方示例:前臂术后瘢痕治疗 部位 电极放置 强度 时间 疗程 前臂瘢痕 瘢痕两侧并置 耐受量 20min 1/日10次,干扰电疗法,又称交叉电流疗法 两路频率 1:4kHz 2:4kHz100Hz 四个电极交叉输入人体,在体内交叉电流形成干扰场。,干扰电疗法,基本原理 f1i=4.1kHz f2i=4kHz i1+i2=f1i+2i =(4.1kHz+4kHz)/2=4050Hz 幅度变化频率 I1-i2=100Hz 固频率与扫频,交叉形成一个低

7、频的脉动电流,但其电流强度较两组中任何一组更大,作用深度更深,干扰电的特点,作用区域不在电极下 作用范围为四叶草型 综合电流比任何单一一组电流强度更大 作用效果深、 频率的变化减少了适应性的产生,干扰电的治疗作用,1.镇痛 2.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作用 3.对运动神经和骨骼肌产生刺激 4.对内脏平滑肌的作用 5.对植物神经的调节作用 6.促进骨折愈合,临床适用疾病,软组织损伤: 对于软组织的扭挫伤、挤压伤、慢性劳损、腱鞘炎等有止痛、消肿、加速损伤修复作用 骨关节疾病 肩周炎、退行性骨关节病、半月板损伤、强制性脊柱炎等可达到止痛、消肿、恢复关节活动度的效果 神经系统疾病 对于神经炎、神经痛、坐骨神经

8、痛、三叉神经痛有较好的止痛效果 骨折的加速愈合 内脏平滑肌张力低下 对于胃下垂可提高胃壁平滑肌张力、对于术后肠麻痹、尿潴留有使肠道和膀胱平滑肌收缩,即刻达到效果。,禁忌症:出血倾向、恶性肿瘤、活动性结核、植入心脏起搏器者。 处方示例:下腰痛 部位 电极放置 差频 强度 时间 疗程 下腰部疼痛部为中心 腰椎两旁交叉并置 100Hz 感觉阈上至耐受量 15min 1/日10次,调制中频电疗法,基本知识 1.调制波:1150Hz低频波 分类:正弦波 正弦调制中频电 脉冲波 脉冲调制中频电,2.调制方式: 1)连续调制波 2)断续调制波 3)间歇调制波 4)变频调制波,3.调幅度,调制后的中频的特点,

9、有中频的特点 兼具低频的作用 波形、幅度、频率的变化不易产生适应性 通过调频的不同幅度、强度、产生不同的治疗作用,调频的治疗作用,1.镇痛 常用50%调幅度,100Hz连调波作用 2.促进血液循环作用 多使用断调波及连调波治疗 3.促进淋巴回流 可用50Hz间调波、50150Hz变调波 4.锻炼骨骼肌 常用断调波作用,可引起正常肌肉及失神经肌肉收缩,肌肉收缩幅度大。断调波可使肌肉在收缩后得到充分休息,调频的治疗作用,5.提高平滑肌张力 6.神经阶段反射及调节植物神经功能 7.消散非化脓性、非特异性炎症,适应症: 骨关节疾病:肩周炎、颈椎病、肱骨外上髁炎、骨性关节炎、风湿类风湿 软组织疾病:急性

10、扭伤、肌纤维组织肌炎、腱鞘炎、滑囊炎 神经系统:神经炎、周围神经损伤、坐骨神经痛、股外侧皮神经炎 消化系统:胃十二指肠溃疡、不完全性肠梗阻、慢性胆囊炎 泌尿系统:尿路结石、前列腺炎、尿失禁 妇产科疾病:盆腔炎、附件炎、宫缩无力 五官科疾病:巩膜炎、角膜薄翳、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 禁忌症:出血倾向、肿瘤、活动性肺结核、心脏起搏器置入。 处方示例:前臂部分失神经支配肌肉萎缩 位置 电极放置 波形 调制频率 调制周期 调幅度 前臂 肌腹两端并置 断调波 20Hz T1=3s,T2=6s 100% 强度 时间 疗程 运动阈以上至耐受量 20min 1/日10次,音频电磁场疗法,1982年前苏联研究使用 作用原理:引起细胞水平的谐振达到镇痛、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肌肉能力、改善骨与软骨营养、增加关节活动度、调节新陈代谢等功能 曾成功用于治疗放射线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及牙周病等代谢疾病。,超音频疗法,前苏联研究使用 作用原理:于玻璃电极内充1015mmHg惰性气体氖,通35kV电压,由交大电压差产生无声火花放电。 火花放电的刺激及电磁振荡作用,使神经兴奋性降低,血管淋巴管扩张,代谢及营养改善,产生止痛、止痒、解痉、消炎作用,动态干扰电与立体动态干扰电疗法,予以6s的三角波调制中频电流,产生一个周期6s的缓慢低幅度变化,各组强弱变化交替或同时,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